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麵塑第一村,零距離感受菏澤「世外桃源」

2020-12-13 菏澤在線

在菏澤有這樣一個村落

她古樸典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茅草門樓、青竹籬笆、芳香果園、

紅木迴廊、入水棧橋……

一系列「原生態」元素

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的迷人畫卷

她就是中國麵塑第一村——穆李村

穆李村

穆李村已有700餘年的歷史,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及濃厚的鄉村生態景觀,在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穆李村逐漸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擁有豐富的特色旅遊資源。2007年起發展鄉村旅遊,包括垂釣、採摘、麵塑、農家樂、武術表演、地方民俗文藝演出、生態農業觀光等旅遊項目。2012打造了菏澤民俗文化與現代商業結合的鄉村旅遊項目——穆李鄉村風情遊。

▲穆李麵塑作品

▲穆李麵塑作品

▲穆李麵塑作品

菏澤麵塑歷史悠久,名揚四海,頗受中外人士讚賞。「天下麵塑出穆李。」據碑文記載,清鹹豐二年江西弋陽的米塑藝人王清原、郭湘雲來到穆李村,與當地的花供藝人郝勝、楊白四合作,把米塑與花供技藝結合起來,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從此,「曹州面人」脫離民俗功用,成為一種集觀賞和把玩於一體的民間工藝品。

菏澤麵塑藝術家協會主席穆緒建正在教學徒捏麵塑

第五代曹州麵塑傳承人陳素景正在製作麵塑作品「五子鬧佛」

穆李村有1700餘人,從事麵塑製作的藝人達400餘人,穆李村麵塑藝人走南闖北,影響全國,該村麵塑名家李俊生老人獲「國家工藝美術老藝人」稱號,麵塑藝術大師李芳清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協會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12年,穆緒建給自己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商標:面人穆,成為我市唯一有註冊商標的麵塑藝人。

▲穆李垂釣中心

▲穆李莊園

▲穆李農家樂飯莊

穆李村深度挖掘資源優勢,新建設了100餘畝的休閒垂釣中心,建成了農村特色的農家樂飯莊,建立了麵塑紀念館。

▲穆李葡萄採摘

▲穆李蘋果採摘

穆李村開發出垂釣、採摘、麵塑、農家樂、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等項目。一千餘畝的綠色瓜果、無公害蔬菜供遊客隨意採摘,農家樂飯店每天中午就餐人數不下200餘人,周末多達300餘人;生態觀光旅遊的開發,極大地豐富了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穆李村成為魯西南一張亮麗的生態旅遊名片。

▲穆李浴海金灘大門

鐵索橋景觀

水上遊樂園

來到穆李浴海金灘,遊客將感受到「陽光、沙灘、海浪、椰子樹」的熱帶海邊景觀,可以在水中盡情的玩耍,摩託艇帶您體會海上衝浪的激情,也可以在岸邊細沙遮陽棚下自由徜徉,看著流水的瀑布,免費欣賞著中心大舞臺上精彩的節目,吃著原滋原味的農家菜。

穆李公園

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到穆裡享受鄉村的豐碩與靜怡,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成為一種旅遊資源,穆李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源遠流長的麵塑文化,讓穆李村找到了發展的商機。

