-
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一字7萬多,啟功書法憑啥這麼貴?
啟功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憑啥這麼貴?在剛結束不久的嘉德四季第56期拍賣會書畫專場拍賣上,啟功先生一件行書對聯作品拍出1610000元的高價。這件作品為一副十一言對聯,正文部分有22個字,算下來要7萬多元一個字。
-
世界上最古怪的一副對聯,只有2個字,卻好像畫了一幅畫
而今天我們來說一個被譽為世界上最古怪的對聯,只有2兩個,是清代的「大才子」紀曉嵐所出,提到紀曉嵐,不得不說他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中也是很出名的,寫了一本著名的《閱微草堂筆記》,還編輯了那本在世界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四庫全書》,在很多的對聯故事中,他更是主角,連乾隆也要遜他三分,更不要提和珅了。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成為經典,點醒很多世人
比如我國的《易經》講究的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對聯的平聲是陽,而仄聲為陰,陰陽互相搭配,讀起來才能朗朗上口。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通常以仄聲結尾,下聯需要以平聲結尾。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天對地、雨對風、父對母、這些都是一仄一平,讀起來也十分的順口。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人的一生,你怎麼看?
而且靈隱寺外的景色也十分好,說是一定是個世外桃源也不為過!關於靈隱寺的由來,據說曾經有一個和尚在大山裡面修行,和尚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是念經拜佛。直到有一天,和尚在大山裡砍柴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身上出了很多汗就把衣服給脫了,但沒想到飛來一隻老鷹把和尚脫下的衣服給叼走了。
-
南京明城牆上最霸氣的一副對聯,上下聯共32字,專家一致稱讚!
比如昆明的大觀樓有一副「天下第一長聯」,上下聯總共180字,人們記住了這天下第一長,但絕大多數人甚至不記得這副對聯寫的是什麼;比如河北山海關的一副「天下第一奇聯」,上下聯各10字,但一個多音字的不同讀法頂了對聯中的7個字,觀眾也少有人讀得對。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對於後面這一部分人,我想說的是,既然你說是在對聯,那總得給對聯一些尊重,按照對聯的規矩來吧。打個比方,一個小孩子,可以拿著足球當皮球拍;但一個大人,嘴裡說著去踢足球,手裡卻運著球投到對方球門裡去,雖然也可以玩得很熱鬧,但總是有些彆扭吧。又比如下象棋,「將、士」出了九宮到處跑,「車」能夠拐彎,總不是個事兒吧?
-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字少,內容短,卻蘊藏著大含義。每逢過年中國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討個吉利。那個時候有很多很多的文人,他們都喜歡靠對對聯來展示自己的才華。中國的對聯文化真的很神奇,有時候一副對聯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但是有時候對聯也是非常難的。不僅講究字數相同,對仗工整,平仄相符,而且還講究意境。今天小編帶來的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真正的千古絕對,至今無人對出,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張作霖寫的一副對聯,簡單七言,霸氣外露
張作霖,字雨亭,別名張大帥、東北王。提到張作霖的名字,眼前自然會浮現出來一個硬漢的形象。張作霖文獻中記載,張作霖讀過6個月的私塾,後拜富商、大收藏家陳衍庶為義父讀書習禮。因此張作霖的學問並不低,並且日常的作風,尤其尊重文人、重視文人。
-
十六個字 毛主席寫過一副對聯 林彪認為堪比兵書
那麼這十六字方針又是怎麼來的呢?1930年,蔣介石調集10餘萬人,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第一次大圍剿,為了提高蘇區軍民的反圍剿積極性,12月下旬,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召開了一個軍民誓師大會,大會主席臺兩側,毛主席親自寫了一副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裡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
史上最經典對聯,共有8個字,也可以說10個字,也可以說20個字!
故而後世稱之為新的藝術形式,對聯。自此之後,對聯便成為文人雅士的文字遊戲,也成為市井百姓的門前白雪,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繼續貫徹著這一文化。相信大家都有自己所喜歡的一副對聯,對小解而言,最喜歡的一種格式當然是諧音對聯!先來一副非常著名、流傳很廣的諧音聯,當小解第一次吟讀時,儼然嗅到了詩詞的魅香,可以說它雖為對卻不亞於詩。
-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看過並且了解過不少對聯吧,大家也許並不是對其很感興趣,不過對聯可謂是一種日常用品了,有趣的對聯會令人願意去鑽研琢磨,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會出現對聯的身影,對聯也稱做楹聯,那麼一副完整的對聯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
一副狂傲無比的對聯,上下聯各添2字之後,秒變勵志
文/陌上榆(林新傑)「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是眉山三蘇祠門口的一副楹聯,高度概括了蘇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於是,有一年,他就寫了一副對聯,粘貼在大門上。這副對聯就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蘇軾自己當然也是頗為自得。蘇府大門前,自然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不,剛好有個白髮老翁路過,上前細瞧,字寫的是頗為飄逸,但內容卻讓老者皺了皺眉頭。估計覺得這寫聯的是過於狂傲了。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靈隱寺內還掛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副對聯看似簡單通俗,實則寫盡了人生真相。對聯的點睛之筆在於那個「半」字,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一種智慧叫做「中庸」,這副對聯便體現了中庸之道。中庸的解釋有很多,通常認為,中庸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
-
春節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王羲之各添了3個字,成為絕對
在眾多的傳統文化當中,對聯文化一騎絕塵,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瑰寶。對聯文化,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從這一點來看,很像是唐詩或者宋詞。對聯又短小精悍,由上聯和下聯兩部分組合而成,上聯又叫出句,下聯又叫對句,綜合一起來看,對聯文化其實就是一道試題。古人運用對聯文化,可以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
-
啟功,百年難得一見的書畫奇才!
誰知抄寫的人第二天拿來問他,問這個字念什麼?他瞧了半天,一拍桌子:「早不來問,你要早來問我,我還沒忘,我寫完了,交給你們抄去了,我也忘了是什麼字了。早來問我,我還沒忘。」皇族裡一支連出兩代才子,父子翰林,在當時算得上傳奇,啟功出生在如此大儒之家,有幸繼承了祖上才德。啟功1912年7月26日出生,因為一脈單傳,家中長輩對他十分疼愛。但僅過了一年,啟功的父親便撒手人寰,姑姑疼惜幼子,主動承擔起了父親的角色,終生未嫁,為此啟功自幼便稱姑姑為「爹爹」。
-
這些大量重複用字的古代對聯,不但不顯囉嗦,而且妙趣橫生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一般來說,一副對聯中上下聯不能意思重複,一句中也不能用字重複。不過歷史上有一些對聯明知故犯,巧妙的運用「重複用字」的手法,反而讓對聯妙趣橫生。這是民國時期怪才劉師亮的一首新年對聯。當時有人過陰曆的年,有人過陽曆的年,所以劉師亮就創作了這麼一首對聯。第四首: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這副對聯的意思非常的簡單,但是構思卻出人意外,屬於巧對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