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慢羊
從小到大,辛可夫一直在努力地想獲得別人的注意,然而卻總是不大成功。小學階段,他是個十足的失敗者。而到了中學,他則徹底淪為無名小卒。
或許再沒有小夥伴比他的處境更為糟糕,然而,辛可夫卻是個輸得起的孩子,他始終積極樂觀地生活,他的內心裡有一種獨有的力量。
究竟是誰,給了這個平凡的孩子一顆了不起的心?
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辛可夫就是高年級同學捉弄的對象。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朝他吼著:「滾出我的教室,再也不許回來!」四年級的時候,他成了同學眼裡的「廢物」。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真的是每一年都要替辛可夫捏一把汗。這是個很難控制自己行為、喜歡不分場合地怪笑、成績一塌糊塗、運動能力也相當欠缺的孩子。
辛可夫寫的字直到小學畢業時依然像「鬼畫符」,老師們多半都看不明白。此外,他的身體狀況也不大好,因為胃瓣膜倒置的原因,每個星期他都會突然嘔吐幾次,而且永遠會吐在不合適的地方。
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童年嗎?
然而,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校的孩子,甚至周六不上學的日子還會一個人跑到學校。這個孩子一直深愛著學校。儘管小學的生活簡直是一團糟,但畢業典禮還沒結束的時候,他就開始雙眼含淚地想念這所小學了。
誰也不能說一個孩子天生就有個強大的內心。辛可夫沒有被「總是輸」打敗,這要歸功於他有對了不起的爸媽。
辛可夫的爸爸是個普通的郵遞員,成天開著輛破車挨家挨戶地送信。辛可夫知道,不論是下雨、下雪還是下冰雹,爸爸都會帶著他的親切友善堅持工作。即便是耳朵上帶著小冰柱回家,爸爸也不會說辛苦,而是說著「小事一樁……」。辛可夫崇拜爸爸,他一直期盼著長大後能成為和爸爸一樣的郵遞員。
而這樣的爸爸,給了辛可夫極大的安全感。
小時候,老師批評他的字慘不忍睹,辛可夫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晚餐時還自豪地向父母宣布:「我寫的字真是慘不忍睹!」爸爸沒有打壓批評他,只是說:「那真是太恭喜你了!」而媽媽則獎勵給他一顆星星。
四年級的時候,辛可夫在運動比賽時嚴重拖了後腿。隊員們憤怒地嘲諷他:「你是個廢物,沒用的廢物……他可能連起床都會搞砸!」回到家被妹妹問道比賽成績時,他哭了。那天晚上,爸爸開著車帶他兜風,告訴他:「放輕鬆點兒……那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就在這裡陪你……」。辛可夫知道了,就算自己輸掉1000次比賽,爸爸也絕對不會放棄自己。
因為工作的安全要求,爸爸不能在「親子工作日」那天帶兒子一起上班,但為了不讓孩子失望,他抽出星期天專門陪兒子送信。辛可夫自己準備了100封信,爸爸開著他的破車帶他開始了送信的工作,那天,辛可夫覺得自己十足是個合格的郵遞員,對一個孩子來說,那一天值得讓讓他記上一輩子。
辛可夫的媽媽同樣無條件地接納了兒子。辛可夫常常嘔吐,而且可能會吐在湯碗裡、花盆裡、垃圾桶裡、購物袋裡、冬靴裡,甚至是爸爸的郵包裡。媽媽總是能夠冷靜沉著地幫他處理。此外,媽媽還給他準備了很多銀色的星星,常常給他獎勵。
對於一個總是失敗、常常被別人嘲笑的孩子,父母的接納何等重要。辛可夫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要求他成為其他人的樣子,也沒有拿他去和別的孩子比較。他們愛的就是兒子原本的樣子。
辛可夫其實是個相當容易滿足的孩子,他從不覺得生活無聊。
