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陳文哲教授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20-12-17 騰訊大閩網

陳文哲教授(中)及科研團隊獲50萬獎勵。

福州新聞網(微博)訊在日前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福建工程學院陳文哲教授及其科研團隊(與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科研成果「汽車玻璃深加工的關鍵製造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6日,福建工程學院舉行表彰大會,獎勵陳文哲教授及其科研團隊50萬元(如圖)。會上,陳文哲教授及其科研宣布,將這50萬元捐給學校。

課題組當年為何將汽車玻璃深加工作為研發方向,項目實施後有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7日,記者採訪了福建工程學院陳文哲教授。

「『汽車玻璃深加工的關鍵製造技術及應用』項目難度大、涉及面寬、技術獨特,開發出全新的汽車玻璃鋼化風柵裝備、彎曲成型機、壓製成型機和玻璃塑料包邊裝備等汽車玻璃製造系列設備,全面突破國外壟斷和專利壁壘,主要關鍵核心技術居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陳教授告訴記者,2012年全球汽車玻璃市場容量達600億元,我國的市場容量約為20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國外企業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玻璃深加工技術迫在眉睫。

「中國人沒有這種自主創新能力!」面對外國壟斷企業的叫囂,福建工程學院與福耀集團2004年毅然組成了課題組。課題上馬伊始,課題組便遇上一系列難題:汽車玻璃曲面變形率難控制,汽車玻璃的光學和機械性能指標得不到保證,汽車玻璃產品要具備低輻射、高隔音、隔熱等要求……面對這些難題,課題組沒有退卻,他們一次次實驗,「不知經過多少次失敗,課題組終於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汽車玻璃鋼化、彎曲和包邊設備。」27日,課題組核心成員、福建工程學院王乾廷博士回憶起當年的艱辛,仍感慨萬分。

現在,「汽車玻璃深加工的關鍵製造技術及應用」這一科研成果,已成功應用於福耀集團及20多家汽車玻璃子公司,依據這一成果生產出的汽車玻璃不僅替代了進口產品,而且遠銷美國、歐洲、日本,累計新增產值203億元,創匯24億美元。該科研成果不僅彰顯了我國汽車玻璃深加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還使得福耀集團迅速成長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福州日報(微博)記者 吳暉 文/攝)

(福州日報(微博))

