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生活在樹上》看高考作文!

2020-08-10 風神者語

今年高考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甚至出現了實名舉報利益輸送。作為一個多年關心高考語文作文的看客,說實話,這篇作文讓我開始擔心。

近年來,高考語文漸漸擔起了「拉開分值檔次」的重要角色,這背後的原因是多樣的。改革開放幾十年,英語及其它小語種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英語教學,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產業,好像沒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似的。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的振興,社會上呼籲樹立漢語地位的呼聲越來越高,相應的高考語文難度也越來越高,作文是佔分大項,高考作文題目自然也是越來越刁鑽。

往年高分或者滿分作文,說實話確實不乏優秀作品,而且很多作文符合十七、八青少年的思維以及正常判斷能力,有朝氣、有活力。換句話來說,就是「接地氣」!

但是,看了《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三伏天卻感覺後脊梁冒寒氣。因為這篇作文應該出自雲端,而非人間之作。

第一,因為整篇作文我竟然沒看懂。雖然我不是什麼語文老師,也不是什麼專家教授,但自詡對於中學作文還有點判斷能力。第二,作文沒看懂不要緊,甚至不能完整的讀出來,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學過語文……

語文課,在民國時期稱為「國文課」,作為母語文化,放在首位毋庸置疑。但這篇晦澀難懂的作文將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高中生的範文,這件事本身是可怕的。有人評價它只是詞彙的堆砌,有人評價它內容空洞,這都不要緊,致命的是它將指引著數千萬學子的思想,再次轉向「八股文時代」!往淺了說,限制了孩子們的想像空間,把關注點放在華麗詞藻的附庸風雅上,順帶著再從馬王堆找點腐朽不堪的生僻字證明自己的高深莫測。往深了說,會毒害一批適齡學子!什麼是經典文學?能夠自發的流傳並引起讀者共鳴的,才是經典!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它就是自己的身邊人、身邊事,甚至能夠對號入座的,才是經典!

文章即做人!從小學到高中,作文要求裡有一條叫:真情實感。無論是文壇巨匠還是文學愛好者,其作品大多文如其人。無論是寫文章還是生產生活,「虛無縹緲、雲山霧罩、故弄玄虛」,歷來為人所不恥。 高考,是人生選拔考試。幾年後,學子們將走向社會,奔赴各行各業,若干年後,他們將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國家現在的成就,是幾代人靠著勤勞和智慧、信念和意念、汗水和淚水,拼著命幹出來的!不是憑著虛無縹緲的幻想、歲月靜好的空想掉下來的!

在當前世界疫情蔓延、全球經濟疲軟的形式下,國家提出做好「經濟內循環」的思想準備,說明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做好基礎工作,人活著離不開衣食住行,切實發展、抓穩農業、工業、軍事、科技、教育、醫療才是王道。