他有自己的喜歡。小的時候,他會假裝去和汽車比賽。大一點的時候,他喜歡去陡峭的長草坡地上騎著者衝下去,感受他自己在運動中一向缺失的速度。他總是對生活很滿意,他從來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或是錯過了什麼。
即便是沒有朋友,他也不大在意。有父母,有妹妹,他很知足。當然,他也爭取過朋友,最終也失去過朋友,他也有悲傷和失落,但他很快會找到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辛可夫是個個性友好、性情善良的孩子。隔壁搬來了新鄰居,那家和他同歲的男孩鬧彆扭了,他熱心地烤了自己最愛的餅乾給男孩當歡迎禮物。
大雪紛飛的日子,寒冷的夜裡,他得知自己認識的一個小女孩走失了。他一心要找到那個小女孩,獨自在雪地裡找了7個小時。他克服了自己對黑暗和寒冷的恐懼,最終在暈倒時被鏟雪員發現了。事實上,在他尋找的過程中,小女孩早已回家了。辛可夫清醒後,小女孩和母親來看他,那位媽媽一句話都沒說,只是緊緊地抱著這個男孩。辛可夫所有的善良,女孩的媽媽都懂的。
中學的時候,辛可夫好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對於中學裡眾多的眼睛而言,他是不受關注的。他在那裡不再是廢物,他連廢物都不如,他誰都不是。
然而,辛可夫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他也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言行。
小學的時候,運動會上被所有同學排斥的時候,他只好不去學校,在外遊蕩,那對他是很糟糕的經歷。而中學時,當他依然被所有球隊排斥的時候,他卻不肯退讓了。一個被挑剩的人竟然不肯離開,這對其他同伴來說是不曾有過的經驗。然而,最終同伴從辛可夫的眼裡看到了他不了解的東西,他接納了辛可夫。
這個依舊平凡的孩子,贏得了成長中了不起的力量,而這會讓他受益終生。
辛可夫無疑是讓所有老師都會頭疼的孩子,自然,絕大部分老師都不大能接納他。不過幸運的是,辛可夫還是遇到了兩位不錯的老師。
一年級的老師給辛可夫帶去了希望和夢想。老師告訴孩子們,他們將迎來至少十二年的求學生涯,而那將會是美好的冒險旅程。孩子們會經歷2160天的冒險,也會有2160個機會,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
雖然辛可夫學業糟糕,而且在課堂上總會不合時宜地大笑影響紀律,但老師依然給了他這樣的期末評語:他有時候有自我控制的問題,但他的個性非常溫和善良。你們的兒子是個快樂的孩子,而且毫無疑問很愛上學!
辛可夫在四年級還遇到了位不拘一格的老師,他將辛可夫從後排的角落調到了第一排,而且他似乎是學校裡第一個接納辛可夫就是辛可夫的人。他從不暗諷這個孩子。小學畢業典禮的那天,在辛可夫又摔了個狗啃泥且洋相百出的時候,他朝辛可夫豎起兩根大拇指。
結語:
辛可夫是《想贏的男孩》這本書中的主人翁。LOSER,是這本書的外文原名,也是書中主角男孩辛可夫的寫照。辛可夫其實不是怪物不是特例,我們在小時候,或是我們的孩子,當中有許多人就如同辛可夫一般,一直生活在人群中,常常和其他人擦肩而過,但就是沒有人注意到我們這些平凡的孩子。
沒有存在感的生活,對許多孩子都會是一種折磨。就如同書籍封面上所寫的:
誰都有顆想贏的心,但不是誰都輸得起。
輸不起的孩子,很可能會深陷自卑、尷尬、痛苦甚至怨恨當中,而這樣的情緒,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而辛可夫的故事,卻會給許多孩子帶去力量——無論生活多麼糟糕,別丟失了自己的希望,去在意真正在意自己的人,堅定地做想要的自己,永不放棄!
《想贏的男孩》屬於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獲過不少獎項,是孩子們值得擁有的一本童書經典之作。
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