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廣東5:「迷信」的廣東人

2020-12-20 冬雷驚夢

【小編說】以往有關廣東文化的章節裡,略微提到過廣東人的宗族文化,也提到過廣東人熱衷拜神。這個章節就很多人認為的廣東人「迷信」又是怎麼回事?

如下正文共4500字,預計閱讀時間為20分鐘。

在北方人的眼裡,「迷信」是廣東人,特別是老一輩廣東人的一個標籤。在城市,很多本地人會在家裡供奉靈位,門口也置香爐;很多本地人開的公司,都供奉關公的神像。每逢初一十五都會虔意誠誠的上一炷香。

廣東人的各種「迷信」活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到底是怎麼來的?今天小編一探究竟。

廣東企業關公神像

(一)廣東人的拜神文化

從粵東到粵西,從粵北到廣州,廣東各地逢年過節都有拜神的習俗,而所拜的神,從道家的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盤古、太上老君、城隍公、土地神、黃大仙到歷史名人冼夫人、康王、關公、孔子等等,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到底有多少個神。所謂「順德祠堂南海廟」,,即便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遍地是祠堂、廟宇,更有甚者如番禺三善村,一個村子居然有潮音閣、報恩祠、社稷神廟、先師古廟、神農古廟、鰲山古廟等6座寺廟,絕對會刷新你的三觀,讓你嘆為觀止;像小編的家鄉,一座廟裡供奉著玉皇大帝、觀音、盤古、冼夫人等,方圓幾十裡的村落都會去供奉。粵西的年例這個習俗,就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例的時候,各種有神活動,更是遠近聞名。

這些大神是怎麼來的呢?

(1)源於遠古時期的祭祀文化,如社日節。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是晚唐詩人王駕寫的《社日》,描寫的是唐朝時莊稼豐收、六畜興旺的喜慶氣氛。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遠古時期就對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崇敬和膜拜。「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而示有土尊」。所謂「社稷,土谷之神,有德者配食焉」。

據學者們考究,作為節日,社日節「起源於三代,初興於秦漢,傳承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宋,衰微於元明及清」。由於歷代北方中原的戰亂,這個習俗北方已經沒有了,但在嶺南,社日節還是廣東人的節日。

小編的老家,每年二月初二,四月初二,七月初二以及十月廿二均為社日節,每個村落都去祭拜土地神。剛好就是春種、春收與夏種秋收四個節點。

(2)古人科學技術、醫術低下而產生。

古人對一些超出自己認知的自然現象,只能用神來解釋。說個笑話,大清官員對西方鐵板做的輪船能在水上遊,竟然驚呼:是不是水裡有水鬼使然?可見這一思維的定勢,從古至今皆有。

廣東的氣候潮溼,樹林密布,山區瘴氣瀰漫,容易滋生各種疑難雜症,藥石不能見效的情況下,人們自然而然的求助神靈。明朝的黃瑜在其著作《雙槐歲抄》裡寫道:「南人凡病,皆謂之瘴。率不服藥,唯事祭鬼」。

(3)對未知的的敬畏。

傳統裡中原的農耕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但廣東靠海,潮汕等地的漁民們,以海為生。海上驚濤駭浪、危機重重,生死往往懸於一線。面對未知又無法抗爭的大海,擔心兒子、妻子擔心丈夫,只能求助神靈的保佑,祈求親人平安歸來。

福建到潮汕地區,很多人信奉的媽祖,就是司掌海上安全、商業興隆、平安守護、消災避難的神。

(4)對先人的敬仰。

廣東人所拜的神當中,很多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公司裡拜關公,是敬重其忠義,忠義生錢財;拜孔子,是希望小孩學業進步;拜康王,是敬仰其對國家的忠貞;拜冼夫人,是紀念其平百越諸族之功。

在小編看來,廣東人拜神,跟西方人信奉上帝如出一轍。廣東人熱衷於拜神,但要說迷信,也不見得。特別是年輕一代,不迷不信、迷而不信的比例更多。很多時候,拜神只是求心安,「拜的神多,自有神庇佑」僅此而已。

