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智慧寶寶,父母巧用「3T原則」或是關鍵,發揮語言的力量

2020-10-05 崔氏育兒堂VIP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在不少父母眼裡,孩子的「高智商」是天生的,並非是後天培養的結果。「高智商」能決定很多事情,比如溝通能力、共情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獨立能力等等。

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沒有過早表現出比同齡人更加優越的行為,那麼就可以認定這個孩子並沒有什麼「高智商」的天賦。

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孩子的智商有一部分由基因決定,但更多的是後天父母培養的結果。

其中,溝通是激發孩子思考、培養孩子智慧最有效的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親子溝通被冰冷的屏幕所取代,在工作的空餘時間裡,大多數成年人會用手機遊戲來放鬆自己,回家後也不例外。

許多孩子回到家面對父母時,父母不會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夜晚,而是在冰冷的電子屏幕前拼命地敲擊鍵盤。家長從來不會主動與孩子溝通,如果孩子想與家長溝通,家長也會以一成不變的冷漠回應。父母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非常敷衍了事。

長久以來,孩子也不願意與父母溝通,而這對於孩子的培養非常不利。很多孩子從平時的交流中就可以體現出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

但正是由於父母溝通教育的缺席,導致很多孩子喪失了開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機。

父母不及時發揮語言的力量會對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1.造成兒童學習能力上的差距

好的語言環境會對兒童產生積極的影響,壞的語言環境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其中最直接的影響是語言處理速度,即人們熟悉和理解某一詞彙的速度。

家長若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孩子的語言處理速度將會更快,學習能力也會更強。然而,語言環境較差的兒童語言處理速度較慢,學習能力就會比較弱,反應能力也會比較弱。

2.惡劣的成長語境

許多人認為一個孩子是否可以和別人大方的溝通,完全是看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經濟地位,其實不然。孩子之所以能言善道,是因為他們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也就是父母所給予的語言環境不同。和孩子積極交流的家庭能夠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詞彙,擁有更多的詞彙量,並且在溝通方面得到積極的鼓勵。

但是,在沒有和孩子積極交流的家庭裡,孩子從父母那裡聽到的話很少,自己也很少有機會與父母進行交流。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不但寡言,還容易自卑。

3.影響兒童大腦的發育

新生兒的腦容量僅為成人的四分之一。在三歲之前,腦容量會達到成人的四分之三,即大腦中的絕大部分已經發育完成。

大腦的快速和複雜發展只用這三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在3歲之後就停止發育,而是生命中前三年絕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在這段時期內,新生兒的某些腦區對語言處理非常敏感。如果父母不能積極地把握這段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提高孩子的詞彙量和表達能力,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這是孩子後天難以彌補的。

什麼是「3T」原則?

3T指的是Tune in共情能力、Talk more溝通能力和Take turns輪流溝通的能力。這三種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情商,也為後天的智商發展奠定了基礎。

共情原則是家長發揮語言作用的首要前提,家長必須清楚孩子的共情點在哪裡,針對這一點,家長和孩子建立溝通聯繫,才能最客觀、有效地讓孩子主動參與進來。

溝通能力是指需要讓任何有效的溝通都具有雙重性,家長要引導孩子講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仔細聽孩子講,然後平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注意在溝通中保持語序的來回,讓孩子做到既能表達自己,又能聆聽他人。

輪流溝通能力是指無論是由哪一方提出互動建議,雙方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對方的反應。當孩子表達有困難時,家長可以想方設法引導孩子逐步深入思考,使他們更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思考,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邏輯。

父母該如何利用3T法則建立溝通

1.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

很多父母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會溝通,殊不知自己在平時就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積極的溝通環境。孩子平時在提問或是說話的時候,父母要積極地進行回應,不要用簡單的一兩個字敷衍了事。

