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很像迎春花,能清心火,散心肺之熱,中醫稱「瘡家聖藥」

2020-12-20 淏先生說養生

中藥均是源自我們身邊之物,尤其是中草藥大部分源自農村地區的花草,自神農嘗百草開始,人們就慢慢認識到了各種植物的用途,這其中有一味中藥比較常見,因為開花非常漂亮所以常被栽植以觀賞,也經常被栽植於綠化帶之內。

這一味中藥開花長得非常像迎春花,入藥則藥用價值於金銀花有相似之處,並常搭配使用,它能清心火,散心肺之熱,還被中醫稱之為「瘡家聖藥」,它就是中藥連翹。

連翹開花很想迎春花

中藥連翹是木犀科灌木連翹的乾燥果實,因常被當作花卉與綠化植物,所以全國各地均有栽植,入藥分青連翹與老連翹,青連翹以顏色綠、不開裂者為佳,老連翹以顏色發黃、殼厚者為佳。

中醫認為「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連翹既能清心火,又能解瘡毒,因此有「瘡家聖藥」的說法。如果因癰、瘡之毒而紅腫,且尚未潰出,常用連翹與蒲公英、穿山甲等同用;如果瘡毒凝聚,瘡出硬結而腫但皮膚不變色者,常用連翹與黃連、當歸等中藥一起使用;如果瘡膿已出而紅腫不愈者,常用連翹與金銀花等同用。

連翹在各地均有栽植

中藥連翹能清心火、散肺熱,因此也能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心煩、咽喉疼痛等,並常與中藥防風喝梔子同用;如果外感溫熱而頭痛、咽喉疼痛,常與金銀花等一起使用。

因此,孫思邈在其著作《珍珠囊》中記載:「連翹之用有三。瀉心經客熱,一也;去上焦風熱,二也;為瘡家聖藥,三也」。

連翹被稱作「瘡家聖藥」

一般來說,連翹中的青連翹清熱解毒之力較強;老連翹又名黃連翹,善於疏散風熱;連翹心則善於清心火、瀉火。

中藥連翹與金銀花均有清熱解毒之功,也能消除癰、瘡,而且兩味藥材經常搭配使用,區別在於連翹清心解毒之力比較強,是瘡家聖藥。而金銀花偏於散體表寒氣,而且寒而不傷胃氣,並且能止血。

連翹與金銀花功效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連翹瀉火清心,但因藥性寒涼,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而連翹雖有「瘡家聖藥」的稱號,但不是適應有所的癰、瘡,如果氣虛有瘡且瘡膿已經清除者不宜使用。

由此可見,中藥連翹的藥用價值很高,是大名鼎鼎的「瘡家聖藥」,而且也是經常見到的花卉之一,但中藥的藥理複雜,還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相關焦點

