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風波下,迪卡儂卻坐擁千家實體店,具體原因是什麼?

2020-12-20 豔華解說

導讀:電商風波下,迪卡儂卻坐擁千家實體店,具體原因是什麼?

在當今電子商務的衝擊下,各品牌的實體店並不是很好。但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給你的這家公司的實體店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年營業額超過800億元,在全球擁有1300多家實體店鋪!這是迪卡儂,在體育界被大家稱為「宜家」。如果電子商務無法擊敗實體店,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迪卡儂是如何一直保持卓越的性能!

在迪卡儂之前,中國的體育用品行業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李寧和安踏代表的製造商。從設計到生產再到渠道,掌握了手。另一個是淄博代理的代理商,擁有國際品牌的代理權。雖然最近在中國出現了很多新品牌,但商業模式只不過是這兩個品牌。然而迪卡儂走的卻是第三種線路,它負責產品設計,商店運營等,並將產品的製造外包給第三方。這種商業模式與宜家非常相似。它使用獨特的設計和控制成本,並建立自己的商店,即降低了前期商品的投入成本又形成整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並且他們的產品線幾乎是全覆蓋從戶外運動到釣魚,即使您在一個比較冷門的運動領域,您也可以通過訪問迪卡儂購買您想要的東西。在零售行業,自建品牌一直被認為佔據了企業發展的制高點,儘管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超過96%的產品是自有還是非常獨特的代表。

在選址時,一般選擇郊區,交通便利,商店面積1500平方米。它將創造一個類似於生活和休閒的地方,適合整個家庭。每家商店都將擁有一個免費的籃球場和其他基礎設施,並將保留15%的面積供客戶體驗該產品。顧客可以在裡面做有氧,無氧,甚至試騎自行車。通過這種方式,客戶的購買慾望大大增加,因為他可以有真的對產品的反饋。

迪卡儂的產品一直以其高性價比而聞名。快乾衣服29元,輕便背包19元。這些商品是藍色商品,是商店中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它們將被放置在同一時間,價格比競爭對手低20%左右。在中國市場,它牢牢把握消費者的心理,贏得了公眾的信任。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運動品牌,比國內李寧,安踏,361等等都便宜,更不用說國際品牌。

如今,網際網路業務發展困難,線下已成為迪卡儂業務發展的關鍵。離線商店是基礎,將為消費者帶來卓越的體驗。在迪卡儂的高層管理人員看來,新零售的第一個戰場是離線商店。應用以下三點:第一,先進技術支持無人掃描結帳。第二,有很好經驗的職員。最後,它是Deka獨特的離線體驗。最有趣的是,許多超值優惠活動只在線下實體店鋪,所以導致實體店比電商平臺還更加便宜

根據財務報告,迪卡儂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為100億元人民幣,並開設了52家新店。全球銷售額達到110億歐元,轉化為800多億元人民幣!目前,全球有1,352家實體店,業務遍及40多個國家。

