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夥參加朋友生日聚會 飲酒過量死亡

2020-12-20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參加朋友生日聚會,飲酒過量導致死亡。前日,劉某年輕的生命就因此終止在28歲。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不僅疑問,那些勸酒的人對劉某的死是否負有責任呢?昨日,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劉某今年28歲,甘肅人,生前在永嘉一閥門企業上班。11月8日晚上,他的一個朋友過生日,他從永嘉趕到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他怎麼也想不到,這一趕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王某是劉某的老鄉,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上班。據其介紹,8日晚上10時許,一個朋友打來電話,稱劉某酒喝得不省人事,能否先護送到他的宿舍。「送來時,他滿身酒氣,叫他推他都沒反應。」王某說,朋友說只是喝醉酒,睡一覺就沒事了,放下就走了。朋友走後,王某也只管自己睡覺了。次日上午7時王某去上班後不久,便接到送劉某來宿舍的朋友的電話,稱劉某不行了。「我們抬他身體的時候,他全身冰涼,臉色蒼白,嘴唇發黑。」王某說,當時就覺得事情不妙了,趕緊和朋友一起將劉某送往最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對劉某進行檢查後表示,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放大,所有生命體徵都已消失,判斷為臨床死亡。聽到噩耗,王某非常震驚,好好的一個大活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心痛之餘,他立即聯繫劉某在溫州的朋友和老家甘肅的親人。

  據王某透露,當晚劉某是去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聽說酒喝得蠻多的。現場一個自稱和劉某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也說,劉某酒量不怎麼樣,平時喝酒都會找各種理由少喝,沒想到當晚沒控制住自己,當晚劉某還和一個東北的朋友在生日聚會上拼過酒。「如果當時我在,就能勸住他了。」好友說,好好的一個大活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可以確定的是,劉某是參加過朋友生日的聚會,喝了酒後死亡的。」轄區派出所經辦民警介紹,經警方調查,初步斷定為飲酒過量造成死亡。如果家屬對此存有疑慮,可按相關程序申請屍檢。