  • 「中醫健康課堂」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
    梔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中藥裡的清火高手——梔子《神農本草經》說:「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功於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
  • 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梔子最早走進人們的視野,是因為它的果實可用作染料,故而有「梔黃」一說;後因潔白馥鬱被愛花之人慧眼所識,遂成觀賞植物。《漢書》曾記「漢有梔茜園」及《晉書》所載「晉有華林園種梔子,今諸宮有秋梔子」等語,可見我國梔子的園林栽培、使用已有兩千餘年歷史了。梔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
  • 學中醫你需要在中藥下功夫,一味藥對應一種病,建議收藏
    今天王派醫學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中藥要藥和特殊功效整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註:適合執業中醫/中西醫,執業中藥師的考生喲~)一、要藥>1.發汗解表要藥:麻黃2.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麻黃3.嘔家聖藥:生薑4.鼻淵要藥:蒼耳子5.治寒飲伏肺之要藥:細辛
  • 中醫瑰寶之純中藥藥貼
    在國外,一些不是十分了解中醫的人們,總是稱中醫為「神奇的醫學」,他們覺得中醫是不可思議的,十分厲害的學科。通絡祛痛貼是以中醫基礎知識實踐理論作為指導,將多種純中藥熬製成的粘物,貼在皮膚,穿透毛孔,通過人體的穴道進行慢慢修復的外敷膏藥。據史書記載,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 這一味中藥藥食同源,廚房就有,但是曬乾後與鮮品功效不一樣
    姜是廚房中必備的調味品之一,也是中醫中藥古籍中記載的藥食同源品之一,但是新鮮的姜與曬乾後功效不一樣。在中藥界,新鮮的姜稱「生薑」,曬乾後稱「乾薑」「溫暖中焦之主藥」。生薑被稱為「嘔家聖藥」2.生薑被稱為「嘔家聖藥」,可以「和中降逆」而調理胃寒引起的嘔吐以及妊娠嘔吐;乾薑屬於「大熱之物」,對於心神陽虛的重症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一直有「附子無乾薑不熱
  • 菸民請注意保護你的肺,清肺中藥拯救煙肺
    抽菸的人大都害怕看到煙肺的圖片或者刻意迴避此事實,但作為一名醫生,建議你清清肺。很多人問過我什麼中藥能清肺,而且簡單易行,不想喝那一碗碗黑乎乎的中藥。其實,很多的中藥泡水喝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而且口感還不錯。
  • 藥知道|中藥成藥的命名智慧
    理想的命名,乃是對該成藥最簡練的說明和和提示,應能對該成藥的主要藥物、特點及功效等作一高度的概括。其實任何一種中藥成藥或是一首方劑的名稱都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方名和劑名,對於中藥成藥命名的情況主要有這麼幾種。1.
  • 養肺潤肺不可或缺的11種中藥材
    現在的應酬太多,很多的人不得不選擇抽菸喝酒,但是抽菸太多會對肺部有很多的危害,抽菸的人需要注意養肺潤肺,中醫認為潤肺就要吃些潤肺的食物,那麼,養肺潤肺的中藥材有哪些? 潤肺的中藥除了有以上的兩種外,還有就是像枸杞、玉竹也能起到潤肺的效果。壹藥網溫馨提示:對於潤肺的中藥,大家也不要盲目性的服用,必須要由醫生給患者經過正確的診斷之後,再對症用藥,這樣對疾病的治療才有效。 3、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
  • 易上火,經常皮膚出現紅腫、瘡癰的人請注意,這一味藥可能適合你
    今天就在這裡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具有很好的清熱去火而消除無名紅腫、瘡癰的中醫良藥,它就是「連翹」。在中醫裡面連翹清熱去火而消瘡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此在古代中醫裡面人們還稱連翹為「瘡家之聖藥」,由此可見其藥效之佳。
  • 它被譽為「瘡家聖藥」,清熱解毒,可調理各種外科瘡瘍
    而這一特點放在中藥裡也依然存在。許多藥效豐富、效果明顯而又實用的藥物,往往也可以收穫許多的名號。如「補氣之長老」黃芪,「國老」甘草,「嘔家聖藥」生薑等。通過這些稱號,我們也能對某味藥物產生一個基礎的認識。那麼對於「瘡家聖藥」連翹,大家又了解幾分呢?連翹是木樨科植物,植株呈長條形,春天其植株從上到下都會開放許多黃色的小花朵,因此十分具有辨識度。
  • 中醫教你認識一味「中藥萬能王」-甘草
    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免會患上疾病,在尋求中醫治療的時候,處方當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味中藥就是甘草,甘草究竟是何方神聖?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 【認識中藥】 中藥絕學:知母一味,大有可為!
