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孩子寫作業真是家長的一大「心病」呀!
「我家孩子二年級,不盯著就不寫。」
「如果不盯著,估計一晚上就甭睡覺了。」
「現在的孩子真是不省心啊,我們小時候哪有父母陪著寫作業的,還不都是自己自覺按時完成了。」
首先,時代不同了,我們小時候沒有這麼多的誘惑,現在手機、電腦、平板、遊戲,就連大人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這也就使得孩子沒辦法真正專心下來學習。
其次,陪孩子寫作業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關鍵是方法對不對。
一:對於自覺型學習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放手
有的孩子比較聽話,大多數情況下不用大人催促提醒,尤其是小女生。這種情況下,家長就不要「陪寫」了,畢竟大人坐在上邊,會讓孩子更加緊張。
二:對於對學習特別被動的孩子,家長要做好2點
1:家長學會當「甩手掌柜」
相信大多數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都是沒有耐心的,看到孩子有不會的題,恨不得馬上把答案丟過去。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懂得思考。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比如您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覺得這道題應該怎樣做呢?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帶著方法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給「方向」,不要給「方法」
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做題的方向,讓孩子結合知識點來解題,而不是直接給出方法。
比如,家長可以結合題目引導孩子:這個題目你覺得是考察的哪個知識點呢?以前有沒有做過類似的題型呢?幫助孩子梳理學過的知識脈絡,由點及面的引導。
當孩子通過認真思考解決了難題時,趁著孩子興奮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請教孩子的解題思路,並加以讚揚,這樣下一次,他就更喜歡自己想辦法了。
把每道題都當做絕無僅有的「潘多拉盒子」,其實,我們告訴孩子答案,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掃興,奪走了他們體驗思考帶來的快樂感。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會思考,而是家長太急於「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