相關焦點

  • 【榕耀北中·校友風採】博導陳文哲:建校首屆初中、高中校友
    陳文哲:建校首屆初中、高中畢業生陳文哲,北峰中學1969年建校首屆初中生,1971年初中畢業升入本校高中,1974年高中畢業考入福州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福建省傑出科技人才,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
  • 亞偉速錄機創始人離世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記者昨日獲悉,曾經以92歲之耄耋高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速錄機發明人唐亞偉離世,而他未帶走的,是通過文字所實現的「超音速」,以及欣欣向榮的速記產業。  2007年2月27日,人民大會堂。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唐亞偉這位精神矍鑠的老教授格外引人注目。在為我國速記事業拼搏了70餘年後,他終於以「亞偉中文速錄機技術與裝置」榮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其實,在獲此殊榮前,亞偉速錄技術還取得了北京市市級最高科技獎和全國專業技術領域最高榮譽。
  • 暨大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校園快訊  本報訊羊城晚報記者從暨南大學獲悉,由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校堃教授領銜的暨大科研團隊共同完成的成果「一類新藥重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關鍵工程技術及應用」今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中北大學2個項目被山西省提名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9〕38號)要求,山西省科技廳經項目徵集、專家論證等程序,山西省擬提名14項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其中提名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分別是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主持的「鎂/鋁大型薄壁高筋構件均勻強韌化及
  • 福建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
    7項獲獎成果中,我省主持完成的項目有3個:福州大學陳道煉等人完成的「高頻環節逆變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林文雄等人完成的「高質量晶體元器件和模塊與全固態雷射技術」、福建農林大學尤民生等人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蟲災變機理及其持續控制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教授為專業代言|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①
    1 工程力學請聽《教授講專業》,跟隨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左建平教授的解析,帶你走進工程力學。主講人介紹左建平,教授、博導。現任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2009年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2015-201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中國鋼結構協會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理事,《工程與應用學報》編委。連續兩年獲校級優秀本科生全程導師獎,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優秀教學質量獎3項、校級優秀課程1門,指導本科生參加北京市建築結構大賽連續四年獲得一等獎。
  • 福建工科類高校排名,福州大學排名第一,福建工程學院衝進前三
    福建工科類高校排名,福州大學排名第一,廈門理工學院第二,福建工程學院衝進前三,還有哪些高校上榜了呢?排名僅供參考。學校獲各類科技項目3959項,科研經費超過14.8億元,其中,對外籤訂技術合同1480項,橫向合作經費實際到校7.16億元。;共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0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獲國家專利授權2088件,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5006篇。
  • 2011國家技術發明東南大學獲獎人尤肖虎簡介
    現任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教委跨世紀青年專家首批入選者、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98 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與移動通信系統、現代數位訊號處理等。在 IEEE Trans 等各類國際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50餘篇。
  • 鼓樓醫院孫凌雲團隊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月10日,南京鼓樓醫院孫凌雲團隊的「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紅斑狼瘡的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研究」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研究攻克了紅斑狼瘡的治療難題,讓難治性紅斑狼瘡5年死亡率從45%降低到16%。
  • 軟磁材料打破壟斷 浙大嚴密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軟磁材料打破壟斷 浙大嚴密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7年01月10日 04:26:05來源: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嚴粒粒)1月9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嚴密團隊研發的「低功耗高性能軟磁複合材料及關鍵製備技術」榮獲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項目推動我國軟磁複合材料產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使我省發展成為我國軟磁複合材料的中心。
  • 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邀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8日,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隋坤豔教授邀請前來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做了題為「聚醯亞胺高性能纖維:製備、結構與性能」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叢海林院長主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學院的老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牽頭獲8項國家科技獎!在這個榜單中,湖南大學位列全國第15位!
    湖南大學表現亮眼,在2016-2019年度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創新團隊獎1項。獲獎數量位居國內高校並列第15位。
  • 上海交大船建學院譚家華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譚家華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譚家華,教授,博士生導師,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原所長和團隊負責人。
  • 您有一份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報考指南,請查收!
    福建醫科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前身為始建於1984年的醫學檢驗系,為全國第二批招生的醫學檢驗專業。學院堅持以培養高層次醫學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辦學方向,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大力開展研究生教育,辦好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打造醫教研產用五位一體的學科體系。學院現有3個專業學系(醫學檢驗系、眼視光學系、醫學影像技術學系),1個醫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 廈門理工學院校長陳文哲:親產業重應用 走特色人才培養之路
    廈門理工學院校長陳文哲接受本網專訪 凌永靈 攝 編者按: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大學畢業季正在上演,報考與就業成為當前最火熱的話題。 學校名片 廈門理工學院是福建省屬公立本科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1981年建校(前身為鷺江職業大學),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本並更名為「廈門理工學院」,2013年獲批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現有集美、思明、廈軟三個校區,佔地1464畝,建築面積37萬餘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000餘人(含研究生、留學生)。
  • 這裡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部分成果曾分別獲得省、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或三等獎,其中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洛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其中作為第一發明人5項。
  • 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主題專家組組長張一敏教授團隊立足我國優勢釩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形成一步法頁巖釩清潔提取技術、源頭消除廢水氨氮梯級循環浸出法張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等國家級獎項
  • 湖北教授,多次突圍國際技術壁壘,如今榮獲重磅表彰
    9月8日,2020&34;公益活動評選結果出爐,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許明標教授光榮上榜。這是繼去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殊榮後,許明標教授再次獲得的重要榮譽。本次評選,2人獲特別獎,30人(或團隊)獲&34;榮譽稱號,20人(或團隊)獲提名獎。
  • 06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亞偉中文速錄機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唐亞偉教授在頒獎現場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我國速記泰鬥、現年92歲高齡的唐亞偉教授發明的亞偉中文速錄機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頒獎大會上,國家領導人向唐亞偉教授頒發了獎狀和證書,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唐老親切握手並熱情詢問唐老高壽。這是唐亞偉教授發明的亞偉中文速錄技術繼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中文信息領域最高獎——首屆錢偉長科學技術一等獎之後,又獲得的一項殊榮。
  • 河南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誰更值得報考
    現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原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國家級及省級優秀教師17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省優秀專家和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3人,省級教學名師、省科技創新傑出人才、省青年骨幹教師100餘人,並聘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