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的上周,吳穎和俊傑去到了常州參加了理想 ONE 的試駕活動,而俊傑產出的萬字長文也很詳細的解析了這款下半年重磅產品詳細種種,而吳穎產出的長達半小時的視頻也非常詳細的為大家體驗了這款新能源市場上的重磅SUV。時隔一周,我又再一次的去到常州,而這一次我是帶著車主的疑問去的……
為什麼時隔一周我又「再」去理想呢?
說實話,其實理想這款車我在之前車展上以及線下體驗店開業的時候我都去過接觸,對於我而言這樣一款增程式的新品我是抱著肯定的態度的。其實增程式的車型在國際範圍內並不是什麼新產品,只是在目前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上尚屬於初生嬰兒級別的產品。雖說以前在國外念書,但是增程式的車型在國外也並不算多所以本人也一直沒有體驗過這類型的車型,這次的試駕也算是填補了我多年的遺憾。
其實在之前接觸到理想 ONE 的幾次我對這款車的一些細節,例如做工、空間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抱怨的,但在上周他們試駕回來後我了解到現在理想已經針對這些方面做了改進了,而我這次去試駕的車型更是在上周試駕的PP3版本車型上軟體再改進了一個版本,所以這次試駕我還是非常期待的。
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個人是對理想完全信任的,最核心的一點正是因為李想在造車之前也是汽車媒體出身,他在造車的時候其實是更懂得用戶們在特定的領域中最需要什麼和著重於什麼。同理,蔚來的車型也一樣,所以此次我產出的這篇文章將會更大程度的站在用戶們的角度上去試車,去解答用戶們對這款車最關心的點,在試駕之前我已經在微博以及新出行的理想 ONE 準車主群中向各位車主徵集了問題,在這次我將會為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理想 ONE 底盤怎麼樣?加速到底虛不虛?
雖然在上次的文章裡面我們也有詳細的解答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的就是理想 ONE 的定位是一臺「奶爸車」,在字面上不難看出整車的調校是偏向舒適化的設定。從參數上看,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設置在該價位中的出現是應該的,但是和蔚來廣泛採用空氣懸掛不一樣的就是理想並沒有採用空氣懸掛,而是採用了基本的阻尼調節,我們可以在車內控制懸掛阻尼舒適和運動兩種。
理想 ONE 整車調校舒適
單看配置中規中距,開起來這套底盤又會怎麼樣呢?首先剛剛我也說了這款車是家用的舒適取向調校,整車在開起來的時候我竟然找到了一種當年家人開的帕傑羅 V33 的感覺,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理想 ONE 並不像帕傑羅 V33 般簡陋,我也不是說理想 ONE 只能和一臺 20 多年前日本技術的三菱比,只是那種懸掛反饋的軟和座椅的寬大沙發感都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回憶,畢竟小時候回老家最開心的時光都是在大舅的帕傑羅 V33 上渡過的。
性能?這不是它要做的
除了乘坐上軟糯 Q 彈的舒適感外,駕駛上的體驗也並不像是現在的高性能 suv 般激進,稍帶虛位的方向盤和輕柔的回正力度都在告訴你這是一臺適合載著一家人出遊的 SUV ,我並不否認這款車的方向設定存在一定的虛位,因為作為一臺及格的奶爸車來說出現精準的操控反而會讓車型的設定本末倒置,即便你在打開了車輛的運動模式下,這位大漢型奶爸都會用實際的行動告訴你,帶著孩子還是不適合做劇烈運動的,微微變硬的懸架在告訴開車的我:咱們稍稍慢跑一下就好了。所以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李想在造車的時候比其他車廠都更懂得拿捏定位用戶的需求。
