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供職的資產管理公司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這條街上不僅分布著高端金融資源,還有著一流的中小學教育資源。
金融街學區房以貴著稱,總價動輒1000萬元以上。
張敏的孩子今年兩歲,他本打算等到四年後,孩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再考慮學區房。4月30日,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一紙新政(簡稱「430新政」),打亂了他的計劃。
這一名為《關於西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新政顯示,2020年7月31日後落戶西城區的家庭,其子女上小學將不再按照就近登記入學的方式進行,而是通過多校劃的被隨機分配到該學區甚至相鄰學區。
不同學區意味著不同的教育質量,多校化片政策更是一次價值重構,高價學區房可能走低,低價學區房可能走高。
因此,7月31日被稱為「731」大限。此前落戶西城的家庭還可享受單校劃片的老政策。
時間窗口只有三個月,張敏等不及了。
趁機割韭菜
在張敏猶豫不決之際,網上傳來一張圖片:鏈家網掛出金融街學區宏廟小學對口小區豐匯園一套39.1平米的房源,單價26萬元,總價1020萬元。
張敏不清楚這個價格真實與否。但他知道,宏廟小學是北京百年名校,可以直升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與北京八中,這兩家都是西城區最好的初中,2019年西城區中考成績綜合排名前二位。
張敏看過豐匯園的房子,其中1期13號樓是回遷房,戶型最小,單價高達22萬元,但總價偏低,所以成交最活躍。
鏈家金融街總店的中介高建說,430新政出臺之後,確有一波客戶看房潮,「需求一下子就上去了」。
與此同時,一些業主希望趁機「割把韭菜」,報價最高25-26萬元/平方米。
「平時可賣可不賣的業主,想趁著這波行情賣個高價,房源供給一下子上來了。」高建表示,當供求同時上漲,導致房價並未大幅跳漲。
他掌握的成交數據顯示,包括豐匯園在內,宏廟小學對口小戶型學區房的平均交易單價在20萬-22萬元之間,視不同戶型與小區環境而異,「與430新政出臺之前相比,總體略有上漲,漲幅大概在2-3%。」
另一個平抑房價的因素是政策的不確定性。
高建稱,西城教委只是指出多校劃片的方向,但具體執行,還需看明年乃至後年的情況,「是嚴格執行多校劃片,還是不了了之,現在都不好說。」
北京市朝陽區最早實行多校劃片政策,規定自2017年6月30日之後,在朝陽區新購置的房屋,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均參與多校劃片。
這一政策不了了之。
北京學區房研究人士聞風稱,朝陽因名校與普通校差距太大,一旦多校劃片,原來可以上名校的家庭,可能被隨機分到學區墊底的「差校」,「這一刀下去,動了不少家長的蛋糕,因此遭遇巨大阻力。」
北京市東城區與海澱區均自2019年起實施多校劃片。
高建表示,實施多校劃片之初,東城與海澱的學區房價格確實略微下降,例如東城牛校史家小學學區房單價降了兩萬元左右,海澱上地附近的學區房也降了一萬多元。
在多校劃片的具體執行上,東城區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對新落戶的家庭嚴格實施多校劃片;海澱則政策實施走形,目前依舊是按照就近、按照落戶年限等條件順位入校。
高建說,「落戶年限是順位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落戶早的家庭,比落戶晚的更有資格入校。因此,購買學區房越早越好。」
目前海澱學區房價格又有所回升,例如上地東西裡片區房價在2019年1月1日大限之後一段時間降幅達10%左右,目前已經回升5%,一些小面積低總價的房源甚至已恢復到大限前水平。
利好普通校
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西城區的多校劃片政策靴子落地。
在北京所有城區中,西城中小學教育資源最均衡,適合實施多校劃片,同時這意味著學區房價格受多校劃片影響,趨向一個中位數。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嚴格實施多校劃片,高價學區房的價格走低,低價則被抬高。」高建說。
張敏同樣注意到這一趨勢,他沒有選擇學區房單價20萬元以上的宏廟小學,「如果西城嚴格執行多校劃片,對口學區房價格可能走低,我正好站在山崗上。」
他購置學區房有兩個目的,一是孩子上個好點的中小學,二是資產保值增值。「比如1000萬元買套學區房,孩子上完學後,到時轉手一賣,就算不能大幅增值,至少還能拿回本錢,其實挺划算的。」
與宏廟小學相鄰的西單小學,2015年搭上「直升校」快車,一樣可以直升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與北京八中,2015年的直升比率30%,每年漲10%,到2020年直升率封頂,達到80%。
西單小學的學區房價格因此扶搖直上,但由於西單小學屬於傳統普通校,目前依舊比傳統牛校宏廟小學學區房單價低了3-4萬元。
張敏只有1000萬元的預算,在宏廟小學片區只能買套4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若瞄準西單小學,可以買套60平方米左右的小兩居。「如果是一居室,我們需要再租套房子。兩居室的話,一家三口加上老人,勉強夠住,至少免受租房之苦。」
他說,多校劃片對牛校是利空,對普通校是利好,西單小學所屬學區房即獲得政策利好,731大限之後將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五一期間,他下單了一套60多平米的老公房,位於西單小學對口的京畿道小區。
浮盈一倍以上
李穎同樣看到了豐匯園單價26萬元的截圖,他後悔不已。
6年前,他奔波在西城各大學區,掃遍德勝、月壇、金融街、展覽路,最終看上兩套房子。
一套是三裡河三區,對口月壇學區的三裡河三小,單價7.2萬元,面積40平方米;一套是豐匯園小區,對口金融街學區的宏廟小學,單價8萬元,同樣40多平方米。
豐匯園的那套總價多出40多萬元,李穎「東湊西借、啃光四老」,實在力有不逮,只好入手了三裡河三區。
一年之後,金融街學區小升初政策出臺,宏廟小學直升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與北京八中,其對口學區房漲幅居西城之首。
而今,李穎的這套學區房單價,比豐匯園那套至少低了7萬元。
人生沒有如果,李穎更現實的考慮是:該不該趁731大限前的這波行情,把手中的學區房高位出手。
按照西城區政策,孩子上了小學後即擁有學籍,再上初中只憑學籍,無需戶籍,學區房可轉售他人用於入學。
李穎的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自己的學區房已經滿五唯一(購房滿五年,是家庭唯一住房),可讓下家享受貸款稅收等優惠。
這段時間,月壇學區的學區房交易火爆了起來,像李穎的這種戶型,面積小、總價低、容易出手,但目前成交價是15-16萬元/平方米,漲幅只有數千元。
該片區的中介潘虹說,731大限導致看房量增加,但同樣存在供求量同步提升的現象,「加之月壇是西城中小學教育資源最均衡的學區之一,中古、三裡三、育民等小學的教育水平相當,因此多校劃片對學區房的影響不大。」
雖是如此,李穎這套學區房的單價,已經從7.2萬元漲至15萬元以上,總體浮盈108%,超300萬元,「也值了」。
貝殼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西城區二手房成交量同比與環比均超過100%。不過,鏈家未顯示網上掛牌價格太高的房源,因此價格漲幅和掛牌量等暫無公開數據。
潘虹的一線感受是,掛牌量這段時間顯著增加,價格略有上漲,成交量則大幅攀升。五一過後,潘虹依然忙於帶客看房,她估計這種火爆場景還能持續一個月左右。
面對焦灼的看房者,她耐心解釋道,一是像月壇片區的學區房,受430政策影響不大,價格波動也不大,二是西城多校劃片政策的執行細則還不清楚,趕不上731大限可能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