    通過中藥吟詩作賦喜結連理者,從古至今都有。相傳,有一喪妻藥鋪老闆,經人介紹,看中一姑娘,又不好當面表白,於是也用中藥名寫了封情書給這姑娘,沒想到,還真成就了一段佳緣。藥鋪老闆的情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知母心,莫待烏頭白,欲知斷續未得。」說起這知母,還真是良藥一味,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來看看不同時期的中醫大家都是如何用知母的!知母氣寒,味苦,無毒。
  • 此物宣肺化痰,《本草備要》稱它為「諸藥舟楫,載藥上浮」
    #此物宣肺化痰,《本草備要》稱它為「諸藥舟楫,載藥上浮」。在此基礎上,經歷代醫家千百年的總結,並逐漸形成「引經報使」等特色用法,更大地豐富了中草藥的運用場景。桔梗是中草藥裡非常普通的一味,它不像人參那麼名貴,也不似甘草那麼「隨和」。但卻被前代醫家成為「諸藥舟楫」。意思是說,桔梗就像一條「船」一樣,能夠裝載其它中草藥渡河涉水。
  • 一味常用潤腸通便中藥,也是藥食同源之品,還止咳平喘,但有毒
    有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材,是潤腸通便的常用中藥之一,還能止咳平喘,但是這味藥有小毒,屬於有毒中藥之一,並不適合長期使用或大量使用,它就是中藥材杏仁。中醫對其應用主要有兩大類。1.杏仁止咳平喘。杏仁入肺經,善於宣肺下氣,止咳平喘,可隨證不同配伍,用於調理多種咳喘的症狀。古籍《本草求真》稱「杏仁,既有發散風寒之能,復有下氣除喘之力。」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李時珍稱其「瀉肺熱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溼」
    在古代,桑白皮是一味醫者常用的「平喘止咳、利水消腫」之藥。李時珍在記載桑白皮功效的時間就曾說到,桑白皮入藥能「瀉肺熱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溼」,這一理論傳承至今,依舊得到醫者的認可。桑白皮入藥用途1、桑白皮能瀉肺熱而止咳喘。桑白皮入藥,其味嘗之甘潤,其性偏於寒涼,走肺經而能很好的潤除肺中燥邪之氣、寒降肺中之火熱之毒,對於肺中有熱邪、肺火上逆等引起的咳嗽、氣喘諸疾,服之最為對症。
  •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蒿!
    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虛熱藥。用量6~12克,煎服,入煎劑宜後下。用治溫病、暑熱、骨蒸勞熱、暑邪發熱、瘧疾、痢疾、陰虛發熱、瘡癢、溼熱黃疸等。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抗腫瘤、解熱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降低血壓,且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尚能保護肝臟,防護輻射,縮短戊巴比妥睡眠時間等。
  • 中藥之 麥門冬
    治肺痿吐膿,主洩精。今天就和公安醫院毛喆醫師來了解一下麥門冬的功效應用:《本草新編》:麥門冬,瀉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熱邪,補心氣之勞傷,止血家之嘔吐,益精強陰,解煩止渴,美顏色,悅肌膚,退虛熱,解肺燥,定咳嗽,真可持之為君而又可借之為臣使也。但世人未知麥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為可惜也。
  • 一味能「護嗓」的中藥!緩解嗓子幹,嗓子啞,乃藥中清露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學》、《實用中藥辭典》、《中華臨床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給你聊聊,如何利用中藥來護嗓,讓咱們說話的聲音清麗、乾淨,讓我們少受一些咽喉幹癢之苦。 什麼辦法呢?我告訴你,用中藥石斛。
  • 能活血也能補血,這才是「血分之聖藥」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民間亦稱其為血風藤、九層風和三葉雞血藤,主要產於福建、甘肅、廣州等地,最早見於《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但據西南文史古籍《順寧府志》總結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使用該藥的經驗,稱其為「血分之聖藥」,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藥物,有養血活血、舒筋活絡與通絡止痛之功,可入湯藥亦可入食療藥膳,其療效甚佳。
  • 2019年藥考生看過來!《中藥二》歷年高頻考點匯總
    ●考點:石膏生用—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煅用—收溼斂瘡 生肌止血【主治】1.溫病氣分高熱;2.肺熱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4.瘡瘍不斂,溼疹,水火燙傷,外傷出血●考點:知母清熱瀉火 滋陰潤燥【主治】1.熱病壯熱煩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