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2021-01-20 騰訊網

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看看你同學***,人家考100分,你才考50分」。

短短一句話,不但沒有起到教育效果,反而還對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進行了無形的打擊

孩子總是被「對比」,會認為自己沒有別人優秀,時間長了很可能產生「自卑」或者「厭煩」的情緒,非常不利於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別人家的孩子」,是在鼓勵和引導下成長,而不是在「對比」和責備中培養。

優秀不是只有文化成績這一種,培養孩子藝術素質同樣重要。

勞逸結合,動靜結合,孩子在學習和興趣中收放自如,才能真正變得優秀。

二、

你的孩子喜歡在牆壁上「亂塗亂畫」?

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也許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為什麼不送他去學習繪畫呢?專業的少兒教育能夠幫助他更好地發揮天才和潛力。

你的孩子聽到歌曲會開心地扭動搖擺嗎?

孩子活潑愛動,很適合舞蹈,可以培養更好的樂感和肢體協調性。對於害羞不愛動的孩子,也適合學習舞蹈,培養開放的性格,提升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

孩子們需要多一些陪伴和互動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們能更了解孩子的長處和缺陷,了解孩子的內心情感和興趣愛好,這樣為孩子選擇的藝術課程就有依據,培養效果更好。

三、

藝術課程能為孩子們帶來什麼。

素質培養層面:

總的來說,增加藝術技能;培養興趣愛好;心理健康;塑造良好的性格;有利於未來的發展。

不同的藝術課程門類,能夠從不同的側重點培養能力和氣質。

(一)學習舞蹈:

1、強身健體,鍛鍊身體協調性和靈活度;2、塑造良好的身形,增強節奏感和樂感;3、培養積極陽光和優雅的個人氣質;4、團隊合作精神

(二)學習口才和表演:

1、鍛鍊孩子的口才表達能力;2、鍛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3、掌握語言表達和肢體表達的聯繫;4、良好的理解和表現能力;5、自我控制力,換位思考能力

(三)學習繪畫:

1、提升自我創造力和想像力;2、鍛鍊動手能力和繪畫技術;3、培養良好的藝術審美和感知力

「別人家的孩子」如果,是現代化社會的全才,那就是文化與藝術素質兼顧,德智體美綜合全面發展的新人才啦!不過,只要能在某個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才能,都是值得驕傲的好孩子。

家長們,用心陪伴,耐心培養,你們的孩子,也會成為人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優秀孩子」哦。

