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量老人老無所依,長期獨居病亡無人理!與我國老人相差懸殊

2020-12-17 照理說事V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說事。

我們以往就講,今天的日本早就步入到了一個超老齡化社會,它老年人的數量簡直是讓人觸目驚心的。當然,日本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經濟比較好,環境比較好,飲食比較健康,所以人的壽命很長。

而且經常有朋友從日本旅遊回來就說,日本的老人簡直看不出老來,很多七八十歲白髮蒼蒼的老人還在社會上工作,加油站幫你加油,幫你開大巴車,在便利店幫你收銀等等。但是反過來想,那個是身體健壯的老人,身體健壯自然還能出來工作,生活還比較順暢,自己還多份收入挺有意思的。

可問題是不是每一個老人到七八十歲的時候身體都那麼健壯。咱們太有經驗了,人過了六七十歲之後,身體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我們明面上能看到大量的日本健康老人在社會上繼續工作,暗地裡還有大量的日本老人過著痛不欲生的晚年生活。

而且日本這個民族咱們也了解,日本人出了名的不願意給別人增添麻煩,不光是不給外人、不給鄰居、不給同事增添麻煩,也不想給自己的親人增添麻煩。所以今天日本有大量的獨居老人,什麼意思?就這個老人自己一個人住在一間房裡,親戚朋友子女可能幾個月才來探望一次。

老人身體好的時候,多少還能維持正常生活,老人一旦有個病有個災,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日本甚至專門催生了一個工種,那就是替獨居老人收屍的工種,有很多獨居老人死亡一兩天、一兩周、一兩個月之後,才被鄰居發現,因為那個氣味已經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就得請專業工種來替老人收屍。

而且老人生前居住的房子都得有專業人員給恢復原樣,才能讓別人繼續住,否則那個味道都是正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日本的很多經驗真的是能夠提供給我們的,我們國家有沒有獨居老人?也有,咱們這麼講,雖然我們老齡化沒有日本嚴重,但是今天中國很多大城市那也是步入到老齡社會了。

我們以前也舉過例子,上海市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佔到戶籍人口的1/3了,這麼多的老人,有很多人真是獨居的,甚至連老伴都沒有。因為我們的社會發展太快了,有很多子女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離開原生家庭,遠赴海外或者別的城市求學、生活、工作,所以中國的很多城市出現了特別多的空巢家庭。

北京市就有一個統計,僅北京一個城市就有超過30萬的獨居老人,很多獨居老人還是超高齡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那麼怎麼辦?我們能坐看我們的這些老年人淪落到跟日本老人一樣嗎?當然不行了。

所以最近幾年來,北京市一直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政策救助幫扶獨居老人,北京市找了很多志願者,每個月甚至每半個月一次,都要讓這些志願者到獨居老人家去探訪,看看老人有什麼需要,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讓他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而且不光有人過去,錢也得過去,北京市有很多的財政補貼就是要救助幫扶這些獨居老人的,有很多老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通過申請政府就可以給你每年幾百元,上千元的補貼,你可以拿這個錢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購買居家醫療服務。

雖然這個錢聽起來不是很多,但是他真的表現出了整個社會對老人的關愛,我們相信中國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一定會比日本老人強的!