廣東高州冼夫人雕像

康王神像

(二)廣東人的宗族文化---祠堂與祭祖

哪個節日對廣東人最重要?很多人回答,肯定是春節、中秋節等。但在小編看來,清明節才是最重要的節日。每逢清明節假期,從珠三角地區開回粵東、粵西的私家車浩浩蕩蕩,高速公路上的塞車長龍,比任何一個節日都嚴重,5個小時的車程,往往要到10個小時。一些已經在海外定居的粵人,都會回家鄉祭祖。

廣東人熱衷於祭祖,則與廣東人的宗族文化有關。為什麼企業家群體南方多,北方少?比如,很多富豪排行榜,都是寫:XX家族,如碧桂園楊國強家族、合生創展朱孟依家族。學者馬未都認為這是宗族文化原因造成的。廣東人在同一個宗族內部,大家的認同感非常強。具體到商業的層面的時候,「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而在北方,一個企業碰到困難時,往往會在搶奪家產中分崩離析。這是因為南方的宗族文化,以家族為核心;而北方的宗族文化已經解體,以家庭為核心,考慮的更多是個人利益。這也是小編之前說,潮汕人喜歡抱團出去闖蕩的宗族文化基因。

廣東人修族譜,是記錄家族的變遷,記錄家族中出人頭地者;廣東人建祠堂、祭祖先,無非是緬懷祖先的功德。中原的歷次戰亂和遊牧對漢傳統文化的胡化,北方的宗族文化已經蕩然無存,但廣東人宗族文化依舊盛行,你不能說這是迷信吧?

廣東宗祠

(三)廣東人的命理及風水文化

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交貴人十修身」,算命和風水的文化影響著廣東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房子從開地基到裝修、入夥喬遷,必然會請先生選好日子;男婚女嫁,雙方父母會看八字合不合;小孩出生,父母都會看看五行,再根據命理學來取名;遇到不工作事業不順利,也會叫先生看看運程。

廣東人對命理的執念,也是北方人把「迷信」這個標籤加給廣東人頭上的證據之一。小編既不是從事中醫,也不從事命理學說,但也知道無論是中醫還是命理學說,都是用《周易》裡的理論:陰陽五行。命理五行與中醫是同宗同源,同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醫是不是迷信,是不是應該廢止。近百年來都在爭論,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中醫飽受各界的無情抨擊。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深受當時西方文化的影響,認為中醫望聞問切的方式過於簡單,是20世紀初期反對中醫的重要人物之一(1920年,胡適患腎炎,協和醫院西醫久治不愈,後經中醫治癒才改變對中醫的看法,此是後話)。新文化運動的另一個發起人陳獨秀則認為中醫是殺人利器。其在《新青年》報上撰文,「(中醫)不解人身之構造,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在陳獨秀看來,「殺人以中醫與弓,有以異乎?」

梁啓超激烈的抨擊中醫為:「學術界之恥辱,莫此為甚矣!」。梁啓超患尿血病,西醫誤將其健康的腎臟切除,結果仍無好轉。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誤診誤醫之後,怕因此影響西醫在中國的聲譽,帶病撰文,要國人不要因為個別事故而全面否定西醫的科學性。後不得不找名中醫唐天如醫治,身體有所好轉,但為時已晚,1929年英年早逝。

1934年8月5日,傅斯年在《大公報》「星期論文」欄目發表《所謂國醫》一文,旗幟鮮明地反對中醫:「中國現在最可恥最可恨最可使人短氣的事,不是匪患,不是外患,而應是所謂西醫中醫之爭。」 他認為中醫是腐朽的,根本不是科學,應當廢止。

魯迅在《藥》裡,曾描述將革命人士的鮮血做成人血饅頭治病,得出的結論是:中醫不過是有意無意的騙子罷了。

如果說,中醫是迷信,是糟粕,應當廢止,為什麼20年前的SARS,中醫治癒的病患,後遺症是最小的,而西醫治癒的病患都有無窮的後遺症(骨頭逐漸壞死);為什麼今年的新冠肺炎,中醫也救了無數同胞的命?兩次疫情的時候,西醫束手無策,都是中醫在救人。我認為這點大家都深有體會,無需再辯。

事實上,中醫將人體作為一個系統,每個人體器官均有五行的屬性,如肺、鼻屬金;肝、眼屬木;耳腎屬水等等,一個正常運行的身體,五行一旦有缺,則百病叢生。這個理論用在命理也是一致的:命理缺什麼,補什麼,否則人生就會有波折。

西方的星座學,僅僅是觀察了天體運行的位置,得出某個時間段(即某個星座的時間段)出生的人的性格特點。引來那麼多人相信,那麼中國的命理學將人具體的出生時間來推算,豈不是更值得相信嗎?為什麼西方的星座學反而那麼多人相信而不被認為是迷信呢?

