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美國年度熱門詞彙是什麼?不用問,肯定和金融危機或大選有關。剛出爐的韋氏大詞典評選,就將這一殊榮給了Bailout(救助)。原因?韋氏大詞典的解釋是,在線查詢這個詞的意義的人太多了。
也難怪。金融危機愈演愈烈,Bailout也滿天飛,硬是將這個頗為冷門的詞彙炒到家喻戶曉。到今年10月,Bailout更是達到高潮:布希政府出臺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措施,這可是美國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救市計劃。
布希當時的說法是,非此計劃無以救美國經濟於水火。然而,出臺過程卻一波三折。最初投票時被眾議院否決了,導致美國股市近乎崩潰;最後,引得歐洲、日本等紛紛關注,在各方強大壓力下,眾議院最後改弦更張放行了這7000億美元。
即使通過了又如何?股市繼續暴跌,金融危機依然蔓延。金融業崩潰後,汽車業又陷入生存危機。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這三大汽車巨頭又鬧上國會山,希望拉它們一把,不然,整個美國經濟會陷入「大蕭條」。於是新的Bailout又需要出臺了。
中文把Bailout翻譯成「救助」,似乎很簡單;一些媒體更直接翻譯成「救市」。到底Bailout是什麼意思呢?韋氏大詞典的在線解釋也很言簡意賅:幫助擺脫金融困境。在當下的金融危機特定環境下,似乎還可感受到Bailout的一個特殊意思,那就是略顯貶義的無原則的「救助」。許多美國朋友一提到Bailout,就一臉的不屑,因為在他們看來,所謂Bailout,其實就是浪費納稅人的錢,為金融大亨們埋單。
2008年無疑是歷史性的一年。按照美國權威機構的認定,這一年美國經濟已完全處於衰退之中。自然,有關經濟的熱門詞彙也特別多,除了Bailout外,韋氏評選的今年十大熱門詞彙中,Trepidation(驚懼)排名第六,Precipice(絕境邊緣)排名第七,Turmoil(動蕩)排名第十。這3個詞都很好理解,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惡化,美國方方面面都被殃及,美國人自然難免心中惶恐。
(記者劉洪)新華社華盛頓12月15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