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儒王陽明曾經說過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很喜歡這四句話,因為它精準地概括了人性,而在這四句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
的確,人性的複雜,已經不能用我們小時候童話故事裡的好人和壞人來區分了。
做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以做善事,有時候意念忽轉,也可能做些惡事,這都沒有關係,因為很少有人都能夠做到「為善去惡」的大格物境界,但人不能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更不能失去良知。
有良知,是一個人做人的底線。
但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情,實在是讓我有些意難平,不吐不快。
最近,傑瑞集團(兼中興)高管鮑X明強姦未成年養女案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在全民集體聲討鮑X明禽獸行徑的時候,《財新網》居然炮製了一篇「蘿莉配大叔」的所謂深度報導,硬生生地把這個悲慘的故事洗白成了一個「自小缺少關愛的女孩向『養女』尋求安全感」的所謂愛情故事。
為了避免發表偏頗意見,我強忍不適,把財新網的這篇奇葩文章《高管性侵養女事件疑雲》給看完了。
說實在的,作為一涉獵各種言情文的腐女,珏姐表示也看過不少的養成文,但那些養成文,年齡大多相差個幾歲、最多十來歲,而且實質感情都是在養成一方成年之後才發生,像財新網寫的這麼噁心、這麼臭不要臉的「未成年」養成文真的是聞所未聞。
簡直三觀盡碎。
我們姑且不說這位養女有沒有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畸戀上養父,自願與之發生關係(反正我作為一名女性,根本無法相信),就單單從一個40歲的男人從女孩14歲開始就強姦她、對她身心造成不可磨滅傷害的角度,這種行為就罪無可赦。
編發這樣的「強行洗地文」,財新網的記者、編輯以及高層管理者,良知在哪裡?
後來我看了一篇評論文章,說在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財新網寫這種自找打臉的東西,就是為了刷流量,有流量有錢賺就行了呀。
另外,財新網作為一個代言金融經管界的「新媒體」,自然要為其金主「爸爸」和其背後的資本服務,鮑X明是金融經管界的所謂高層「精英」,這次丟這麼大臉,財新網不為其找回點面子,為出公知最多的金融經管界搖旗吶喊吶喊怎麼行?
其實這已經不是財新網第一次發表這樣三觀不正的文章了,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它就曾報導過多篇立場存疑的文章,比如武漢養老院、比如採訪管軼、摸黑中國政府,比如洗白英國群體免疫……
這又讓我聯想到去年香港暴亂時的《蘋果日報》、《明報》等黃色媒體。在這些媒體眼中,哪有什麼真相,哪有什麼良知,哪有什麼底線,有的只是博眼球、炒熱度、向其背後的資本跪舔罷了。
對於這樣不知好歹的媒體人,我只能回應一個字:滾!
前一陣子,方方和她的日記又火了。於是我又想寫點啥了,大家姑且認為我對這件事情有執念吧。
這次我不想談方方和她的日記本身,我想談的是,她的日記英文版在亞馬遜上預售、接著德文版也出來後,某些國人的反應。
3月初我寫了一篇《我眼中的方方〈武漢日記〉》,評論區基本上是全網黑,後來我又寫了一篇《只要內心正直,什麼問題都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評論區的頂和踩已基本上對半開,時至今日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我認為絕大多數人都應該已經看清事情的真面目,開始對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持反對意見了。
但當我的高中同學給我發了一個叫「二湘的十一維空間」公眾號後,我才發現自己還是太天真了,支持方方的聲音,依然多到嚇人,且這個公告號的閱讀量,依然是10萬+起跳。
說方方捐稿費捐版權所得,說這才是良心。
我去,把人賣了,然後把賣人的一部分錢拿出去給被賣人和他們的家屬,你特麼的告訴我這叫「良心」?
這是神經得堅強、思想得多頑固,頭腦得多「失智」,才能說出這麼有「良心」的話。
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了?
