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現在就是艋舺的角頭兄弟,在臺北的八大胡同吃點江湖味道

2021-01-15 一大口美食榜


臺北

臺北萬華區除了西門町還有一座隱與胡同的老城區。與西門町潮來潮往的氣息不同,艋岬還沉浸在過去的老臺灣裡,流連空氣都瀰漫著古早的味道。在這裡你不能當觀光客,你得當流氓,不,你得當「角頭」。



「意義是三小?拎北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這句是臺灣電影「艋舺」裡的對白,「三小」是臺語的「啥玩意」,而「拎北」就是臺語的「你爸」也就是「你老子我」的意思。這種臺式江湖味的說話語氣對在艋舺長大的人來說,應該是從小司空見慣了。


人說「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清代臺灣的三大城市。艋舺,發音為「MOUNGAR」,是臺灣原住民語的「獨木舟」的意思。當時正值清朝雍正時期,許多原住民以獨木舟和來自福建泉州的漢人移民在此進行商業交易,而漢人跟著以閩南語發音變成了「Bangkah」。


接著日據時代,日本人取其日文漢字諧音「萬華」為名,在行政區名稱上沿用至今,然而今日所稱的萬華區是將多個老區整合後的統稱,實際上艋舺人所認知的艋舺要比萬華區小多了。臺北人現在說到「艋舺」(記得用臺語發音Bangkah)普遍認為就是「萬華區」,隨著臺北市中心逐漸東移,這個早期臺灣的商業中心,現在成了臺北底層市井與次文化的代表。

 


探索艋舺,要從淡水河倒影的夕陽消失開始。傍晚,艋舺的中心,龍山寺週遭華燈初上,龍山寺對面的艋舺公園近期都有警察站崗,自從很諷刺的宣導「禁止餵食遊民」後,遊民,尊稱「街友」們規矩了許多也少了一些。龍山寺的信徒燒了整個白晝的香火與喃喃祈禱,觀世音菩薩入夜後開始保佑艋舺方圓的平安。

 

你不能當觀光客,你得當流氓,不,你得當「角頭」,在艋舺才吃的開。鹹豐三年(1853)頂下郊拼,老江湖說的艋舺火拼的歷史事件後,地盤劃分,自訂規矩,各區有各區的地下勢力,就是角頭,但規模不及現代黑道幫派組織,類似地方黑色勢力。來這兒玩,裝都得裝一個,角色扮演,當個角頭才好玩。詳情請看電影「角頭」或聽周湯豪和樂團玖一一的電影配樂「角頭」。


 

來,你現在想像你就是艋舺的角頭兄弟。

 


龍山寺坐北朝南,好風水,廟裡廟外掛著一盞一盞的紅燈籠,大門南開,與艋舺公園中間夾了一條廣州街,你就坐在廟口的門檻上等著自家角頭兄弟。哥們幾人湊齊了聽說老大今天要去「一鑫鵝肉」吃鵝肉,不遠,橫跨了廣州街朝西走兩步路兩分鐘就到。老大點了鵝肉、鵝腸、魯肉飯、下水湯,老大喜歡吃下水湯裡的鵝肝和鵝胗,鵝肝嫩,鵝胗韌,又嫩又韌的口感挺好,一哥們問啥是鵝胗,老大笑著說出來混兄弟也要多看點書,鵝胗就是鵝的胃。


老闆娘忽然過來說,不好意思啊,前陣子禽流感鵝都撲殺光了,鵝肉難求,今天的鵝肉一開門就賣完了,可不可以鴨肉替代?這鴨肉也是很嫩的!另一哥們拍桌「三小啦?鵝肉店沒賣鵝肉?」大哥立馬拍了一巴掌後腦喝斥道「沒規沒矩」跟老闆娘說鴨肉也很好,跟老闆娘說煙燻的。你夾了脆脆的鵝腸沾著粉紅色的甜醬吃。

 


和老大吃飯兄弟們比較守規矩,沒吃太多,散了後,幾哥們沿著廣州街往西走,走進艋舺夜市繼續吃喝,辦正事,和街坊店家打招呼,熱絡感情,收保護費,必要時幫人處理糾紛,自己地盤裡的衝突坐下來談,別的角頭進來欺負人就打回去,大小事情如何定奪還得由角頭老大邊泡茶玩鳥邊決定,老大通常白天在龍山寺東邊的青草巷,也就是西昌街一帶和老一輩的泡茶玩鳥,再往東一點就是剝皮寮歷史街區,近年來常有電影來這取景。

 



