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工具卡30——賦予孩子自主權

2020-09-03 天天媽媽fighting

孩子要幫忙洗衣服,你說:「別添亂了,別到時候衣服沒洗,自己的衣服給弄溼了」;孩子要幫你掃地,你一把奪過孩子的掃把說:「別掃了,你越掃越髒。」等孩子大點了,看到別人的孩子,你又在感慨:「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知道幫家裡人幹活,自己的衣服都自己洗,我家的孩子啥都不做,就等著我都給他弄好。」

我們習慣於提醒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代替孩子做。有時候會覺得讓孩子做也做不好,還得自己重新做一遍,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自己來做,但我們卻忘記了,孩子都是在我們一次次的放手中不斷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我們充分信任孩子,學會慢慢放手,孩子才可能成長地更好。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0個工具——賦予孩子自主權。賦予孩子自主權是指儘快地將控制權移交給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點:

1、讓孩子獨立自主。在自主前面,通常還連著獨立兩個字,有時候獨立和自主是同時進行的。比如,拿孩子吃飯這件事來說,孩子總得先有自己吃飯的機會,不管是用手抓還是用勺舀,剛開始可能會吃的亂七八糟,但後面會越來越熟練。他之所以會變得熟練起來,是因為先有了自己吃飯的機會,然後慢慢地摸出門道,之後在吃飯這件事情上越來越獨立了。

2、避免和孩子的權力鬥爭。一提到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們都是頭疼不已,你說東他偏要往西,明明以前什麼都是你一個人說了算,他乖乖聽話就行了。現在他分分鐘要自己做主,這就是所謂的權力鬥爭。孩子對掌控感的需求往往比我們大人以為的要強烈得多,如果孩子的需求可以得到合理的滿足,那家裡的權力鬥爭肯定是會變少的,孩子的能量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在家長賦予孩子權力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還有他現在的能力,給他的自主權要和他的年齡和能力相匹配。比如,兩歲的孩子他能幹什麼?你能給他什麼樣的自主權?5歲的孩子能幹什麼?他應該有多大的自主權?當你給孩子的自主權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時,那就做過頭了。比如,你讓一個3歲的孩子決定他幾點上床睡覺,要不要上幼兒園等,這些其實都不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主的。這樣的自主權短期來看是避免了權力鬥爭,但是如果一直都是這樣,那後果就不是權力鬥爭那麼簡單了。家長要明白,我們賦予孩子自主權不是為了放縱孩子,也不是為了把孩子早早地推開,而是要一步一步來,讓孩子明白你尊重他,你會陪著他去學習怎麼做決定,教會他在當家做主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孩子總會長大,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不管你願不願意,他們都會從你手裡奪走所有的權力,獨自做出選擇與決定,而賦予孩子自主權,是在孩子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前必須完成的儀式。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賦予孩子自主權:

1、教導孩子生活技能。開始的時候花時間訓練孩子的技能,並從內心信任孩子可以承擔一部分責任,然後一步步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從內心感受「我能行」,從而由內到外掌控生活的技能。

2、關注於共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權的賦予與孩子的生理、心智等方面的成長有關,是建立在親子互動以及父母對孩子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隨著孩子在能力和心智上的成長,父母要不斷放權,和孩子一起協商建立新的規則。當我們能夠關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孩子時,孩子也會更加樂意合作,並從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到,通過孩子的感受來分析,我們是不是真的信任孩子?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和自我感的一個基礎。

4、一步步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成人陪伴孩子的時候,往往容易看重結果,而不是孩子正在慢慢進步的過程,常常會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完成,很容易介入,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家長要儘量放下成人的眼光,如果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如,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水果,這些小的生活細節不一定非要讓孩子順從我們大人的想法,讓孩子自己做主,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意願和行事方式。

5、用啟發式提問,增強自我認知。你感覺如何?你怎麼想?這件事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這些問題都是在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感受,讓孩子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了解事物的不同程度,了解自己面臨類似挑戰時,可以做怎樣的選擇和決定。

