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只因爺爺奶奶教孩子學方言,到底要不要學呢?

2020-08-29 蝦米愛麻雀

同學前幾天訴苦,說是孩子的爺爺教他小孩說家鄉方言,他妻子聽到了,很不高興,不讓小孩學,他覺得小孩學學挺好的,跟妻子爭執中,兩個人還為此吵了一架。

今天看到網上也有個微頭條,上面寫著孩子奶奶幫帶娃,奶奶教孩子說方言,媳婦也不讓教,他覺得學學沒什麼,問大家學方言好還是不學好。

這種情況現在似乎很普遍,全民普通話時代,很多媽媽只讓學齡前孩子學習普通話和英語,對於家鄉方言比較拒絕。

我有個表弟,她妻子也是只教普通話,家鄉話孩子到現在都不會說,每次回家相遇,一大家親戚朋友,只有她家那兩個孩子不會說方言。感覺相對比較生分些,沒有說方言的孩子親切。

在我看來,學習方言利大於弊,語言畢竟是用來溝通的,多會一門語言就多門溝通能力,用得到的時候好處很多,就像讀書一樣用到時才會覺得讀得少,方言還是有必要學習的。

1.學習方言,可以開發大腦。

小孩3-7歲是學習語言的最好時間,此時學得特別快,基本不怎麼教,聽著跟著說就會了。此時接觸的語言越多,大腦記住的就越多,而且基本上是終生不忘。多學幾門語言,對他們的大腦開發就越多。

我侄女,從3歲開始,經常聽家裡說方言,普通話,我們那有兩種方言,結果四歲三種語言說得都特別流利。這個時候的小孩,學語言真的是快得讓人無法想像。

2.學習方言,有親切感,更好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外突然聽到有人在旁邊說著久違的家鄉話,感覺特別親切?我有時候聽到,會特別感動,尤其是在想家的時候,有時候忍不住就會跟說話的人用家鄉話聊上幾句。

孩子會說方言,回家鄉的時候,同樣的,除了更容易跟家鄉的人溝通,同樣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歸屬感,這種感覺讓大家彼此不那麼陌生,更有利於維繫這份親情。

等到孩子長大,方言還能像英語一樣,有助於自己的工作。特別是跟業務相關的工作,如果你的客戶剛好是會那種方言的人,那你就完全可以靠這方言與他交流,效果肯定比用普通話好很多。

3.學習方言,是一種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我國是個大國,各地區的方言都不相同,方言種類特別多。每種方言都在各個地方靠人們日常交流溝通流傳著。各種方言是一種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若是後人們不去學習,不去說,那這種語言就會消失,這種無形的文化也就會消失。所以,學習方言,也是在傳承一種語言文化。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詩裡面,方言多麼美妙,是一幅多麼和諧的生活畫卷。

學習方言真的不丟人,不學才是一種損失啊!