  生日聚會飲酒出了人命,在場的其他人是否要承擔責任?該承擔多大責任?浙江品盛律師事務所律師翁定勳說,首先要斷定劉某的真正死因,及查證其他人和劉某的死亡有沒有關聯,如查證朋友有沒有惡意勸酒行為。其次,目前法律上還沒有醉酒致死相關責任的明確法律規定。劉某在醉酒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情況下,作為他的朋友有一定的臨時監管、看護的義務,因此從理論上分析,劉某的死亡與他的朋友有一定關係,朋友理應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可以肯定的是,劉某作為具有民事責任能力的人,應對自己喝醉有一定的預見性,他本人應負主要責任。(記者 陳東升)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學生派對飲酒過量死亡,同桌9人被起訴,網友:太冤了
    據Buzz世界網站11月11日報導,日本一名20歲的大學生在派對上飲酒過量死亡,最近他的9名朋友因間接導致其死亡被起訴。 2017年12月,日本大阪金代大學一名大二的男學生和網球俱樂部的朋友們一起聚會,決定喝上幾杯。 據報導,當時他很爽快地同意了喝酒。
  • 聚餐飲酒過量猝死 組織參加者均被判擔責
    聚餐飲酒過量猝死 組織參加者均被判擔責 2014-07-16 16:20:31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責任編輯:朱峰   應邀參加好友聚會飲酒過量猝死
  • 同學聚會一人飲酒猝死,其他同學要賠償嗎?
    家人悲痛不已,認為死者的猝死和參加聚會過量飲酒脫不了干係,甚至懷疑當日飯店提供的酒菜是否也有質量問題,於是一紙訴狀將死者的23名同學以及聚會的飯店都告上了法庭。事發後根據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當日飯店提供的酒菜並沒有質量問題,飯店是沒有責任的。經法醫鑑定,死者的死亡確實與過量飲酒有關。
  • 合肥一大學生飲酒過量猝死宿舍(圖)
    小路的家人悲痛欲絕  合肥一大學生飲酒過量猝死宿舍  情人節晚宴成「最後的晚餐」  晨報訊 2月14日22時許,因在情人節當晚聚會上喝了一斤多白酒,爛醉如泥的合肥市某高校大一學生小路(化名)被同學背回宿舍,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 男子酒後第二天劇烈運動死亡 飲酒過量或為誘因
    醫生說,男子第二天運動時死亡,飲酒過量或為誘發因素,人體對酒精的代謝是個逐步的過程,喝得越多,需要的時間越長。  親們,聽咱一句勸,能不喝就不喝,實在不行就少喝點。如果真喝大了,建議身體徹底恢復了再運動。
  • 生日聚會飲酒助興 酒勁沒過駕車被查
    男子生日聚會上豪飲,次日中午自認為已醒酒的他,駕車上路行駛被交警查獲。12月14日中午,公安武清分局交警支隊東馬圈大隊民警在大王古莊京津高速跨線橋下橋處開展午檢行動時,發現一輛牌照號為晉AC67XX的銀色小客車駕駛人有飲酒嫌疑。
  • 女子有償陪酒致中毒死亡 過量飲酒有哪些危害
    直到第二天早晨,小紅因飲酒過度死亡。家屬起訴娛樂城、領班及於某等4名男子,索賠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89萬餘元。  一審開庭時,娛樂城辯稱,小紅不是其單位員工,也不是領班叫來的,是於某打電話叫的。領班辯稱自己沒有過錯,小紅留宿時,她對其進行了照顧。  另外4名男子有一人沒答辯,其餘3人認為,小紅是娛樂城員工,他們對小紅的死亡沒有責任。
  • 7個方法,讓你飲酒不過量
    如果各種各樣的聚會充斥著你的日常生活,那麼你將要注意你喝酒的方式,讓聚會不失興致,還要讓自己飲酒不過量,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飲酒才是防止過量飲酒的好開端。飲酒時要有清醒的頭腦,要理智,明白飲酒要有度,過度飲酒有害身體健康的道理。
  • 男子連喝兩頓酒中毒死亡,法院:飲酒不能自控,自己有錯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鄧雯婷)丁某中午才和朋友喝了很多白酒,晚上又出去喝酒,在喝了大約一瓶紅酒後因酒精中毒倒地身亡。丁某的妻子將中午一起喝酒的朋友告上法庭索賠,法院會怎麼判?11 月 2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了解到此案。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楊某做成一筆大買賣,專門請丁某和史某以及其他一些朋友吃午飯。席間,丁某因為高興,多喝了幾杯白酒。
  • 聚餐飲酒,共飲者要盡到這些義務!
    年底將至,朋友聚會、單位聚餐多起來了,有時飲酒也在所難免,但要注意了,小酌怡情,多了可不只是傷身了,甚至還會出事兒。日前,惠陽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共同飲酒死亡,死者親屬起訴同桌飲酒人員賠償的生命權糾紛一案。
  • 聚會後死亡,參與人如何免責?
    前段時間有一個非常火的新聞,就是有個人參加朋友聚會,回家之後猝死,死者的家屬將其他參與聚會的朋友告上法庭,並且,法院判其他朋友承擔責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很多網友都驚呼,再也不敢和朋友一起喝酒了。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和朋友一起喝酒,不用承擔責任呢?依依來告訴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既能維持和朋友的感情,還能免於承擔法律責任。第一,不強迫勸酒。
  • 飲酒過量致死,共同聚餐者應承擔責任嗎?
    實務文章投至:tougao@askmylawyer.cn聚餐喝酒在老百姓生活中本是家常便飯,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卻因為聚餐時飲酒過量而丟了性命。那麼,一同吃飯的人需要為他負責嗎?聚餐喝酒在老百姓生活中本是家常便飯,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卻因為聚餐時飲酒過量而丟了性命。
  • 9個好方法,讓你飲酒不過量
    如果各種聚會充斥著你的社交生活,那么喝酒過量就難以控制了。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飲酒是防止過量飲酒的好開端。,明白飲酒應該有度,過度飲酒有危害健康的道理。陸監督勸阻法對於過量飲酒者
  • 男子聚餐飲酒過量致酒精中毒,朋友被判賠償5000
    經診斷為飲酒過量致酒精中毒,支付搶救費10000元。黑先生病癒出院後,認為自己是因黃先生過度勸酒致其酒精中毒,找到黃先生要求其承擔醫療費。黃先生認為:「我花錢請你吃飯,不應該由我支付醫療費。」雙方協商無果發生糾紛,黑先生將黃先生起訴到法院。
  • 隆德一男子醉酒後死亡,主家、同桌等飲酒人賠償數萬元!
    2019年1月18日,張小丫(化名)的丈夫金梓(化名),參加了周大壯的嫁女宴。隨著客人的持續離席,金梓又到鄰桌,與張小強(化名)等6人猜拳飲酒、相互對飲。其餘人陸續離開後,周大壯發現,金梓不勝酒力獨自醉倒在酒店。
  • 印度小夥娶陝西姑娘 結緣於印度餐廳的生日聚會
    5月11日晚,印度小夥尼尚特跟陝西華縣姑娘王爽,在西安一家印度餐廳舉行了具有印度特色的婚禮。這對新婚夫婦昨晚向華商報記者講述了兩人的「婚事」。兩人雖然是同一個單位,卻在印度餐廳意外相識,迅速碰撞出愛情的火花,認識不到一年就結了婚。  >>如何相識?
  • 過度飲酒死亡 同席者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何耀霞   [案情]  2013年2月18日晚,辛某應朋友謝某之邀,與李某、楊某及張某共五人聚在一餐飲店內飲酒
  • 男子與他人聚餐飲酒後死亡 家屬將聚餐者訴至法院
    8月27日,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發布消息,近日,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聚餐後導致死亡的案件。某日晚,王某某邀請李某甲、李某乙、李某、高某某等4人在外聚餐飲酒。飲酒結束後,李某甲、李某乙、高某某三人將王某某送回宿舍,並交給同住的邢某某和王某後離開。次日凌晨,王某某身亡。王某某的家人認為與王某某一起喝酒的4名聚餐者沒有盡到照顧義務,應當對王某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
  • 曲靖17歲少年無證醉駕溺亡,同桌飲酒8人成被告!
    聚會上唯一的成年人呂某某認為,張某何時離開他不清楚,他當時睡著了,要賠也只能賠一小部分;金某某、付某某等八人及其家長均認為,是張某、呂某某強行加入他們的聚會,張某平時為人跋扈,他們不敢拒絕,無過錯,不應賠償;付某敏的家長認為,付某敏和陳某言兩個女孩並未飲酒,且僅玩了一小會兒就回家了,對後來的事不知曉,也不應承擔責任。
  • 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在參加宴請中如果飲酒出事有4種情況共同飲酒人需承擔法律責任0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朋友間聚會飲酒屬善意的正常社會交往,對於在聚會飲酒後意外死亡的後果,組織、參與聚會的人員只有在存在與該後果相關過錯的情況下,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