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1:對話部分考社會熱點內容,多與中西方文化交流有關。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外國人看中國文化;倫敦文化和中國春節;姚明在美國NBA;中國人和外國人對麥當勞不同的看法;新一代居民身份證;上海和上海世博會;討論世界地球日。
複習建議:
這部分考試難度最低,不是考翻譯,而是考察的學生的基本聽力和口語的能力。這20分是學生必須要搶的20分。複習時要緊緊扣住熱門詞彙和近期熱門話題,對於中國和英美一些特有的背景詞彙要特別突擊一下,比如考試出現的中國「古錢」、「春聯」、「麥當勞」。
考試根源:
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衝突,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是一名外事工作者,在中低層次的口譯工作中必然面臨的工作內容,這就是以實用為原則的人事部考試出這種題材的原因。
規律2:英譯漢部分考大會發言,多為大會的基調發言。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 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全球氣候變暖;亞洲的價值與繁榮;科學、信息和社會;介紹愛滋病;英國王妃黛安娜的新聞。
複習建議:
最早的考試可以忽略不計,黛安娜為新聞體,愛滋病過於專業,因此最近5次考試再也沒有重複過這樣的題型。因此,複習時應該緊緊扣住大會英語,背記有關大會英語的詞彙和高頻句子。人事部指定教材的英譯漢內容基本都是大會的演講,尤其是外國人來到中國參加各種大會的演講,以及世界重大會議的基調發言,廣大同學應用聽譯-視譯-聽譯的辦法複習,相信指定教材對考試的指向性。不要過分偏離教材,按照自己的想像複習。考試時的策略是,這40分拿到一半就是勝利,把標準調低一點,努力堅持,不要被不會的東西嚇住,從而產生放棄的心理,或徹底地胡說八道。
考試根源:
人事部三級口譯考試是為社會提供職業的口譯員,尤其是在各種會議上從事交替傳譯工作的口譯員,因此其英譯漢的題型必然以大會的背景為依託。但畢竟只是三級,所以內容不可能過於專業和深奧,只能選擇相對泛泛的內容,也就是用相對嚴肅的詞彙講大而空的內容,這正是會議基調發言的特點。對話部分考題針對一般性外事活動中的聽說能力,英譯漢部分則是針對具體會議中的口譯能力。口譯員基本不會坐在電視邊翻譯新聞,所以黛安娜那樣的題目不會再出了。換句話說,複習時不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新聞聽力方面,因為這不是口譯的話題和題材。
規律3:漢譯英部分考外交式的嚴肅講話,或介紹中國政策和特色。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北京市新春致詞;香港和香港經濟;介紹秦始皇兵馬俑; 新加坡和新加坡經濟;亞洲經濟和中國經濟;中英外交關係;中美外交關係。
複習建議:
這部分的內容最為穩定,複習時抓住指定教材中大而空的漢譯英內容,因為口譯書上的漢譯英部分都是中國的領導在重大場合或重要時刻對外國人的講話,以上每一次考試都有教材的影子。考試時要從這裡拿走30分以上,因為漢譯英的要求會相對較低,大體說出意思就行,這畢竟是三級考試,不必在語言的細枝末節方面或所謂的"地道"方面太計較。
考試根源:
口譯譯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任務就是站在中國的領導旁邊,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政策、國情或有中國特色的事物,或在領導發表冠冕堂皇的外事講話時進行視譯或交替傳譯。
規律4:漢譯英部分的間隔短於英譯漢,因為英譯漢只要聽懂了就說的出來,中國人說中國話不存在速度問題;而中國人講英語時速度會慢下來,所以這部分要快說,關鍵是熟練,考前也要進行必要的訓練。
規律5:考試的英文朗讀為英國人,學生要有針對性地適應英音。
規律6:數字的翻譯是口譯基礎,每一次考試都會涉及,雖然相關內容不多,但對準確性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考前要從英譯漢、漢譯英兩方面有針對性地結合句子、段落進行快速聽說練習。
綜上所述,人事部的考試是實用翻譯派的代表性考試,其出題的依託都是一名中級的口譯員實際會面對的情況,其判定你分數的標準也是社會的標準,實戰的標準。因為大多數學習者都是學生,不了解口譯的實戰性,在複習時容易偏離正軌,所以大家應該把握住人事部的這個思路,認真結合其真題和指定教材複習,相信你自己,只要複習對路,抓住竅門,這個考試完全可以通過。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