高考,是選拔考試,是為社會輸送人才服務的。無論是否成功考取,只要對社會有用的,都是人才!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怎麼看?
    近期,浙江考生《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爭議?小編認真的看了幾遍,奈何才疏學淺,意志薄弱。我竟然看不懂,也看不下去。這讓我引發深深的反思,到底是哪裡出問題!生活在樹上,目標是關鍵。這作為一個高考的應試作文,寫文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評卷老師的認可,獲取高分。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已經成功做到了。滿分就是這文章的軍功章,就是他最好的成果。從這個方面看,這是一個成功的作文,也是一個目標清晰的文章。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教育#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這場輿論風暴。浙江高考語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在高考評卷過程中力排眾議,將一篇晦澀難懂的高考作文評為滿分,且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和評卷細節,如此高調的行為在信息化時代,掀起了腥風血雨。
  • 對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批判
    _______轉載自「焦風之南」8月13日,浙江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被停止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而被其洩露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再度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 給《生活在樹上》打滿分,是對高考作文的侮辱
    拜浙江高考一篇奇文所賜,高考的熱度多持續了幾天。 很多人在討論的,是一篇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但是也許是發揮的空間太大,在分數公布後,閱卷組為了展現浙江考生的高水平,公布了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是現代的桃花源記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就是現代意義的桃花源記。嘮嘮叨叨,囉囉嗦嗦地說哲學,遇到哲學的事,必須表示一個態度。一考生的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因引用西方哲學話語,被批評是堆砌生僻的文字,強行植入預設的名人典故,晦澀難懂,味同嚼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作文不能以「看不懂」為榮
    近幾年來,從來沒有哪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浙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面世,毀譽參半,專家說如何如何好,老百姓可不買帳。麥田老師一直以來專注於作文研究,這篇作文也反覆閱讀了,覺得打滿分過分了,但是也不至於打39分,如果我是閱卷老師,給48分。
  • 《生活在樹上》,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想到的幾個問題
    近日,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全網關注。據說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面兩位給了55分的高分,而最終作文審查組卻判為了滿分。引起廣泛爭議的原因是:文章用詞生僻,長句疊加,表達晦澀複雜,給大部分具正常理解水平的網友帶來不小的閱讀障礙。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接地氣也正常
    2020年高考首篇滿分作文出爐,是一位浙江考生寫的題為#生活在樹上# 的作文。該文因出現了大量的生僻詞、學術性語句、學術性名人名言而引發爭議。《生活在樹上》引爭議,生僻字多不說,文筆也晦澀難懂,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我就想問,不建議學生模仿為啥還要發出來?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得滿分?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得滿分?讓閱卷組看見了該考生平時的閱讀寫作、思考水平是高於其他所有考生的,不說見識,不說文章語言結構,單是詞彙量,不僅學生,連許多作家也不如。單是能夠讀懂並融會貫通地運用那些生僻、書面的詞語並且無一誤解無一失當,就足以證明該考生的智商與閱讀的勤奮嚴謹。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接地氣也正常
    2020年高考首篇滿分作文出爐,是一位浙江考生寫的題為 的作文。該文因出現了大量的生僻詞、學術性語句、學術性名人名言而引發爭議。《生活在樹上》引爭議,生僻字多不說,文筆也晦澀難懂,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我就想問,不建議學生模仿為啥還要發出來?
  • 看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有感:真正的生活不在樹上,而是在腳下
    今天被2020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了,本來作為一個離高考已經十幾年的人不想蹭什麼熱點的,但是作為一個本科哲學系畢業生來說最大的爭議在於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也不怪大家,如果我不是學過一點西方哲學,可能看起來也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這位同學平時應該很喜歡讀西方哲學的書,所以在寫作文的時候也不知不覺寫成了西方哲學的文體,以前我們寫西方哲學的論文也是這樣寫,雖然自己也不一定懂,老師也不一定認真看,反正只要湊夠字數就行了。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看不懂?生僻字解析和大神翻譯在這裡
    每年高考完後,除了分數,討論度最大的就是高考作文了。每年都會有那麼幾篇零分和滿分作文在眾多討論聲中悄然冒出來。今年拔得頭魁的當屬浙江的這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從這個分數判定之曲折就知道,這是一篇頗有爭議的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憑什麼拿滿分?
    這幾天,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網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這篇作文評價極高,「它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
    前段時間,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原文內容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說,這篇作文作者語言功底深厚,「生活在樹上」的標題起得標新立異,富有詩意,又內切了命題者要求的「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誤」。難能可貴的是,文章始終圍繞這種「落差」去行文,緊扣了主題,而少有枝節,這避免了高考作文中常出現的主旨不集中的通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看得懂嗎?
    全文178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文/子兮(媒體人)編輯 狄宣亞 實習生 歐陽鑫 校對 吳興發▲滿分作文截圖。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只要掃一眼,就能發現這篇作文的「吸睛」之處。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經歷,就是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
    好多天前,就在網絡上看到了《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每次都明明白白地標註為高考滿分作文。不過,每一次我只是瞄一眼,根本沒有細看,因為我只是個小學老師,說實話真看不懂。每年高考後,網絡上、書店裡都會出現很多「滿分高考作文」。其實大家非常清楚怎麼回事,因為高考工作是保密的,考生的答卷怎麼可能隨意外流?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陳大組長的「狐狸尾巴」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浙江一考生」。雖然這位考生的作文並不完美,的確不應該獲得滿分。客觀上這位考生確實受益了,但責任不在他,不應該把批評對準他一個人。這樣一篇在閱卷之初,在閱卷老師之間就有分歧的作文,為什麼最後居然得到了滿分?
  • 《生活在樹上》給滿分沒錯,高考作文本來就不是寫給大眾看的​
    01這幾天,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噴得不行,看遍網絡評論,沒有一個給說好話的。但,高考作文本來就不是給大眾看的,高考作文是給閱卷老師看的,閱卷老師喜歡就可以啦,關網友屁事?《生活在樹上》讓人看不懂沒錯,閱卷老師給滿分沒錯,高考也沒錯。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讀懂了嗎?
    8月2日,浙江省一篇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們熱議。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當你讀完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種智商不在線的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一句也沒與讀懂。沒錯,這段文字正是來自最近飽受爭議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據了解,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