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國瓷器達到新的鼎峰,西方是怎樣以瓷器的英文命名中國的?

2020-12-14 威觀天下

明代,除了湧現出流傳後世的青花瓷外,更重要的是,它讓中國瓷器大規模出口到國外。如今,很多國外的奢侈品牌價格高昂,甚至被一些人當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來自中國的瓷器,就是西方人眼中的奢侈品。很多貴族的舞會,只有用中國的瓷器來招待貴賓,才能被稱為時尚。

明朝青花瓷

在這其中,獨領風騷的是產自德化窖的白瓷。有一件白釉觀音,就是產自明代的德化窖。雖然只有二十釐米高,但是通體發出一種類似於象牙一樣的白色。這種顏色被當時的西方人稱為「中國白」。這種特殊的白色,是這款觀音的燒造者明代大師何朝宗的獨門絕技。據說當時何朝宗手上,有一個秘密配方,能使瓷器燒出象牙一樣的乳白色。

何朝宗製作的白釉觀音

何朝宗之前的宗教雕塑,幾乎是清一色的大型雕塑。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寺觀的泥塑等等,它們大多會集大批能工巧匠,耗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從取材、構思到製作的全過程都是獨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從於材質,服從於內容,服從於人類的精神訴求,體現出藝術獨立的、自主的品質特徵。因而,說何朝宗是中國宗教雕塑藝術第一人並不為過。

何朝宗瓷器作品

明成祖朱棣鼓勵開海通商的政策,使得中國瓷器大規模行銷海外。而位於福建德化地區的德化窖,由於臨海的優勢,更是成為出口瓷器的重要生產地。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也專門闢出章節,描述了當時德化地區瓷器生產的景象。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德化),製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

馬可·波羅記錄了德化窖的瓷器生產

直到三百多年後的清朝,才終於又出現了一位瓷器大師,而這位大師就是唐英。唐英自小學習書畫,精通篆刻,直到二十多歲,才開始學習陶瓷製造。但他很快便成為遠近聞名的瓷器大師。後來被雍正帝任命為景德鎮督陶官,由於雍正皇帝篤信佛教。因此,唐英的很多作品都與佛教有關。後來,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唐英製作了一件白玉觀音,供奉在皇室的佛堂內,因此十分珍貴。

清朝瓷器大師唐英

唐英制瓷所在的景德鎮,從東漢時期就開始燒造瓷器,到唐朝達到鼎峰。很多西方人最早接觸到的瓷器,都是產自景德鎮的。由於景德鎮古稱昌南,因此逐漸的,西方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這就是西方人稱中國為China的原因。