每個孩子都可以是藝術人才,獲得快樂和成功。

每個孩子都是最亮的星星,在不同的領域閃耀光芒。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的培養出來的?看看這4點
    在這個世界裡有一種對孩子的稱呼,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所謂的"被人家的孩子"就是人家的孩子各個方面都非常的優秀。你是否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那我們怎麼去培養呢?首先要培養孩子責任感意識我們先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入手,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我們可以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能力的培養開始。一個懂得對自己基本生活負責的孩子,進入學習階段後也會自覺對自己的學業負責。
  •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劍橋學霸背後,原來站著這樣的媽媽
    01「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那你看看別人家的爸媽!」芒果有一檔綜藝叫做「少年說」,其中有一期節目備受關注,主題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細數了女兒種種不足,以過來人的閱歷經驗告訴女兒:我這麼做,是希望培養你良好的習慣和方法!見孩子不服氣,媽媽甚至當眾質問:「你想想,媽媽答應你的都做到了嗎?你答應媽媽的,有沒有做到?」孩子被問得啞口無言,瞬間淚流滿面,她說出了最後的請求:請你以後不要再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跟我比,好不好?你不要再用激將法否定我,好不好?
  •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媽媽也一樣都是「別人家的媽媽」
    聽我來解釋哈:首先,作為家長看到優秀的孩子,我們總會發出一聲驚嘆: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其實在孩子眼中是不是也會有「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媽媽(爸爸)?」01先跟大家說兩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的親身經歷。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別人說你家孩子膽小,父母應該怎麼回答?
    兩歲的寶寶在家裡什麼都敢做,都敢說,一出門就迅速變成一個安靜寶寶,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滑梯時,ta說別人不玩了我再玩;有別的小朋友搶自己玩具時,ta說給你玩完了我再玩;看到同齡小朋友玩水時,ta靜靜的看著,想玩又不上前,·····這個時候經常會被鄰居奶奶說這孩子膽子真小,作為媽媽,如果肯定鄰居奶奶的回答,無疑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否定鄰居奶奶的回答,最後可能不歡而散,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回答呢?
  • 怎麼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自信的孩子總是自帶C位光環無論何時,都bling bling閃著光走到哪裡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是讓人real羨慕了想擁有同款孩子不如看下這裡其實,自信心並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中培養起來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培養自信心的路上父母不妨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讓孩子學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自信成長
  • 讓央視新聞點名稱讚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那你家孩子現在在幹啥呢?或許你可能會說這是個例,不具有參考價值。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後,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好奇:言言的父母是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有網友猜測,言言的父母可能學歷很高,或者是外籍華人。然而事實上,言言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不是高材生,也沒有出過國。
  • 別人家孩子的背後,先有別人家的父母
    年年高考後,都湧出一批別人家的孩子。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高考榜上,出現了別樣的別人家的孩子,勵志的典範。前幾天,在潘幸知短知識分享群裡看到這則消息:安徽交通廣播一篇《安徽盲人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20分!》
  • 怎麼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小孩」?這項啟蒙很重要
    文|文兒最近接到朋友來電話吐槽「別人家的小孩」。沒錯,通常別人家的小孩都是學霸,都是讓人佩服的存在,朋友如今已經工作好幾年了,依然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小孩」,這個小孩只有12歲。聽了朋友的講述才明白,她最近外出工作,組織小孩子英語口語比賽,然而在組織過程中,她被一個孩子用英語給問語塞了,她一個英語專業出身的,碰到了陌生的單詞倒也不奇怪,但重點是從一個12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的。
  • 六年級,如何將孩子培養成「別人家孩子」?
    ,會讓孩子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但是很多孩子確實連作業也需要家長催促,更談不上主動地預習和複習,沒有主動學習的欲望,沒有獨立自主安排自己生活和學習的能力,有的孩子雖然有主動學習的熱情,但卻沒有好的學習方法,而有的孩子則是完全沒有以上方面的困擾,是家長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實際上家長們要思考的是「別人家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背後一定離不開「別人家父母」的教育。
  • 「別人家孩子」都是咋養?其實有個共同處,學會了你家孩子也能行
    講真話,那些別人家孩子的父母,我們家長課堂裡一個都沒有。所以,好奇啊,索性去找找那些「別人家孩子」的家長,希望從他們那裡獲得點「精華」。打聽來,詢問去,結果發現了這些家庭中都有幾個共同點:1.除了成績,更重視人格的培養。
  •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看看別人家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因此可以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不管孩子是不是學霸,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爸媽勢必得樹立好自身形象,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不要總怨天尤人說著「別人家孩子怎麼樣」,爸媽應該先反思自己再去批評孩子。一、為什麼父母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1. 心理距離的視角對於那些給人們心理上帶來越大壓迫感的事物,人們看待的角度就更加具體。
  • 我是如何把女兒培養成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的……
    同學都很喜歡傾聽她的意見,包括同學家長也總拿她當「別人家的孩子」的範例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現在,您可能更想知道的是,我是如何把女兒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的呢?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別人家的孩子
    期間要處理一點事情,我叮囑他照看好弟弟,就出來打電話。等我再回到店裡,老闆誇讚說:「你的老大真不錯,聰明懂事,把弟弟照顧的很好,以後肯定是個暖男。」然後又小聲對另一個店員說:「你看人家的孩子咋培養的這麼好,這一比,我家那個可以直接扔了。」我苦笑,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比較,看來是大多數父母忍不住的心理,我也不例外。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做到以下幾點
    #別人家的孩子小潘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支持,並在爸爸的幫助下,不斷地進行完善和修改,經過十多次的修改方案後,最終完成了方案的設計,一個實用方便的多功能書包方案出來了。 小潘父親幫兒子申請了設計專利,並且成功拿到了實用型設計專利證書。生活中的很多小發明小創造,都是在生活經歷當中悟出來的。
  • 為什麼稱讚都給了「別人家的孩子」?
    研究生畢業找到好工作,一個月好幾萬,會做飯,會家務,會好幾門外語.於是,他從來就沒有被表揚過,周圍人的稱讚都給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很多人都有同感,自己從小就有個夙敵是「別人家的孩子」,想得到稱讚很難,仿佛只有考了狀元,拿了冠軍,才有資格獲得稱讚,這種感覺讓人很壓抑,您覺得呢?
  •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成為人生的冠軍。同樣也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周圍人群口中爭相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閨蜜文文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對於孩子的要求,他非常的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更是要求孩子永不放棄,遇到難題時,她不會直接大包大攬將答案告訴孩子,而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目的,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求答案。
  • 巨人家長計劃之: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造的?
    從那時起我就把這個問題埋進了心裡: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造的,竟會如此神通廣大?活到現在,有了一些經歷,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對這個問題越發感興趣,也有了自己膚淺的認識。第一就是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育兒理念不科學,甚至是錯誤的,將會把孩子引向深淵。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 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我家的也不差
    其實當寶寶一天天長大以後也有自己的自主權,自尊心寶寶也有,當寶寶和別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不要總是拿自己家的寶寶跟別人比。這樣也會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想著寶寶現在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心裡都明白。當我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你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聽話。
  • 孩子是「比」出來的嗎?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裡,孩子苦不堪言
    您知道孩子的心臟有多苦嗎?1.嫉妒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讚揚別人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考試成績很高,作曲有多好,他們跳舞的程度如何,以及孩子聽到這些聲音時會怎麼想?孩子會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不再關注自己。,並捨棄了自己孩子的缺點,孩子們會認為在父母的眼中,其他孩子的孩子是好孩子,而他們卻什麼都不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