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抑鬱症,每天好好活著

2020-10-31 清吟寫語

現在,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好好活著,沒有什麼事情比活著更重要。

也許有很多人工作,都是為了追逐所謂的成就感。

對於我來說成就感,是一件非常虛無的事情,走寧可不要什麼成就感,我只想好好活著。

自從身邊有了兩個抑鬱症學生,我用擔心自己也要得抑鬱症了每天提心弔膽,但是反過來想,何必呢?

每天開開心心難道不是更好嗎?

有什麼比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聞到清新的花兒,更開心的事情呢?

我覺得沒有!

活著很重要,能發自內心的笑更重要。

我最怕的是,我每天不能再開心的笑,真實得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是一個喜歡真實和簡單的人。

生活越簡單,我越開心。

我雖然喜歡旅遊,去過很多大城市,但是每次看見大城市的燈紅酒綠,我就開心不起來。我感受到了壓抑,所以,我心甘情願的回到了小縣城。

可是小縣城,也有不開心。

今年下半年的抑鬱症真的把我折騰的夠嗆,而且我也是真的害怕自己也要得抑鬱症了。

我怕孤獨的死去。

所以,我想要這個人間永遠都有陽光,而活在陽光下的我,也可以開開心心。

雖然,賺錢也能使人快樂,但是我更喜歡發自心底的笑容。

我喜歡活著,

我想要活著,

我希望我活著。

在最美的年齡,不要有抑鬱症,開開心心生個健健康康的寶寶。

喜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也一樣。

好好活著,開心笑著。

祝福每個你,

來自真心的我。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 有患者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今後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隨即「抑鬱症納入高中和大學體檢」引起全社會熱議。此舉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會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哪些影響?
  • 確診抑鬱症,吃藥+自救半年多,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確診抑鬱症吃藥半年多,現在來說一下我自己親身的感受。首先,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你得了抑鬱症,你是真的,無法避免的,肯定的,會受到歧視。因為社會因為人心,真的很現實,沒有人能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會遭受很多的異議。
  • 每天都不開心是不是抑鬱症?
    每天都不開心是不是抑鬱症?的確有這個可能,但是要確定的話只能去正規醫院診斷才能得知結果。生活中不開始的事常有,畢竟我們有七情六慾,難免為了某些事情而發點小情緒罷了。每天都不開心是不是抑鬱症?每天都不開心是不是抑鬱症?三: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自己為什麼活著呢?我活著是不是多餘的呢?
  • 男友自殺後,我只想好好活著
    我聽他的話,帶著他的囑咐,好好活著。@Alice:這五年,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有了兩個孩子,老公開始和別人合夥做生意。本來悠哉悠哉的日子在商海的浮沉中變得拮据,緊張,壓力很大,甚至感覺一直在還債,把自己的工資全部投進去,卻還欠著很多貸款。老公也是壓力大、應酬多,總是大半夜才回家,我覺得這種生活太難了。
  • 抑鬱症是否是這個時代的標籤?我們都在很用力的活著
    在知乎上看到個帖子,說「如何辨認抑鬱症患者?」專家指出:少眠,自我厭棄,社交冷淡,喪失興趣,過度正面,被動孤獨。網友有言:我在遠離世界,成全靈魂。那麼,這群靈魂抑鬱患者該下達判決書嗎?可他們認同抑鬱這件事情,抑鬱讓人痛苦難過,他們都這麼說,並說,這沒什麼大不了,每個人都一邊想死,一邊活著。」「這個世界令我恐懼。於是我對自己發誓,永遠永遠不再提起自己的病,永不。」
  • 如果快樂很難,願你能好好活著!
    知乎上有人問:「患有重度抑鬱症,曾經喜歡的東西都不喜歡了,曾經想要的也都不想要了,無數次想死,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說,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啊,但我一直不明白,人為什麼活著?我找不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想問問大家,你們為什麼活著?」或許是看後,頗有感觸。果然,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
  • 人生就是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我們身邊,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些事情在悄然發生中。或喜或悲或失意或得意…在每個個體中不斷輪迴上演。當中的一切,怎樣的內容,或隨時間流逝而無蹤;或在以後的歲月中留下片絲只縷,給我們追尋探究或是給我們感悟或概嘆:人生短短兩字,包含多少說不盡道不完的內涵和意蘊。
  • 抑鬱症低齡化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因此,家長在孩子抑鬱症的發現和早期識別中、在營造和諧和睦的家庭氛圍和改善親子關係中起關鍵作用。  除了家庭小環境,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與大環境的關愛與呵護息息相關。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這需要教育相關部門統籌社會資源,防患於未然,為兒童青少年創造一個寬鬆、溫馨、快樂的成長空間,孩子們才能遠離心結,向陽而生。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抑鬱症讓我在死亡邊緣掙扎
    我被全盤否定了,那種心情那個晚上仿佛掉進了黑暗的大海,我的抑鬱症讓我吞藥自殺死了算了,也是不甘心吃少了再次回來。抑鬱症讓我很少與人講話,連我爸媽也不說話,嘴巴落得只有吃飯的功能了。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聽到大家講著婆婆媽媽的事,化妝品包包的事,遠離,我直接走開,仿佛與我不沾邊。晚上七八點才回家。