動力雖然不迅猛,但也絕不含糊
「夠力」這是我對理想 ONE 的加速設定評價,我沒有用「迅猛」「敏捷」這樣的字樣去形容理想 ONE 因為它確實也不迅猛不敏捷,但是在你需要用到動力的時候他一定會準備好給你隨時釋放,而在之前視頻中吳穎說到這款車加速踏板的「容錯率高」被很多網友熱議,我開完之後覺得容不容錯不重要,但是大家千萬不要把從容理解成響應慢,理想ONE 加速給到我的感覺確實不像蔚來 ES6 特斯拉Model 3 這類主打性能的電動車那樣「嗡」一下就竄出去的感覺,它的感覺更像是一臺 3.0 左右的引擎拖動著這具龐大的身軀,顯得從容不迫。這裡我們就要注意了,我用了從容這個詞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它解讀成慢,這個從容我更願意將其解讀成對家用舒適定義的良好詮釋。
只要深踩,動力還是非常充分的
乘車人員容不容易出現暈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坐車會不會頭暈竟然成了評判電動車的標準之一。不過既然準車主們有需要,那我也當了一回乘客給大家說說這臺車的乘坐感覺。首先,大家可以通過上文我對這款車的駕駛感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臺車給我的感覺真的不像是一款電動車,更為平緩的加速本身就削減了猛加速帶來的那種失重感,加上車內的非常柔軟的座椅,基本上做到了上車就想睡覺的感覺。這臺車的乘坐感覺就是一臺典型的豪華 SUV, 所有你能看見的、觸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為了舒適,作為主打豪華舒適的車我認為它做到了我想要的感覺。
平緩的動力讓乘坐更加舒適
而在行駛途中種種舒適的設定並不會出現人們常說的那種電動車的眩暈感,更多的感覺我覺得是被「軟」字包圍的舒適感,車輛懸架對路上細微抖動過濾的非常到位,只是在過比較大的坎時懸掛能夠再弱化一點生硬感這車舒適性還能更極致一點。如果你本身不是一位容易暈車的人我覺得無論在主駕、副駕亦或是後排都不容易出現眩暈感,除非你在駕駛時候拼命的操控副駕駛前的屏幕吧……
你要行駛時候瘋狂玩弄副屏換誰都暈
而對於容易暈車的人來說我覺得吧……好像無論車輛軟硬,駕駛者開的快慢他們都會暈車。我只能說理想 ONE 駕乘感受真的很像一臺高級燃油車。
地圖信息會否和車輛結合?微信定位可否分享到車機?
在今天我試開的時候我測試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原本是在問如果導航地點超過車輛本身剩餘續航的時候中途會不會出現加電站這樣的提示地點。我為了測試這個問題我特地的將導航從常州設置到深圳,結果是不會出現加電站的。
等後續升級可以直接分享微信地址
而微信定位可否分享到主機上?我也為了工程師得到的答覆是在後期開通了微信之後我們可以直接在微信定位打開成為導航數據,而在後期能打開微信分享地圖的時候是能通過騰訊地圖和高德地圖進行導航的。
一些常用語可以免喚醒詞
能不能連續發送語音指令?如我要聽歌、音量大點、下一首
語音指令明顯是現在市面上市面上比較好用的一批車型,車輛喚醒詞為「理想同學」在車輛音樂或是地圖界面上進行一些基本操作例如:「上一首」「下一首」「回家」「去公司」「音量大點」等操作的時候都可以採用免喚醒詞的操作,但是連續語音指令的話還是不能做到,畢竟我和你連續說幾件事你都得緩一緩更何況他只是一臺車機?
音樂、導航都有免喚醒功能
語音系統可以操控視頻嗎?
目前理想車載的視頻為愛奇藝的平臺,愛奇藝方面並沒有開放埠到理想這邊,目前理想同學是可以把視頻 APP 打開,但是搜索視頻內容還是需要通過手動搜索。
視頻提供來自愛奇藝
軟體優化了一版之後怎麼樣了?
這次我試駕的這臺車其實和之前吳穎、俊傑試駕的同樣屬於 PP3 級別的車型,但是車輛的軟體是優化過更新過一個版本的,那當中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在於車輛的動力流相較於之前來說沒有了延遲。
軟體優化過後能量流沒有延遲了
自動輔助駕駛到底怎麼樣?踩加速、剎車會退出 ADAS 嗎?
