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別人家孩子」?重視「視覺能力」培養,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2020-12-10 紫紫的娜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我想先給大家出一道題目。

大家請看下面的這幅圖,根據圖片上的題目要求完成。

好了,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完成這道題目呢,雖說題目看上去蠻簡單的,但是要想達到百分百的正確率或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呀。

其實這道題是出自於學生視覺觀察能力訓練的題目,這並不是非常困難的腦力題,但這類題可以讓你感受到,要想完全正確地完成這類題,還需要依靠大腦運轉速度和思考能力,而這兩方面都需要在你的視覺能力基礎上完成。

你是否常常覺得孩子的左右不分,或者是在學數字的時候6和9有時候會混淆,又或者是孩子做事情粗心大意、上課不專心聽講喜歡四處張望,回家作業做得慢,很多家長會把這些原因歸結在孩子孩子粗心、學習態度不端正。但是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也有可能為:孩子的視覺能力未能達到該有的水平。

一、了解視覺能力概念,發現孩子"落後"的真正原因。

視覺指外界的物體通過視覺器官,反映到大腦皮質的視中樞而所產生的光覺、色覺、形覺及雙眼視覺的綜合感覺。這其中又包括了:①察覺物體存在的能力;②分辨物體細節的能力;③覺察物體色彩的能力;④從視覺背景中分辨視覺對象的能力。視覺能力就是大腦對於接受能力的程度,具體可以分為四種:視覺注意力、視覺記憶力、視覺分辨力和視覺想像力。

視覺注意力:東西出現在孩子眼前,能否注意到、專注的時長。多種物體的選擇以及時間的分配。

視覺記憶力:把你現在看到的和過去看到的相比較,分類、整合,儲存在你的大腦裡,這叫做視覺記憶。例如,媽媽一開始指著小貓,告訴瀟瀟這是小貓,瀟瀟看到有四條腿的動物就會說這是小貓,直到腦海中的記憶內容越來越多,對於事情的分類更加詳細,孩子就可以慢慢地辨別出各種不同的事物。

視覺分辨力:這種能力可以識別物體之間特徵的異同,進而在大腦裡進行匹配。比如,孩子們從經驗中知道,不僅貓咪有四條腿,其他動物也會有四條腿,比如小狗、兔子等,他們會正確區分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像在許多大人裡找到自己的媽媽一樣。

視覺想像力:這是一種想像沒有接觸過的具體物體的能力。例如,當媽媽說等等給你吃藍莓,孩子們就會在腦海裡想像藍莓的樣子。

二、視覺能力的強弱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很多心大的家長會覺得,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和程度不同,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表現出較差的情況也是很正常。但事實上,視覺能力的早期發展對每個孩子都都至關重要,俗話說的贏在起跑線上就是這個道理。

視覺能力的高低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速度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孩子的幼兒時期的視覺能力得不到激發培養發展,那麼會導致孩子對於日後的閱讀能力、拼寫能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學習的能力等都產生影響。

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孩子早期的視覺能力至關重要,當孩子出現了學習不專注等問題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孩子"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這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更容易地成長、學習。

三、那麼,視覺能力差的孩子有什麼表現?

視覺能力較差的孩子可能會對所閱讀的文字內容較難理解、或是讀不懂題目的意思,心算能力較差,不能理解相對複雜的抽象問題,並且在測試中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障礙。

視覺功能較差的表現有:

1、注意力不集中;

2、學業成績落後於同年級的平均水平;

3、對某些背景變化的形狀和位置記憶能力強,但是對讀寫能力差;

4、缺少運動細胞,動作協調性差;

5、閱讀時經常出現加詞、缺詞、倒裝或跳行、過快或過慢、停頓過多等現象;理解能力較差;

6、寫字的時候會多筆畫或少筆畫;計算過程中經常忘記進位和錯位,忽略逗號;

7、講話或者寫作時候缺乏條理,內容重複單調,邏輯混亂;

8、語言發展緩慢,表達能力明顯不足;

9、歌唱的聲調、節奏不正確,發音、速度、重量掌握不好;

10、膽小,被動,社交能力低,不能與同齡人交往等。

可見,若是孩子在視覺能力一開始就落後了,那麼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如果是不能確定孩子的視覺能力是否會差,可以在百度上搜索針對不同年齡孩子的視覺能力的小測試。對孩子進行測試。

四、面對孩子視覺能力差,我們應該怎麼做?

