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寒風過後,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藍。市民王先生熟練地把車停在路邊劃有白線的停車位,旁邊高位攝像頭精準地捕捉到車位信息,開始計時。
幾個小時後,王先生駛離車位,打開手機上的「北京交通」App,用微信支付了停車費。沒有人工收費,沒有討價還價,少了亂停亂放,「黑收費」也鮮有所聞。這一切都得益於北京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道路停車改革。
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快速發展,停車需求過盛、停車設施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停車亂、管理難成為阻礙城市健康發展的頑疾。為解決「因亂致堵」「因停致堵」交通難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根據「依法依規、試點先行、蹄疾步穩」的工作原則,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部署,啟動了道路停車綜合治理工作,通過靜態交通秩序的改善緩解交通擁堵,實現「以靜制動」的目標。
抓好科學決策三個關鍵環節
停車改革工作涉及市民的切身利益。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多次就停車工作作出批示,專題聽取停車綜合治理工作匯報。市人大主導停車立法工作,反覆徵求和充分吸收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從立項到頒布歷時3年。市長陳吉寧要求將停車綜合治理納入交通綜合治理重點工作,每季度召開會議推進,多次進行現場調研。
去年4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選取東四等核心片區開展了道路停車改革試點,在總結試點效果的基礎上,明確了規劃施劃、電子收費、嚴格執法3個關鍵環節。今年1月1日,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率先實施道路停車改革並實現電子收費,標誌著北京道路停車改革正式啟動。
7月1日,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和延慶區作為第二批實施了道路停車改革。12月1日,門頭溝、房山、順義、大興、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9個區作為第三批啟動道路停車改革,標誌著道路停車改革工作已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實施。北京共在552條道路施劃了6萬餘個電子收費道路停車位,為市民提供停車服務。
停車治理的目標並非局限於靜態交通,而是通過靜態交通管理合理引導停車需求、優化出行環境、控制小汽車出行,達到「以靜制動」的效果。
為了提高車位規範性、保障慢行交通通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組織開展了車位規範性核查,建立了新增道路停車位規劃設置工作流程。通過合理規劃施劃及道路車位規範性核查,杜絕了車位設置過度侵佔慢行系統的現象。同時,在道路停車價格槓桿的調控下,道路停車數量大幅降低,為慢行交通創造了更為舒適的出行環境。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靜態交通管理處處長趙震表示,北京市道路停車改革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停車觀念轉變,樹立「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觀念;收費模式轉變,由人工現場現金收費轉向非現場電子收費(無感支付);收費性質轉變,由經營性收費轉向政府非稅收入。
在道路停車改革的推動下,北京道路停車收費更為公開透明,基本杜絕了「黑收費」、亂收費現象,停車收費價格投訴舉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0%;同時,電子收費能夠實現複雜場景、全天候、完整證據鏈的採集,實現全市統一平臺、統一App繳費,為停車人帶來了更為便捷、高效的停車服務。
及時回應市民關切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了解政策、熟悉電子收費流程,道路停車改革初期,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多次召開居民座談會,充分調動區級停車管理部門、街道社區、停車企業、合作單位的力量,面對面解答各類問題。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李先忠先後到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等單位調研,深入了解道路停車改革各項工作進展、違停執法等問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舉報投訴中心增設10個停車專席,及時接聽市民停車類來電,保障停車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目前,北京12328電話諮詢投訴件總體回復率達99%,所有來電訴求均在第一時間解答或轉至業務部門辦理。
針對群眾反映的車牌綁定審核時間較長問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立行立改,在電子收費系統中增加本地車牌信息自動匹配校驗功能,並與市公安交管部門建立信息核驗機制,提升審核效率,京牌車輛審核周期由原來4天壓縮至6小時,自動審核通過率達到90%。
「北京交通」App道路停車功能持續升級,簡化系統登錄流程、優化系統頁面布局、提升地圖導航服務功能;在現有微信、支付寶等線上停車繳費功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融e聯」「掌上生活」「雲閃付」等線上支付渠道和銀行網點現金繳費。
推動解決「有位失管」問題
截至12月11日,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累計服務3541.5萬車次,累計服務車輛465萬輛,產生計費訂單1772萬個。隨著道路停車改革工作全面實施,「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觀念逐步樹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明年,北京將繼續深入推進道路停車改革。一方面,對歷史延用和今年新增施劃但尚未納入改革實行電子收費的道路停車位加快整改,解決「有位失管」問題;另一方面,繼續合理規劃施劃新的道路停車位,實行電子收費,逐步實現道路停車位「應劃盡劃」,路側空間停車區、限停區、禁停區管理全覆蓋。
車位共享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已印發了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指導意見,明年將在各區組織宣傳貫徹實施。各級政府部門將統籌區域內各利益相關方,梳理居住區周邊寫字樓、商場等各類公共建築的配套停車資源供給狀況,搭建居民與停車設施供給方對接協商的平臺,鼓勵網際網路企業、專業停車管理公司和行業協會積極參與,使車位資源利用率得到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大違法停車執法力度,違法停車執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0%,進一步規範了道路停車秩序。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充分整合利用道路停車管理實時監控系統等平臺採集的視頻資源,作為違法停車非現場執法科技設備的補充;推動各區政府完善欠繳停車費行為人的催繳機制,加大處罰力度,探索運用信用管理體系和聯合懲戒機制,規範停車人行為;堅決打擊「黑收費」,一經發現嚴厲打擊、堅決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