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奧數國家隊: 「全民奧數」與「精英奧數」不應混為一談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中國國家隊在第5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現場。

競賽奧數與全民奧數熱區別在哪兒?只有5%的人適合學奧數?奧數中國國家隊是如何煉成的?

7月16日,第5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在泰國清邁落下帷幕。在參賽的10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隊以4分之差落後美國隊,取得團體第2名。參賽的6名中國隊員中,俞辰捷、賀嘉帆、王諾舟、高繼揚獲得金牌,謝昌志、王正獲得銀牌。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r.cn)專訪了中國隊觀察員何憶捷、瞿振華老師及隊員俞辰捷、王諾舟、謝昌志,一談他們與奧數之間的故事。

選手多從小學起步

受訪選手的奧數路,多從小學起步,初中開始接受正規訓練,高中進入專攻。

「我學奧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當時報了課外的奧數輔導班。」謝昌志今年18歲,奧數輔導班是他小學6年中唯一從未中斷的課外班:「慢慢我發現,對當時上的其他輔導班都不特別感興趣,就陸續退了,最後只剩下奧數」。

與謝昌志相同,俞辰捷和王諾舟也從小學時期通過課外輔導班初識奧賽,並一直堅持下來。

2009年,謝昌志進入初中。通過初一的選拔考試,他進入奧賽班,在常規文化課之外,每周上一節奧賽課。同一年,俞辰捷入讀上海市市北初級中學,進入數學班。

而王諾舟則不同,他所就讀的遼寧省實驗中學北校區不開設專門的奧賽班,「初中的時候我主要是自學奧數,當時也提前自學了高中的數學教材」。

高中時期,三人都進入本校奧賽班,更專業地學奧數,王諾舟總結說:「我在高中的主業是競賽」。

奧數與其他文化課「不可兼得」?

奧數成績與其他文化課高分是否能兼得?對此,幾位隊員經歷各異。

謝昌志初中時成績位列年級第9名,他直升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一上學期,因為花較多時間在奧數上,文化課逐漸退步,這也是他最終選擇專攻奧數的原因之一。

相較而言,俞辰捷整個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始終保持班級前十。他覺得,每周兩節的奧數課對其他理科學習也有幫助:「數學是基礎性學科,學好它,物理化學都會變得更容易一些。」受訪隊員也都提到,學奧數對邏輯思維提升較大,處事更有計劃和條理。

瞿振華任中國代表隊觀察員,在競賽中負責協助領隊和閱卷。在他眼中,奧賽生無暇顧及其他文化課很正常:「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精力如果主要放在學奧數上,就有可能沒足夠的時間去學其他科目」。不過,在他看來,自主招生給這種狀況開了一條路:「自主招生注重的就是學生某方面的特長,因為國家在科研、工程上需要某方面很強的人才,所以其他文化課比較落後也沒關係」。

小學奧數「未必對高中有幫助」

雖然高考取消奧數加分,但是進入名中學奧數還是敲門磚,在國內,全民奧數熱仍未退潮。

在中國代表隊觀察員何憶捷看來,現在大家沒把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很好地融合起來,競賽的普及功能和選拔功能兩個層次也混為一談。其實前者相應於大眾教育,後者相應於精英教育。

擔任選拔功能的高中奧數競賽,與擔任普及功能的全民奧數熱區別很大。

瞿振華認為,小學階段很少有官方開班的奧數課程,課外的奧數輔導班教授的題目有些「確實很偏,更像是腦筋急轉彎、考查智力的」。

相比而言,高中的奧數競賽理論性和系統性更強,和大學數學教育比較接軌,「可能初中奧數還有些接近高中奧數競賽,但小學奧數基本上是另一回事情」。

「有不少奧數選手確實很小就開始接觸奧數,但也不完全都這樣,從初二、初三才接觸奧賽的學生也是有的。」在瞿振華的經歷中,一些較晚學習奧數的學生如果加強訓練,多練習思維層次高的題目,也可以學得和其他人一樣好,而小學的奧數學習則「未必對高中有幫助」。

學奧數要天賦和興趣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領隊熊斌曾表示,並非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學習奧數,在他看來,大約只有5%的學生適合學習奧數。

在澎湃新聞的採訪中,奧數隊員與老師也都認同「學習奧數需要某些條件」。

「每個人都有某方面天賦,奧數也適合有天賦的人來學」。瞿振華說。

「學奧數的要求比較嚴苛,它對記憶力和感性聯想要求不高,但很需要抽象、總結和邏輯思考的能力,是要天賦的。」謝昌志解釋,這種天賦有時表現為一種感覺——看到題目自然而然就有解開它的思路。