相關焦點

  • 如何讓獨居老人老有所依
    我國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獨居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近10%。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是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老人坐在板凳上死亡    成都市撫琴西北社區負責收水費的王女士連著幾天敲筒子樓6樓獨居老人康健的門,總無人應答,她覺得「不太對勁」,把情況反映給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和轄區民警一起趕到時,發現康健已經死亡3天左右。
  • 日本12萬人孤獨而死: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在日本,獨居的人在家裡,因疾病等原因死亡而不為人知,被稱為「孤獨死」。2015年,日本有150萬人死亡,其中大約3萬人孤獨而死,十年間增加了近4倍。日本也已經進入獨居時代。隨著未婚率上升,獨居人口的比例也持續攀升,到2040年,獨居家庭將佔日本總家庭數的40%左右。老齡化,不婚,少子,都不是新聞。
  •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十天沒吃喝只能爬行 希望每位老人老有所依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十天沒吃喝只能爬行 希望每位老人老有所依時間:2016-10-16 17:13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獨居老人家中摔倒十天沒吃喝只能爬行 希望每位老人老有所依 獨居老人在家中遭遇事故而無人救助的新聞越來越多,獨居老人的問題也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有錢就不怕老無所依?看一個獨居老人的生病,你轉換觀念還來得及
    錢,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法器,這絕對是大部分人的認知。有錢人「不怕」,可以豪橫。30歲的人,問到他老了以後養老的問題,可能會說去養老院,或者根本還沒考慮。考慮養老問題的四十歲以後的人,大多數認為工作時候交了養老保險,老了有保障,事實情況怎樣呢?
  • 你的未來是獨居老人還是空巢老人
    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導語: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漸尖銳。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獨居老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比普通老年人更為沉重的負擔。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沒有伴侶的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身邊。長日漫漫,一個人承受孤獨,百無聊賴,他們就是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解答。空巢老人 包括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空巢老人的定義,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智研諮詢研究表明,據2016年的中國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數據推測,預計到2020年年底中國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數量將達到1.5億,佔到全國人口的12.5%。數據的背後不僅是沉重的養老負擔,更是老年人們難以言喻的無奈與孤獨。
  • 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志願者朋友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老、助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我國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空巢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都在外地無人照顧的高齡老人(原則75周歲以上)。「獨居老人」是指喪偶的「空巢老人」。這些老人或經濟困難,或心理寂寞,亟需來自社會的關心關愛。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現狀獨居老人: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4—2—1式家庭結構導致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時,現代社會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社會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獨居老人離世,遺產如何解決
    獨居老人離世,遺產如何解決剛看到標題,大家一定以為當然是給兒子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父親死後財產由兒子繼承,這是理所應當的。對此種觀點我不認同,具體分析如下:一、老人獨居期間,誰來奉養這個是決定遺產如何分配問題的關鍵。老人身體健康之時不會有此疑問。因為此時,孩子剛剛成家立業,會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
  • 英媒:中國獨居老人增加 政府需增加保障提供
    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幾乎3/5的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這比大多數富裕國家的比例都要高。不過,這樣的局面正在迅速發生改變。父母和子女分開住的情況越來越多,當配偶去世後,健在的一方往往獨自生活。在中國所有單人家庭中,1/5是65歲以上的老人。與年輕人獨居不同的是,沒有幾個老人自願作出這種選擇。許多老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在這些獨居老人中,女性所佔的比例很高,這是因為她們的壽命往往比丈夫長。
  • 為了「改命」,殘忍殺死無冤無仇的獨居老人。荒唐因,致命果
    獨居老人被慘死家中,童言無忌竟成破案關鍵2018年11月7日上午,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蔡家溝村的獨居老人蔣某被前來找他的村民發現死在自家的堂屋中,村民立刻報警。因為身有殘疾,蔣某收入很低,獨居在家。警方在走訪調查中發現,蔣某脾氣好、為人謙讓,沒有與其他村民有什麼大仇怨。不是為了錢財,也不是為了仇怨,兇手的殺人動機一時間讓警方理不清頭緒。就在這時,走訪中,一個孩子提供了一條重要信息。這個孩子在上初中,每天和同學從學校放學回家都會抄近路經過蔣某家。
  • 我衣食無缺,但我老無所依!
    原標題:我衣食無缺,但我老無所依!  今天的老人大部分已衣食無缺,但在晚年照護和精神關愛上仍處於「老無所依」的苦悶當中。「老了那又怎麼樣」?生命不能將就妥協,越來越多的子女要求自己的父母獲得更好的照護,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關注如何精準定位養老市場。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我國的社會結構日新月異,不斷地發生變化,面對這個老齡化的社會,留守老人、獨居老人在家意外摔倒、突發疾病等事故越來越多,老福認為,獨居老人所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不僅僅是家庭所要度過的難關,同樣也是整個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完善養老政策、制定以及優化養老制度,依老福之見是迫在眉睫了。
  • 拋開300萬房產看上海獨居老人
    觀點一 不要被300萬房產 遮住眼睛 皇甫世俊 拋開300萬元房產、水果店攤主這些標籤,上海獨居老人將房產贈與熱心小夥的事兒,其實就是空巢老人身前事和身後事的問題。要知道,在中國有大量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失獨老人,在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有房產這個最基本的壓身財產的情況下,在絕大多數人選擇居家養老的情況下,這些老人的養老和財產處理就是一個特別玄學的事情。 誰沒個七大姑八大姨啊,一個長期無人照顧的老人,總能找到一個天各一方、長期不聯繫的親戚,而且還擁有理論上的財產順位繼承權。
  • 「女租客發現床頭天花板滴血」:獨居老人,活成一座被遺忘的孤島
    根據相關數據,中國獨居和空巢老人將達1.18億人,幾乎佔到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數字十分龐大。但是目前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床位明顯不夠,基礎十分薄弱。作為兒女,很多人又工作太忙無暇照料老人,加之城市房價、物價普遍較高,老人不適應城市生活環境等問題,很多老人選擇獨居,養老問題愈發突出。
  • 獨居老人,有想過當你老了,會是怎麼養老呢!
    獨居老人,英文是: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伴隨著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傳統的核心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的家庭結構成為主流,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時現代社會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社會現象成為社會各屆關注的焦點。
  • 武漢獨居老人死亡,折射出我國空巢老人現狀如何
    事實上,在國內向周某某這樣的獨居老人還有很多。根據《2019-2025年中國老年人保健服務業全景調查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佔17.9%,其中65歲及65歲以上人口為16658萬,佔11.9%。 60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859萬人,增長了0.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增加了827萬人,而中國的老年人口將在未來進一步增加。
  • 寵物—獨居老人的精神安慰劑
    生活中,一些空巢老人缺乏陪伴,無事可做,為消除孤獨感,許多老人開始養起了寵物。那些寵物也成為了老人很好的生活伴侶,幫助老人調節心理健康,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光芒。寵物貓讓老人有了「被需要」的感覺「人老了,身邊不經常有人,養一隻貓讓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一位快90歲的老奶奶喃喃自語道,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覺得小貓咪既給了她陪伴,也是最懂她的。老奶奶一邊平靜地說道,一邊滿眼寵溺地望向她的寵物貓。
  • 老人85歲,退休工資7000多,兒女不讓死:這,比老無所依更悲哀
    那些被忽略的老去的人,就像是角落中被遺忘的瓦礫一般,雖說依舊存在著,但是外表是破敗的,內心也是滄桑的。說起老去,很多人最怕的便應該是這四個字:老無所依。老來以後的日子,是被秋風掃過的落葉,無根無萍,有時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擁有幸福的晚年。就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老去的時候,做到教科書般的孝順一樣。
  • 獨居老人陽臺裸身呼救4晝夜: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反映出獨居老人的生活困境。,死去的時候悄無聲息,孑然一身。或是搬張凳子到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感受一下生氣。張女士以前關係好的幾個老姐妹,現在也基本是一個老人一個家。老年人數量龐大的背後,是千千萬萬的獨居老人、困難老人。據全國老齡委公布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城市老人獨居率已經接近50%,農村老人獨居率也達到了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