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霖 通訊員 楊潤德 太原報導冬至即將到來,12月20日,太原市晉源區乾陽街上的承業老醋坊,打醋的人往來不絕, 在晉源,許多人一輩子吃的都是老溫家的醋,純糧食的傳統老工藝, 酸香甜綿。醋坊裡有陳醋、鳳眼陳醋、曲醋等,不同的度數價格不同。
不畏辛勞 一家三代釀醋
老溫一家三代都釀醋,溫俊的父親名叫溫承業,溫俊的醋坊名字也叫「承業醋坊」。幾十年間,晉源區大大小小的醋坊都相繼關停了,獨「承業」一肩挑起晉源手工純糧釀醋的大旗,而且把醋坊經營的風生水起,是太原寧化府的直供廠家。
溫俊的爺爺釀醋,早在解放前後,老溫家就在現今的晉陽古城牆北門外,推著大桶車,買醋的人排著隊。他父親溫承業今年94歲,從老人的名字中也能看出老人繼承釀醋這門手藝的決心。溫俊今年60歲,一晃也在「蒸、酵、燻、淋、陳」的五步曲中到了花甲之年。
說起傳統糧食釀醋工藝,溫俊總是滔滔不絕,選料、潤料、蒸料、酒精發酵、醋酸發酵、淋醋、曬醋、陳釀……娓娓道來,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加之是手工人力完成,上百口大缸,上千斤重,每天都要翻一遍,想想都覺得辛苦。
「釀醋都得是勤快人,肯吃苦,肯琢磨,才能積累出經驗。」溫俊說道。
歲月沉澱 時光中釀造
「和微生物打交道,一輩子都學不完裡面的學問。」溫俊的師傅首先是自己的老父親,年輕時他又到太原市食品釀造廠上班,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傳統工藝純糧釀醋、醬油、釀酒,他都瞭然於胸。
將近40歲時,溫俊在晉源區開辦起「承業醋坊」,70多歲的老父親成為廠裡的顧問,父子倆帶著一幫後生們翻缸釀醋。
翻缸一般人都吃不消,每一個大缸都上千斤,每天都要徹底清翻透氣,要翻二三十多缸。最難熬的是夏季,醋坊又熱又悶,酸味撲鼻十分刺鼻,一天下來,身體再好的人也會筋疲力盡。
當經歷了辛勞與汗水的糧食化為一股股陳醋流出來的時候,那份味濃醇香,回味綿長,溫俊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報。
固守本真 釀造晉源味道
在晉源區傳統手工釀醋的人家只有溫俊一家,晉源人吃放心醋都認準「承業」,溫俊也因此被晉源區委、區政府命名為「晉源工匠」。
60歲的溫俊腰板挺直,清瘦的面容,看上去明顯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他說,94歲老父親一輩子釀醋,吃飯也頓頓必有醋,身體特別好。
而今,工業機械化食醋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溫師傅介紹說,「勾兌醋」和「糧食醋」很好區別,「勾兌醋」就是一個酸味,並且它是強烈的、刺鼻的酸味;「糧食醋」它有一種香在裡面,抿一口,柔、綿、隱隱地甜,調味而且養生。
而專注傳統工藝純糧釀醋的承業釀造廠,老師傅們都六七十歲了,難免體力不支,儘管釀造廠也進行了機械化改造,但是有的工序還是需要人力而為,充分發酵,要隨時根據天氣,溫度,變化,人工控調,多年沉澱積累的經驗不是機械手臂能夠取代的。招年輕人也不太容易,特別是翻缸等累活年輕人不願做,受不了這份罪。
從承業醋坊建成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儘管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價格便宜的勾兌醋,儘管手工純糧醋成本越來越高,溫俊依舊對祖祖輩輩打磨的醋香情有獨鍾。不為別的,一撥又撥前來打醋的晉源人會說:「喝一口老溫家的醋,就是晉源獨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