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茶文化和中國的茶文化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020-12-19 響品有約

許多的人喜歡看一些外國電影,裡面最容易出現的一副場景,便是在茶餐廳或是在家庭聚會中,裡面的人們總是優雅的一面談笑風生一面喝著茶吃著點心,好似生活中處處都這麼悠閒的模樣。小約與同事曾經也對影片中的多個這樣的場景多番對比,發現英國就喝茶上面,跟咱們國家有些許多的相似之點。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也就總有人會拿別國的一些與中國的來進行對比,從傳統文化到人文情懷,從人文情懷再到各個細枝末節。茶圈以外的人來看,總是會將別國的茶文化與中國的茶文化來進行對比,譬如英國和中國的茶文化之間,也就有了像小約這樣喜歡找相同之點,也喜歡找不同之點的人群。

在許多的人眼裡,廣東或是香港地區,他們喜歡舉辦茶會,喜歡吃茶點,逢時喝茶總會少不了點心,在這一點上似乎與英國的下午茶有著許多的相似。其實英國人喝下午茶跟東方人品茶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他們不會隨意地吃些點心,通常就是經過精心的搭配成套來出現,相對比說,就會顯得比較精緻。

要說相同點,中國與英國同樣喜歡紅茶,但中國的茶分類比較多,像是綠白黃青紅黑,而英國則絕大多數偏重於喝紅茶;喝茶時也都需要使用茶杯、茶壺以及一些茶具,但中國的茶具材質比較多,茶具上的圖案更是多得像天上的雲,而英國的茶具相對來說材質會顯得比較單一,而且都是成套使用且鑲有金邊。

要說茶文化,幾乎人人皆知茶起源於中國,茶文化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對咱們自己,還有其他國家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全球文化相互影響的背景之下,中國的茶文化不斷地向外輸出,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巨大的迴響,許許多多的茶學研究者對中國的茶文化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現在看來,英國也好或者美國也好,他們對於茶的飲用,大多數是以快捷為主,比如速溶茶,而咱們對於茶的飲用,還是多會遵從於以往以工夫茶衝泡為主。一方或者只看重了茶的飲用,而咱們除了這個之外,更是對著茶的文化有著許多「執念」。

