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件事很奇怪,有時候你讀了很多書,什麼都沒記住。
有時候你偶然看到了一句話,就因此改變了命運。
著名作家麥家曾說,自己初中畢業的時候就不想上學了,是父親的一句話,讓他的人生發生轉變。
那時候上高中要組織推薦,而他家成分不好,父親是「反革命」,他也就放棄了上高中的希望。
初中最後一個學期,國家恢復高考,他看到了一絲讀書改變命運的希望。
開學之前,只讀過一年私塾的父親特意找他談心,鼓勵他不要放棄求學。萬般囑咐中,麥家深深地記住了父親的一句話: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宮殿,可能要被火燒掉,肚子裡文化,水淹不掉,火燒不掉,誰都拿不走。」
這句話印象太深,成了他人生接受的第一個「哲理」,第一句「名言」。
從此之後,他像換了一個人,刻苦學習,最後畢業班98人只有5個人考上了高中,麥家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人的改變,往往就是從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本書開始的。
好的作家,會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感悟寫在書裡,影響一代人的人生軌跡。
而能配得上「大師」之名的作家,會把一代人的故事寫進書裡,改變幾代人的命運。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歷經幾十年、上百年的考驗,歷久彌新,被奉為「經典」,豆瓣評分9分以上,是每個中國人必讀的五本小說。
馬雲曾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能讀一本30萬字以上的小說,我會推薦他《平凡的世界》。
這部小說出版於1986年,震撼了無數青年人的心,許多城市都出現了排隊買書的現象。
作者路遙嘔心瀝血,在小說出版後不久便因病去世,他把一輩子的所見和所思,都寫在主人公孫少平的身上。
精神與物質,哪個更值得我們追求?
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到小地方過安逸的生活?
結婚選自己喜歡的,還是門當戶對的?
今天年輕人困惑的問題,這本書裡都寫過。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平凡的世界》
小說以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經典文學《平凡的生活》的精拆解讀。
《白鹿原》有一個石破天驚的開頭,全書第一句是:「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中娶過七房女人。」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作者陳忠實以陝西中關地區的白鹿原裏白鹿村為背景,寫了半個多世紀的變化。
白嘉軒與鹿子霖,一冷一熱、一陰一陽、一剛一柔,他們不是簡單的一善一惡,而是相互依存,互為鏡子,照映著自身。
在漫長的歲月中,白鹿原上兩人彼此不服,心存暗算。兩家人此消彼長,演繹了各自的酸甜苦辣。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白鹿原》
「讀書原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無一不是盜名欺世。」
「我一生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應該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顯得這事該做……」
書裡的價值觀,今天讀起來依然擲地有聲。
巴爾扎克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而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中國的一部民族秘史。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白鹿原》精拆解讀。
老舍先生一生著述頗豐,經典佳作更是不少,但他說:「《四世同堂》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小說。」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四世同堂》
生逢亂世,國難當頭,日本人的軍隊蜂擁而至,北平的一條胡同裡,有人苟且偷生、有人賣國求榮、有人從戎救國,有人勾心鬥角……
而年逾古稀的祁老爺子,一生安分守己,相信不管什麼事,「最多不過三個月,事情就解決了。」
一條胡同寫盡百態人生,一座北平城記錄著一段從未遠去的民族歷史。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曾在《四世同堂》的法文版序言裡說:「我發現老舍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在序言的結尾,克萊齊奧寫道,「老舍以大師的眼光,給我以啟迪。」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四世同堂》精華解讀。
曹禺,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的四大劇作在舞臺和人間反覆上演。其中的《日出》,被文學家巴金稱為「中國新文學運動中最好的收穫」。
《日出》以抗戰前的天津為背景,交際花陳白露在這裡過著奢華而矛盾的生活。
她一方面追求醉生夢死的繁華,另一方面又厭倦上流社會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她不想這樣生活下去,但又離不開這裡。
她曾經是聰明、美麗、有著無限希望的美好女子,最終卻走入自殺的絕境。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日出》
魯迅說:「人生最大的苦痛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而陳白露的悲劇則是,「太陽升起來了,黑暗留在後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曹禺經典戲劇《日出》的精華內容。
人能經受多大的苦難?能承受多大的悲傷?
福貴會用他的一生來告訴你。從嗜賭如命的地主少爺,到貧困謀生的老農。
福貴歷經險境,跨越國共內戰、土改、文革等動蕩時期,最後只剩一隻老牛相伴。
活著是什麼?人又為什麼活著?
作者餘華說:「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他透過一個人的一生遭遇,書寫著人在歷史洪流中,命運無法掌控的無力感。
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經歷一種如鯁在喉的閱讀體驗。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活著》
1994年,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電影《活著》,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00後的易烊千璽也是《活著》的粉絲,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福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
習慣與接受失望,等時間淡化悲傷,蒼涼難耐麼?儘是人生。」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餘華的《活著》精彩解讀。
現在加入「十點聽書會員」,
享受雙11特惠價,
1000本好書,懂你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