在我看來,中醫、命理之所以被認為是迷信,一方面是很多半吊子的中醫、命理術士,誆騙世人造成的。真正的中醫、命理之術,是充滿了智慧和哲學的科學。這兩項學問要學精,都必須精通中國的五行之術;同時,又都是依靠人的經驗,而不像西醫那樣能具體到XX克的科學,加上中國人「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傳授理念,一些古代的中醫、命理經驗漸漸失傳,後繼無人。據一些媒體的報導,中國頂級的中醫醫師,不超過1000人。可想而知,頂級命理學專家只會更少,只有半吊子本事的江湖術士騙吃騙喝,嗚呼哀哉!

我們再來說說風水。

在廣東,農村人建房子請先生幫忙選擇方位,安葬先人也會選擇風水好的陰宅;而在城市家庭,也都講究風水。比如陽臺和大門不可以相通,需置屏風、養風水魚;在公司,哪個方位是吉神方位,適合老闆和財務的辦公室等,都有講究。

風水學說也不是廣東人發明的,而是自先秦時期就有的學說。

說一個野史:據《廣州記》記載,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派風水師尋遍中國名山大川,認為廣州城有帝王之氣。故派人將廣州城北的馬鞍崗攔腰截斷,使廣東人不再造反而影響其帝業。清朝三大家之一,屈大均則將此事寫在了《廣東新語》:「廣州治背山面海,地勢開陽,風雲之所蒸變,日月之所摩蕩,往往有雄霸之氣。城北馬鞍崗,秦時常有紫雲黃氣之異,佔者以為天子氣。始皇遣人衣繡衣,鑿破是崗。......故粵謠云:『一片紫雲南海起,秦皇頻鑿馬鞍山。』」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同樣篤信風水,歷史上也是出名的。明太祖派堪輿家遍訪中國,也發現了大庾嶺至白雲山的「龍脈之氣」,秦始皇破壞的馬鞍崗經千年也已修復。故在廣州羊城八景之一的越秀山修建鎮海樓,以鎮廣州「龍頭」。

故很多風水學家看來,廣東數千年來未出一個帝王,直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孫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未曾是中國的最高領導者,與此有關。

雖然並非正史所記載,但也可以看出,廣東人信奉風水學說,乃中原人南遷,流傳至廣東,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為什麼偏偏說是廣東人迷信呢?

廣州鎮海樓

廣東人很講「意頭」

所謂意頭,是利用漢語的諧音、隱喻、象徵等手法,表達吉祥的意義。廣東

人的生活中,處處都講「意頭」:

廣東人結婚的時候,都會買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等,寓意「早生貴子」;有些飯店會在年夜飯推出髮菜+豬手的一道菜, 美其名曰「發財就手」;凡是帶「輸」字音的,統統改名:通書叫通勝,絲瓜叫勝瓜;舌和蝕諧音,故豬的舌頭不叫豬舌,叫豬脷(取音「利」);豬肝的肝與幹同音,故豬肝叫豬潤,乾杯也說成「飲勝」;粵語中,空和兇同音,所以空的房子叫「吉屋」,車上有空位叫「吉位」。

因為4和死同音,所有的廣東人都忌諱數字4。而在城市的寫字樓、住宅小區,所有的電梯標示樓層,結尾都不帶4。如第4層用3H代替,14層用13H代替;而車牌儘量避免帶4的數字。

廣東人的概念裡,好意頭就是求個事事圓滿,與迷信無關

結束篇

如果說,廣東人的拜神、講「意頭」,是力求心安而稍微帶一點迷信色彩的話,那麼廣東人宗族文化裡修族譜、建祠堂、祭祖先,則更多的是對中原文化的傳承。而對命理、風水的熱衷,則跟對中醫的執著同理,無關乎迷信,更多的是對中華文化的實踐。