▲穆李跑馬場

踏入靜謐的果園、生態的鄉村

行走在綠蔭樹下、穿梭於林果之間

嘗百姓菜、住農家屋

體驗菏澤本地最原汁原味的鄉土風情。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齊魯拍客團、齊魯網

編輯:沐沐

相關焦點

  • 麵團在指尖生花 菏澤麵塑傳承人讓非遺文化更鮮活
    希望麵塑能成為中國的「手辦」  短視頻為菏澤麵塑增添新活力  十三四歲開始學習做麵塑,從小耳濡目染,杜常至是菏澤麵塑第五代傳人,早在十年前就和父輩們結伴外出,曾走過河南、西安、襄陽等地,走鄉串鎮,深受群眾喜愛。
  • 中國麵塑藝術
    中國麵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也是生活和民俗用品重要的組成部分。麵塑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食用類,二是民俗類,三是觀賞收藏類。食用類麵塑主要中國北方民俗類麵塑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及信仰的產物(祭祀 婚喪大事,祝壽等。祭祀類麵塑主要是陝西、山西和山東一帶,敬天地祭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保平安。
  • 江蘇南京幼兒園零距離感受麵塑非遺傳統文化,過個有意義的暑假
    江蘇南京三之三幼兒園開展麵塑製作夏令營。孩子們邊聽,邊用手搓揉著。一個個色彩鮮豔的麵塑正在孩子們的手中揉捏著。終於做出了一個漂亮的小猴子麵塑。和小夥伴們,老師一起分享著這些麵塑。麵塑,中國民間傳統非遺藝術之一。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孩子們這個暑假零距離地接觸麵塑,過個有意義的暑假。
  • 菏澤麵塑傳承人穆緒建在無錫教製作技巧
    」主題文化活動在江蘇省無錫南長區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舉行,國家級非遺項目菏澤麵塑的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應邀到場,傳授菏澤麵塑的製作技巧。穆緒建在無錫傳授「菏澤麵塑」。舒朕萌/攝    穆緒建在無錫傳授「菏澤麵塑」。舒朕萌/攝
  • 北方麵塑種類和產地分布——山東麵塑、山西麵塑、河北蕭派麵塑
    麵塑的種類按照製作工藝和使用功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食用的麵塑,另一類是用來收藏的麵塑工藝品。用來食用的麵塑品材料主要由澄粉、生粉等製作而成,然後再進行蒸熟定型,最後使用蔬菜汁或食用色素上色而成。由於民俗地域不同因此麵塑的種類的品類繁多,分布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裡以山東、山西、河北和湖北為例,為大家講解麵塑的發展。(一)山東麵塑山東麵塑歷史悠久,以菏澤麵塑為代表。位於黃河下遊的菏澤,古稱曹州,常年因為黃河決口水災不斷。
  • 「中國麵塑」走進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開放日
    「中國麵塑」走進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開放日   中新網曼谷11月21日電 (楊丹)21日,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在農業大學開放日上舉辦中國麵塑文化體驗活動,約有300餘名高三學生參加當天的活動,農大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高惠敏親臨體驗活動現場進行指導。
  • 濟南麵塑:糯米粉和白面 指尖技藝傳了300年
    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詞人李清照、辛棄疾,著名小說家劉鶚,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遊歷,故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 湖北學子麵塑體驗:感受指尖文化 傳承非遺麵塑
    今日頭條武漢8月21日電(通訊員 王盼盼)為深入了解並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體驗麵塑與匠心的魅力,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赴武漢麵塑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武漢麵塑藝術工作室「壹粟坊」,拜訪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傳承人——劉潔老師,向麵塑大師劉潔學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菏澤麵塑(曹州面人)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菏澤麵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當地民間文化的代表,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19世紀中期已傳遍大江南北,20世紀早期也傳到國外。菏澤古稱曹州,位於黃河流域,過去常因黃河決口,天災人禍幾乎不斷。
  • 湖北學子暑期社會實踐:走進麵塑工藝 感受非遺文化
    今日頭條武漢8月4日電(通訊員 王盼盼)麵塑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品之一,麵塑的製作工藝更是被選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為了更加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帶給大眾。7月31日起,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赴武漢麵塑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和老師取得聯繫後,部分隊員遠赴武漢,來到麵塑藝術工作室「壹粟坊」拜訪劉潔老師,開始麵塑的學習,感受非遺的文化。部分隊友在各自的家鄉進行線上的學習,並且各自都購買相應的材料,進行麵塑製作線上學習,身臨其境的感受非遺的魅力。
