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
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憨山.德清大師
什麼叫閉關?什麼叫守關?什麼叫關中?什麼叫關內?什麼又叫關外?
在我們古代的時候,一般把東潼關,西散關,南武關,北瀟關等四關之內稱之為關中或是關內,四關以外就是關外了。現在一般來說,以山海關為界限,山海關以裡稱之為關內,山海關以外即是關外。此外還有關東關西一說,關東主要指的是東三省和內蒙古一部分地區,而關西則指古函谷關以西一代的地區。古來素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大約就是現在陝甘一帶地區。
曾幾何時「出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的段子在老百姓口裡流傳不衰。但憨山大師所說的這個「關」指的又是什麼呢?或許有人會說,閉關是佛道修行的一種方法。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和外界接觸。你說的那是坐「禁閉」。
我們形式上的閉關是要找個清淨所在,好好的去靜心清修一段時間的。有的修行人還要給自己定下個目標,比如刻期取證之類,比如親見彌陀之類。但現在修學閉關法的人,或是真正如理如法的修學閉關法的人不多了。
還有的地方把閉關的儀式搞得特別隆重,幾千人去送閉關,三個月後,又有幾千人去迎出關。所以這各中味道就不好說了。不過,反正每年「」小靜修」一下的確是有利益的。
我們在紅塵中待的太久了,找個安靜的地方,或是山洞,住上它三兩個月,念念經,想想事。或者捋一捋出去以後怎麼為社會做貢獻,怎麼更好的管理公司團隊 ;怎麼更好的為祖國人民服務。這都是好事。或者一個人靜思怎麼出去賺錢生活,怎麼修理冤家對頭……都可以的,但這些都和修行沒有關係。
人的心念是有善有惡的。你讓他一個人待在一間房子裡,只想善念不思惡意,那他得多大的修為啊!記住,煩惱永不離我們左右,所以有的人能夠暫伏煩惱的話,我們都應該去讚嘆的!完全沒有煩惱?!那最低都得是阿羅漢的成就。我們如果天天掛嘴上,就是「妄語誑眾生」了。
所謂「不破初關不住山,不破重關不閉關」。也有一種說法是「不破本參不入山」,意思大致差不多。禪宗破本參就是破的初關。如果連初關都沒有過,那就沒有住山的「本錢」。這個住山不是指我們在山上住,要是那樣的話,我們那些山民鄉親們豈不都是破了本參的善知識了嗎?所以修學閉關法本身的要求就很高。
如果沒有「住山」的本錢,然後就身在關中心在外,如同鎖在籠子裡的「困獸」一般煩亂。那就是胡鬧。憨山大師此處講的客氣,叫做「千年不出也徒然」。如真能千年不出,那也實屬難得。真修道家的也沒有幾個千年道行的出現,是怕半年不到,或許就「瘋了」。所以憨山大師此處講的「關」就是我們的「心」。閉關修煉其實還是在修心。
淨土宗的印光大師就閉關。他在關房內以閱《大藏經》為主,無事時以念佛為業。當然,他也處理一些事情,給居士們寫寫信,解疑釋惑。不然那《印光大師文鈔》從哪來的?但這個已經就很了不起了。因為他還是斬斷了非常多的塵緣,一心安住三十年。這種堅毅和精進才是我們向印光大師學的地方。至於什麼大勢至菩薩轉世一說,就當個故事聽聽就好了。不然就不只是對印光大師不敬,更是對大勢至菩薩的褻瀆。
我們每個眾生都可以是大勢至菩薩,但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大勢至菩薩。
古人云:「踏破千山拜古佛,莫如回家孝父母」。我們在人間好好孝順父母,在社會好好做人,出世間好好修行,這樣就很好了。不要搞迷彩!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孔子有個學生叫有若。但能被稱為「有子」說明他在孔夫子的學生裡,學習成績是非常好的!因為「子」是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有德行,有智慧,甚至有謀略的人的尊稱。不是是個人就可以被稱為「子」。即使稱為「」子」了,絕大多時候也是被稱為「兒子」,我們可能連做「孫子」的資格都沒有!不是可能沒有,就壓根沒有!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真正能被稱為「孫子」的連三個都沒有。但裝「孫子」的人卻猶如過江之鯽啊!
有子說,我們做人如果能夠踐行孝悌之道,那麼我們就很少會有冒犯上位尊者的行為發生。「鮮矣」,很稀罕,很少有。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入則孝順父母,出則待人親如兄弟,又怎麼會不尊重相對我們來說,那些上位的領導上級以及一切當權者們呢?我們能夠恪守孝悌之道,又怎麼會不尊重那些年高德紹的長者前輩們呢?
儒家的學問就是教導我們做人的學問。在社會上工作也好,打拼也罷,真的應該好好學學儒家的思想學問。我們到了單位尊敬領導,團結同事;我們回到家裡,孝養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這樣的人就是一位難得的有修養的人。可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只是「為人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真正「鮮矣」的恰恰是「為人孝悌」之人吶!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連冒犯他人都不會去幹的人,他又怎麼會去「作亂」呢?
這個「犯上」和「作亂」是有程度差別的。犯上的人他還未必作亂,有的時候,是那個人他天生犯糊塗,自己性情不太好,說話做事沒有個總譜,言語之時,難免犯上,但「作亂」他還不至於。但是那個「作亂」的人,他一定「犯上」。他都敢破壞安定團結了,他都敢自己拉杆子幹了,他還有什麼不敢做的呢?犯上那是捎帶角的是啊!所以我們有從事管理工作的朋友,學了《論語》以後,聽聞了有若這句話,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有一些作用的。所謂「半部論語安天下」,它也不會憑空這麼說的。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為人之本與?君子修身,應以務本為要。什麼是我們君子的「本」呢?那就是離我們最近的「孝悌」。我們以「孝悌」為本,用孝悌之本來修身,我們就會通達孝悌之道,進而可用「孝悌之道」兼濟天下,以孝治國,用孝道和仁義來教化萬民。這是儒家的一個很偉大很崇高的理想!
佛門也倡導孝!於一切眾生心懷慈悲,何況自己的父母呢?
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
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本文原創 感恩關注
願與有緣 共成佛道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大家吉祥如意,南無阿彌陀佛!一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