這些文化傳承在中原地區部分地已經銷聲匿跡,北方人看來有點突兀,但我不認為,這是迷信。而這,就是被認為是「迷信」的廣東人。

參考文獻:

屈大均,《廣東新語》

百度百科

葉曙明,《其實你不懂廣東人》

黃瑜,《雙槐歲抄》

我是@冬雷驚夢,歷史文化的愛好者,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原來,什麼都吃的廣東人是膽小鬼
    但如果憑這個就認為廣東人「大膽」那就是個大誤會實不相瞞廣東人在「迷信」這件事上就有點放不開>一個合格的廣東人自有一套專屬的迷信生存法則看似複雜且無理實在暗藏玄機與他們相處久了你就會發現認真迷信起來的廣東人
  • 和廣東人談戀愛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當聽說我男朋友是東莞人時,我的一些朋友第一反應就是:「你男朋友是不是特有錢;你男朋友家是不是開足浴店的;你男朋友是不是蛇呀,老鼠呀什麼都敢吃;聽說廣東人都特別迷信,思想很傳統」我:「!@#¥#¥%#……」可以說這是外界對廣東人最大的誤解了。
  • 不懂廣東話,你怎麼敢說懂廣東人?
    不了解廣東的性格,就不理解廣東話;不讀懂廣東話,也就不明白廣東人。文/侯虹斌廣東是大陸漢語區裡罕見的實行雙語制的省份:沒錯,四川人講四川話,湖北人講湖北話,上海人講起上海話來比誰都囂張;可是,只有廣東,公車報站先粵語再普通話,主流的電視電臺都以廣東話為主,還養著一批譯製人員專門給劇中人配一口字正腔圓的廣東話。
  • 廣東話禁忌知多點,見廣東朋友(對象)的媽媽,千萬別喊「伯母」
    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得以光緒召見,大談變法,革新派的光緒對於維新變法甚是支持,過程中卻也鬧出不少「尷尬」,因為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一口粵語方言,光緒聽不懂……粵語是中國最重要的方言之一,近一億人以「粵語」為母語。
  • 為了討個「吉利」,廣東人居然這麼講究!
    說廣東人「講意頭」,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這不算迷信,這是廣東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年輕一輩,甚至是小孩也深得精髓!另外,廣東是沿海地區以前很多人靠行船維生所以很忌諱「翻魚」(翻船)看到廣東人吃完一面魚肉起骨再吃另外一邊,也絕對不用驚訝!
  • 廣東什麼都吃?廣東吃人?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就是什麼都吃,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都能成為廣東人的桌上佳餚。廣東人確實是很愛吃,也很敢吃,「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廣東人喜歡吃蛇。是的,廣東人確實喜歡吃蛇肉。說實話,我自己也喜歡吃蛇,蛇肉鮮甜,蛇皮香脆,是真的挺好吃。而且蛇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有藥物價值,在廣東人眼裡,蛇全身都是寶。最大的藥用價值在「蛇膽」,一般用酒生吞,可以治療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傷風咳嗽等。製成藥物有蛇膽川貝末、蛇膽陳皮末、蛇膽追風丸等。蛇在廣東的眾多大補湯裡絕對有一席之地,叫」龍虎鳳「的補湯是廣東人眼中的大補湯。龍:蛇、虎:貓、鳳:雞。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常見的蔬菜、畜類、禽類以及蛋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了。精於發明創造的廣東人開始將目光望向更廣袤的大自然。
  • 廣東選調生考試分數計算_廣東人社局官網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快訊信息:廣東選調生考試分數計算_廣東人社局官網,更多關於廣東選調生成績查詢時間,廣東選調生考試網,選調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為什麼東北人老是中邪,廣東人老是見鬼?
    當今中國,最會講鬼故事的一個是東北人,另一個則是廣東人。東北人憑著會說普通話的先天優勢和小品二人轉的藝術修養,講起故事來眉飛色舞,舞臺效果極佳。廣東人走到哪兒,手上的佛珠都散發著宗教聖地的光芒,講鬼故事不動聲色,身後是積累了30年的港產鬼片。講故事的技巧不分高下,內容卻大有不同。一方水土不只養一方人,也養了一方「鬼」。
  • 不到5%廣東人在CBA打球,廣東卻拿下了10冠!他們憑藉的是什麼?