而且,還要注意孩子的習慣,發現孩子平時關心什麼,懷疑什麼,並及時給出答案。這不僅僅是對兒童進行知識儲備的教育,更是加強兒童溝通交流、擴大詞彙量的最佳途徑。

2.注意溝通方式

溝通的目的不僅僅是教孩子們掌握一些詞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利用這些詞彙。別擔心這樣的方式會使自己看上去十分嘮叨,父母頻繁說話不會引起孩子反感,只有頻繁強調一件事情或者說同樣一句話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平時話較多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也更健談。

3.激發兒童溝通的欲望

許多孩子如果已經養成不愛說話的習慣也不要緊,此時積極引導可以讓他們主動溝通。例如,父母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點,讓他們對某件事情產生好奇或者疑問。如果孩子學不會主動提問,父母就要改善自己的交流方式,並反省自己在平時是否對孩子過於嚴苛,剝奪了他發出疑問的權利。

總結

建立優質的語言環境,最重要的是讓家長和孩子進行積極的對話。這樣的互動非常有利於增強親子關係,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




我是崔氏育兒堂,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培養智慧寶寶,父母巧用「3T原則」或是關鍵,發揮語言的力量
    孩子的智商有一部分由基因決定,但更多的是後天父母培養的結果。 其中,溝通是激發孩子思考、培養孩子智慧最有效的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親子溝通被冰冷的屏幕所取代,在工作的空餘時間裡,大多數成年人會用手機遊戲來放鬆自己,回家後也不例外。
  • 父母巧用「挫折教育」,輕鬆培養輸得起的寶寶
    父母巧用「挫折教育」,輕鬆培養輸得起的寶寶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的各個方面都比同齡人卓越,可以說想讓孩子比自己更優秀,容不得一點點失誤,這樣的心理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好,另一方面也導致家長帶孩子更累,孩子也得不到全面發展。
  • 孩子語言發展期不容錯過,父母巧用「3T原則」,提高孩子語言能力
    可見,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但語言能力絕不是天上掉餡餅,想讓孩子有出色的語言能力,就需要從小培養,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為孩子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大量研究結果表明,1歲半到3歲是兒童語言發展最快的時期。語言教育專家認為,語言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兒童通過對成人言語的模仿和強化獲得語言。
  • 給寶寶立規矩,3歲時是關鍵!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當你播下一個行動,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這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3、開放型語言 智慧的家長如果採用開放型的語言跟孩子聊天交心,會產生十分正面積極的效果,比如家長看到孩子拿著一個筆記本開心地放學回家,家長問他:「可以給我講講這個筆記本的來歷嗎?」
  •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霞霞跟我抱怨說,孩子都已經快上幼兒園了,語言能力還是很弱,不像尼莫,說話回答都很流利,她也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總是收效甚微。其實不只是霞霞,有很多寶媽朋友和同事都有和我諮詢過這個問題,也感到十分苦惱和著急,擔心寶寶說話遲緩不聰明,其實,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表達發展才是至關重要的。
  • 想培養優秀孩子,家長需要了解「3T原則」開啟孩子智慧之門!
    會讓孩子變得沉默寡言,甚至自卑 在很多大人們的眼中看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以及經濟能力有關係,雖然這也是關鍵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能夠給創造出好的語言環境。 父母的語言環境決定著孩子先天潛能的發揮 1.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雖然古語有「貴人語遲」之說,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早點說話,這畢竟是聰慧的一種表現。 但是有些小孩語言方面發育卻沒有那麼順暢,有的已經3歲甚至更大一點,表達能力與同齡的小朋友相比,是比較弱的,讓父母很操心。
  • 別再相信「貴人語遲」了,父母巧用「4T原則」,培養能說會道的娃
    3、家長的教育方式孩子說話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經過長年的接觸,家長與孩子之間已經產生了默契,孩子一舉手一投足家長就能猜出孩子的意思,孩子不說話,並不影響交流,因此,家長就忽視了對於孩子語言表達的培養。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導讀: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智慧父母要做好3點, 很關鍵
    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青一色的都是天使,看著孩子彼此不說話也都覺得溫馨可愛,幾乎不用藉助任何想像也似乎能夠看到孩子的美好未來。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智慧父母要做好3點, 很關鍵!其實做父母的只要給孩子全心全意的關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生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以後在生活當中遇見困難和挫折時,他們也會因為從小擁有了這些安全感,更加堅強、勇敢和樂觀的去面對,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信心滿滿。這些不正是為人父母所願意看到的。