你和「豐原清水排骨麵」的老闆打了招呼,一位兄弟說他要在這吃碗排骨麵,這裡的排骨麵,排骨酥入味,但湯頭偏甜,你想吃點酸酸的羹湯,所以你進了「兩喜號」點了魷魚羹和炒米粉,加了點烏醋,你享受著羹湯的濃稠,嚼著筍絲和魷魚不同的脆性,不時再一口湯裡的魚漿又一口乾香的炒米粉。

 



天氣熱,你想吃點冰的,於是又和大家去了1920年創立的百年老店「龍都冰菓」吃無敵八寶冰,但沒有無敵了,只有八寶冰,差了無敵其實就是少個奶酪,其他八寶還有紅豆、綠豆、大豆、薏仁、芋頭和一些不同的粉粿。


你們聊著華西街觀光夜市分成兩段,充滿著賣蛇肉的和腳底按摩,很多日本觀光客,你們雖然是角頭,但也就喝過那麼一次蛇湯吃蛇肉,划拳輸了要喝蛇血。此外廣州街以北的華西街觀光夜市不是你們的地盤,但華西街的角頭老大跟你們老大是拜把兄弟,兩幫人馬經常相互幫忙,所以是安全地帶。而正巧也有幾個兄弟從華西街西邊的梧州街吃完「頂級甜不辣」回來,順便打包了一點分兄弟吃,還強調有加辣醬才好吃,如果在現場吃完,剩下的醬料還可以加湯。

 


華西街一帶有名的是風花雪月的小吃店,KTV,摸摸茶,阿公店,全都有特殊服務的,華西街曾經是臺北知名歡場比美八大胡同,現在因為西區的落寞變成臺北市的廉價風俗場所。


你和兄弟們走進廣州街和三水街的小巷子裡,柳暗花明又一村,旁邊婆婆媽媽問你要不要進去玩,你跟阿姨們寒喧開玩笑問生意好不好有沒有人鬧事需要幫忙,這些真的是婆婆媽媽了,五六十歲都可以當你媽媽奶奶了還在陪笑賣藝,一張張誇張過氣的妝容,劣質的藍色粉紅色像水彩直接畫在臉上,明顯感到胭脂和臉是分離的,他們職業又土氣的笑容在臉上擠出無數條皺紋,也擠出了無數個艋舺的故事。

 

 



一鑫鵝肉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52巷8號 

電話:02-2306-8838

營業時間:11:00~20:30


豐原清水排骨湯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80號 (龍山寺旁)

電話:02-2302-4200

營業時間:11:00~00:00


兩喜號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6號、(分店)廣州街225號

電話:02-2236-1129

營業時間:10:00~00:00


龍都冰果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68號

電話:02-2308-3223營業時間:11:30~01:30 (假日11:30~02:00)


頂級甜不辣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梧桐街交叉口

電話:02-2302-6022

營業時間:11:00~00:00




想和一大口去旅行的小夥伴讓大口君看到你們舉起的手好嗎?一大口決定把美食旅行團持續做下去,帶領更多小夥伴去我們心目中好吃好玩的地方。成都、杭州、廈門、汕頭,雲南、新疆、內蒙古……全國好吃的地方真的太多了。對美食旅行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口君,留言備註「加入尋味群」,大口君就會拉你加入我們的尋味群啦,大家一起交流互動,全國愛吃愛玩的朋友們在一起,肯定會有小火花噼啪噼啪的。