    還不到5%,僅僅只能湊出一支球隊。那廣東隊憑什麼稱霸CBA呢?在廣東隊巔峰時期,隊內高手雲集,杜鋒、朱芳雨、易建聯和王仕鵬等人均是國手,也是球隊連冠過程中的主要球員,但是這些球員中,杜鋒是新疆人,朱芳雨是廣西人,王仕鵬是遼寧人,整個核心陣容當中只有易建聯一個是地地道道的廣東人,而上賽季奪冠的陣容中,趙睿是黑龍江人,胡明軒是新疆人,任駿飛是山西人,周鵬是遼寧人,杜潤旺是河北人,蘇偉是河南人,核心球員中廣東本地人除了阿聯之外倒是增加了一個,那就是徐前。
  • 廣東選調生2021職位表_廣東人社局官網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信息信息:廣東選調生2021職位表_廣東人社局官網,更多關於廣東選調生報名,選調生考試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2021年廣東選調生考試報名已開始!
  • 廣東人參加廣東省考有什麼優勢嗎?只有廣東戶籍才算廣東人嗎?
    就在昨天,廣東省考出公告了,招12308人!那麼作為一個廣東人,去報考廣東省考,會有什麼優勢嗎?有的,廣東人報考主要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學歷要求更低,廣東人報考省考時,學歷要求為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也就是說自考、成人高考、電子大學等學歷都可以參與報考;而非廣東人學歷最低要求為全日制本科學歷;崗位要求,廣東省考中的部分崗位是有戶籍限制的,也就是說對於廣東人來說,可選擇的崗位會更多一些;
  • 2021廣東公務員考試公告_廣東人社局網站
    2021廣東公務員考試公告_廣東人社局網站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公務員考試公告,廣東人事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廣東人,別說這些廣東話歇後語不知道,有失廣東人「身份」
    據說,當年康有為上書變法,光緒深知國家危急存亡,亟待變法,當康有為論述變法之時,對維新變法極度重視的光緒,卻也一臉「懵逼」,因為康有為是廣東人,官話不好,說的廣東話,光緒聽不懂……中國眾多方言之中,廣東話是最重要之一,廣東話又稱粵語、廣府話、
  • 真正年年有魚,廣東人用1000條魚熬了5噸魚湯,果然廣東人最會吃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對美食都沒有抵抗力。說到中國美食,那可就多了。有八大菜系,吃法也是多種多種。要說到哪個省的人最會吃,大家公認廣東人,沒想到廣東人這麼會吃。廣東除了有佛跳牆和早茶外,吃的食物種類豐富,有蛇、老鼠、鱷龜、蟲子等等,因此廣東人也被大家調侃什麼都吃,也是最會吃的人。
  • 廣東雲浮選調生準考證今起列印_廣東人社局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信息信息:廣東雲浮選調生準考證今起列印_廣東人社局,更多關於廣東選調生準考證列印入口,選調生考試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18廣東江門協群社工機構招聘5人公告
    2018廣東江門協群社工機構招聘5人公告 2018-07-30 14:10:41| 來源:江門人才網
  •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廣東人吃福建人對話出處
    微博最近很火的段子就是廣東人吃福建人,那麼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意思呢,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吧!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梗  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 廣東中山選調生準考證今起列印_廣東人社局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信息信息:廣東中山選調生準考證今起列印_廣東人社局,更多關於廣東省選調生考試錄用管理信息系統,選調生考試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廣東有多少非洲人 廣東與非洲經濟貿易情況盤點
    >  去年,廣東常住非洲籍人口有4516人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天研  廣東到底有多少非洲人、廣東哪些產品在非洲最受歡迎、從非洲進口最多的又是什麼?  廣東常住非籍人口4516人  從政府之間的交流來看,衣索比亞、馬裡、烏幹達、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剛果(布)、安哥拉、尚比亞等8個非洲國家先後在廣州設總領事館。同時,廣東與非洲埃及亞歷山大省等締結了10對友好省市關係。  在民間層面,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