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sorry,和對不起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想談一談漢語和英語中的不同。文化和語境的差異反映了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
英美講的I am sorry,出發點是我:我很抱歉。
中國人講的對不起,其實還少了一個對象,對不起你或者對不起你們,意義指向外部。因為做了不太好的事情,對外部的世界,給對面的你帶來了困擾,我表示很不好意思,表示了歉意。
舉個例子吧。比方說你在地鐵裡一時沒站穩,踩了旁邊的小姑娘一腳。中國人說對不起,這個時候的潛臺詞是講對不起你,我把你踩疼了,不小心碰到你,是我不太注意,關注的是我給你帶來的損失,是你的感受。而美國人說的I am sorry,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從自己出發,我很抱歉,對不起我沒有站穩,是不是自我約束的意味?
如果社會環境比較隨意,根本就不會在意到這些方面,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他也會說I am sorry,不管外界社會倫理,還有對面被踩的小姑娘的感受,我都覺得應該站穩,應該約束好自己,並且在沒有做到的時候表達歉意和風度。
我不為外界的規範所左右。我對自己有遠超社會要求的期待。
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就要做到,也就是康德所說的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行動出於義務,而不是外界利益或懲罰的驅役。歡迎沐浴自由的光輝。
中國人說的對不起,符合外界的社會倫理,以及他人的期待。彌補期待所未能達成時,帶來的張力和裂痕。
I amsorry這句話出現的時候,文化基因中的潛意識,展現自我的約束與自我的罪惡感。內省的力量撼人心魄。
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的力量,大家都用比較體面的方式面對世界。語言中折射的社會秩序,如同天鵝絨帷幕,緩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