1、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有意識地通過遊戲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加以訓練。

① 0-6個月的寶寶的視覺能力才剛開始發展,這時他們對於"黑白"的東西較為敏感,父母可以讓寶寶看一些具有黑白對比色的物品;

② 6-12個月是寶寶辨別物體細微差別的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他們需要接觸一些具有鮮明的色彩對比的圖像或者玩具;

③ 1-3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三維空間意識了,這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接觸一些立體拼接的玩具,比如積木;

④ 3歲以後的孩子已經擁有判斷空間的意識了,這時候父母可以陪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或者是娛樂活動來讓孩子加強對空間的感知。

2、從5歲開始,家長就可以用這2個專業的方法,在家裡幫助孩子提升視知覺能力。

1、劃消訓練:

劃消訓練可以提升孩子視覺速度和準確性,進而提升孩子的視覺專注力,是幫助他將來適應書面學習很好的訓練辦法。劃消圖卡的訓練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主要的訓練目的。

下面列舉兩種:

1、劃一個圖標(或字符):一般的劃消圖卡設計製作時都會放很多相近的圖標或字符,讓兒童在眾多相似之中找出目標,以此來訓練其視覺專注分辨能力;

2、劃一個圖標(或字符)左邊(或指定右邊)的圖標(或字符),其功能與第1項訓練一樣,但是多了一個條件,以此來伴隨性訓練其注意力分配能力;

②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是非常經典的視知覺能力和專注力訓練工具。在一張有 25 個小方格的表格中,將 1~25 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入。讓孩子按順序,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數字找出來,找到一個用筆劃掉一個。

舒爾特方格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家長可以帶孩子先從3X3的九宮格開始練習,逐步加大難度,根據孩子年紀適當對時間有更高的要求。

除了這兩個專業訓練,紙上迷宮、七巧板拼圖、兩幅圖找不同、塗色遊戲、點仿畫等,都是能提高孩子視知覺水平的家庭活動。

除此之外,5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採取踢毽球等難度較高的訓練。這些訓練不但可以鍛鍊身體,而且能提高兒童視覺能力。

