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清算責任之----4.強制清算程序是否應作為股東清算責任之訴的前置程序

2020-10-18 穎欣律線

實踐中,多數債權人會把強制清算程序作為股東清算責任之訴的前置程序,但法律對此並沒有規定。理論上,將強制清算程序作為股東清算責任的前置程序,更能體現法律對公司法人獨立人格的尊重,更能體現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意義。但實際上,強制清算並不總是具備操作可行性,對那些明顯已無法清算的公司而言,先提起強制清算以獲得無法清算的裁定並沒有多少實質意義。所以,強制清算程序應否作為股東清算責任之訴的前置程序,筆者認為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已出現破產原因但不具有明顯不能清算的事實時,破產程序應成為股東清算責任的前置程序

明顯不能清算,是指「股東清算責任之----2.如何判斷公司無法清算」中所列舉的五項事實。不具備明顯不能清算的事實,說明公司尚有正常清算的可能性,如公司尚在經營,管理人員尚在,財產、帳冊尚在。此時,債權人不應直接提起股東清算責任之訴,而應對公司申請破產。一般情況下,公司經破產清算程序後,不會存在後續的股東清算責任之訴,因為在清算程序完成時,不獲清償的債權不再清償,破產程序終結,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但如果因公司財產、帳冊、文件等滅失導致破產程序無法進行,也可能會涉及股東清算責任之訴,此時破產程序天然為股東清算責任的前置程序。

(二)其它情況下,強制清算程序不必然成為股東清算責任之訴的前置程序

 下列情況下,可視為債權人的利益已經受到侵害,債權人應具有申請強制清算或股東清算責任訴訟的選擇權,即強制清算不必成為股東清算責任的前置程序。這些情況及強制程序包括:

1. 已出現破產原因且具有明顯不能清算事實時的破產程序。

2. 強制解散清算程序。強制解散清算是指《公司法》第183條所規定的債權人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年進行的清算。。

3. 解散轉破產清算程序。《公司法》187規定,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 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後,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4. 執行轉破產清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範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的通知法〔2016〕373號第11條規定:案件符合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條件,又符合移送破產審查相關規定的,執行法院應當在作出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裁定的同時,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送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進行破產審查。

(三)允許債權人直接提起股東清算責任之訴的司法意義

在多數情況下,不以強制清算為前置程序,允許債權人直接提起股東清算責任之訴,具有以下司法意義:

1. 可節約司法資源。因為不以強制清算程序為前提,自然會節約司法資源。

2. 可促使股東進行公司清算,提高訴訟效率

當債權人以前述某一個或幾個事實為依據直接提起股東清算責任之訴時,股東以公司尚能清算、不應承擔清償責任為由抗辯的,應由股東承擔能夠清算的舉證責任。尚能清算抗辯理由成立的,可裁定中止本訴的審理,並責令股東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股東以未怠於履行清算責任或怠於履行與公司財產損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等理由抗辯的,可根據其是否有證據證明並作出相應裁判。