  • 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
    你可知道,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你的身邊,很可能就有抑鬱症患者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也就是說,每2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由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患病並及時就醫,抑鬱症導致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
  • 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
    >你的身邊,很可能就有抑鬱症患者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也就是說,每2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而在這些自殺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的佔據了高達60%~70%。數字讓人不寒而慄。而且抑鬱症即便治癒,復發率也高達百分之七八十。
  • 精神衛生日來到,愛自己,讓自己遠離抑鬱症
    抑鬱症到底是什麼病?仇視父母,仇視自己,自卑,自罪,所以她會有厭世、自殘、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甚至了結自己生命的想法。無論是重度還是輕度抑鬱症,在別人看來是很難區分的,所以當你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了抑鬱症,一定要勸她及時就醫,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
  • 人活著累,為什麼要好好地活著?
    人活著累,為什麼要好好地活著 ?因為活著就有希望啊!你累了,就停下來好好休息,睡一覺,重新出發不可以嗎?記住,活著就有希望,你的生命不只屬於你一人,也屬於你身邊的人,再說一遍,你的生命來源於你的父母,你沒有權力想放棄就放棄生命!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問問他們。好好活著,比什麼都強!就算不為自己,你也要好好活著!
  • 我們都要好好活著,用心珍愛生命
    生命是美好的,活著,是幸福的,只有活著,才可以去享受這一切,才有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哪怕是一無所有,哪怕一切都得從頭再來,至少我們還活著!只要我們好好活著,一切都會有!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而生命只有一次。
  • 得了抑鬱症,想死!怎麼樣才能好好活下去?
    如果你得了抑鬱症,覺得活著特別痛苦。又正好看到我的這篇文章,那麼我要感恩你。我這篇文章即使現在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你多少,但是我相信,它在未來某些事件可能引起你回憶並再思考我今天所提出的觀點,再來決定:自己要不要為自己也為父母(孩子)好好活下去。得了抑鬱症,想死!怎麼樣才能活下去?我個人用過一個很好的辦法,成功自救。
  • 2020,活著就行?不,要好好活著
    朋友在香港,每天都有本地新增案例,頹喪地說,2020,活著就行了。 我轉念一想,好像這半年,的確只忙著活著一件事了。幾乎每天都在家,那些享受生活的事,什麼下午茶,真絲襯衫,海島度假,統統藏起來了。活著就是一日三餐,和家人相處,好好工作。 到夏天就好了這種話,現在改成了到秋天一定會好。
  • 抑鬱症
    就是這樣一位激情四射的藝術家卻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幾度想要自殺,在飽受抑鬱症折磨之後,終於在1890年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還有,我們鍾愛的海子、三毛、阮玲玉……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天都有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自行結束生命的患者。抑鬱症是全世界公認的比癌症更恐怖的疾病。心理諮詢在歐美非常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擔心自己會患上抑鬱症,但是在中國,公眾對抑鬱症的一些常識知道得太少,甚至連合格的醫生都寥寥無幾。
  • 抑鬱症患者:我治療半年了,吃藥,每天都跑步,現在狀態越來越好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一位患抑鬱症的讀者給我留言道:「我已經治療半年了,吃藥,幾乎每天都跑步3-5公裡,現在狀態越來越好。因為,太多的抑鬱症患者,因為運動而戰勝了心魔,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這是實實在在的康復經驗來的,我自己重度抑鬱症能夠康復起來,運動至少佔了三成的作用,藥物也佔了三成,其它認知、心態、學習等等佔據四成。
  • 身邊的朋友為什麼都在遠離抑鬱症患者?
    由於壓力過大,很多人患上了一種病_抑鬱症。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女人,她的職業是家庭主婦,也可以說是全職媽媽。如今孩子已經六歲了,馬上快上小學了。可是她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孩子三歲時,她選擇了割腕自殺,但是好在割的傷口不深,被家人發現後送到醫院,沒有生命危險。
  • 我戰勝了抑鬱症
    ,想著想著就睡著了,總是睡不長,眼睛睜開的同時腦子浮現的念頭就是「人為什麼活著」,於是我開始思考,如此循環。2個月後,我得出結論人活著沒有意義的,這學也沒必要再上了,我就回家我把情況簡單地跟我父親說了一下,大致意思就是我覺得活著沒啥意思云云,18年了,那天的情景我現在依然記得,晚上天很黑,我和我父母三人在村前的大路上遛彎,我父親開導我,說我太自私,只想著自己,不想別人,他的意思應該是一個人也可以為別人而活,我父親勸誡我的時候,我正在想著是跳樓還是撞車或者吃安眠藥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