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盯著孩子就不寫」: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要做兩件事

2020-10-16 浩源的媽媽

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孩子寫作業真是家長的一大「心病」呀!

「我家孩子二年級,不盯著就不寫。」

「如果不盯著,估計一晚上就甭睡覺了。」

「現在的孩子真是不省心啊,我們小時候哪有父母陪著寫作業的,還不都是自己自覺按時完成了。」

首先,時代不同了,我們小時候沒有這麼多的誘惑,現在手機、電腦、平板、遊戲,就連大人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這也就使得孩子沒辦法真正專心下來學習。

其次,陪孩子寫作業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關鍵是方法對不對。

怎樣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一:對於自覺型學習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放手

有的孩子比較聽話,大多數情況下不用大人催促提醒,尤其是小女生。這種情況下,家長就不要「陪寫」了,畢竟大人坐在上邊,會讓孩子更加緊張。

二:對於對學習特別被動的孩子,家長要做好2點

1:家長學會當「甩手掌柜」

相信大多數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都是沒有耐心的,看到孩子有不會的題,恨不得馬上把答案丟過去。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懂得思考。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比如您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覺得這道題應該怎樣做呢?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帶著方法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給「方向」,不要給「方法」

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做題的方向,讓孩子結合知識點來解題,而不是直接給出方法。

比如,家長可以結合題目引導孩子:這個題目你覺得是考察的哪個知識點呢?以前有沒有做過類似的題型呢?幫助孩子梳理學過的知識脈絡,由點及面的引導。

當孩子通過認真思考解決了難題時,趁著孩子興奮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請教孩子的解題思路,並加以讚揚,這樣下一次,他就更喜歡自己想辦法了。

把每道題都當做絕無僅有的「潘多拉盒子」,其實,我們告訴孩子答案,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掃興,奪走了他們體驗思考帶來的快樂感。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會思考,而是家長太急於「表現」了。