群裡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相關焦點

  • 艋舺情色散步:一身正氣走過臺北最後紅燈區
    龍山寺周邊是個挺神奇的地帶,龍蛇混雜,又喪又充滿生命力;有所謂」五流人生」的說法,五流正是:流氓、流鶯、流浪漢、流動攤販、流動工人,這些現象,是你在所有有關臺北的旅遊書裡都不會提到的事。從捷運龍山寺站一上來,龍山寺一點一點映入眼帘,你也會很快覺得,這裡的氛圍有些異樣,簡單地說,龍山寺前艋舺公園,不是老人,就是流浪漢。
  • 電影《角頭》:處處想避開《艋舺》的影子,卻連自己的優勢都喪失
    有《艋舺》的成功在先,《角頭》自然能省去不少可能的失誤,在觀眾群上的判斷,以及周邊的行銷也就更加遊刃有餘,結果自然壞不了。回到電影,實話實說,這是一個沒有重點的劇本。沒有人不知道黑幫電影內必然包含了地盤的爭奪、利慾薰心、道義和情義,這是黑幫電影必然的元素,但並不代表黑幫電影必然只能如此。
  • 臺艋舺地區黑老大落網 曾派小弟演《艋舺》(圖)
    圖片來源:臺灣《蘋果日報》中國臺灣網5月19日消息臺灣電影《艋舺》描寫臺北萬華地區(舊名艋舺)黑幫情義故事,但現實中萬華黑幫卻是魚肉鄉民,以高價強賣日用品給逾百店家,不從即恐嚇、砸店甚至痛毆,令業者深惡痛絕。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北地方檢查署昨指揮警察、「憲兵」百餘人,兵分34路直搗黑幫「頭北厝」地盤,逮捕幫主王春成及手下共14人。
  • 《艋舺》中角頭老大GETA真有其人(圖)
    電影《艋舺》中角頭老大GETA其實真有其人,本尊叫做呂榮輝環球網12月8日消息,據《壹周刊》報導,電影《艋舺》中,馬如龍飾演的角頭老大GETA其實真有其人,本尊叫做呂榮輝,目前還在臺北市萬華地區搞土地買賣。
  • 趙又廷主演鈕承澤作品《艋舺》少年捲入幫派鬥爭
    《艋舺》賣座,絕非偶然,簡單來講,就是導演拍出了一部好看的電影。從Kuso小品進化成為動人史詩,不但是《艋舺》導演鈕承澤的巧思與妙技,亦是他在廝殺激烈的春節檔市場中勝出的企圖心。是的,《艋舺》賣座,無關乎青春夢想的重建,亦難與臺北市改造舊社區的強力行銷畫上等號,《艋舺》賣座,純粹只是因為鈕承澤會說故事,且有故事可說,讓觀眾看到了一部有想法,亦有內容的好看電影。
  • 《艋舺》講述臺灣黑道 現實比電影更精彩(圖)
    《艋舺》這一出江湖悲歌,演來不只是打打殺殺那麼簡單,更多喚起臺灣人的集體記憶。  《艋舺》這一出江湖悲歌,演來不只是打打殺殺那麼簡單,更多喚起臺灣人的集體記憶。導演鈕承澤站在經濟一蹶不振、再起艱辛、民主更多雜音的時局,回望二十多年前經濟騰躍之初反而有欣欣向榮之觸感。當下的寂寞,化作電影中的熱血衝動。
  • 艋舺,不只是一部電影名字,更是臺灣繁華的起點與另一面
    因為平埔族以捕魚為生,還將特產番薯順著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交易,後來漢人便將他們獨木舟聚集的地方也稱作了「艋舺」。電影裡的「艋舺」是個宗教信仰、各式建築極為多樣又魚龍混雜的江湖之地。老街「艋舺」今何在?就是現今臺北市萬華區一帶。
  • 鈕承澤《艋舺》轟動臺灣 最初構想來自周董
    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的《艋舺》,則是趁著這股熱潮而生的,如果說,《海角七號》是靠口碑來慢熱,那《艋舺》則是上映即火爆。為了呈現一個融合復古、創意又具現代感的電影視覺風格。本片美術指導郭志達不僅花了很長的時間作調查,試圖還原20年前的剝皮寮老街,劇組更從南到北找來20年前的摩託車,拍攝太子幫車隊飆車戲。另外,劇組特別找來《老男孩》武術指導梁吉泳設計多場精彩打戲,拳拳到肉的寫實風格。
  • 龍山寺隔壁街就是著名的艋舺夜市了
    臺北,或許是《河濱公園》裡一口一口吃著冰,又一口一口咽著眼淚;是《七裡香》的窗外,麻雀在不停多嘴;是《忠孝東路走九遍》也走不盡的曾經的點點滴滴;是在《艋舺》的暗夜裡狂奔;是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去放天燈;更多的,卻是《你不知道的事》……這些是我看過的臺北,這些又不全是我走過的臺北。
  • 《艋舺》:一起少年的生存之道!
    往電影外面說,《艋舺》是鈕承澤對自己的承諾,對兄弟的承諾。在城隍廟混過的侯孝賢和自稱有武俠夢的蔡明亮未必能挑對商業的那根筋,現在不用勞煩他們這輩老人家了,因為鈕承澤先行了一步,《艋舺》挺好看。故事裡有女人,然而過分符號化。有家庭,結果是服務於主線。兄弟才是《艋舺》的一切,愛兄弟勝過所有一切,不過有一點讓人稍覺有趣,畢竟《艋舺》的許多設定又是奔著黃金(票房)而去。
  • 臺北第一街——艋舺老街