瓷都景德鎮

好了,本期的文章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歡迎評論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英文名原來並非來自於「瓷器」?
    文|顏釗中國的英文名叫什麼,China!那為什麼中國要被西方人叫做China呢?因為中國盛產瓷器,所以中國的英文名就被西方冠以瓷器的名稱「China」。如果隨便問一個人,China是什麼意思?和瓷器有什麼關係?相信很多人都會交出這樣的答案。不過現實卻很殘酷,中國的英文名與瓷器(China)間的關係,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中國的英文名其實並不是得名於瓷器(China),確切來說應該是西方人將中國稱之為China,故而將中國所盛產的瓷器命名為China。
  • 古老的中國製造,傳統的標籤:我國瓷器的四大代表
    在新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Made In China」早已成為中國製造的代名詞,傳遞於國內外,而我國隨著經濟發展,也早已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製造大國,許多國家的人日常生活中都使用著來自我們中國製造的產品。而我國不僅現在製造業強盛,在古代也是非常有名的。
  • 中國瓷器的一些常識
    已具備真正的瓷器標準了。因此,有一種說法,中國真正的瓷器,從隋朝開始。由此,在瓷器的時代劃分上,有這麼一種劃分,即:原始瓷,高古瓷,明清瓷。原始瓷:指商代,周代,春秋戰國,秦,西漢的瓷器。高古瓷:關於高古瓷,有幾種觀點。第一種,認為清朝以前的都是高古瓷。
  • 中國瓷器發展史:從單一化到百家齊放,一度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考古學家們在科研的過程中,於海上絲綢之路上,還打撈了好幾艘運送中國瓷器去西方國家,結果不幸沉沒的大船,而中國的英文名字china,也帶有瓷器的意思,瓷器是古代中國向外貿易的主要產品,一度被歐洲貴族們瘋狂追捧,那時貴族們擁有了一件中國瓷器,就如同後世開名車的人差不多,是富有與品位的象徵。
  • 大維德瓷器裡的中國
    櫃頂的射燈在瓷器表面投射出靜謐的光,瓶身上飛舞的中國龍和環繞的祥雲,立即表明了它的中國身份。大維德爵士的中國瓷器收藏近1700件,自晉至清,包括大量明清宮廷精品、傳世琺瑯彩瓷器和極為稀有的汝窯,是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外最豐富的瓷器收藏。每個帶著些「朝聖」心情來此的遊客,經過這元青花對瓶的感覺,大概與來朝的使臣穿越波斯波利斯宏偉的「萬國之門」時相似。
  • 為何大英博物館喜歡收藏中國瓷器,看看古代歐洲把瓷器叫什麼
    它提到容易打破的東西,其實就是當時我們出口到歐洲的瓷器,而當時的中國瓷器可以說等於是現在的LV的地位,中國陶瓷的熱潮讓歐洲國家已達到接近流行病的程度,有筆記形容這是一場「中國風的蔓延」。中國瓷器的出口規模,在17世紀和18世紀達到了頂峰,超過7,000萬件各種各樣的產品銷售到了歐洲,從當時的英國倫敦到裡斯本,很多人都拿著錢,等著新的瓷器回來,趕緊購買更多新品。不過患上這個「瓷器病」最深的,是歐洲的皇室貴族和貴族們,他們為了比誰更有錢,非常喜歡用「白金」為宮殿的牆壁,地板和天花板做裝飾。
  • 瓷器china中國的代名詞,幾千年輝煌卻被歐美超越,原因是什麼?
    瓷器,英文叫: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華民族為人類陶瓷技術和藝術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浙江金華地區古稱婺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
  • 本與瓷器無關--中國為什麼叫China
    又說,明清兩代瓷器大量出口,經阿拉伯傳到歐洲。這些史實,我無異議。唯可疑者,其說china由來,文云:「民間歷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china系根據秦字讀音轉化而來。但在景德鎮最為流行的說法是china是漢語昌南(原景德鎮名)的音譯。隨著景德鎮精白瓷大量流傳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說china最初是昌南地名譯音,我覺得很新鮮。
  • 官窯瓷器為何看起來很新?
    很多人玩瓷器收藏,尤其是明清瓷器的藏友常聽到一句話「舊瓷如新」,往往這些「舊瓷」都是官窯瓷器!不得不承認,在官窯瓷器的收藏圈內,無論是兩岸故宮博物館亦或是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私人博物館)等,很多官窯瓷器在燈光下(自然光下)看著很亮很新!
  • 中國文學藝術,瓷器的發展,南方瓷器的材料
    本文乃作者小衫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南宋在杭州設官窯造「青瓷器」,稱為「修內司官窯」;後來又在郊壇下別立新窯,出品不如舊窯有的研究者認為:由於金人的入侵,「汝窯」和「北宋官窯」被破壞了,於是就由鈞州出產一種新「青瓷」來代替它們。「鈞窯」的標準作品是南宋時代金國地區的產物,它的特徵:通體天青色,與玫瑰色相錯雜,也有較純粹的天青色,釉非常潤厚。其紅色的已可稱為「紅瓷」了。
  • 叫「中國」是因為「中央之國」?「China」是因為「瓷器聞名」?
    作為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這個名字與我們每個人都緊緊系在一起。可是,你知道中國為什麼叫做「中國」嗎,是因為「中央之國」這個原因嗎?為什麼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呢,是因為我們的瓷器聞名世界嗎?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 瓷器種類太多?教你如何區分中國五大名窯
    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官窯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於世。 官府經營的瓷窯。也泛指明、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元代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大開眼界!
    從規模和拍賣價格來說,中國藝術品之最當屬字畫和瓷器了。在瓷器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窯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場追捧的焦點,並不斷刷新瓷器成交紀錄。這主要是因為此板塊瓷器不僅具有造型藝術,還具有繪畫藝術和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更為繁複考究,一直是買家追捧的焦點。
  • 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從日本回流(圖)
    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從日本回流(圖) 2008年11月30日 16:07 來源:北京晚報   包括清代恭王府舊藏和末代皇帝溥儀抵押給中國鹽業銀行的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日前從日本回流,明起將亮相北京保利拍賣公司2008秋拍預展,並將在此次拍賣會上拍賣。
  • 中國是瓷器之國,英文名china竟然是因為這個
    眾所周知,中國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a","china"即是「瓷器」的意思。那為什麼瓷器在英文中叫「china」呢? 那是因為在過去千百年的對外貿易中,瓷器一直是我國遠銷海外的主要商品,西方世界最初都是通過瓷器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
  • 北宋官窯——成就中國古瓷器巔峰
    南宋官窯就是沿襲北宋官窯的體制而設立的,明清兩代的官窯也同樣是繼承了這種模式而各自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官窯的產生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對中國古代陶瓷產業的進化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推動作用。歷代的官窯都代表了那個時期瓷器生產的最高水準,並主導了瓷器製作的潮流和方向。
  • 瓷器的英文——china,是怎麼來的
    在宋代以前瓷器早已經傳承上千年,但宋代以前的瓷器都不是主流陳列品,算不得高雅,與華麗精美的金銀銅器相比,甚至顯得有些不入流。是宋徽宗把瓷器列為了上流社會的高尚之物,隨著其工藝技術發展,民間對瓷器的追求也是趨之若鶩。至此,瓷器成為了相對於金銀銅更為獨具特色的藝術品。
  • 都知道中國的英文china是瓷器的意思,那日本japan是什麼意思呢?
    China,現譯「中國」、「瓷器」。陶瓷最初被稱為「Chinaware",直譯:中國陶瓷製品,稱為瓦片(古代以陶器製作的陶器,可稱為「瓦片」)。後來省略ware瓷器為china,china獲得瓷器的意義已經是清末的事了。
  • 瓷器收藏:大美至簡的單色釉瓷器!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它在宋元時的創燒已經蔚為大觀,明清時期官窯出品的精煉單色釉瓷更是臻於頂峰,達到了「合於天造,厭於人意」的境界。明清單色釉瓷的精湛技藝,成就了它在拍場上的屢創新高。沒有青花的藍白相映,沒有彩瓷的繁複繽紛,縱然僅純淨一色,卻不輸「濃抹淡妝」,這就是單色釉。單色釉,又被稱為「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
  • 「中國風」外銷瓷器在歐洲有多風靡? 《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據本次展覽內容設計負責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研究部王成蘭介紹,展覽由「中國瓷器的傳播」、「歐洲的瓷器熱」、「歐洲瓷器的產生及影響」以及「兩個瓷都的碰撞」四個部分組成。從中國景德鎮、德國梅森兩個瓷器發源地講起,將器物置於「克拉克瓷」、「騎兵換瓷器」、「伯特格爾與白色金子」三個故事場景中,再現瓷器發展的歷史過程,勾勒出三百多年來中國與歐洲在碰撞、交流與融合中呈現出的豐富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