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春之前追劇《慶餘年》,雖然這部劇已經播完很久了,但是範閒殿前鬥詩的情節還是讓我久久想起。也是這部劇,讓我重新找到了對詩詞的熱愛。小時候我最愛那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直到幾年前我去了新疆,站在輪臺胡楊林時,真正看到了詩中的情景,那一刻我竟然激動地掉下眼淚。
這正是應了那句「詩詞是中國人的精神故鄉」,或許小時候背誦下來並不懂其中深意,但一直暗藏心中,直到某天突然就明白了其中的情緒。我自己非常喜歡古詩,自然希望我家孩子也能在6歲前就能背詩百篇。除了為語文打下基礎以外,根本上是希望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曾做過一個「古文誦讀」試點活動,評估報告的結論: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但是我家孩子可不是我不太喜歡背詩,每次背詩費半天勁也記不住,一背詩就犯困!我一看這也不是辦法,於是開始搜尋起那些幾歲就能背詩幾百首的小神童,希望找到其中的竅門。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兒童的記憶特徵,最後找到了讓孩子簡單背詩的方法。
孩子6歲前的記憶力特徵
機械記憶為主。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所以記憶的很多內容並不是基於理解,都是死記硬背。形象記憶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6歲前的孩子對於圖像、具體的形象記憶更深刻。這也是為什麼6歲前的孩子,看的書籍以繪本為主。容易受情緒影響。心情不高興就什麼都記不住,心情越好孩子記憶的效果越好。記得快、忘得也快。想要6歲前的孩子真正記住一首詩,那麼要經常複習,沒事拿出來背一背。
抓住孩子的記憶特徵,利用這幾個竅門背詩更簡單
一、利用比喻、童謠、故事讓孩子理解詩詞
基於孩子機械記憶的特點,孩子容易感覺枯燥無聊,也很難真正記憶。所以家長要讓孩子背誦一首詩的時候,儘量用一個故事的方式給孩子解釋一些詩詞的意思,孩子更好理解。童謠方式更佳,孩子好理解也好記憶。如果父母的想像力豐富,比喻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方式。
二、利用多感官記憶
多感官記憶指的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等。用這種方式,孩子不但覺得背詩有趣,記得更快也更牢。比如我們想要孩子記住「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江雪》,就可以利用一副相關的圖片,刺激孩子的視覺,這樣孩子就能明白獨釣寒江雪是什麼一種狀態。這樣再搭配著背詩的聲音,會更有記憶點。
三、建議讓爸爸陪孩子背詩
孩子背詩非常容易受情緒影響,而女人又是情緒的動物。很多媽媽都會在陪孩子背詩的過程中情緒崩潰,那孩子自然也受影響。而在情緒控制能力上,爸爸的能力更強,並且在背詩的過程中會更幽默。而且有相關研究表明,父親在幼兒早期讀寫中指導,與孩子將來的成績呈正相關。而且父親更具有權威性,父親帶孩子背詩,孩子會更認真。
為了說服我老公陪著我家孩子背詩,我還專門買了一套《跟著爸爸學古詩》,然後我對老公說:「你看看人家的老爸,多優秀!為了幫助孩子背詩,有畫畫讓孩子記住的,有編童謠讓孩子記住的,有朗誦讓孩子記住的,你認為你能怎麼幫孩子記住」?
我老公自然知道我的套路,於是開啟了孩子的背詩之路。開始我只是為了用這本書來說服我老公,也沒當回事,但沒想到這還真是一本好書。首先這是由三個非常優秀的老爸聯合出版的,畫家爸爸、作家爸爸、主持人爸爸這樣的創作團隊。
正好迎合了孩子的記憶特點,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利用童謠讓孩子理解記憶。融合了三方面的記憶方式,自然孩子背詩效果更好。同時我也承認老公比我有趣多了,孩子更愛跟他學,比如拿讓孩子背《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來說。
老公指著書中的繪畫對孩子說:「你看這畫像不像你尿出來的?」孩子哈哈地笑出了聲音。然後對孩子說:「你尿出了一條河,兩邊的猿猴看你尿出這麼長的一條河,都驚訝地叫出聲音了。然後你這尿出的這條河還很急,把小船直接送出了萬重山。」我家孩子真的在他老爸的胡扯間輕鬆記住了這兩句詩,而且每次背都笑!
當然這是讓孩子快速記憶的聯想記憶法,但孩子雖然會記下來,老公還是會把相關的童謠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更理解詩詞的意思,不僅是背誦下來。有時候老公想偷懶,就會對孩子說:「爸爸給你放主持人讀詩,他讀得可好聽了,咱倆一起學學,看誰學得快」。
而這個主持人也不簡單是央媒「金話筒獎得主」蘇爸爸,相信很多家長平時一定聽過他的聲音。跟著主持人學朗誦,孩子背詩時都沒有東北大碴子味了。總之這套書我自認為買得還算很成功。
這套書一共有4冊,可以學上好幾年,對於孩子的年齡要求也比較廣泛,從兩歲到十二歲都可以學。4冊分為山川之美、懷古之思、家國之愛、人情之暖。
這樣一套優質的好書,一共88元,說服了老公,讓孩子背詩上百首,我感覺這錢花得太值得了,最重要的是我再也不用歇斯底裡地陪娃背詩了,真高興。在這裡瑩姨把這套好書,分享給我的粉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