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更聰明,特別是在孩子早教階段,會給他們報很多的提升課程。但作為父母要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性格和思維有些很大影響。
西西出生後就一直在老家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如今四歲了媽媽便把孩子接來上班的地方上學,可自從孩子去了城裡開始變得不愛說話。原來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忙,經常回到家還要繼續工作。每次西西想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幼兒園的趣事時,父母便敷衍回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日子,每天說話超不過二十句,長期在這樣的情況下,西西開始變得不願意說話,因此即使上了很多開發智力以及鍛鍊能力的課程,但學習效果扔達不到父母的滿意。
現在生活中,很多家庭也會存在和西西一樣的情況。每天回到家,父母從不主動和孩子進行溝通,就算是孩子主動溝通,家長也會敷衍了事,這種狀態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邏輯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到孩子
1.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能力
一個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語言的處理速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對日常詞語的理解。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營造好的語言環境,那麼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更強,反之不僅學習能力會變弱,反應能力也會很弱。
2.會讓孩子變得沉默寡言,甚至自卑
在很多大人們的眼中看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以及經濟能力有關係,雖然這也是關鍵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能夠給創造出好的語言環境。在和孩子的正常溝通中如果能夠接觸到不同的詞彙量,那麼孩子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反之會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會出現自卑的情況。
3.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孩子在三歲之前腦容量基本算是已經發育完成,而這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孩子對語言的處理會非常的敏感。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不能正常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和引導,那麼對他們的大腦發育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必須存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掌握好正確的思路,才能好好的引導和提升孩子的能力。
父母的語言環境決定著孩子先天潛能的發揮
1.可以塑造更強的學習型大腦
生物學給予了你一個大腦,而生活將其轉化成了思維。其實這句話就是在強調大腦存在的思維發展。一個嬰兒表面看上去什麼都不懂,但其實他的大腦也在高速的順轉中。當然不同的大腦擅長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但影響到孩子大腦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表達。
2.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發展
孩子出生以後和父母的語言交流就已經決定了孩子日後在社會上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和孩子進行多方面的對話,灌輸更多的語言詞彙,那麼他們學習到的東西就會越多,眼界也會變得不一樣。多和孩子進行溝通是在他們奠定性格如何發展的道路。
3.可以開發智力,喚醒其潛能
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但若錯過了最佳的時機,結果只會事半功倍。孩子的潛能發展同樣是這個道理。作為家長要在不同的時期和孩子進行不同的語言溝通,才能喚醒無限的潛能。
想要孩子發展的潛能更加開闊,父母就要構建一個很豐富的早教語言環境,在一本《父母的語言》中曾提出了一個3T原則,這個原則完全適用於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通俗的將3T原則就是分別是指: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溝通(talk more),輪流談話(take turns)。
"3T原則"幫孩子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
1.及時給孩子一定的回應
父母在和孩子日常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關心什麼,喜歡什麼,當孩子問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要及時給出答案,不要敷衍。這不僅是對孩子進行知識儲備,更是在加強他們對事物的溝通交流。
2.溝通方式要學會變通
溝通不僅僅是想要讓孩子學習和掌握新的詞彙,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如何使用這些詞彙。雖然反覆強調,頻繁說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囉嗦,但只有一直重複一件事情才會讓孩子的重視。
3.激發孩子溝通的欲望
有些孩子天生就有不愛說話的習慣,父母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孩子主動和別人溝通。比如可以發掘出孩子的興趣點,然後圍繞興趣點和孩子進行溝通。如果發現孩子不主動提問,父母就要反思下自己在平時是否剝奪了孩子發出疑問的權利。
在建立家庭語言環境時,父母和孩子的積極對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增強親子關係。
你的家庭語言環境是比較良好的麼?您通常都是怎麼和孩子進行溝通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