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老人再婚財產應該怎麼分配?分配原則是什麼
再婚後的財產,屬於再婚夫妻個人或者共有部分,在再婚夫妻沒有死亡之前,子女無權分配和繼承。再婚夫妻一方死亡,首先需要對財產確權,確定那些財產屬於死者個人所有。
1、在老年人具備完全bai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下du,他個人的財產如何zhi分配,包括贈與給誰,立下合法有效dao的遺囑指定由誰繼承,完全由老年人個人說了算。
老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下,其個人財產由其配偶、子女等直系親屬監護,在老人去世後,其個人生前財產作為遺產進入法定繼承程序。由其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予以繼承。
2、老年人將自己的財產贈與給他人,只要該贈與合同合法有效,任何人不得幹預。即便老年人將自己的部分或全部財產均贈與他人,其子女作為其法定贍養義務人,仍需履行對其法定的贍養義務。
3、贍養義務人不得以放棄遺產繼承或其他理由對老年人不履行贍養義務。
4、老年人的遺產進入法定繼承程序後,由其法定第一順序繼承權人:被繼承人(老年人)的父母、被繼承人的合法配偶、被繼承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具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予以繼承。
5、法定繼承程序之中遺產分割原則: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可以適當多分遺產,有扶養條件和扶養能力而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應少分或不分遺產。喪偶的兒媳或女婿,對公婆或嶽父母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有權以法定第一順序繼承權人的身份參與遺產的分割。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一般僅可以繼承其父或母應當繼承的份額。繼承人之外,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可以適當分給其遺產。
6、只要老年人的再婚配偶依法與其辦理了婚姻登記,就有權成為老年人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權人。
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
夫妻間的共同財產關係以婚姻關係的存在為基礎,婚姻關係解除時,要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新婚姻法第39條規定了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即:"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在農村,"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因此,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時,一般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男女平等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8條規定: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
2、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原則;
3、照顧無過錯一方原則;
4、尊重當事人意願原則。對夫妻雙方有約定,且約定合法的,按約定處理。約定規避法律或者無效的,按共同財產處理;
5、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等原則處理。
三、夫妻財產分割的法律依據
《婚姻法》
第三十九條 夫妻共同財產的離婚處理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再婚後的財產,屬於再婚夫妻個人或者共有部分,在再婚夫妻沒有死亡之前,子女無權分配和繼承。以上便是找法網小編為您帶來關於老人再婚財產應該怎麼分配?分配原則是什麼的相關知識,若大家有什麼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問的可以諮詢找法網的律師。
原標題:《【普法課堂】老人再婚財產應該怎麼分配分配原則是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