  • 繪本閱讀技巧全掌握,輕鬆培養高情商寶寶
    11月27日,《悅寶大咖說》第三季微課直播第八期:想要培養高情商寶寶,學會巧用繪本最簡單有效,並為家長們推薦了一些可以幫寶寶管理情緒、培養高情商的繪本。蔣老師特別為家長們推薦一本《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書裡面詳細講述了幫寶寶管理情緒的5個關鍵步驟:1、察覺寶寶的情緒2、抓住最佳時機對寶寶進行情緒管理訓練:當寶寶在傷心、生氣或者感到恐懼時,也是他們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當寶寶說出自己的情緒,標註自己的情緒並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時,消極情緒才會逐漸消融。
  • 想開發孩子的語言天賦?掌握和孩子溝通的「3T原則」,家長這麼做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言是我們溝通和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擁有語言天賦會使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家長們要從日常溝通中去了解孩子,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
  • 想開發孩子的語言天賦?掌握和孩子溝通的「3T原則」,家長這麼做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言是我們溝通和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擁有語言天賦會使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家長們要從日常溝通中去了解孩子,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
  • 《0-3歲寶寶傳統文化教育》父母課程寄語
    實踐證明,國學經典的學習對孩子的成長至少可有如下好處:能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能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能增強記憶力;能擴大知識面;能培養學習興趣;能開發想像力;能培養創造性;能培養耐心和長性;能增強自信心;能提高道德修養;能加強家長和孩子的互動;能培養愛國情操;甚至可以達到「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境界等。
  • 父母語言是關鍵,3T原則幫你激活孩子思維力
    其實這些都已經屬於事後補救的措施,殊不知,造成這種差異的不可見的影響因素早就在3歲以前就發揮作用了。在孩子蹣跚學步時,在孩子咿呀學語時,在孩子彼此看起來還沒有什麼差別時,日後學習能力上的差距就已經被悄然拉開了。
  • 培養寶寶語言能力 試試這麼做
    >培養寶寶語言能力 試試這麼做2018-03-15 11:51:5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眾多研究早已表明的事實,0-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尤其是1歲以前,寶寶處於學說話的重要階段,他們渴望和父母交流,更善於模仿,經常咿咿呀呀地講著各種「天書」般的語言,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寶寶的語言發展期,不僅要解碼寶寶的各種「天書」,更要解碼寶寶的語言發展特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順利學說話,長得更聰明。  0-3個月是寶寶的語言感知階段。
  • 《父母的語言》:父母運用3T+T原則,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卻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語言才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對孩子大腦生長具有塑造作用,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的語言」。《父母的語言》一書告訴我們:父母應該如何運用3T+T原則進行親子對話,用語言塑造孩子「學霸型」大腦,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 如何培養寶寶專注力?家長堅持這3個原則,會有意外收穫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老師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寶寶在入學之前父母的引導是特別關鍵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了解一下,寶寶在三歲之前,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第一個原則,培養寶寶認真吃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為了方便餵孩子,大多數父母有讓寶寶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身邊有很多帶寶寶的寶媽表示,打開電視的時候,寶寶才能安靜地吃一會兒飯。但是這種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很容易導致寶寶分心。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很多寶寶在吃飯之前就會要求把電視打開。
  • 2歲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父母掌握3要3不要原則,讓寶寶出口成章
    學說話早的寶寶一般在8個月的時候就能開口說話了,有的孩子到了2歲還是沒有長進。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語言發育遲緩呢?寶寶語言發育的標準1、大多數的寶寶在8個月到1歲之間開始學說話,一般只能說有意義的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