首先,單在功能上看理想 ONE 的自動輔助駕駛確實算是「功能齊全」,而我今天在試駕這臺車的時候我也對這臺車進行了我們《夏季大橫評》式的全面測試,其中包括最基本的跟停起步、車道保持、自動過彎和自動變道。
理想 ONE 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比較齊全
在車輛的自動跟停環節很有意思,一般現階段我接觸到的國產車型中大部分都是在前車停止 x 秒內可以自動起步,超過了 x 秒車輛就要碰加速才能起步,(x一般不大於 10)。但理想 ONE 在這方面竟然可以支持 120 秒內自動起步,也就是說在我們日常的用車過程中紅綠燈跟停的話基本上可以不用操作就能跟著前車起步。
自動跟車功能可以支持 120 秒
而車道保持功能則處於較高水準的部分,在打開自動輔助駕駛的時候車輛不會出現兩側標線「亂撞」的情況,居中性能頗高,在高速上過彎也表現出了穩定的一面,方向盤很少過多的擺動,整體操作較為細膩。
車道保持功能「對線」很精準
目前在市面上能實現自動變道的車型其實已經越來越多了,理想 ONE 也不例外。但值得一提的是理想並不把這套系統叫做自動變道,而是叫做 LCA 併線輔助。在開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時候我們打左右轉向燈車輛就會敏捷的向相應的方向進行併線,當車輛變線相對應方向的前方有車的時候車輛的雷達能檢測到危險後便會停止變道操作。但是,在測試的時候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車輛的側後方有車的時候我們打開轉向燈車輛竟然自動變過去了。後來在詢問了工作人員之後我了解到的是理想 ONE 並沒有車輛的後視攝像頭和角毫米波雷達,在側方有較快速度車輛的時候會出現檢測不到的情況,車主在開啟轉向燈轉向輔助的時候需要自己去確定車輛側後方沒有車才行,這一點就明顯不如蔚來和特斯拉上的自動變道功能,所以官方也將其稱之為變道輔助。
變道輔助使用的是後毫米波雷達監測後方車輛
而開啟自動輔助駕駛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方向盤右側後方的撥杆往後撥兩下即可開啟,在打開後上下調節撥杆就是調節定速巡航的速度,車距調節一共有七級可調,在實際體驗中我個人認為一級已經完全足夠行駛的需求,到了4級的時候已經是非常遙遠的距離了,在打開了自動輔助駕駛後踩油門車輛不會退出系統,但會提醒用戶目前正在車輛輔助駕駛系統請不要踩油門。而踩了剎車或手動幹預方向後車輛則會退出系統,幹預方向後車輛會關閉車道保持系統,但是依舊會維持車輛的 ACC 狀態。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都靠這個撥杆
開啟了自動輔助駕駛跟車時候容易被插隊嗎?
到目前為止我開過那麼多車的自動輔助駕駛沒有一款是不容易被插隊的,這點其實和系統的標定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保證車主的安全。
在日常行車的時候可能我們看到插隊的人會和他「戰鬥」一番,但是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層面上他們的第一反射就是「避讓」。理想 ONE 自然也不例外,在我開啟了自動跟車後一旦前方有車進入我方標線的時候,車輛插入三分之一左右的身位系統立刻會做出剎車的動作。剎車動作不會一腳踩死,但是會進行一個稍微唐突且力度稍大的剎車保證駕駛者的安全。
理想 ONE 的自動泊車好用嗎?