即使在國家集訓隊內,隊員的天賦也有差別。何憶捷表示,進國家集訓隊的在旁人看來都是頂尖選手,沒什麼差別,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洞察力、靈感等方面的差距。

除了天賦,俞辰捷認為,對數學的興趣同樣重要,沒興趣會覺得痛苦,反而更抗拒奧數。而且學奧數最好不要有功利心,「帶著功利心學奧數,既耽誤時間,又學不出成績」。

瞿振華認為,高考取消奧數加分,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奧數的功利成分。如今在高中,學奧數的人遠非「全民奧賽」的規模,學生學習奧賽也更多集中在暑假,「學習奧數和文化課時間分配更合理了,大家更多是基於興趣來學奧數」。

幾何題失分源於「偶然和隊員不適應」

此次國際奧數競賽中,中國隊以4分之差惜敗美國隊,未能奪冠。而在第3題,即幾何題目上,中國12分的總得分與美國隊相差19分,其他很多題目上中國得分高於美國。

「今年主要是第2題太難,我們花的時間太長,導致第3題沒時間做了,」俞辰捷告訴澎湃新聞,這次幾何題的失分更多源於偶然和隊員的不適應,「還不能因此說中國隊幾何是弱項。」

瞿振華則認為,中國隊的幾何部分確實需要加強:「以前我們不太重視這部分,可能也是應試教育一直以來的觀點,認為幾何部分難度不高也不太重要,結果這次競賽就出現了弱勢。希望將來能增加學生們做幾何題的信心。」

美國選手也是優中選優

此次美國隊時隔21年後重奪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澎湃新聞在美國一些主要的社交網絡上發現,美國的很多民眾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喜悅,美國總統歐巴馬還專門為此發了賀信。

在一般認識中,中國孩子素以刻苦學習、勇奪第一著稱,而美國孩子則更強調興趣學習,相對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視成績和分數。

以國際奧數賽為例,自1959年羅馬尼亞舉辦首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以來,中國是獲得冠軍次數最多的國家。與中國隊傲人的戰績相比,美國隊遜色不少。

不過,美國在國際奧數賽上也並非弱旅。近幾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美國隊一直穩居前三。在1994年,當時美國隊參賽的六名選手還以全部滿分的成績奪得冠軍,這一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在中國,奧數國家隊隊員的選拔中,各省市的預賽涉及約百萬選手,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選出5萬人左右,高中聯賽省級一等獎評出總共一千多人,其中最優秀的300人進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選出60人進國家集訓隊,再經過選拔選出最終6人。

與中國隊相同,美國奧賽隊也要經歷層層選拔。

澎湃新聞在美國數學競賽網站的介紹中發現,美國數學競賽的組織者們藉由AMC8、AMC10、AMC12、美國數學邀請賽、普特南數學競賽以及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等,經過層層篩選,邀請最優秀的一部分數學人才參加奧數賽暑期培訓項目,最後再從中選出6名頂尖分子參加國際奧數賽。

奧賽中的「陽盛陰衰」

不過,在美國隊此次獲得冠軍的同時,另一個不易察覺的問題也浮現出來,那就是奪冠成員中沒有一位女生。

「這是我們想要改變的地方,」 美國代表隊主教練、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家Po-Shen Loh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採訪時說,「在美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12人中,只有2位女生,有的人肯定會說,12個人裡面只有2個是女生,這太可怕了。但我不得不說,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很抱歉,在美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最頂尖的人才裡面,沒有一個是女生。」

中國也存在相同的問題。此次中國代表隊的6名參賽隊員清一色為男生,2010年至2015年,共36位隊員代表中國奧數國家隊參賽,其中2010年的金牌得主,來自華師一附中的張敏是6年來唯一的女生。

【相關新聞】

數讀16名中國奧數隊員:提到最多的是天賦,其次是興趣

2010年至2014年,中國除2012年獲得第二名,其他年份均為奧數競賽冠軍。期間,30位隊員代表中國參加競賽。澎湃新聞查找了其中16位隊員的相關報導,對他們奧數學習的不同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16名隊員分別為2010年的肖依康、張敏、賴力;2011年的陳麟、靳兆融、姚博文、龍子超;2012年的左浩、王昊宇;2013年的張靈夫、劉宇韜、廖宇軒;2014年的高繼揚、浦鴻銘、周韞坤、諶瀾天)。

在對16人的有效報導中,「天賦」被提及16次,是參與奧數競賽人群最為重要的特質,此外,「興趣」被提到11次,「專注」、「勤奮」「認真」分別被提到5次、4次、2次。