    到臺灣旅遊的人一般都見過「艋舺」兩個字。這其實是臺北市萬華區的一條老街名字,但艋舺老街並不僅指一條街,而是指這一地區以艋舺為起始點發展的街區。萬華區位於臺北市西南部,東以中華路與中正區接壤,北以忠孝西路與大同區為鄰,西面環繞淡水河與新北市為界,南至新店溪,全區呈「胃囊」形狀。
  • 角頭2:王者再起經典臺詞對白語錄盤點 鄒兆龍頻頻爆金句
    臺灣黑幫題材電影從《艋舺》、《角頭》到《角頭2》一直都被冠上負面形象,顏正國於首支花絮中正面破題揭開「角頭」一詞背後緣由。    「早期的角頭並不是代表黑社會,他是一個村莊的凝聚力,慢慢地在抵抗外來勢力。」破解觀眾長久以來迷思。他為電影揮毫題下「角頭之義,凜然於心」,向大眾闡述角頭間所謂的正氣,就是心中保有嚴正人格及正直態度。
  • 中國臺灣10大最經典的黑幫電影,推薦看艋舺與角頭,你看過嗎?
    嗨,小編在此恭候已久,我是你的快樂天使小編,當你在閒暇時點擊我的文章內容會讓你看到很多娛樂八卦,每天會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大家可以通過小編的這篇文章了解到娛樂新聞還有八卦哦。1、《艋舺》:《艋舺》講述了太子幫的五兄弟闖黑道,隨後由於勢力原因導致優異面臨危機,在殺機四伏的情況之下,他們將在黑道、友情和親情之間做出抉擇。2、《角頭》:《角頭》主要是講述了兩個幫派之間所產生的鬥爭,他們為了維護之間的利益和心中的理念,由此開始了多年的角頭制度,並展開了改革。
  • 從等一個人咖啡到艋舺,臺北的電影打開方式.
    (雨夜臺北街景)半個小時後到了目的地—等一個人咖啡,對她的認識我更多來源於電影《等一個人咖啡》,這家店原本只是拍電影使用,後來被現在的老闆接手經營。現在臺北一共有兩家等一個人咖啡,一家是位於文山區一壽街的景美本店,另一家是位於信義區市政府附近的迷你咖啡屋,我們選擇了離我們近一些的市府店。
  • 從《艋舺》到《扶搖》,揭秘阮經天為何能成為金馬影帝
    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是通過電影《艋舺》認識的阮經天,那是他的成名之作。《艋舺》是由臺灣著名導演鈕承澤執導,匯集了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柯佳嬿等實力派演員的一部青春動作片,堪稱臺灣版古惑仔。艋舺是個古老的城區,位於臺北市西區,是臺北市發展的起點。
  • 「艋舺」:尋找臺北城市繁華的起點
    終於在1875年,清政府正式允準設置「臺北府」,府城地點就選在臨近「艋舺」的空地上。  今天,淡水河上獨木舟雲集的景象早已是遙遠的記憶,連淡水河也被高高的堤岸遮攔起來,臺北市的商業中心區幾經轉移,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再提起「艋舺」當年的鼎盛風華。
  • 你以為你混的是黑道,其實你混的是友情,淺談臺灣黑幫片《艋舺》
    《艋舺》是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是以角頭黑道包裝的青春成長血淚史,煽情刻意有如鄉土劇,華麗直白有如偶像劇。但是電影仍具備吸引其他年齡層的元素。這種傳統黑幫電影裡反英雄的宿命,一如《艋舺》裡的蚊子說的,不是亡命天涯,就是不得好死。這個傳承久遠的類型慣例,《艋舺》表面上奉行不渝,但也玩了點花樣。雖然橫死街頭的幫派份子,始終背負著一種意識型態上的意涵——資本主義社會賴以發展的法治價值不容挑戰。
  • 「一府二鹿三艋舺」,臺灣島最初的核心為何是在臺南而不是臺北?
    現在的臺灣省,其第一大都市毫無疑問是臺北,以臺北為中心的都市圈人口有700多萬人(如果再擴大一點,把桃園加上,人口更是達到920萬),經濟佔整個臺灣的大半。不過事實上,臺北並不是臺灣島的傳統中心,臺島在清代的城鎮格局,有這麼一句俗話:一府二鹿三艋舺。這指的是臺灣島最繁榮的三個城鎮。
  • 再訪臺北艋舺龍山寺,「單身狗」必拜的臺灣最靈驗的「月老」
    但為時尚早,先去艋舺龍山寺看看去吧。其實前日晚上已經參拜過艋舺龍山寺,今天想再瞻仰下著名古寺白天裡的神採。龍山寺也因為電影《艋舺》而出名,這裡是電影中趙又廷和兄弟們拜把子的地方。華麗的山門龍山寺位於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故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這也是臺北香火最旺的寺廟。
  • 臺灣寫真: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題: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記者 王健  近來臺灣鄉土影片《艋舺》在島內走熱,其主角阮經天也頗有問鼎金馬影帝之勢。位於臺北西側老城區淡水河畔的「艋舺」老街因此人氣躥升,更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