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開發孩子的語言天賦?掌握和孩子溝通的「3T原則」,家長這麼做

2020-12-13 林竹媽咪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語言是我們溝通和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擁有語言天賦會使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家長們要從日常溝通中去了解孩子,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

前幾天我們坐在一起討論關於夏天,孩子今年只有三歲,我本以為在孩子眼中的夏天都是炎熱和冰淇淋,可是孩子卻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句詩是一個月前我帶孩子讀過的,孩子已經記在腦中。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都表現在我們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平時的交流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只是記憶力好才記得這些詩詞,而是語言天賦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孩子溝通去發現孩子的語言天賦,同時也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語言天賦。

一、孩子的語言天賦藏在家長的日常溝通中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能夠清楚地複數詩詞,在語言表達方面非常流利且極富有感染力,並且在傳達信息的時候具有情感,在與你溝通的過程中還會和你一起討論用詞,糾正你用詞情況。

其實孩子的語言天賦不需要刻意去尋找,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和孩子的一言一語之間就彰顯了孩子的這種天賦。

不要小看語言天賦的力量,能夠幫助孩子更善於語言表達,讓孩子變得更自信,所以家長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要主動出擊,尋找孩子的語言天賦。

發現孩子擁有語言天賦時,我們要抓住關鍵時期,培養孩子的這個天賦,如果孩子沒有語言天賦,不要灰心,通過溝通的「3T」原則,讓孩子更優秀。

二、父母與孩子溝通的「3T」原則

1、共情關注tune in

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也許會對樹底下的螞蟻感興趣,從而引發出關於螞蟻的聯想,但是家長們卻無法體會孩子的快樂,反而認為螞蟻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

久而久之孩子會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甚至不願意開口說話,因為他內心感覺:「這個世界沒人懂我」。

家長想要抓住或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時,一定要學會「共情關注」,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追隨孩子的思想去發現新鮮的事物。

當我們能夠和孩子站在同一個世界,和孩子討論樹底下的螞蟻為什麼會搬家,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感到更多的情感,從而開口交流,主動表達自己。

平時我們就多觀察孩子,不要從自己的世界中尋找答案,而是要進入孩子的思想和孩子的世界,用不同的角度和語言去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

2、充分溝通talk more

第二個T就是TALK,說話的意思。想要讓孩子開口說話,父母如果不說話如何影響孩子?所以很簡單,我們要給孩子大量的信息,當孩子熟悉這些字詞的時候自然就會開始表達自己了。

曾經有一個關於美國的「3000萬字計劃」,其實就是研究了不同家庭的孩子所接受到的詞彙差異平均下來有3000萬字,而這些差異都是由於不同家庭的父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因為父母在傳達信息的時候所使用的詞彙量數。

在孩子6歲之間,家長一定要多溝通,多和孩子互動,也許孩子的語言天賦很強,只不過缺少家長的引導,反而失去了最佳的進步機會。

對於沒有語言天賦的孩子來說,溝通也是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還刻意發洩孩子們的情緒,家長們要好好利用溝通,幫助孩子成長。

3、輪流談話 take turns

輪流談話就是指,談話的主角不再只是家長,也可以是孩子。家長要做好傾聽者的角色,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要學會聽懂孩子所要傳達的信息,這樣才更能和孩子去深層次的交流。

當然輪流談話也是孩子做主導,家長成為傾訴者,嘗試和孩子談論一些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利用孩子的角度去發現更多的答案。

