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上交一枚26面「骰子」,10年後專家才認出是國寶!

2020-12-23 騰訊網

骰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事沒事擲上幾把,和朋友打幾個賭。不過大家玩的基本上都是六面骰子,甚至連七面的都少見,可是有這麼一顆骰子,他居然有26面。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某一天,陝西旬陽有一名中學生宋清,那天放學在回家路上遊玩,偶然撿到了一顆渾身漆黑,有著26面的「骰子」,細細一看就會發現這每一面上都刻字密密麻麻的奇怪的文字。26面確實讓人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他拿著這枚奇怪的物件來到了當地博物館,希望能知道答案,但是這顆「骰子」一看就有些年頭了,而他們也實在想不起來上至帝王下至草野名人有誰是喜歡玩「骰子」的,一時間也不能去翻閱典籍,不過他們可以確信,這是一件文物。

所以工作人員只好先把它留下來。不過似乎也沒有多重視,這枚「骰子」一直被放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晃十年過去了,大家似乎都忘記了有這麼一顆待揭曉身世的文物還被拋在角落,直到一位省級專家來到當地博物館遊覽時,這才再次注意到了它。

誰知道他一看就興奮的大叫,「這是獨孤國丈的東西啊!居然在這裡!」 到這個時候,它的來源才被大家知曉,說到這個獨孤信,可能有人知道有人不了解。不過之前的一部熱播劇,就是以獨孤家的故事展開的。

獨孤信,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傳奇人物,被稱歷史上「最牛老丈人」,他的女兒一個比一個嫁得好,有三個女兒都是皇后,大女兒是周朝皇后;小女兒就更厲害了,是隋朝皇后;四女兒則嫁給了李淵,不過是在兒子李世民登基之後才追封的皇后,身為三朝國丈的他,身居高位,還兼具多職。

我們後來看這枚「骰子」發現上面刻了「大司馬印」「柱國之印」,發現這都是些官職,其實啊,這都是當時獨孤信擔任過的官職,只是他身上實在是有太多身份了,為方便起見,他就把所有官職都有刻在了一塊章上。

這枚印章的材料也不一般,是由煤中的精華製作而成,是最適合雕刻的材料,常被作為文人筆筒、硯臺等原材料,這枚被沉沒了十年的老物件,十年後才被認定是我國相當寶貴且具有研究價值的印章,而且集多種用途於一身。

還打破了文字入印的歷史,發現他有多珍貴之後,現在已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了。感興趣的小夥伴,現在過去看還能看到他的真容的,小小的一枚,但是真的十分精緻啊。