好吧,我承認,方方和她的日記,曾在很大程度上撕裂了族群,分裂了中國人的思想。但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在這部日記出版的如此神速、西方在介紹這部日記時大肆抹黑中國的時候,居然還有人認為方方和她的日記是「武漢的良心」。
我真的很難過,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醫護人員、我們無數的基層工作者和志願者做了那麼多光明的事情,還是有人視而不見或避而不談。
他們記不住那些溫暖的抗疫故事,記不住湖北人民歡送援鄂醫務工作者的感人場面,記不住武漢解封時那炫爛奪目的燈光秀,他們只記住了湖北和武漢政府前期的失誤,只記住了醫療系統被擠兌時人們的慌亂和痛苦,只記住了黑暗和慘澹。
但上天給了我們一雙黑色的眼睛,難道不是用來尋找光明的嗎?難道只看到陰影而看不到陰影上方的陽光,就是所謂的「良知」嗎?
這樣的「良知」,不要也罷。
年前有一次赴一個轉業幹部的飯局,席間聽到一個正團職轉業幹部一直在抱怨部隊,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說部隊官僚主義嚴重、不講人情,部隊發展一無事處。
這人我不熟,但我知道他是在部隊裡提的幹,而且分到了部隊的房子,轉業安置的單位也不錯,待遇也很好。
我就納了悶了,各方面都已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要轉過頭來罵部隊?部隊怎麼就對不起他了?
我回去後和老公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他說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比如說他曾被領導批過,或者仕途上他認為本來能更進一步卻沒實現,或者他啥委屈也沒有,就是對體制看不慣,喜歡懟天懟地。
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了連嶽上了3月24日微博熱搜的一篇公眾告文章,原因是他在文中的最後一句話:
別再用納稅人的錢養一堆作家了,別以為養著他們就自然是你的吹鼓手,更大可能是享受你的待遇、福利和特權,還是博一博反體制的美名。
這段話我大致理解是在說國內的公知,但我發現用在那名轉業幹部的身上也挺合適。
你品,你仔細品。
現如今的中國,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比如有著多套房、住大別墅的方方,比如享受廳級待遇卻還喊著「外國的月亮就是圓些」的前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周百義,再比如這名受益於部隊卻不知感恩的轉業幹部。
講真,我還真不相信他們是為民請命、是為國家為部隊操心。
他們不過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固守著文革剛結束時傷痕文學的那一套,用放大鏡去尋找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陰暗面,來以此譁眾取寵、來彰顯自己的「眾人皆醉我獨醒」。
當然,我不是說這個國家和社會就沒有陰暗面了,有陽光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但作為一個真正有良知的人,難道不應該是先肯定陽光的燦爛、肯定自己曾沐浴過陽光,再出來找陰影、找問題、找不足嗎?
我拜託他們,能拉開自己家中的窗簾,去看一看外面的高樓大廈,看一看民眾的朝氣蓬勃,看一看中國幾十年發展的豐碩成果……
他們一邊享受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所帶來的紅利,一邊對著國家和社會指指點點、罵罵咧咧,指完罵完還不去為改進國家和社會確實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努力,只為罵而罵。
他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這段時間我常常在想,自改革開放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公知們不斷唱衰中國、無數中國人被忽悠被煽動的時候,是哪些人在默默地奮鬥,在讓國家變得一天天強大,讓無數的恨國黨、跪西族變成了自乾五、小粉紅。
是國家的決策者、頂層智囊團,是軍人,是科技工作者,是工業黨,是愛崗敬業的醫務工作者、企業家、產業工人、教師、農民、公務員……是無數為了中國的前途命運埋頭苦幹的人們。
他們,才是中國的良知與良心。
就讓那些眼裡沒有光明的媒體人、公知、跪舔族、失意黨們留在黑暗裡吧!
我們要做的,就是和祖國在一起,努力奔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方向,大步前行。
向奮鬥者致敬!
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致敬!
拿起筆,隨便寫寫就行
記錄下你人生這場特殊旅行時的心情
投稿請發 taogetalk@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