在學習方式上,「從小參加奧數班」提到7次,「自學」提到4次,「高中進入競賽班」提到7次,總之,基本所有人都從小就以各種方式接觸奧數,並在數學上花了較多的精力。

此外,「跳級」提到了3次,「各科成績都優秀」被提到了8次。可見,除了數學,他們常常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不一般的天賦,有多位同學都曾取得年級第一的成績,且有著廣泛的愛好。

據不完全統計,許多獲獎者畢業後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在高校與研究機構從事數學研究的有近20人。1990年取得奧賽金牌的王菘如今已是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庫超等人在國外大學研究機構任職。

一些奧賽冠軍中途轉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邵亦波11歲就獲得首屆全國「華羅庚金杯」金獎,畢業後創辦易趣網,現任Matrix Partners中國區合伙人。

當然,其中也不乏失意者。廣東一金獎獲得者赴美國一大學繼續深造時,因精神病問題被迫退學,曾引起各方關注;據媒體報導,國際金獎得主——袁智(化名)在保送北大後變得孤僻,不擅長與同學交流,自問「為啥我只會做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瘋狂奧數」下孩子或學的是假奧數
    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始於2008年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由羅馬尼亞數學會主辦的國際邀請賽,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賽事,也是我國以國家隊名義組隊參賽的3項中學生數學國際賽事之一。事實上,我國在2009年開始組隊參賽時,國內教育部門的「禁奧令」早已實施。從以後中國隊的成績來看,也是有高有低。
  • 國際奧數金牌得主做客問吧,講述他與奧數之間的故事
    國際奧數金牌得主做客問吧,講述他與奧數之間的故事 澎湃新聞訊 2015-07-22 14:35 來源:澎湃新聞
  • 奧數不應該受到如此打壓
    客觀地說,只要IMO成績沒有掉出前三,中國隊依然是奧數強隊。個別奧數競賽不能得到冠軍,天也塌不下來。的確隨著社會分層的加劇,形成了有錢人接受輔導班培訓,沒錢人學不到就吃虧的現實,甚至一些「天價輔導班」的出現影響了這種教育公平,但奧數本身不應背這種「破壞公平」的「黑鍋」,也背不起。另外,網上有人拿著個別題目抨擊奧數摧殘下一代。但這些題目很多都不是奧數題目,甚至根本不是數學題目,而是腦筋急轉彎題目。
  • 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得主:奧數需要天分與勤奮,僅適於1‰的人
    在李金珉入選數學國家集訓隊和國家隊之後,他的隊友們並不看好他,有隊友私下認為李金珉入選數學國家隊僅僅是「運氣好」。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學奧數近年來,中國奧數日趨低齡化和功利化,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中國人甚至全球首創「奧數啟蒙園」,將奧數帶進了幼兒園。奧數內容難度相當大,許多題目成年人甚至數學家都做不出來。
  • 學奧數應從幾年級開始?學了奧數與不學奧數的5大區別
    長期以來,奧數是個奇怪的事物,一方面,它受到了許多人的「口誅筆伐」,認為不應該學它!另一方面,家長卻帶著孩子,花費金錢,找到補課機構,要求學奧數。那麼,奧數究竟有沒有用?小學生什麼時候適合學奧數?學了奧數與不學奧數,有哪些區別呢?
  • 美國奧數為何能夠連續奪金?美國奧數總教練解密
    每年美國的夏令營都會從全國選拔出差不多60個學生,對我而言,有這個機會帶領這些學生盡情享受數學,讓更多人喜歡數學才是最重要的。我最希望的不是現在催他們做這些奧數題目,而是讓他們真的學到一些更有用的東西,這樣可以讓他們以後有一個非常好的,非常成功的未來。
  • 近十年美國奧數為何變強?美國的學生,是怎樣學奧數的
    這兩天,美國奧數國家隊總教練羅博深造訪杭州,接受記者專訪。他幾乎就是美國奧數近年崛起的幕後推手。「的確,這十年美國奧數國家隊進步巨大。」羅博深說。那麼,在奧數這方面,美國隊是如何變強的呢?不上培訓班也沒專人輔導美國孩子更多靠自學對於近十年美國奧數國家隊隊員的水平,羅博深用一個詞形容:進步巨大。「我每年都會在數學夏令營與那些孩子待三個星期,每年都能看到他們在進步。」
  • 國家奧數隊全軍覆沒,教育部取消奧數加分,孩子還要學奧數嗎?
    這對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拿奧數冠軍拿到手軟的中國隊來說,無疑是慘烈的打擊。只要家有學童,都知道中國人對奧數的狂熱程度。說是全民奧數,真是一點也不過分。甚至奧數競賽獎成了普通學生直升重點學校通行證。不過從去年開始,奧數的風向標慢慢地變了。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谷丹老師認為,奧數的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孩子學不懂,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完全不讓孩子學奧數,又浪費了另一些孩子的優勢。
  • 曾經橫掃世界的中國奧數,為什麼這幾年名次萎靡了?
