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1967年率先提出,是指有機體經歷多次挫折或失敗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的消極心理狀態。在輔導員日常心理疏導實踐中,「習得性無助」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生工作案例
案例綜述
小Z,新生入學時積極踴躍,上課坐第一排認真努力,並自告奮勇競選班長,但逐漸因班級事務無法與其他班委溝通協作而陷入敏感躁鬱狀態,認為自己不被理解,也不願屈從別人,慢慢開始懈怠班務,無法有效調節心理,輔導員多次疏導也沒有奏效,便主動請辭。隨後該生上課換到了最後一排,從此不認真聽講、總是抱著手機刷個不停,與班上同學很少交流,獨來獨往,大二大三發展到頻繁曠課,表現出對學習毫無興趣,輔導員屢次批評教育無效,導致多門科目掛科補考重修,可能無法順利畢業。
輔導員通過與小Z及其家長的溝通了解到,該生家庭氛圍長久不和睦,父母關係緊張,小妹年幼可憐。父親強勢粗暴的教育方式讓他在初高中時代就深陷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問題的自我否定情緒。本想在大學這個新環境改變自己,但因自尊心強和自卑心理作祟,無法接受各方面與他人的分歧,害怕受到別人的否定,從而自暴自棄,導致學無所成、虛度時光。
學生症狀分析
小Z本身對自己不求上進、無法控敏感制躁鬱情緒的狀態也非常不滿,但又覺得自己無力改變父母的關係和家庭的氛圍,以及自己自律性差、學習基礎差、成績差的事實。輔導員的教導他雖然認可,也很感激,但他認為自己曾經嘗試過改變和努力並沒有如預期般得到父母和同學的肯定,所以漸漸就心灰意冷,認為自己天生能力不強,什麼都幹不好,主動選擇了放棄努力。
輔導員認為該生的知、情、意統一一致,對自身心理問題有自知力,無邏輯混亂,並因內心衝突感到痛苦,臨近畢業,想改變目前狀況,主動求助。結合智力測試、自我意識量表和SCL-90量表結果顯示,該生智力正常、自我意識水平低於正常值範圍,焦慮、幸福與滿足的差異顯著,抑鬱程度屬中等偏上。根據教學評估,該生表現出對學習不上心、無動力,上課不專心,綜合上述指標,可以判斷為「習得性無助」。
大學生「習得性無助」的症狀表現
01
"習得性無助"學生成就動機低,他們往往不能給自己確立恰當的目標,學習時漫不經心。他們對於失敗的恐懼遠遠大於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02
"習得性無助"學生在生理特徵等各個維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於一般學生。他們態度消極,對學習毫無興趣;與同伴相處大多自卑多疑,認為自己不受歡迎,因而與同伴的關係日漸疏遠。
03
"習得性無助"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往往是失敗的,又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消極評價,從而逐漸形成了刻板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態度。他們認定自己永遠是一個失敗者,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濟於事。他們還往往固執己見,不能吸收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並以消極的方式重複不變地對待學習問題。
04
"習得性無助"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對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持懷疑和不確定的態度,因而傾向於制定較低的學習目標以避免獲得失敗的體驗。他們想的更多的是活動的失敗。遇到挫折時,他們往往沒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會放棄。由於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經常體驗到強烈的焦慮,身心健康也受到損害。
05
"習得性無助"而產生的絕望、抑鬱、意志消沉等心靈偏差現象,正是大學生許多心理和行為問題產生的根源。
大學生「習得性無助」的脫敏療法
問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習得性無助」?
a
首先,並不建議學生隨意對號入座,如果經歷比較重大的創傷應激性事件,或者擔心自己有「習得性無助」的抑鬱傾向,建議先尋求專業診斷和幫助。
b
以小Z為例,輔導員必須首先了解學生造成「習得性無助」的心理成因,藉助家長和同學提供的信息,與小Z建立良好的疏導關係,確定他是否想要改變現狀的決心以及矯正脫敏的目標,並藉助學校的心理諮詢平臺,分階段對小Z進行歸因訓練和認知幹預。
c
根據上述案例中小Z的具體情況,輔導員可酌情使用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幫助問題學生先改變思維上的不良認知,幫助小Z認識到自己不合理的認知與他情緒困擾和學習生活無動力之間的關係,使他明白這是這些不良歸因導致了他學習不努力、生活不上進,同時產生了抑鬱、焦慮的情緒後果。輔導員可以採取鼓勵監督小Z從簡單、容易見效的小事做起,增強他的自信,再通過合理情緒療法對他進行思維鞏固訓練,逐步建立小Z的正向認知體系。其次,在逐步幫小Z解決了「習得性無助」症狀中的成就動機低和認知障礙問題,輔導員應採用正負強化的獎懲手段來改變或塑造學生的退縮行為。
d
「習得性無助」學生的心理問題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輔導員要做好長期疏導的準備,與家長一起努力,幫助問題學生發現他們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覺,儘量幫助他們減少認知、情感、動機的虧空,通過對問題學生元認知的矯正,示範正向思維,合理運用自我談話、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方法,有效幫助學生「脫敏」。
點擊以下連結,收穫更多精彩
1.《都挺好》強行大團圓結局, 原生家庭之傷真的那麼容易放下?
2.春天都來了,你還在大學裡繼續頹廢迷茫浪費青春嗎?
3.哈佛近五成新生為富二代,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
4.那些被奇葩書名耽誤了的驚豔好書,盤它!
5.在校大學生如何做好未來職業規劃
6.對不起,這樣的你就是配不上好生活
7.【媛夢心語】畢業季,青春不散場,不說再見就一定會再見
媛夢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