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觀察,現在大多數家長教育孩子的焦慮,來源於缺乏教育戰略。
戰略是一個方向性的東西,它能告訴我們該朝什麼目標前進。就像大海航行,你得有個指南針或者北鬥導航系統。不然迷失了方向,船開得再好也沒有用。
當下大家執著的事情,都是戰術的東西,即具體做什麼。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在大海上,你不應該跟著別人的船去調整自己的舵,這和你的關係不大。海闊天空,足夠你開闢自己的道路。
戰術是有高下之分的,有些家庭就是有更多的戰術儲備,從而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空間。比如富二代的孩子,可以隨便創業,就算一敗塗地也能過好日子。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準備創業資金就不容易了。
但有限的戰術選擇,依然可以創造好的結果。關鍵就在於,將這些選擇發揮到極致。很多情況下,在一個點突破,比同時分散進攻多個目標來得更為有效。這叫專業化,是普羅大眾最好的逆襲選擇。
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
有錢人的家庭,可以給孩子安排各種才藝和活動,體育、音樂、旅遊、遊學、美術、書法、編程,一件不落下。普通家長看到這個現象就羨慕,還很焦慮,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了。其實這是沒法比的,家長層面就輸徹底了,財不大就算了,氣也不粗。
普通人的家庭,就要學會放棄。書法放棄,音樂放棄,旅遊放棄,美術放棄,編程放棄,體育放棄,就專攻學校的課業。學校課業裡面,什麼能夯實成績的,就在上面做投入,可有可無的就無所謂。
生在窮人的家庭,這是唯一的出路。這樣的孩子可憐嗎?未必,這個為著一個目標堅定不移努力的過程,將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假以時日,這種孩子基本上都能成為一個可用之才,將來肯定就比父母一輩強。然後在這個起點之上,下一代又繼續投入,必然就會開拓全新的局面。
富不過三代未必,但窮肯定不過三代。時間和腳踏實地,不分出身背景,都是每個人的好朋友。
在當下這個心態浮躁、信息泛濫的社會,要做到這樣,就必須對自己的目標有堅定的信念。就是,要有一個全局的戰略,然後堅持這個方向,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管別人怎麼說,都不要改變。過程中,就實行拿來主義,別人優秀的、好用的戰術就學過來,為自己的戰略服務。
反之,如果沒有戰略,好像啥都行,啥都能做,結果分散了實力,最後可能什麼都撈不著。
這些東西,我也只能說到這裡了,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系統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