  • 到禾木村感受原始氣息 圖瓦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中國第一村禾木村,對於一個攝影的人來說,不能不去,這裡的風光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各種彩林到了秋天,五顏六色,絢麗繽紛,讓人高興地簡直要蹦三尺高了。彩林中間的平地上,木屋,炊煙,牛馬,還有草地,簡直完美。禾木村的自然風光當之無愧中國第一村,它就在新疆布爾津縣的喀納斯湖畔,這裡是詩意棲居的地方,這裡有松林,樺樹林,還有油松,華山松,冷杉,紅杉等等,各種樹木,牛馬在啃食青草,人在屋裡燒鍋,炊煙嫋嫋,一片靜美。
  • 一位民間文化守望者的「麵塑人生」
    何曉錚麵塑作品《李逵奪魚》  何曉錚,山東濟南市人,祖籍山東菏澤。1958年師從山東雕塑家協會主席王兆善學習雕塑,同年拜麵塑大師李俊興為師學習麵塑,1959年成為李俊興老先生的關門弟子。  現任山東麵塑藝術學會會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代手工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2010年被評選為「山東省十大民間文化守望者」。
  • 走進廣東長壽村,揭秘長壽秘訣,個個猶如世外桃源!
    廣東不乏許多長壽村,這裡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優異,老人在這裡休養生息,頤養天年,都得到了很長的壽命。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對那些廣東不為人知的長壽村進行探秘吧。肇慶世外桃源村這裡四面環山,風景與外界截然不同,成片成片的桃花林,牛羊成群,牧歌聲聲,宛如人間仙境,是一個十分傳奇的古村落。
  • 「瓷娃娃」學麵塑:輪椅小夥伸出援手 麵塑奶奶傾囊相授
    25歲的「瓷娃娃」劉剛剛老家在菏澤,為了謀生隻身來到濟南,想學一門手藝。70歲的高桂英家住天橋區南劉家莊小區,50年來一手麵塑手藝遠近聞名。原本素不相識的三人,偶然間相遇和結識,在「第三集」聚在了一起,為這段緣分寫下精彩的劇情。既然每一次遇見,都成為一次溫暖的傳遞;那就希望這部《遇見》,永遠不劇終吧。
  • 湖北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學習麵塑工藝 助力麵塑發展
    今日頭條武漢8月17日電(通訊員 王盼盼))麵塑藝術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一項中國民間工藝品,同時也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近距離了解和認識麵塑,將麵塑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給更多的人,讓更多大人參與到保護和傳承麵塑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社會實踐隊於7月31日來到麵塑藝術工作室「壹粟坊」拜訪劉潔老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在學習宣傳麵塑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 大學生暑期實踐走進烈山區法院 零距離感受司法文化
    8月12日,烈山區近30名在校大學生走進烈山區法院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零距離感受司法氛圍,強化法治觀念,體驗司法公開公正。此次參觀活動,讓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了信息化建設下法院工作的新面貌,有利於同學們直觀地接受法治教育,陶冶法治精神,培養法律思維,讓學子們了解法院,感受法律權威
  • 藍田黑溝村變「世外桃源」
    明明是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是的,這就是西安市通過農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引導和規範運用先進技術,科學管理農業生產活動,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成果。記者跟隨與會人員漫步在杏林間,仿佛走進了粉色的雲海裡。
  • 文化交流 | 探索傳承渠道促進兩岸交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代表團走進臺灣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促進傳統工藝創新發展,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辦公室主任劉慧
  • 【新春走基層】菏澤:第一書記助力農民辦村晚 載歌載舞迎新春
    為豐富鄉村文化,密切幹群關係,2月1日,東明縣陸圈鎮東風村市派第一書記組織舉辦首屆春節聯歡晚會.菏澤文化藝術團體、菏澤一中藝術部學生及東風村村民共同為大家帶來了精彩表演。  2月1日,東明縣陸圈鎮東風村市派第一書記組織舉辦首屆春節聯歡晚會.
  • (山東藝術人物)麵塑藝術家何曉錚將招收入室弟子(組圖)
    據悉,此次何老所收的5個入室弟子分別來自上海、湖南和我省的菏澤、濟南、淄博,均為學藝不久的新人。收徒儀式後,還將有來自上海、山東的民俗專家進行民俗藝術的演講。在何老此次收入室弟子之前,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濟南等地培養了50多名學生,在傳承、推廣這門傳統民俗藝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麵塑藝術家何曉錚,山東濟南人,現任山東麵塑藝術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