相關焦點

  • 因奶奶教孩子土味方言,媳婦跟老公吵起來了,汪涵卻這樣說
    不過到了今天普通話越來越普及,而老人帶孩子的情況卻越來越多,不少家長們就都開始擔心起孩子跟著爺爺奶奶說方言的問題來。這不,一位網友因為孩子跟老人說方言好不好的事情跟自己的老公吵了起來,她無奈之下只好向大家提問,到底該不該教孩子學方言。因為這條提問,#該教孩子說方言嗎#的話題一度登上了熱搜。
  • 孩子究竟應該先學方言,還是先學普通話呢?
    幼兒園裡其他孩子都是說普通話,小西完全不能融入。老師來電:建議平時在家教教普通話。老師還舉了個例子:別的孩子在哭,老師在安慰,小西站一邊看。我表妹自幼在她爺爺家長大,她爺爺是北方人,她也是會說方言,但一般不說。3廈門部分小學開設閩南語課程,保護傳統文化2009年,廈門就有小學開設了閩南語課程。2014年,廈門海滄全區開設閩南語課。
  • 奶奶教孩子說話識字,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
    文|凝媽現在70%左右的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們也有一定的學識,或者接受了新的育兒理念。了解教育孩子很重要,不僅承擔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重任,還想多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識。但是,問題來了,老人在教育孩子說話識字方面,還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 爺爺奶奶說方言父母說普通話,你的寶寶說哪國語言?
    很多家庭,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寶寶出生以後,白天幾乎都是由家中老人帶著的,但是寶寶一天天長大,開始要學習說話了,而家中老人大多都只會說方言不會講普通話。我家就是這種情況,當時我婆婆來的時候就是一口的方言腔,我根本都聽不懂她在講什麼,所以我當時很發愁,一是愁寶寶學說話的時候是普通話還是方言,如果是方言的話,別的小朋友會不肯跟寶寶玩吧,二是愁家裡既有方言又有普通話,寶寶學習的時候會不會搞混,從而影響到寶寶學習說話呢?@初學當媽90後:她爺爺每次做了筒子骨,就教女兒說:「這是鬼頭(骨頭)」真是哭笑不得!
  • 應該讓孩子學方言嗎?
    :正方:我不介意小孩多學幾種語言,因為小孩如果回老家親戚或是娘家那邊,待的時間不長,至於學會或者說沒學會,沒什麼特別問題。3小孩上學了,雙方又因為工作原因沒人照顧小孩,只能把老家的父母接過來,可是,小孩與爺爺奶奶又因語言上面的溝通問題,想關心關心不來。
  • 英語啟蒙TPR:爺爺奶奶怎樣帶孩子學英語?
    現在的父母都比較忙碌,沒有時間帶孩子,更不用說家庭英語啟蒙了。為了工作和孩子兩不誤,只好把孩子讓爺爺奶奶帶。雖然大家都知道隔代教育的弊端,但是為了謀生,也別無選擇。其實,從英語啟蒙這個角度來說,特別是TPR親子互動,爺爺奶奶們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我們應該善於取長補短,發揮隔代教育的長處。
  • 孩子說普通話 還是方言呢?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和孩子說普通話的家長,越來越多了,尤其在一二三線城市,為什麼呢?二,家長想培養孩子的語言習慣和語言環境,就儘量和孩子說普通話。[這樣會有兩種結果]一,當地方言不會說,但聽得懂。還是需要聽得懂當地語言,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說方言的人,就像學英語一樣,最少得聽得懂別人罵你的話。二,聽得懂方言,也會說,但習慣用普通話溝通交流。
  • 爺爺奶奶跟我學英語
    華龍網訊 (記者 唐 寧)點頭「YES」搖頭「NO」,見面就要「Sayhello」……7月27日,江北城街道寰宇天下社區活動室裡,十幾個孩子坐在一起唱兒歌、吃零食。其實,這是社區為暑期在家的孩子們開設的趣味英語免費培訓班,課上,孩子們體驗了一種新的英語學習方式,學到了很多實用的英語知識。
  • 爺爺奶奶半輩子婚姻幸福美滿,秘訣居然是吵架?
    幸福的爺爺奶奶吵架是一種溝通方式相信在大多數人的想法中,都是認為家庭就是應該以和為貴。特別在情感上,大家都認為好的情感就是一輩子不吵架,似乎這樣表面以和為貴的關係就是我們的模範夫妻。其實吵架也並不是一件完全消極的事情,就像我的爺爺奶奶一樣。
  • 夫妻吵架,彼此「針鋒相對」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心理?
    導讀:夫妻之間為什麼要讓簡單的溝通變成吵架的悲劇,你是不是該反思自己的行為,多為孩子考慮考慮?01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安徽肥東縣一小區,夫妻二人吵架拉扯之間,意外致4歲兒子從14樓墜下身亡。夫妻二人最終用孩子的生命為這次的矛盾買了單。孩子何錯之有?為什麼父母總是把自己婚姻的不幸帶給孩子,讓無辜的孩子為之買單呢?02在我們周圍,即便沒有這樣的意外,但父母吵架,殃及孩子的不在少數。
