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工具卡17——認同感受

2020-09-05 天天媽媽fighting


我兒子對聲音很敏感,特別是一些刺耳的聲音,他總是表現出很害怕,在他五六個月的時候,他一聽到撕膠帶的聲音就會哭,那時候我還沒有學習正面管教,所以每當這時我都很納悶,不理解孩子為什麼對膠帶的聲音害怕,甚至還會笑著對孩子說不怕不怕,可根本沒有效果,孩子還是會哭。當我學習了正面管教之後,我理解了孩子的行為,在他對撕膠帶的聲音表現出害怕時,我會抱著他,對他說那是撕膠帶的聲音,你是不是不喜歡這個聲音,也有點害怕,那時他還不會表達,但他往往會向我懷裡鑽,然後看著那個膠帶,不再哭了。有時候,在他心情好的時候,我也會拿著膠帶給他看,告訴他這是膠帶,也會讓他摸摸,現在他就不害怕撕膠帶的聲音了,反倒每次聽到那個聲音都會哈哈大笑。

很多時候,對於孩子害怕的一些事情,我們會覺得沒什麼,也因此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其實,對我們來說可能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因此,我們要學會認真對待孩子的感受。因為那一刻,孩子可能是真的害怕,他需要我們理解他的感覺,同情他的遭遇,而不僅僅是安慰他。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是給予他們能量的開始,當他們相信,不管自己擁有哪種情緒都是正常的,他們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經常對我們說要勇敢,不要怕,不要哭,並告訴我們不能有不好的情緒,因為這是弱者的表現。遇到高興的事情時,告訴我們不要驕傲,也不能把好的情緒表現地過於強烈,否則會樂極生悲。於是,當我們為人父母后,我們把小時候父母對待我們情緒的方式用在了對待孩子的情緒上。我們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敢自由地表達自己,因此,我們也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於是竭盡所能地想幫助孩子跳過情緒的束縛,直接解決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摔倒的情況,很多家長也會認為孩子摔倒很正常,所以,每當孩子摔倒時,家長都會說,起來,沒事的,不疼不疼,有時候孩子確實沒有摔疼,會自己起來,但有時候孩子真的摔疼了,如果父母還是說沒事沒事,不疼不疼,想想這時的孩子是什麼感受?有沒有在你說沒事沒事的時候,孩子哭得更兇?想想你如果在走路時,不小心摔倒了,你摔的很疼,可有人在你面前說,沒事沒事,趕緊起來,你又是什麼樣的感受呢?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不懂事,不允許孩子生氣,發脾氣,其實這樣做並不能直接制止孩子的暴怒脾氣和行為,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生氣。

父母要知道,認同孩子的感受不等於認同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我們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是因為我們認為接受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就不會接受教訓,這是對孩子天大的誤會。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不小心闖的禍,他立刻就知道自己錯在哪了。比如,他不小心把碗給摔碎了,你不需要馴他,他下次也會變得小心一點兒。如果孩子的感受在第一時間被否定了或者是被忽視了,他就會陷入強烈的反抗和沮喪,根本沒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面對已經發生的事實,更不願意對父母去承認錯誤。