溝通並不是一件難事,這不管孩子是否擁有語言天賦,我們都需要幫助孩子找到語言表達的正確方式,打開自己的語言開關,讓孩子開口說話,做最正確的表達。

當然這中間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家長也需要給孩子傳達足夠的信息和詞彙,才會讓孩子有話可說,讓孩子富有感染力的表達。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林竹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想開發孩子的語言天賦?掌握和孩子溝通的「3T原則」,家長這麼做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都表現在我們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平時的交流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只是記憶力好才記得這些詩詞,而是語言天賦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孩子溝通去發現孩子的語言天賦,同時也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語言天賦。
  • 想培養優秀孩子,家長需要了解「3T原則」開啟孩子智慧之門!
    每天回到家,父母從不主動和孩子進行溝通,就算是孩子主動溝通,家長也會敷衍了事,這種狀態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邏輯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可以開發智力,喚醒其潛能 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但若錯過了最佳的時機,結果只會事半功倍。
  • 淺析孩子的早期教育在語言發展、天賦開發和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學齡前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孩子都是這樣的,因為父母與他們的交流,讓他們學會了正確的說話方式。在早期教育中,不僅僅是語言,還有天賦和習慣培養都是不容忽視的,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它們的重要性。一、早期教育對刺激孩子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3T原則: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開發孩子的智力。
  •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我費力解讀了一番,終於清楚,他實際上想表達的內容是:「媽媽等我幫她拿購物袋。」 3歲的孩子不能熟練地運用語言描述簡單的事情,是發育遲緩或者智力有問題嗎?其實不盡然,首先需要回顧一下,作為家長平時是用什麼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又注意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嗎?
  • 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掌握這3條溝通原則,促進親子關係
    事實上,對於親子之間,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尤其是「父子之間」,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明星在跟自己的孩子獨處一室的時候,經常是自己做自己的,兩人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溝通。 除此之外,目前在很多親子關係上,都存在溝通的問題,而一旦家長和孩子,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語言發展期不容錯過,父母巧用「3T原則」,提高孩子語言能力
    3.基本掌握口語階段(3~6歲)3歲以後,孩子說出的句子的長度、複雜性和語法的正確性等都有了快速進步,甚至開始說出各種內涵更為複雜和豐富的句子。以上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基本規律,但這並不表明同等年齡孩子的語言水平差不多。
  • 孩子和康復師玩遊戲語言能力提高了,怎麼做到的?掌握3個原則
    門診時,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說帶孩子來醫院,康復師每天和娃玩玩「遊戲」,孩子語言能力就蹭蹭蹭進步了。為什麼自己回去照著做,時間還比康復師長,孩子卻沒啥變化呢?,而忽略了玩遊戲的初衷,是激發孩子的溝通欲望,引導孩子學會表達。
  • 掌握語言發展4T原則,讓寶寶「能說會道」
    當然,這並不是在炫耀墨仔,比墨仔說話麻溜的寶寶多的是,只是想通過墨仔的案例來分享一個觀點: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引導方法,男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領先一步,語言發展不能只靠「遺傳和天賦」。這個原則是建議父母從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上做為語言訓練的出發點,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很簡單,因為喜歡才能專注,因為專注才能更好的吸收和使用,大腦才能得到開發。
  • 《父母的語言》:父母運用3T+T原則,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玩意!多數情況下,我們使用語言抨擊,甚至侮辱孩子:是想讓孩子變得積極,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讓孩子把自己不可接受行為轉變成我們所期望的樣子。運用優化大腦發育的親子溝通方法:3T+T原則,點亮孩子人生,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心理學家跟蹤調查了3歲的小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次數,以及這些孩子後來的發展情況,研究表明,與父母有大量交談的孩子擁有更高的智力。3-6歲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高峰期,據統計,孩子在3歲的時候詞彙量就可以達到800-1100個,4歲時為1600-2000個,5歲時為2200-3000個,6歲時達到3000-4000個。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讓孩子變身語言神童
    很多孩子都會有類似的情況,但都被家長貼上沒有「語言天賦」的標籤,其實並不是孩子沒天賦,而是錯過了最佳的提高時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在語言發展上更進一步。但隨著年齡的發展,以及生活經驗的累積,到了小學之前,也就是6歲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已經較為成熟,所以孩子的語言學習如果超過了這個時期,進展會較為緩慢。也就是說如果能在0-6歲這個時間段,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足夠的開發,想讓孩子成為語言神童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
  • 家長課堂|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掌握的三個原則!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要的溝通與交流老師,在生活中怎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優也為大家介紹過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三個原則。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想要他們儘快學會某個詞彙或某種表達方式,父母在營造語言環境時最基本的原則便是「簡單」。1、句子要簡短很多家長知道和孩子交流時,為了讓孩子理解表達要儘量簡短,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到簡短。一般一個簡短的句子不能超過兩個要點,結構就是「誰做什麼」或「誰怎麼樣」。比如:「媽媽做完飯啦咱們開始吃飯吧。」
  • 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家長要掌握3個妙招,簡單管用
    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不聽話,讓他往東他偏往西;跟孩子說做什麼事,說了半天也不做;孩子經常跟我對著幹....家長碰面聊天經常會聊起這些事,有時候讓家長很心煩。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溝通,想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光靠硬擠進他們的社交圈是不行的。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家長要掌握3個妙招,簡單管用!
  • 培養智慧寶寶,父母巧用「3T原則」或是關鍵,發揮語言的力量
    家長從來不會主動與孩子溝通,如果孩子想與家長溝通,家長也會以一成不變的冷漠回應。父母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非常敷衍了事。長久以來,孩子也不願意與父母溝通,而這對於孩子的培養非常不利。很多孩子從平時的交流中就可以體現出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
  • 培養智慧寶寶,父母巧用「3T原則」或是關鍵,發揮語言的力量
    家長從來不會主動與孩子溝通,如果孩子想與家長溝通,家長也會以一成不變的冷漠回應。父母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非常敷衍了事。 長久以來,孩子也不願意與父母溝通,而這對於孩子的培養非常不利。很多孩子從平時的交流中就可以體現出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 但正是由於父母溝通教育的缺席,導致很多孩子喪失了開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機。
  • 家長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一、與孩子溝通遵循的原則和態度好的溝通,是兩個平等的信息溝通者完全順暢的、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觀點,而且跟對方進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討論,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家長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的主要任務:(一)啟發孩子的邏輯思維;(二)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三)培養孩子健康的情緒;(四)引導良好的性意識。
  • 《父母的語言》:淺談3T原則優化親子溝通
    有幾個媽媽甚至問羽羽媽媽,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羽羽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我平時只是多和孩子說說話而已。從孩子剛出生我做什麼事情都和孩子說一說,等孩子長大一些,開始學說話之後,就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 孩子沒什麼天賦?天賦遞減法則:很可能是家長錯過培養「關鍵期」
    很少的家長會知道孩子天賦的培養是在孩童的早期的,即是很少的家長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法則——"天賦遞減法則"。家長要想好好培養孩子的天賦,懂的"天賦遞減法則"很重要。"天賦遞減法則"是這樣定義的"天賦遞減法則":指的是:兒童的天賦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
  • 想讓孩子成為溝通小達人,從語言能力開始培養,家長別搞錯了方向
    前言:溝通是一種能力,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為自己「拼」出一條出路。若是孩子從小就表現的善於溝通,那麼家長自然就不用擔心他的人際關係,甚至在陌生的地方也不用擔心孩子。因為溝通,可以為孩子打開很多通道,讓他不再畏懼艱難險阻。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做好3步引導,讓孩子的語言學習快人一步
    於是我發現二寶說話時間比大寶早些,隨著二寶慢慢長大,他的語言能力似乎比哥哥強一些,有時候哥哥一時想不起來該怎麼形容的詞,二寶能脫口而出。雖然語言天賦可能先天會有些差異,但如果能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將更佳,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