在生活中,多給予孩子機會,多讓孩子自己做主。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越多,孩子獨立起來的可能性就越大,等到他自己當家做主時,孩子就能承擔相應的責任。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工具卡(1-23天完整版)
    當你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時,還希望孩子能控制他們的行為嗎?2. 創建你自己的特別暫停區,當你需要使用時告訴孩子。3. 如果你不能離開衝突現場,數到10,或者深呼吸。4. 當你犯錯誤時,對孩子道歉。Day2【正面管教工具卡】認同感受1.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這樣孩子才能了解他們有能力處理。2.
  • 正面管教工具卡
    ……正面管教工具卡可以幫助家長發現自己對孩子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以及怎麼實現這些期望。從今天開始每天堅持學習這些方法並嘗試使用,改變就會悄悄發生。孩子的進步便指日可待。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一:鼓勵1.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當孩 子感受到鼓勵時,不當行為就消失了。2.  通過「糾正前先連接」來鼓勵孩子。3.
  • 正面管教工具卡,你真的會用嗎?
    孩子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正面管教可以幫助家長發現自己對孩子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以及怎麼實現這些期望。了解過正面管教的家長都知道,正面管教是有工具卡的,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共有52張。正面管教52張工具卡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偏具體操作性工具,一共36張,另一類是偏理念的,一共16張。因為連接和鼓勵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所在,所以52個工具中也無不傳達出這樣的精神。相信不少人和之前的我一樣,翻翻看看,沒怎麼使用這些卡片,也不是很懂卡片的意思。
  • 正面管教工具卡28——邏輯後果
    聽到這張工具卡大家也許會覺得特別熟悉,因為有一張工具卡叫做自然後果,這兩個其實強調的都是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但是它們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自然後果不需要任何人的幹預,它是自然發生的,而邏輯後果則需要一些人為的幹預,比如一個大人或其他孩子在家庭會議或班會上介入。
  • 正面管教工具卡52——破解密碼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不理解,甚至會抱怨孩子為什麼就不能懂事點呢?可很少有家長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今天就來帶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第52個工具——破解密碼。個體心理學大師德雷克斯指出,孩子的行為呈現的方式雖然每次都不一樣,但背後的想法無外乎有4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還有自暴自棄。
  • 正面管教工具卡31——約定
    看到兒子這麼配合,我立馬給孩子說到:「媽媽剛數到1,天天就自己站起來,讓爸爸抱了,天天主動遵守了和媽媽的約定,明天我們還可以洗澡玩水。以後媽媽都這樣提醒你,好不好?」兒子回答:「好。」後面幾天一直用這個方法屢試不爽。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1個工具——約定。 有父母說,約定我們經常做,可是孩子根本不會遵守,或者第一次遵守,後面直接把之前的約定拋到腦後了,這是為什麼?
  • 正面管教工具卡26——錯誤
    個人認為,育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成年人自我療愈的過程,因此,我很珍惜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漸漸地接納了自己,也更加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有一句話這樣說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正面管教工具卡15——了解大腦
    今天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15個工具——了解大腦。美國心理學家與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研究大腦的結構和思維產生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拳頭模型」,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從情緒失控到可控的過程中大腦是如何運作。伸開一隻手,往手心方向彎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蓋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個與大腦結構基本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手掌大腦」。