相關焦點

  •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茶葉被英國引進之後也逐漸與英國人的生活相結合,出現了與中國不同的對茶的品嘗和看法,茶葉在英國的本土化趨勢越來越強,已經不拘泥為一種進口產品。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在這裡完全沒有體現,是一個獨立的、不同於所有國家的茶文化。
  • 茶文化對英國的影響有多大,從什麼地方體現出來的
    研究茶文化在英國文學作品中的應用,對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與傳承,具有極大的意義。英國最初接觸茶葉,要得益於葡萄牙這個國家。葡萄牙的公主凱薩琳,加入英國皇室,將自己最喜歡的中國茶葉帶入了英國,從這個時期開始英國宮廷以及達官貴族中開始流行飲茶,這個時期茶葉是非常貴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沒有機會獲得茶葉並飲用。
  • 日本茶文化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大量與茶有關的文學作品
    由於是僧人最澄歸 的緣故,因此日本的茶文化一開始便帶有濃鬱的佛學色彩,同時最早也 是先流行於寺廟和僧人當中。從當時日本的一些文獻和詩歌集中的記 載我們能夠知道,日本人在飲茶上幾乎是全盤複製了中國唐朝的飲茶 之法,如餅茶煎飲法等。另外,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日本茶文化受到 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亦出現了大量與茶有關的詩歌及文學。
  • 茶文化之——茶的起源與傳播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從最初的神農嘗百草到如今飲茶作為居家必備,待客之首選飲品,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明清時期,茶葉的加工製作和飲用習俗有了很大的改進。炒青制茶法的普及,由「衝飲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飲法」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飲茶方法。發展至近代,隨著品種越來越豐富,飲用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茶已成為風行世界的健康飲品之一。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新中國茶業事業的恢復和「文化熱」的興起,以及海峽兩岸文化界人士,尤其是兩岸茶文化界人士之間交流的增多,中國大陸開始出現一種對茶文化關注和研究的自覺,「茶文化」這一新名詞也應運而生,並不斷有專家、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各界有識之士對其概念、內涵與外延進行闡釋、界定。
  • 我國的茶文化最佳旅遊地有哪些
    今天我給大家歸納一下我國的茶文化最佳旅遊地。我國的茶葉產地有很多地方,但開發成為茶文化旅遊地的就相對比較少了,特別是成為茶文化最佳旅遊地的就更少了,但我認為以下幾處地方開發成為旅遊地卻是很不錯的。一、浙江杭州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作為名茶之鄉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西湖龍井更是出名。從杭州百年茶文化"江南茶憶"展,到"西湖之春"春茶會;從集茶肆、茶會、茶學研究為一體的「茶人之家"到中國唯一的茶專業生態型自然博物館,都是非常不錯的茶文化旅遊地。
  • 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
    中國茶文化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當之無愧的茶文化發源地。而茶文化傳入西方國家的時間,是在16-17世紀之間,最初在荷蘭與葡萄牙開始普及,17世紀傳入英國。後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英國茶文化逐漸自成體系,並呈現出自己的特點。美國與英國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接觸茶葉的,與英國不同的是,美國人鍾愛飲用冰茶和速溶茶。
  • 簡單聊聊中國的茶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十分悠久漫長。世界上的茶文化公認起源於中國,可是如今全世界最大的茶葉銷售國竟然是英國,最盛行的茶文化也是日本的茶道。茶主要有這六種:葉綠湯清,清香醇美鮮爽的綠茶湯色黃白,色白隱綠清爽甘美的白茶葉黃湯黃,金黃明亮甘香醇爽的黃茶青綠金黃,清爽醇厚的烏龍茶葉紅湯紅,香高色豔味濃濃厚甘醇的紅茶
  • 漫談中國茶文化,喝什麼茶大有講究
    自古以來,我國就對茶深有研究,茶文化形成也遠遠早於歐美及日本。可以這麼講,在中國,喝什麼茶都大有講究。對此,你知道多少?我國茶的起源。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第一個發現茶可以作為去除身體毒素飲料的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他把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入藥用時代。
  • 茶中千百味,一篇弄懂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涵義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燻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
  • 現代茶文化復興的歷程
    1981年,陳祖槃、朱自振編輯的《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手寫影印本)出版,這是國內首部較全面的古代茶文化資料彙編1982年8月,杭州「茶人之家」成立,1983年創辦《茶人之家》雜誌,1993年改名《茶博覽》。
  •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茶文化與杭州
    但對愛茶之人來說,杭州「茶都」的名氣要更勝一籌。不僅有「茶香、茶韻、茶業、茶學、茶景」,更有全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是我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它集文化展示、科普宣傳、科學研究、學術交流、茶藝培訓、互動體驗及品茗、餐飲、會務、休閒等服務功能於一體,是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並且讓西湖龍井茶的文化特徵和人文內涵彰顯
  • 淺析中日茶文化的差異
    唐朝時期,中國茶文化飛速發展,形成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唐羽所作《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他將佛、道、懦三家思想融入茶中形成了中國的茶道精神。宋代時期,茶葉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 不僅因為文人的推動也因為整個時代背景的推動。茶文化在這個時期生機勃勃,但是茶藝逐漸走向了複雜繁瑣精細,反而失去了茶藝本身的品質。
  • 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
    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時間:2017-05-01 10:36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 日本人對茶情有獨鍾。據說,日本人對中國陸羽《茶經》的研究比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工夫茶和中國茶藝已在日本生根並獲得了發展。
  • 「小口啜飲,稍稍停頓」,女性茗茶背後,英國茶文化的轟烈波濤
    文:如果歷史會說話細數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最早從中國誕生,隨後伴隨著貿易的發展進入到西方各國,以英國為代表,茶文化在英國生根發芽並表現出獨特的風採。英國女性在茶文化的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她們的號召之下,英國茶文化完成從貴族到平民的普及。
  • 山西新名片: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
    本報記者 曹英 吳暉共享山西藥茶,共建茶商之都。「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建設啟動儀式日前在山西祁縣舉行。「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祁縣,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更是萬裡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和集散地。其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交通條件便利,具有發展山西藥茶和「打造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的資源整合優勢和產業協同發展優勢。祁縣昭餘古城現有茶商遺址33處,其中13處茶商遺址已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茶文化:清雅茶文化,砥礪前行中
    茶與茶文化的起源發展茶樹的原產地位於中國,所以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民間飲茶的興起最早始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茶葉便成了市場上的暢銷商品之一,它的興起,對唐朝的經濟發展可謂是起到了極其明顯的作用。
  • 中國茶文化-茶的起源
    所以茶的起源西周說、秦漢說、六朝說自然削弱了很多,只能作為中國茶文化的發展來茶的起源:現在茶文化的過程——「茶之為飲,發乎於神農氏,聞與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發展與明清」1發乎於神農氏東晉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巴志》記有「以茶納貢」、「園有香茗」兩處茶事,《茶經述評》等當代很多茶文化著述認為,這兩處茶事可追溯到「武王伐紂」的周代.
  • 物言攜中國茶文化使者訪英,匠人作品受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9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特別的一年,應英中國際友好交流中心、英國華商會的誠摯邀請,由中國廣州市藝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物言)策劃的中國茶文化使者赴英交流訪問活動一行來到英國各地進行茶文化及非遺藝術交流。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此次茶文化使者們帶上了由中國廣州市藝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物言)藝術家徐天碩、陶藝大師梁向昭設計創作和藝術家黃明共同製造的代表廣府陶瓷文化的西村窯陶瓷藝術茶具精品作為禮物贈予英國各大博物館收藏。
  • 中國茶文化的三和表達
    近幾年來,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三和茶業,用茶的視角和語言,向國際社會表達中國悠久的茶文化,向世界講述中國好故事,讓世界感受中國的茶香文韻,在中國茶產業中率先走出一條品牌國際化的康莊大道,完成了中國茶品牌向中國文化品牌的國際性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