認可感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認同孩子的感受也不是很容易,所以, 父母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讓他自由地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孩子還小,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情緒,以便於他們認識到自己有能力處理這些感受。不要企圖修復、解救或者說服孩子放棄感受,父母要意識到認同孩子感受目的不是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把他心裡的感受和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只有這樣,孩子的情緒才能得到疏導、釋放和轉化,這時,他們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更願意敞開心扉,把更多的心裡話說給你聽。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工具卡(1-23天完整版)
    Day2【正面管教工具卡】認同感受1.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這樣孩子才能了解他們有能力處理。2. 不要修復、解救,或試圖說服孩子放棄感受。3. 認同孩子的感受:「我能看出來你真的很(生氣,沮喪,傷心)。」4. 然後保持沉默,相信孩子能處理。
  • 正面管教工具卡
    ……正面管教工具卡可以幫助家長發現自己對孩子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以及怎麼實現這些期望。從今天開始每天堅持學習這些方法並嘗試使用,改變就會悄悄發生。孩子的進步便指日可待。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一:鼓勵1.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當孩 子感受到鼓勵時,不當行為就消失了。2.  通過「糾正前先連接」來鼓勵孩子。3.
  • 正面管教工具卡,你真的會用嗎?
    ……正面管教可以幫助家長發現自己對孩子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以及怎麼實現這些期望。了解過正面管教的家長都知道,正面管教是有工具卡的,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共有52張。正面管教52張工具卡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偏具體操作性工具,一共36張,另一類是偏理念的,一共16張。因為連接和鼓勵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所在,所以52個工具中也無不傳達出這樣的精神。相信不少人和之前的我一樣,翻翻看看,沒怎麼使用這些卡片,也不是很懂卡片的意思。
  • 正面管教工具卡52——破解密碼
    可很少有家長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今天就來帶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第52個工具——破解密碼。個體心理學大師德雷克斯指出,孩子的行為呈現的方式雖然每次都不一樣,但背後的想法無外乎有4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還有自暴自棄。當孩子喪失信心,感受不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時,他就會為自己選擇四個不恰當行為目的中的一些來恢復信心和勇氣,找到被愛的感受與價值。
  • 【正面管教工具卡之大師智慧篇】17、細小步驟–簡.尼爾森 中英文對照
    如果當時我堅持跟他說教我們一定會大吵大鬧,可是我忍住了只是告訴他我需要一個擁抱,他就好像完全不記得先前的反抗了。這次對我倆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Copyright reserved轉載已經尼爾森博士許可 TIPS: 正面管教工具卡內含52張卡片,每張卡片介紹一個正面管教工具。
  • 正面管教工具卡31——約定
    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1個工具——約定。 有父母說,約定我們經常做,可是孩子根本不會遵守,或者第一次遵守,後面直接把之前的約定拋到腦後了,這是為什麼?在討論過程中,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不指責、不評判、不翻舊帳,傾聽對方的需求和期待。 2、用頭腦風暴的形式提出解決辦法。在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尊重雙方的方案,不管孩子提出的建議有多麼不靠譜,家長都要尊重,不打斷、不評判,如實做好記錄。 3、在提出的所有的解決方案中,去掉不尊重、不可行的方案,選擇一個大家都一致同意的方案。
  • 正面管教工具卡20——憤怒選擇輪
    今天將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第20個工具——憤怒選擇輪。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愛與恨,傷心與愉快,憤怒與平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當我們對情緒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後,會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情緒都是安全的。我生氣了、傷心了,這並沒有什麼錯,這些只是我會有的自然反應。
  • 正面管教工具卡28——邏輯後果
    聽到這張工具卡大家也許會覺得特別熟悉,因為有一張工具卡叫做自然後果,這兩個其實強調的都是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但是它們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自然後果不需要任何人的幹預,它是自然發生的,而邏輯後果則需要一些人為的幹預,比如一個大人或其他孩子在家庭會議或班會上介入。
  • 激發孩子的正面力量--《正面管教》讀後感(讀書心得系列之17)
    激發孩子的正面力量——《正面管教》讀後感作為一本風靡全球的教育類書籍,《正面管教》(簡·尼爾森)確實值得仔細品讀。    《正面管教》是以「積極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根據作者的的實踐經驗,為許多家長和老師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操工具。
  • 正面管教工具卡27——自然後果
    家長經常會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不收拾玩具,不按時完成作業而頭疼,一遍一遍地提醒,反覆的嘮叨,可還是無濟於事,搞得家長和孩子都很不開心,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27個工具——自然後果。自然後果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沒有大人的幹預。
  • 正面管教工具卡26——錯誤
    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26個工具——錯誤,幫助父母正確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避免孩子在犯錯時,因為父母處理不當可能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而不是把錯誤看成洪水猛獸。你要知道所有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是用來幫助孩子成長的。
  • 正面管教工具卡15——了解大腦
    今天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15個工具——了解大腦。美國心理學家與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研究大腦的結構和思維產生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拳頭模型」,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從情緒失控到可控的過程中大腦是如何運作。伸開一隻手,往手心方向彎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蓋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個與大腦結構基本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手掌大腦」。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走腦——了解相關心理學知識,認識16個正面管教態度,學習並實踐52張工具卡,有道有術,相得益彰。
  • 正面管教工具卡30——賦予孩子自主權
    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0個工具——賦予孩子自主權。賦予孩子自主權是指儘快地將控制權移交給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點:1、讓孩子獨立自主。在自主前面,通常還連著獨立兩個字,有時候獨立和自主是同時進行的。比如,拿孩子吃飯這件事來說,孩子總得先有自己吃飯的機會,不管是用手抓還是用勺舀,剛開始可能會吃的亂七八糟,但後面會越來越熟練。
  • 正面管教工具卡16——積極的暫停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16個工具——積極的暫停,一個讓我們情緒快速平復的方法。積極的暫停不是為了要懲罰誰,而是為了讓我們儘快從不良的、生氣的狀態中恢復過來。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這個方法我們家也經常會用到,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會讓他到自己的房間去反省,等到不哭鬧的時候再出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並不是積極的暫停。
  • 8月讀書文章1--《家庭中的52個正面管教工具》
    8月讀書文章1--《家庭中的52個正面管教工具》 這本書主要圍繞作者的真實生活和養育孩子的經歷講述了家庭管教中的正面管教方法,主要在控制家長情緒、和孩子相處方式、引導孩子內在評價體系等方面給予解決方法。1、情緒管理:教育孩子,家長首先應該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接納不完美,掌控情緒,特別是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學會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不要被情緒主宰自己。
  • 正面管教工具卡24——控制你自己的行為
    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24個工具——控制你自己的行為。控制住你自己的行為是指當你被孩子氣的炸毛的時候,能夠及時控制住自己,不用語言或者行為去傷害孩子。當然,這不是讓你把自己憋出內傷,要求我們時刻都要保持微笑,一天24小時都和善而堅定,這是不現實的,也沒有人可以完全做到。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能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影響。
  • 正面管教工具卡25——修復錯誤三部曲
    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卡的第25個工具——修復錯誤三部曲。這個工具不是教我們怎麼去引導孩子的行為,也不是教我們怎麼去跟孩子保持和善而堅定的,而是告訴我們,當你真的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火後,你該如何向孩子道歉,怎麼恢復情感連接,如何和孩子一起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冷靜下來後,理智腦開始發揮作用時,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驟來修復你和孩子的關係:第一步:承認錯誤。
  • 【正面管教工具卡之大師智慧篇】38 轉移注意力與重新引導——簡•尼爾森 中英文對照
    大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通過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但只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行為和對孩子的期望,就會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Copyright reserved轉載已經尼爾森博士許可 TIPS: 正面管教工具卡內含52張卡片,每張卡片介紹一個正面管教工具。
  • 正面管教工具卡33——日常慣例
    通常我們使用最多的方法可能是嘮叨、催促或者代替孩子做,有的時候急了直接吼孩子,或者是懲罰、獎勵、威脅等,但發現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3個工具——日常慣例,幫助你解決長期以來讓你頭疼的問題。如何和孩子一起製作日常慣例表呢?大家可以參照以下步驟進行製作:1、選擇一個生活中讓你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