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你的小孩學幾種語言?
媽媽是一個地方的,爸爸是一個地方的,然後在一個城市落地下來,小孩也在此出生了上學了,小孩更多講的是當地語言或是普通話。
方言有正反兩方:
正方:我不介意小孩多學幾種語言,因為小孩如果回老家親戚或是娘家那邊,待的時間不長,至於學會或者說沒學會,沒什麼特別問題。
反而如果小孩能聽懂方言還是好事,起碼回了外婆家,因為溝通不了,就少了很多親近。
1
記得到小孩姥姥家,小孩爸爸是長孫,自然特別疼愛長孫的小孩,但家裡年長的姥姥們,因為只會方言,小孩卻因為聽不懂而不願意親近。
但離開時,小孩又會不停的問,她是誰,為什麼她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而也正因為語言上的溝通有障礙,每次視頻時,都是沒多久就掛了,明明長輩很想和小孩多聊兩句,又因為聽不懂對方說什麼,結果就弄得很長時間視頻一次,因為無話可說。
2
記得剛開始帶我小孩到娘家,我爸媽就會說,讓他們學我們這話算了,在這上學算了,隨著小孩慢慢長大,他們的溝通就有問題了。
當媽媽離開一會,外婆就會負責照顧小孩,當小孩有急需時,卻是講的普通話,或是當地普通話,很多時候外婆不明白小孩在講什麼,小孩又因為長輩聽不懂就越急,越急就越生氣,很多時候都得我來翻譯。
但現在能溝通了,外婆們因為有了小孩,她們學習了普通話。
3
小孩上學了,雙方又因為工作原因沒人照顧小孩,只能把老家的父母接過來,可是,小孩與爺爺奶奶又因語言上面的溝通問題,想關心關心不來。
反方:
1、我其實不太建議小孩學方言,又不是留守兒童,一直要在老家待著。
2、覺得家裡的人講方言粗話太多,特別有些粗話字眼聽起都讓人不舒服,還很多人的口頭語等
3、如果不會方言,哪怕長輩們當著他們的面吵架或講粗話,小孩也因為聽不懂而不會太在意。
家裡有個遠房親戚,小孩留在老家父母帶著,父母在外創業,雖然長輩都是文明用語講方言,但因為很多時候畢竟生活在當地,就得有入鄉隨俗,不可能你想不見誰就不見誰,所以這個小孩也是髒髒的,講話也是滿口髒話。
總結:
我不介意小孩會多少種語言,只要他願意學也願意去聽,這無妨,小孩大了自然會選擇規避掉一些不好的語言。
小孩子小的時候,只要一個地方時間待的稍長點,小孩自然就能聽懂當地話。
那至於從小在這生展的小孩來說,其實學校現在上課都是講普通話的,試著與小孩一起學講普通話,就不用擔心溝通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