  •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說方言了?方言會不會失傳呢?
    1、家長有意讓孩子說普通話,不教孩子方言現在有家長從孩子開始說話就有意識的讓孩子學說普通話現在全國東西南北都在說普通話,方言會不會失傳呢,這取決大家的意識和普通話普及的程度。現在普通話主要是在年輕人和孩子中普及。現在年紀稍大的老人還是習慣說方言的。一個是他們流動沒那麼頻繁,二來鄉裡鄉親的說普通話親切。
  • 二胎家庭不要怕孩子吵架,要教孩子怎麼吵
    家有一個以上的孩子,手足衝突在所難免,大人常常擔任審判、處罰的角色,作家許雅寧身為老師,也是三個小孩的媽,在美國看到老師放手讓小小孩自行「開會」解決爭執,領悟不應一昧叫孩子「不要吵」,吵架反而能學到談判、溝通、協調的重要能力。
  • 爺爺奶奶學拼音學開車 隔代教育令老人紛紛充電
    於是,家裡4位老人就輪流幫忙小夫妻照看孩子。據有關方面統計,上海市約89%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大。  然而,「隔代教育」時老一輩與年輕人在育兒觀念上的衝突,常常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將於今年3月在東華老年大學分校首開「孫輩教育」課程,聘請教育專家開放授課,希望能幫助這些肩負帶孩子責任的祖輩們掌握一些科學育兒方法。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說說你們遇到的爺爺奶奶有多寵孫子呢?有的老人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疼了也是白疼,等到大了記事了再去拉近關係!有的老人認為孩子不去奶奶家都是媽媽教的,是媽媽沒教好孩子。作為媽媽真的不背這個鍋,跟媽媽沒關係!
  • 奶奶帶娃說方言,孩子時常蹦出一句「幹啥呢」,三分可愛七分憂心
    從小說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以後學語呢?看到隨口說方言的孩子,寶媽只覺得三分可愛,剩下的七分,更多的是焦慮。奶奶帶娃說方言,孩子時常蹦出一句「幹啥呢」朋友芸汐的閨女,一直都是奶奶在帶的,芸汐平時上班忙,剛休完產假就面臨加班,每天早出晚歸,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帶娃。上個周末芸汐終於得閒,上午懶懶地窩在沙發上看書。
  • 爺爺奶奶養娃,壞處比想像中要大,養娃這件事不要圖省心
    並不是爺爺奶奶就不愛孩子,而是他們的精力有限,生活習慣也未必「健康」,語言談吐之類的教育更難。而且,有些爺爺奶奶,因為心疼孩子父母不在身邊,會有求必應,更加溺愛孩子。好點的也許是一口方言,崩潰的是嬌氣,一身公主病。
  • 「中國式」隔代教育:教得好是孩子聰明,教不好是爺爺奶奶慣的
    秦老的兒子在企業上班,工作繁忙,兒媳婦做點小生意,照顧不到家庭,孩子基本都丟在他家。兩個老人帶孩子,說忙不算忙,但為一個兩歲的孩子備吃備喝,也消耗了夫妻倆不小的精力。周末兒子將孫子帶回家的兩天,就是老兩口的「休息日」。 孫子一歲左右的時候,秦老帶孩子,兒子基本不說什麼。
  •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給夫妻的忠告
    看過一條評論,說:「我和老公說話的語氣稍微大點,兒子就會跑過來捂住我的嘴巴,不讓我說話,可能是以為我們在吵架呢!」是的,別總覺得孩子小,其實很多東西他都是明白的,而且有沒有想過,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然後在那一刻,他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又是因為什麼,有了這樣的懂事,讓人心疼的懂事。
  • 李玫瑾:孩子一定不要交給爺爺奶奶帶
    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家庭成員對於孩子的影響作用最深、最早,家庭環境很大程度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而在家庭成員之中,尤以父母教育最為關鍵。因此方才有「子不教,父之過。但是通常爺爺奶奶的教育是存在著很大弊端的,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說,孩子一定不要交給爺爺奶奶帶。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雖然教育規定,小學一年級老師必須實行零起點教學。但不少老師發現大部分孩子有一定學習基礎時,就會加快學習進度,導致一部分孩子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也不怪家長擔心,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是一帶而過,等到孩子做題的時候可能連題目是什麼意思都看不懂。那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呢?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