本文由(豔華解說)原創,非授權禁止抄襲,每日更多娛樂信息,請多多關注

相關焦點

  • 迪卡儂實體店,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到了迪卡儂就恨不得立刻奔向遠方,小到9.9元的簡易燒烤盒,大到上千元的皮划艇,戶外用品應有盡有。這樣一家運動品商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吸引無數中國男人揮灑金錢與汗水?
  • 電商也打不垮 迪卡儂實體店內究竟藏有什麼秘密?
    原標題:電商也打不垮 迪卡儂實體店內究竟藏有什麼秘密?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
  • 迪卡儂線上銷售額增長300%,線下門店上千家,在我國還不打廣告
    現在全球體育品牌眾多,品牌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消費者已經不僅僅簡單的滿足於產品的購買上了,而是追求更加專業的服務,並且能夠在服務的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所以這也是很多實體店現在還生存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但是對於產品種類和服務水平,做的最成功的可能就只有迪卡儂了
  • 迪卡儂戰略合作天貓 將體驗模式複製到電商
    為什麼本來靠線下也能賺的盆滿缽滿的迪卡儂,對於電商如此重視?暗含於此的一個背景是,2015年,Michel ABALLEA作為新一任全球總裁走馬上任,提出了將全球發展聚焦亞洲市場的期許。如今,迪卡儂在國內的門店數量達120家,遍布53個城市,預計到2015年底,這一規模將達到180間。
  • 分析: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大秘籍 拼性價比
    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體驗式賣場對抗電商。除了體驗區,每間迪卡儂商場外都有運動場,籃球嘗羽毛球和五人足球場,周末經常舉辦比賽和各種活動,還有專業教練指導。大批實體店被電商擠得生意大跌甚至關門大吉,迪卡儂卻從來不缺顧客,結帳經常排隊超過10分鐘。但僅僅靠「體驗經濟」四個字並不足以解釋迪卡儂的密碼。
  • 迪卡儂憑啥不怕電商?性價比 自有品牌 垂直供應鏈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體驗式賣場對抗電商。除了體驗區,每間迪卡儂商場外都有運動場,籃球嘗羽毛球和五人足球場,周末經常舉辦比賽和各種活動,還有專業教練指導。大批實體店被電商擠得生意大跌甚至關門大吉,迪卡儂卻從來不缺顧客,結帳經常排隊超過10分鐘。
  • 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條秘籍解析
    性價比、自有品牌、垂直供應鏈,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憑藉這三大法寶在電商大潮中鎖定了消費者。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
  • 迪卡儂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
  • 「地攤貨」迪卡儂一年是如何賣到上百億的?內行人告訴你原因
    內行人告訴你原因!網際網路時代,淘寶為各大電商提供了平臺,線上店鋪無論對於商家來說,還是對於客戶來說,都為雙方帶來了莫大的便利。中國無疑是近些年電商業發展勢頭最迅猛的國家。許多線下商店在這種大環境下處勢不利。迪卡儂作為一個線下門店,為何能反創奇蹟呢?這其中對於其它線下門店有何可借鑑之處?接著看下去。
  • 你為什麼幹不掉迪卡儂?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來源:江蘇商報迪卡儂被稱為體育界的「宜家」,電商盛行的年代,它的實體卻能穩步增長,全球一年營業額超800億,國內就達105億。第二,受電商衝擊,實體店的日子不太好過,像沃爾瑪這樣的巨頭,在中國關店、裁員已經不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兒了。那迪卡儂是如何在逆勢的情況下保持業績增長的?既然是逆勢,想要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必須要有點特別的方式。迪卡儂在零售方面有幾個反常規的做法值得關注。
  • 學習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
    除了體驗區,每間迪卡儂商場外都有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和五人足球場,周末經常舉辦比賽和各種活動,還有專業教練指導。大批實體店被電商擠得生意大跌甚至關門大吉,迪卡儂卻從來不缺顧客,結帳經常排隊超過10分鐘。
  • 電商讓實體店倒閉了嗎?真正的原因是它
    最近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找到了藉口,開始攻擊電商了,恨不得中國沒有電商,沒有網際網路,不知道是仇富,還是因為自己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將仇恨發洩到電商身上。是電商破壞了實體店的經營嗎?現在想想這個世界真是好笑,一直不是在讚賞電商,讚賞馬雲嗎?怎麼的現在突然變了,突然的一邊倒。雖然在金融方面我非常支持政府的決定,這個必須嚴控監管,不能讓金融危機在網際網路上發生。但是網際網路購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很多的方便,這不應該被抹殺。電商讓中間商沒有了利益,這是時代的發展,市場競爭的結果。電商讓實體店倒閉了嗎?不是,現在看看實體店,不是正常的經營嗎?
  • 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中電商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了淘寶、京東等網購網站,人們購物只需要在家動動手指,就可以等著貨物被送上門來了。可是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這是何原因呢?TOP空包網:與電商相比,實體店在價格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並且經營成本更高,實體店的老闆們無一不在吐槽生意越來越難做,甚至還說是馬雲「殺死」了實體店,只得通過清倉甩賣等方式來勉強支撐。但是在美國,可不是這樣的景象,美國的電商發展跟我們國家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
  • 迪卡儂:以不變應萬變的全產業鏈法則
    「2008年我剛加入迪卡儂的時候,人家打車來我們公司,都跟司機說到隔壁的百安居,因為當時沒人知道迪卡儂是什麼公司,今天,我們的知名度在上海已經很高了,全國市場份額逐年提升,我親眼見證了公司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迪卡儂大中華區總裁張玥如是說。    1976年,第一家迪卡儂大型運動產品自選超市在法國開店了。
  • 電商衝擊下,日本實體店為何依然發展?
    文/調皮電商編輯團隊中國電商高速發展進入黃金時期,隨之而來的是實體店被一路唱衰。而在中國的實體產業,確確實實也都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可與我們一海相隔的日本,同樣是面臨電商衝擊,他們卻將實體店經營得有聲有色。那麼他們的實體店保持生命力的秘訣是什麼?日本市場跟中國市場的差異在哪裡?
  • 做實體和電商的都應該學習迪卡儂
    其中就有迪卡儂。但是評論區很有意思。很多人都選擇評價,迪卡儂還不錯。得顧客認可。這才是實體和電商都應該去努力的方向。最近電商和實體的爭論很強烈。無非就是說誰的價格更高,誰的質量更差?作為新一代的消費者。實體和電商合理的賺錢是應該的。我個人是反對過度的便宜讓不賺錢。越是不賺錢虧本的買賣和生意我都不去。商家服務的態度和心態就會發生變化。
  • 電商「終結」實體店?這幾個實體店並不脆弱,無法被電商取代!
    如今,我國的零售業已經進入了電商時代,我國的電商平臺,像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等都是行業中的巨頭,人們不需要出門就可以買到很多想要的商品,幾乎所有的實體店的生意都受到了電商的衝擊,現在街上也有很多實體店接連倒閉,實體店的生意逐漸走向了衰落。
  • 進入中國十餘年 迪卡儂也遇到一些困惑
    在電商橫掃的當下,線下實體店的日子普遍不好過,但迪卡儂是個例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迪卡儂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性購物。線下體驗是迪卡儂線下銷售的最大吸引力。受益於此,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開店速度不斷加快。然而,進入中國十餘年,迪卡儂也遇到一些困惑。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幹掉電商,但在中國卻恰恰相反?原因值得反思
    隨著國內電商業的爆裂發展,人們越來越愛在網上購物,所以很多的實體店都走向了末日,比如說曾經的第一大時裝品牌班尼路以及達芙妮等等,都開始自斷手腕以求生存,曾經國內的數千家門店也關了個七七八八。現如今中國的實體店被電商們壓得根本抬不起頭來。在咱們中國是這種情況,但是在日本卻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