相關焦點

  • 中學生撿到一枚26面「骰子」上交,卻被扔倉庫,10年後才知是國寶
    1981年某日,一位名叫宋清的中學生放學回家,路上他十分無聊,便一路踢著小石子兒往回走,一個不小心,石頭「飛」到了不遠處的草叢裡,宋清便小跑過去撿它,彎腰一看,嘿,怎麼有個多面「骰子」?宋清擦掉了上面的泥土,然後仔細數了數,這「骰子」竟然有足足26個面,上面還刻著各種字符,一看就不是簡單物件,宋清立刻拿著它跑去當地博物館,慎重地把它交給了工作人員,隨後宋清便高高興興回家去了。這位工作人員因為當時有其他任務在身,而且半天沒看出這個「骰子」的名堂,便把它放進了倉庫,結果一放就是10年。
  • 中學生撿到一枚26面「骰子」上交,十年後專家才識破為國寶!
    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陝西旬陽,一天,陝西旬陽中學一名叫宋清的中學生,在放學的路上偶然撿到了一件渾身漆黑,大小如同「骰子」的石頭,但跟骰子不同的是,它有26面,仔細觀察,每一面上還有大小不同的紅色古文字。
  • 中學生撿到一枚26面骰子上交,十年後才識破為國寶
    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陝西旬陽,一天,陝西旬陽中學一名叫宋清的中學生,在放學的路上偶然撿到了一件渾身漆黑,大小如同「骰子」的石頭,但跟骰子不同的是,它有26面,仔細觀察
  • 中學生放學路上撿到一枚26面的「骰子」,專家花十年才揭開其身世
    圖片:外觀莊嚴的國寶級別文物劇照這件國寶的問世還要從1981年說起,在陝西省旬陽市,有一天一名中學生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忽然他在路邊發現了一塊類似於八稜體的石頭,這個獨特的石頭瞬間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他撿起來仔細觀察,發現這個石頭一共有26面,其中在14面上還刻著奇奇怪怪的文字。
  • 中學生撿到一枚26面「骰子」,10年後專家才識破為傳奇人物的一枚寶貴印章!
    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陝西旬陽,一天,陝西旬陽中學一名叫宋清的中學生,在放學的路上偶然撿到了一件渾身漆黑,大小如同「骰子」的石頭,但跟骰子不同的是,它有26面,仔細觀察,每一面上還有大小不同的紅色古文字。
  • 放學路上撿到一顆小「骰子」,上交博物館竟變成19年數學高考題
    圖2是一個稜數為48的半多面體,它的所有頂點都在同一個正方體的表面上,且此正方體的稜長為1,則該半正多面體共有——個面,其稜長為——」。題目的答案分別是26,√2–1。看,題目將數學知識和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地多麼完美,要求考生精準調動所學的同時,還附加學習到了新的人文知識。
  • 史上最牛印章:黑寶石打造共26面,刻14個官職,被當骰子擱置10年
    有一名中學生放學途中撿到了一枚黑色「骰子」,當地博物館放置整整十年後,才被專家辨識,發現它是國寶。 就這樣,這枚「黑骰子」被擱置在當地博館,沒想到這一呆就是十年。 黑骰子遇伯樂揭開身世之謎 1991年,省裡一位文物鑑定專家到當地博物館考察遊覽時偶然注意到了它,他驚喜地說道:這不是獨孤信的印章嗎?
  • 中學生路上撿「骰子」,沒想到竟是國寶文物,物主是史上最牛嶽丈
    1981年11越9日,陝西旬陽縣的一個名叫宋清的中學生,在回家的路上隨便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也是國寶文物。此事說來有趣,當時宋清正好放學回家,途中意外被絆了一跤,低頭一開竟是個模樣奇怪的石頭。這塊石頭通體漆黑,一共有26面像個骰子,每一面上都有紅色朱漆刻下的文字。
  •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由於歷史的更替大多都經歷了戰爭,只要打仗就會造成很多的人員傷亡,人們居住的地方也會遭到破壞,所以一般打完仗就需要重建都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一個老大爺挖出了4個國寶,以為是「尿壺」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說他上交給國家,老漢只說了一句話。
  •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峽主幹道疏通時發生了一件事情。回家後老伴兒不樂意了,畢竟那個時候破4舊破得很厲害,誰家裡有些老玩意兒不拿出來砸碎的話是要犯錯誤的。所以劉老漢便把這4個罐子扔到了牆上的破洞裡。很快的他就把這件事忘了,畢竟當時的貧苦百姓對於古董這兩個字是完全陌生的。但是隨著劉老漢家裡孩子的慢慢長大,這4個罐子被孩子們當夜壺用了26年。
  • 小孩撿到玉璽上交國家,獲20元路費,為何45年後專家卻再次上門?
    有一個13歲的男孩,他偶然撿到了一枚皇后的玉璽,小孩將玉璽上交之後,獲得了20元的獎勵。本來以為事情過去了,想不到專家45年再次上門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13歲男孩撿到"石頭"欲鑑定1968年,陝西鹹陽,有一個13歲男孩名叫孔忠良。
  • 中學生上交一印章,上有古代將軍名,工作人員不識,國寶險被埋沒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均來自西安這座歷史名城中的文化藝術界名流,比如微雕大師曲儒,建築大師張錦秋,著名畫家劉文西,著名畫家羅國士,著名作家賈平凹,著名書法家陳澤秦、邱星,名老中醫姚樹錦,文學評論家王仲生等,考古專家王翰章等等。
  • 小學生撿到一枚玉璽,上交國家後獲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再上門
    曾經有一個13歲的男孩兒,路上無意中撿到了一枚玉璽,上交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後,獲得了20元路費,45年後專家卻再次上門,這是為何呢?這個撿到玉璽的小男孩,名叫孔忠良,有一天他放學回家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在河邊跟小夥伴玩耍。
  • 德陽出土"陀螺骰子" 疑是麻將骰子2000歲老祖宗
    德陽出土「陀螺骰子」疑是麻將骰子2000歲老祖宗    專家推測:這枚陶骰子可能是中印文化碰撞的產物,並非賭具而是玩具  「國產」骰子溯源  中國現在發現最早的骰子,出自於山東的一座戰國墓。戰國到秦漢時期,我國原產的「骰子」,是14面體或者18面體,上面都是漢字,被稱為「焭」(qióng)。
  • 陝西小孩撿到一塊「石頭」, 上交後獎20元路費, 國家永久禁止出境
    導讀:2015年8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將94件國寶級文物列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在這94件國寶的背後,幾乎都有著一個婉轉悠揚的故事,就拿其中一件西漢「皇后之璽」的玉璽來說,它的發現就頗具戲劇性。
  • 疑麻將骰子2000歲「老祖宗」出土 古人骰子長啥樣(圖)
    戰國到秦漢時期,我國原產的「骰子」,是14面體或者18面體,上面都是漢字,被稱為「焭」(qióng)。在這之後,直到東晉和唐宋時期,才出現了正六面體的骰子。   「中西合璧」之說   四川大學考古系教授宋治民認為,這枚骰子對於研究中國骰子的起源、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點數骰子是中國沒有的,來源於印度。
  • 骰子獵人骰子系統攻略 骰子怎麼獲得
    骰子介紹  新手除了運氣非常非酋的,大家大都能抽到三個左右的三星骰子(到了5級時還是沒有三星骰子的話,可以重新再來),一般第一個骰子大概率是男巫,男巫在前期作為三星骰子還是不錯的,技能單體傷害三點血沒有控制。
  • 顛沛26年,溥儀將此物縫在棉衣中貼身保管,上交後成無價之寶
    辛亥革命成功後,清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在袁世凱的逼迫下,末代皇帝溥儀被從龍椅上趕了下來。1912年2月12日,溥儀從大清帝國的皇帝變成了「紫禁城裡的皇帝」,依舊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溥儀在紫禁城裡一直長到18歲,才在馮玉祥發動的政變中被趕出來,清室歷代珍藏的大量文物也被他帶走。
  •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西安,古城長安,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建都在長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許多網友評價西安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陝西地下遍處是寶,有一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 大哥帶長信宮燈鑑寶,專家:必須上交!大哥:你確定?專家噎住!
    大哥帶「長信宮燈」鑑寶,專家:必須上交!大哥三字噎住專家!導讀:一位大哥帶了「長信宮燈」來鑑寶,自稱是天下第一燈。專家卻讓大哥上交,因為這可是國寶!然而大哥的回答讓專家猝不及防。其中的故事到底有何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