此次試駕其實並沒有安排自動泊車測試這個項目,而且在全程高速+國道的道路上我們也沒有找到停車位置,但是最後回到理想工廠的時候我們還是在停車場的僅有一臺停放車輛中進行了測試。
自動泊車測試
垂直倒車需要前後共 3 把
最後停車完畢成績一般
在圖中其實大家可以看到車輛在停放完畢後有些歪扭且突出於隔壁車,理想 ONE 的自動倒車其實並不是我們認識的基於標線設定,整個倒車過程其實還是更多的採用了超聲波雷達進行與側方車輛的距離探測,所以在停車過程中會出現「不太準」的情況。即便已經停的不太標準的情況下理想 ONE 還是用了 3 把才倒成這樣的。
場景不是正式的停車場
但是這裡我也要說明一下,此次倒車的場景是緊急之中臨時找的,而且這種只有單側有車的情況對於目前大部分靠雷達作為傳感器的自動泊車系統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溫控系統、三電的恆溫系統在冬天的時候怎麼解決用戶的痛點?
這個問題在我問了官方之後收到了工程師的答覆,理想 ONE 擁有可連接增程器、電池、空調的液冷裝置,在冬天的時候增程器工作時候發出的熱量將會用於加熱車輛的電池和空調暖風,降低使用電池電量進行電加熱的比例,從而達到控制能耗以及電池電加溫的功能。
自動預警系統在什麼情況下防止追尾?在什麼情況下不能自動剎停?
由於此次測試我們並沒有時間以及條件對車輛的 AEB 進行一次詳細測試,在諮詢了工程師後得到的答覆是車輛的AEB旨在降低追尾事故發生率以及降低追尾事故發生時的嚴重程度,能否避免碰撞取決於和前車的相對速度,我們實測在相對速度50km/h的條件下,可以避免與前車的碰撞。更高的時速下,AEB有助於降低碰撞造成的損傷。
中網有攝像頭
下方有毫米波雷達
增程器給電池充電功率是多少?能否在車輛靜止的情況下開啟充電且在車內吹空調?
增程發電系統發出的電優先供給驅動,只有在電池電量低於閾值的情況下才會給電池充電以保持電池電量平衡。電池充電功率是實時變化的,和實時整車功率需求相關,就像車輛在行駛時候達到了電量低於 72% 增程器開啟的節點,但是車輛依舊擁有充足的後備電量,這時候增程器只會小範圍的介入並輸出功率。
增程模式下低於 72% 的 SOC 增程器將會啟動
車輛靜止時,可以開空調,車輛會優先用電池的電量,增程器只有在電量遠低於平衡閾值時才會啟動。但此時增程器啟動工作,優先目標是保持電量,而非為電池充電,因為這樣是不經濟的。
增程器在啟動時候聲音大嗎?介入感明不明顯?
一開始我開這輛車的時候我是用插混車型的心裡準備去面對它的增程器的,直到我把電量開到 71% 之後我問隔壁的工程師:「車子增程器怎麼還沒介入?不是 72% 就介入了嗎?」工程師打開能量流像我展示後我才發現原來增程器已經接入了,整個介入流程車輛並沒有任何多餘的抖動以及噪音,甚至在增程器工作時候車內都基本聽不到引擎的噪音,我唯一知道增程器介入是在山邊小路極其安靜的情況下給了大油門才隱隱約約的聽到了一絲引擎聲,且引擎聲運作並不粗糙,整車 NVH 相當到位。
增程器介入 NVH 控制要比我試過的插混車都優秀
增程器要加什麼樣的油?
一開始我以為這具 1.2T 的三缸引擎只需要用 92 號「粗糧」就可以餵飽,結果我打開油箱蓋的時候看到居然要吃 95 號油,這點我有點意外。
理想 ONE 的增程器需要吃 95 號油
車機裡只要顯示車模型的,量產後會隨著客戶訂的外觀內飾和輪轂的顏色而定嗎?
這個確定將會根據車主定的車型顏色和輪轂進行設置的,而且在下一個版本中車輛的全景影像建模將會進一步的細化讓車內屏幕全景環繞影像看起來質感更高。
全景影像模型還會更新
模型會根據車型顏色、輪轂為每個車定製
車內空間優化了?現在空間怎麼樣?