相關焦點

  • 股東清算責任之----5.強制清算程序作為前置程序時對股東清算責任訴訟時效的影響
    在強制清算不必然成為股東清算責任訴訟前置的情形下,如果債權人選擇了先行申請強制清算,股東清算責任訴訟時效有可能會被無法清算的一紙裁定所架空。如前例,假設債權人在執行終結後的第17年先行申請了強制清算並獲得了法院無法清算的裁定,而後又在法定訴訟時效內提起了股東清算責任之訴,股東超過訴訟時效的主張能否得到支持?這就要看實踐中審判法官對「無法清算」判斷標準的認知了。
  • 確認股東身份是本案公司強制清算的前置程序
    趙利出資18萬元是在公司未成立之前,與公司無關;工商登記時各股東出資是虛假出資,趙利驗資後即抽逃了資金,王林後於2004年10月補齊了68萬元,有工商登記為依據,現公司股份王林為100%,其他三人已不具股東身份。應首先確認趙利的股東身份,其提出的強制清算申請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並提交相反證據予以證明。  牛軍認為,公司註冊時自己出資10萬元,趙利出資屬於事實,如何變更自己不清楚。
  • 公司強制清算程序怎麼終結,如何終結公司強制清算程序?
    公司解散需要進行清算,並符合申請強制清算的法定條件的,公司的債權人或者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清算申請,以啟動強制清算。那麼公司強制清算程序怎麼終結,如何終結公司強制清算程序?網友諮詢:公司強制清算程序怎麼終結,如何終結公司強制清算程序?
  •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股東責任
    公司清算分為解散清算和破產清算。其中,解散清算,通常在公司能夠清償全部債務的情況下,解散之後由其自行清算,或者在其不能自行清算時由法院組織強制清算,公司除因合併或者分立解散不需要進行清算外,因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符合法定事由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
  • 股東怠於履行清算義務案件若干疑難問題梳理
    4.超過訴訟時效的確定力問題 對於債權人在股東怠於履行清算義務侵權之債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對債務人公司申請強制清算或破產清算,並在清算程序終結後,以清算義務人未提供帳冊等無法清算為由,又提起股東怠於履行清算義務侵權之訴,是否屬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主張權利的問題。
  • 鄭雪婧: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清算義務人主體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強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第29條規定:債權人申請強制清算,人民法院以無法清算或者無法全面清算為由裁定終結強制清算程序的,應當在終結裁定中載明,債權人可以另行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8條的規定,要求被申請人的股東、董事、實際控制人等清算義務人對其債務承擔償還責任。
  • 股東紛爭升級 中國紅牛被提起強制清算
    中國紅牛股東之間的紛擾升級,這些問題依舊懸而未決。10月24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宣布,已正式啟動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強制清算。10月15日,股東之一的許氏家族已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是紅牛在中國的生產、運營方,也是泰國許氏家族與嚴彬共同持有的公司。
  • 股東清算責任糾紛專題——第一部分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公司強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首次明確「清算義務人」這一概念:「債權人申請強制清算,人民法院以無法清算或者無法全面清算為由裁定終結強制清算程序的,應當在終結裁定中載明,債權人可以另行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八條的規定,要求被申請人的股東
  • 關於有限責任公司強制清算的法律研究
    ,梳理有限責任公司強制清算的有關程序和實體規定。五、關於對強制清算申請的受理人民法院應當在聽證會召開之日或者自異議期滿之日起十日內,依法作出是否受理強制清算申請的裁定。股東申請強制清算,人民法院以無法清算或者無法全面清算為由作出終結強制清算程序的,應當在終結裁定中載明,股東可以向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公司的主體主張有關權利。
  • 公司被吊銷後股東未按時清算導致財產損失,股東是否承擔責任?
    我們覺得該建築公司股東有責任,諮詢一下,建築公司股東沒有清算,我們可以找股東賠償我們損失嗎?【律師意見】你好,你可以找股東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 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 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 公司吊銷六年未清算 500萬元債務股東還
    2011年8月,白雲公司申請法院對夏天公司進行強制清算,但夏天公司的清算義務人以及公司帳冊、重要文件下落不明,無法查清其財產情況,強制清算程序被迫終結。白雲公司認為,夏某、喬某、耿某怠於履行清算義務,應對夏天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請求法院判令夏某、喬某、耿某連帶清償債務500萬元。
  • 有限公司清算程序大全
    一、清算啟動的事由及法律文件(一)公司清算啟動的事由是公司的解散,法定事由包括以下四種情況:1、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2、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3、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4、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解散
  • 未通知已知債權人,即清算註銷公司,股東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成員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員由董事或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在實務中,清算組成立後要履行哪些職責呢?下面筆者就來說說相關的法律規定。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
  • 公司欠錢不還,無法提供帳冊清算,律師支招追責股東!
    導讀:公司欠錢不還,人去樓空無財產執行,申請對公司強制清算,又無法提供帳冊資料,最終導致清算終止,在這種情況下能否突破股東有限責任,讓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下面筆者就通過一則相關的實務案例進行分析解讀。
  • 公司清算後未書面通知債權人,股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如果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應該按照比例分配。沒有為公司的債務提供了擔保的股東,只要切實履行了自己的出資義務,就不用償還破產程序完成後的債務。
  • 帳冊丟失無法清算,股東擔責,這項規定讓小股東很開心
    法律知識要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於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帳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 辦案札記86:清算過程中的股東代表訴訟問題
    案件疑問:C能否以自己名義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案件回答:不能。清算程序中的股東代表訴訟比較特別,《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僅僅是針對公司一般治理情形,但對於公司已經決議解散處在清算程序中的股東代表訴訟問題,仍然應當區分對待。第一種:公司已經成立清算組。
  • 公司清算全流程及股東的風險防範,一文全讀懂
    因此,眾多企業在終止階段,不履行相應的終止手續,給股東和企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從法律角度來看,公司閒置和解散都不意味著其主體資格的終結,公司只有經過合法有效的清算程序、辦理工商稅務註銷登記才能實現其主體資格的滅亡。公司解散不清算,將導致清算主體被追責,股東甚至被要求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樣的法律風險,我們應當提前預知。
  • 有限責任公司解散,股東怎樣自己來做清算呢?
    二有限責任公司,只有股東會,法律上不能稱為股東大會。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要做出一個決議解散公司,首先需要操作的是股東會會議。股東會的召集、召開程序應當嚴格按照公司章程的要求進行。假如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的,那麼應當按照公司法進行操作。假如公司用的章程是用的常見的模板而沒有充分自定義的,召集股東會通常是董事長或執行董事的職責範圍。
  • 解散清算公司的法律程序
    解散清算公司的法律程序  擬解散清算公司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文件  (一)  一、法律程序:  第一種程序:  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依法進行破產清算後,依法辦理註銷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