最後,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會經常出現把東西放錯地方或者是習慣性地把東西掉在地上,不能連續幾次地拍打球,家長應該對此引起重視,並且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我是紫紫的娜,也是5歲寶寶的母親,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重視「視覺能力」培養,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上小學一年級的果果讓媽媽操碎了心,因為他經常會把一些拼音字母弄混,特別是b和d,q和p,在媽媽看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可是為什麼到了孩子那裡就這麼難呢?和果果媽媽同樣有困擾的是讀二年級的熙熙媽媽,語文老師布置了每天半小時的閱讀作業。雖然熙熙每天都會主動按時完成,但是媽媽卻發現他在閱讀中不是跳字漏字就是直接跳行,真的不知道孩子的眼睛到底是怎麼長的。
  • 「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孩子總是被「對比」,會認為自己沒有別人優秀,時間長了很可能產生「自卑」或者「厭煩」的情緒,非常不利於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成為人生的冠軍。同樣也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周圍人群口中爭相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閨蜜文文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對於孩子的要求,他非常的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更是要求孩子永不放棄,遇到難題時,她不會直接大包大攬將答案告訴孩子,而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目的,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求答案。
  • 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娃?這幾種能力需要培養,有了它孩子更出息
    其實家長們想培養優秀的孩子本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們不應該給孩子太多壓力,甚至於這份壓力遠遠超過孩子這個年紀應該承受的從那以後,那孩子每次回家都是十分疲憊的模樣,臉上笑容少了,漸漸地看到人也不會打招呼了。我們就這樣看著那孩子一點點的消失掉原本的活潑和生氣。沒過多久,那孩子就離家出走了,索性沒跑多遠,最後被找到了。那孩子回家的時候哭著對警察說:「我真的太累了,我不想回家。」家長們想讓孩子優秀,本無可厚非,但過頭了始終是不好的。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忽視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家長要重視
    一個優秀的人,一定能夠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面。特別是某些領域的專家,他們必定是將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個領域上面,所以才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意味著孩子離優秀遠了一些。那麼,為什麼孩子注意不集中呢?
  • 乖孩子就真的優秀嗎?這三點,教你培養出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養孩子是個難題,家長除了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外,還要給孩子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今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每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你要做到這幾點
    作為父母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說明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有一些優點、品質是家長喜歡的。而這些跟孩子接受的教育脫不開關係,但孩子接受的教育無非都是從義務教育開始,上學、聽課、做作業...大多數的學生受教育的模式都是這種。那麼被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又為什麼跟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 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別想了,先入門吧!
    反過來說,要想做出正確的決定,首先要佔有充分的信息,而想佔有充分的信息,就必須提出正確的問題。這樣看來,想培養自己和孩子的邏輯推理,首先要學會提問,然後搜尋信息運用推理能力去解決問題。書中說到,推理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 要想孩子有出息,這3種能力培養迫在眉睫
    所以,我們家長盡最大努力買好的學區房,便於孩子上一所好學校;我們關注N多育兒大V號,只是為了科學育兒,育兒路上走偏;我們早早的給小孩報各類早教培訓班,上學後又是各類輔導班,只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0-6歲是孩子建立世界觀的關鍵期,那麼在該時間段到底哪些能力的培養是最關鍵的?
  •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的培養出來的?看看這4點
    在這個世界裡有一種對孩子的稱呼,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所謂的"被人家的孩子"就是人家的孩子各個方面都非常的優秀。你是否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那我們怎麼去培養呢?首先要培養孩子責任感意識我們先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入手,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我們可以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能力的培養開始。一個懂得對自己基本生活負責的孩子,進入學習階段後也會自覺對自己的學業負責。
  • 優秀父母是孩子能力培養的領路人
    個人認為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發展有所側重,尤其是要重視孩子生活自己能力、觀察力、注意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的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更不會成為優秀之人。所以,首先要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如3歲的孩子要學習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和鞋襪;在父母的提醒下,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看完的書、玩完的玩具放回原處等。
  • 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首先要學會「結構化思維」,很關鍵
    在現代的生活中,自我介紹好像在各個方面、各類的人群都會需要用的,甚至小孩子都不例外。前幾天,帶著孩子去參加一場戶外活動,活動的第一項就是讓孩子進行自我介紹。聽了幾個孩子的自我介紹,感覺很多的孩子的"結構化思維"並不強,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 司蒂姆:注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更優秀
    在做事中人往往喜歡上來就開始做事,做到一半發現做的方向不對然後再去修改,這也導致了他們常常工作效率很低返工的情況接連發生。而擁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喜歡用邏輯慣性解決問題,這種理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做事效率。這樣看來想讓孩子更加優秀,從小培養孩子的邏輯就變得至關重要起來。
  • 你想把孩子培養優秀,而孩子卻正走向反面……
    文/丹妮郭,健康編輯說 圖/來自網絡你的孩子快樂嗎?現在很多父母可能不太關心這個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我的孩子優秀嗎?可以理解,因為父母自己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快樂不起來,哪還有心思關心孩子快不快樂呢?或者說,他們認為,孩子的快樂應該建立在他的優秀能力上,考試都不及格,還談什麼快樂。
  • 別人的小孩說話得體,你的孩子也可以!如何培養自家孩子語言能力
    ,同樣,這一路的發展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所以培養幼兒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視對寶寶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能促進寶寶主動與成人、同齡人交往,並且能夠用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若在此時父母能夠及時地重視和培養孩子的聽覺、視覺能力,就會提高孩子對於語言能力的理解和運用。
  • 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孩子更優秀,不妨多培養孩子的這些習慣
    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不妨試一試多培養孩子的這幾個習慣。因此,定期鍛鍊身體必須從小時候抓起,孩子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茁壯的成長。生命在於運動,一個人只有身體動起來之後,他的思維才能變得更加靈活。現在各種疾病越來越趨勢向年輕化,年輕人不重視健康,不規律生活,終會先一步體驗到疾病的困擾。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再多的言語都不如實際行動來的放心,所以帶上子孩子定期鍛鍊身體,規律的生活,一起享受健康。
  • 想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99%的家長都抓錯了重點!
    2.行為表達比如老婆在醫院裡生產,你在外面搓著雙手,來回不停地踱步;當得知親人去世時,你悲從中來,眼淚不停流,這些都是情緒的行為表達。孩子在二歲以前,基本上都是通過行為去表達情緒,如高興了會跳起來,生氣了會撞牆,後面通過學習慢慢的學會了語言表達。
  • 李玫瑾坦言:3個地方經常帶孩子去,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有的家長非常苦惱,為什麼給孩子報了那麼多補習班和興趣班,可孩子的成績還是一塌糊塗。並且一提到學習就會不開心和抗拒,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更別談有何才藝了。見識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東西,代表了一個人的眼光、胸懷和格局,這些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東西。有見識的孩子,才會有靈活的思維,才懂得堅持自己的想法。著名教授李玫瑾說過,多帶孩子去下面這3個地方走走,孩子就能增長見識,想不優秀都難。
  •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EQ,認為擁有高情商,就能把你的智商發揮得恰到好處,再加上你的好人緣,懂變通,如此,你想不成功都難。高情商從何而來?其實它受我們後天的生活環境影響,所以高情商是需要我們從小培養的。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會更受歡迎,也更容易成功。那我們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
  • 不讓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從變成優秀的父母開始
    總是聽到說誰家孩子有多優秀所優秀,其實想說的是每個孩子本質上都是很優秀的,但我們父母有沒有把孩子的優秀「激發」出來呢?現在就來看看那些優秀孩子的他們的父母都有哪些特質,好做到「查缺補漏」,也為自己的孩子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