說到空間變成怎麼樣了這時候又到我這個身高 188 的空間小殺手上場了,在我調整前座到我適合駕駛的位置時候我的頭部空間大概有 4 指左右,車輛第二排的空間可調整幅度非常大,在調整到最前面的情況我的膝部空間依舊有一圈,且能保證乘坐舒適度。而二排座椅調整到最後的情況膝部空間更是超越了三拳,若將這臺車當成 4 座車來看的話二排座椅調到最後已經可以媲美高級轎車的空間了。
身高 188 的我前排頭部空間 4 指
第二排最前膝部空間一拳
第二排最後膝部空間接近三拳
第二排頭部空間 3 指
副駕、第二排都帶有舒適型頭枕
第二排最後我進不去第三排
第二排最前我勉強能進入第三排
第三排頭部基本沒有空間
雖然二排座椅空間出色,但是三排座椅就有點委屈乘客了。在二排座椅調整到最前面的時候我能勉強進去,但是當第二排座椅調整到最後的時候基本上第三排就是一個擺設了,這時候我還是建議大家將第三排放倒成為一個更大的儲物空間吧。
星環大燈行駛的時候會點亮嗎?點亮策略是什麼?
首先,這個星環大燈在行駛的時候默認是兩側關閉僅留下大燈組的日行燈的,如果各位想要打開的話可以在車機內打開車輛的示寬燈,打開之後車輛就會整個前臉的星環大燈點亮,但同時車尾示寬燈也將會一同打開。
星環大燈點亮後辨識度極高
除此之外,星環大燈還有 3 種情況可以點亮。1、行車星環燈狀態;2、停車狀態點亮(駐車警示燈);3、解閉鎖動態點亮。
星環大燈有顆粒感嗎?車燈亮度如何?
有,在照片上可能看不出星環大燈的顆粒感,但是其實還是可以看到的,這是因為需要滿足現行的法規要求,所以星環大燈的亮度要比之前靜態展示的低。理想 ONE 的車燈採用了全 LED 燈的設計,在車輛的近光燈以及遠光燈照射亮度都非常足夠,由於採用了厚壁的注塑工藝所以在緣看得時候顆粒感會比較明顯。
照片拍不出,實際上會有少許顆粒感
近光燈
遠光燈
尾門關門聲音大嗎?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一臉問號的,不過既然大家有需求我也給大家測試了一下,尾門採用電動開關,開關中電機的聲音不大,但是在最後關上的一瞬間聲音確實有些稍顯單薄了。但是我在這裡可以和大家說的就是關門聲音並不能反映出這款車到底安不安全、厚不厚實,大家不必太在意這一項。
尾門開啟角度很大
帶有電動尾門
電機聲音很輕
關門瞬間聲音略顯單薄
試駕車是什麼版本的車型?
今天我試駕到的這臺車還是屬於 PP3 級別的車型,但是現在 P1 級別的車型已經下線了,大家即將在店裡試駕到的車型也將會是 P1 級別的車型。
大家試駕到的車都是 P1 級別的車
理想 ONE 的車輛音響怎麼樣?
說實話,這一點我還真沒法回答您。對於音質來說我的要求是「能響就行,不要兩個喇叭對著轟的渣音質就好了。」所以這裡我會引用@春卷 大哥的說法,按照春卷大哥的說法來看,現版本 PP3 車型的音響要相較於之前的音響有退步,目前藍牙並非最終版智能傳輸 SBC 但在未來可能會有 aptX 或者是 LDAC 的高清傳輸。
座椅通風明顯嗎?噪音大嗎?吹的還是吸的?
座椅通風算是在我試駕過的車型裡面比較明顯的,今天我一路都開著 3 擋風,乘坐感覺非常涼快,噪音方面能聽到微弱的電機聲音,但是不影響交談,通風的形式是採用吹風邏輯的。
座椅通風力度頗強
22 個大問題中包含了多個小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切切實實在準車主群裡和微博裡面收集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