    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1959年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此後每年7月份都會舉行一次。作為一項國際性的頂級賽事,考試題目自然也是頂級的……難。國際級的數學專家為其專門命題。這樣形容,他們自己出的卷子讓他們自己做一遍,八成他們也得不到滿分。
  • 學奧數和不學奧數的區別是什麼?要不要讓孩子學奧數?
    尤其是在我國,早些年甚至有「沒上過奧數班,就沒有讀過小學」的說法,足見奧數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學奧數和不學奧數的區別是什麼?要不要學奧數?我想這個問題本身無解,因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學奧數和不學奧數的區別是什麼。一、應試能力不一樣學奧數的應試能力比不學奧數的應試能力要強很多。
  • 華附學子奪國際奧數金牌!華附校長和奧數教練這樣說
    饒睿 奧數冠軍如何煉成?奧賽選手後續去向如何?成才路上需克服哪些「攔路虎」?普通孩子該不該學奧數?帶著這些疑問,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華附校長及華附奧數教練。
  • 「深度」中國奧數沒落了嗎?
    兩場考試,在9小時內完成總共6道考題,奧數競賽可能是在體育館內舉行的最安靜的比賽。每年7月,來自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的高中奧數選手齊聚一地,共同參加被稱為最頂級數學競賽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下稱IMO)。3月28日,代表中國出戰2019年IMO比賽的6人國家隊陣容剛剛在上海市上海中學誕生。
  • 從拿獎大戶到無緣冠軍,「奧數熱」被打入冷宮,還該不該學奧數?
    1990年,在中國承辦國際奧數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之後,媒體大肆報導,全民「奧數熱」陡然升溫。為了爭奪優質的教育資源,家長拼命讓孩子學「奧數」,老師拼命教「奧數」,市場一片火熱。越來越多的學生被迫走上「刷奧」之路,長期在各類比賽和刷題中奔走,全民「奧數」時代悄然來臨。
  • 奧數越禁越火,著名數學家解析「奧數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奧數越禁越火,甚至連當前的大學生也在諮詢暑期高等數學研討班事宜,儼然奧數已成為高等學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麼奧數教學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 衡水精英奧數2月8日1--6年級奧數打卡題目(下方含視頻課程)
    衡水精英各分校常年招生。加衡水老師微信15028784638)選擇低於本年級的奧數進行打卡學習!,所以K1≤6;同樣地,如果K3<3,設為2,即C=S/2,則A+B+D=S-C=S/2,A、B、D中至少有一個不大於S/6,也與A、B、C、D的百位數字相同相矛盾,所以K3≥3.又因為A、B、C、D不相同,即K1、K2、K3隻能是5、4、3或6、5、4,但當K1=6、K2=5、K3=4時,D=S-(A+B+C)=S-(s/6+s/5+s/4)=23S/60,也與A、B、C、D的百位數字相同相矛盾,
  • 二年級孩子應如何學奧數
    經常有家長問到,孩子上二年級學奧數好嗎、二年級孩子如何學好奧數?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家長來說,激發孩子對奧數的興趣是最主要的。同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學生可以考慮適當增加學習難度。   二年級是開發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維習慣的最佳時期,學習奧數不僅能夠極大地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也能為孩子之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升學做好前期準備。
  • 奧數班與鍛鍊數學思維有沒有關聯?孩子應不應該上奧數班?
    孩子應該上奧數班嗎?不上奧數班的話,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去上奧數班,真的對孩子學習成績有用嗎?我小時候屬於數學不好的類型,所以即使小學三年級上了奧數班,感覺也並沒有對開拓數學思維起到多麼根深蒂固的作用。
  • 中國隊蟬聯今年國際奧數賽冠軍,但小學升學已明確不讓再考奧數
    從2018年開始無錫小升初開始改革,明確要求奧數等不得作為升學依據。自此奧數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從我們上小學開始,就有各種奧數競賽,後來愈演愈烈,不學奧數影響到升學了!在家長的強烈反對聲中,教育部門也著手開始取消奧數作為民辦學校升學的參考。
  • 奧數摧殘孩子 委員建議升學禁止出現奧數題
    大秦網導讀:對於奧數班屢禁不止,委員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出臺嚴厲規定,嚴格禁止各類初中小學以各種名目辦奧數班,升學也禁止出現奧數題,並且先讓西安重點中學帶頭承諾不考奧數。「奧數班屢禁不止全是因利益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