相關焦點

  • 「不盯著孩子就不寫」,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要做到這兩點
    我是浩源媽媽孩子寫作業真是家長的一大「心病」呀!「我家孩子二年級,不盯著就不寫。」「如果不盯著,估計一晚上就甭睡覺了。」「現在的孩子真是不省心啊,我們小時候哪有父母陪著寫作業的,還不都是自己自覺按時完成了。」
  • 《讓孩子學會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是家長可以教孩子最重要的事
    美國的達林·斯威特蘭和羅恩·施託爾伯格合著的《讓孩子學會思考》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兒"。他正在努力的回憶著,沒想到媽媽卻一把打斷他,把剛剛削好的蘋果拿到了孩子面前,催促著東東趕緊吃點水果。東東是一個願意獨立思考的孩子,可是他的獨立思考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媽媽打斷。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家長要做對兩件事,學會一個方法
    孩子語言發展出現了問題,是很令家長頭疼的事,尤其是當別人家的孩子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家長就更加寒心了,自己的付出也不少,可孩子就是遲遲不開口說話、要麼就是說話有問題,連叫句爸媽都不會!於是就到處去訓練、幹預、矯正、康復,可結果呢?沒有效果的佔多數,少數有效果的,還有些人懷疑是孩子該到說話年齡了。
  • 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從此不煩惱
    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這是蘇格拉底教育的核心,讓孩子自己思考問題,家長僅在旁邊做引導,甚至連對錯也要孩子自己去發現。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孩子很缺失的一種能力,現在的校園教育,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學習,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學生,只是一股腦地接受。甚至他們連為什麼要學習一些字都很困惑,我平時生活有用不了這些,幹嘛要學呢?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
  • 還在天天盯著孩子寫作業?家長用對方法,孩子主動學習不操心
    眼看又要期末考試了,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都要盯著孩子學,結果,經常是沒寫出來幾道題,家長就已經發火了!其實,想要孩子能夠認真寫作業,不是靠盯著孩子寫作業,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 不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思維過於依賴,家長要適當「孤立」
    和以往不同,她沒有扔下書包,而是坐在我身旁,神情嚴肅地說:「媽媽,今天我先寫作業!你陪著我寫!」在我猶豫思考之時,女兒已經開始「奮筆疾書」,足有奮發圖強的氣勢。我倚靠在沙發上小憩,等待她結束作業時的一句「媽媽請檢查」。五分鐘過後,女兒對我說:「媽媽,這道題怎麼做?」面對如此簡單的題目,我鼓勵她仔細思考,她卻有些不情願,嘟著嘴說:「我想不出來,你幫我想吧。」
  • 不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思維過於依賴,家長要適當"孤立"
    之後我明白了提前寫作業的用意,趁我閒暇之時,她&34;我教她做題。快速完成作業後,便和小夥伴下樓玩耍。小小年紀不願意動腦思考,即便是簡單的問題都擔心&34;。大腦長期處於&34;狀態,難得孩子的思維不會&34;嗎?
  • 不盯著,孩子就不學習?家長該如何推動孩子自律自覺?
    在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家長都知道有的孩子自覺,學起來輕鬆也不需要家長管,可是很多孩子是你不盯著他就不寫,尤其是在家上網課,你必須一直盯著他,不然就切換手機玩起遊戲,聊起微信了,很多家長表示:很累!家長一定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才導致孩子厭煩寫作業不自覺。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另外,如果總陪孩子學習,長此以往,孩子形成依賴性怎麼辦,這不利於孩子的獨立自主,不如就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學習。其實,要不要陪孩子學習,應該要視孩子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低年級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弱,所以需要家長的陪伴。注意陪伴不等於全程監督,也不等於替代寶貝學習。
  • 家長這樣輔導孩子做作業,不僅娃沒心思寫還會害怕,很多家長中招
    「真的是榆木腦袋,這麼簡單的題想不出來嗎?」 …… 兒子在旁邊寫作業,母親操的心簡直是比兒子還多,時刻在旁邊緊盯著,寫錯一處指出來一個,寫錯兩處指出來兩個,孩子稍微一思考,母親便急的在旁邊跳腳。
  • 教孩子寫作文,先教她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寫作文費勁,讓做家長的頭疼。教吧,問題是怎麼教?教什麼?見效最快的是寫套路作文,給一個固定的思路,像理科的公式那樣,套進去就完事大吉了!然而捷徑也是短路,走不遠的。想要孩子學會寫作文,從不發愁到寫得好,就要教會孩子觀察與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孩子才算會寫文章,才能在寫作的路上走得更遠!
  • 孩子學習要家長盯著,家長累孩子還不愛學,自律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對於孩子的學習那真的是操碎了這個做父母的心,每次到了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都會感覺很無助,因為很多的孩子自己根本就不好好學習,所以就需要父母盯著孩子學,父母真的是非常的累。就像家長每天督促孩子寫作業,這樣不會讓孩子形成自律的習慣,而是讓孩子養成懶散的性格,而且缺乏自控能力,同時作為家長自己也非常的累,只要不盯著孩子,孩子就不學習了,所以這就是家長教育的方向錯了。
  • 給孩子最好的愛:放手讓孩子獨立,家長要學會「狐狸法則」
    正是因為小鋒媽媽這種怕麻煩的心理,導致小鋒習慣了做什麼都依賴別人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恰恰不利於他的成長。那要怎麼杜絕孩子形成這種不好的習慣呢?家長應該要先了解狐狸法則。說到這裡,家長不禁就會疑惑了。那狐狸法則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去看看吧!
  • 「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打開手機,也經常能見到因為「作業」而導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極端的,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釀出悲劇。似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孩子寫作業要陪著嗎?很多家長都表示:「要的」。他們會說:「孩子玩心太重,必須盯得緊緊的。」「你要不看著他,他就不寫了 。」「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真的是將「不懂就問」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少會思考這道題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管會不會都去問。要知道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不懂得獨立思考的人走在社會上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教出來的孩子才更聰明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每當學習的時候,自己也不願意去思考,總是依賴家長來給出答案,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實際上,對於以上孩子總是依賴家長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們還沒有養成一種能夠自主進行思考的能力。
  • 孩子上初一了,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不盯著就不寫作業,怎麼辦
    有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上初中了,學習還沒養成好習慣,寫作業非要大人盯著才寫,家長累得要死,小孩子還無所謂。隔著一層屏,我似乎都感知到家長們的焦慮與無奈。也是,孩子都上初一了,壞習慣也已經養成了,想改過來確實有一番難度。
  • 「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打開手機,也經常能見到因為「作業」而導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極端的,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釀出悲劇。似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
  • 孩子不愛思考,父母至少做錯了兩件事
    不愛思考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一個不愛思考的孩子,父母至少做錯了兩件事:普遍有三種做法:01 直接對孩子說不知道,或者被孩子問煩了,把孩子呵斥一頓,以後孩子不再問問題;02 直接告訴答案,既省時間,孩子又長了見識;03 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反問孩子,讓孩子自己思考,孩子實在想不出來的話,父母旁敲側擊,引導他自己找到答案,或者拿出一堆書來,和孩子一起從書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