  • 正面管教工具卡16——積極的暫停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16個工具——積極的暫停,一個讓我們情緒快速平復的方法。積極的暫停不是為了要懲罰誰,而是為了讓我們儘快從不良的、生氣的狀態中恢復過來。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這個方法我們家也經常會用到,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會讓他到自己的房間去反省,等到不哭鬧的時候再出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並不是積極的暫停。
  • 正面管教工具卡24——控制你自己的行為
    和很多家長聊天,都會聊到一個話題,孩子哭鬧,不聽話,自己很容易炸毛,完全控制不住,事後又很後悔,覺得這樣不好,但又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24個工具——控制你自己的行為。控制住你自己的行為是指當你被孩子氣的炸毛的時候,能夠及時控制住自己,不用語言或者行為去傷害孩子。
  • 【正面管教工具卡之大師智慧篇】17、細小步驟–簡.尼爾森 中英文對照
    如果當時我堅持跟他說教我們一定會大吵大鬧,可是我忍住了只是告訴他我需要一個擁抱,他就好像完全不記得先前的反抗了。這次對我倆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Copyright reserved轉載已經尼爾森博士許可 TIPS: 正面管教工具卡內含52張卡片,每張卡片介紹一個正面管教工具。
  • 正面管教工具卡25——修復錯誤三部曲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犯的錯誤讓我們有多憤怒,而是恰巧孩子犯錯誤時我們的情緒不好,孩子的錯誤只是引爆我們情緒的導火索。所以,當我們冷靜下來後,常常會因為打罵孩子而後悔。當你沒忍住打罵了孩子後,我們該如何去修復親子關係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卡的第25個工具——修復錯誤三部曲。
  • 【正面管教工具卡之大師智慧篇】38 轉移注意力與重新引導——簡•尼爾森 中英文對照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所有合作的方法必須和善而堅定地施行而不是控制或懲罰,這是你的孩子個性形成時期,你希望你的孩子做出關於他自己的決定:我能行,我可以嘗試,犯錯誤,從中學習,我是被愛的,我是個好孩子。如果你試圖通過內疚,懲罰,羞辱來讓孩子學習,這將會使他形成一種沮喪的感覺(內疚感和羞恥感),這種感覺在成年期後很難修復。
  • 正面管教工具卡33——日常慣例
    通常我們使用最多的方法可能是嘮叨、催促或者代替孩子做,有的時候急了直接吼孩子,或者是懲罰、獎勵、威脅等,但發現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33個工具——日常慣例,幫助你解決長期以來讓你頭疼的問題。如何和孩子一起製作日常慣例表呢?大家可以參照以下步驟進行製作:1、選擇一個生活中讓你頭疼的事情。
  • 正面管教工具卡20——憤怒選擇輪
    中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即使有了負面情緒也不能表現出來,尤其是男孩,經常被告知,你是男孩子,不能哭,漸漸地這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今天將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第20個工具——憤怒選擇輪。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愛與恨,傷心與愉快,憤怒與平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正面管教工具卡22——特別時光
    每次提到與孩子共度特別時光,家長都會覺得疑惑,我每天花那麼多時間陪孩子,那難道不是特別時光嗎?之前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每天都會花時間陪孩子,為什麼還要單獨安排特別時光呢?它到底和我們平時的陪伴有什麼區別呢?正面管教的特別時光是指孩子明確知道的,你專門為他定期留出來的具體時間,這段時間只屬於你們兩個人,是一對一的,和我們平時不得已陪孩子、照顧孩子的時間是完全不同的。
  • 正面管教工具卡27——自然後果
    家長經常會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不收拾玩具,不按時完成作業而頭疼,一遍一遍地提醒,反覆的嘮叨,可還是無濟於事,搞得家長和孩子都很不開心,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27個工具——自然後果。自然後果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沒有大人的幹預。
  • 【正面管教工具卡之大師智慧篇】34、和善與堅定並行的養育——簡.尼爾森 中英文對照
    Copyright reserved轉載已經尼爾森博士許可 TIPS: 正面管教工具卡內含52張卡片,每張卡片介紹一個正面管教工具。當遇到孩子的挑戰不知所措時,拿出工具卡翻一翻,也許能找到靈感:) 正面管教之家獲得中文版授權並獨家銷售。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走腦——了解相關心理學知識,認識16個正面管教態度,學習並實踐52張工具卡,有道有術,相得益彰。
  • 正面管教,不在孩子面前失控,試試這3招
    【正面管教卡工具你曾經因為孩子而失控過嗎?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可以試試正面管教工具卡。當父母和孩子衝突發生時,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會增加和孩子的距離感並傷害感情。家長們說孩子們的回答幾乎都是:沒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