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墨寶外借日本引爭議 臺北故宮回應令網友質疑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6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近日,臺北故宮將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展出,此事引起兩岸民眾批評。大陸專家表示,《祭侄文稿》紙卷出爐近1400年,「展一次傷一次」。臺灣網友紛紛哀嘆在臺灣都看不到,為什麼突然送到日本展出?而臺北故宮對此事的回應,再次引發網友質疑。

臺北故宮出借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給東京國立博物館,15日首度亮相。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記者 楊明珠/攝

《祭侄文稿》突然外借日本 故宮推卸責任遭打臉

其實此事在2018年11月下旬時,就引發臺灣不小爭議。臺北故宮2018年11月24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顏真卿《祭侄文稿》和懷素《自敘帖》將於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臺北故宮自1984年起陸續精選出70件名作列為限展品,規定每次僅能展出42天,展後必須休息3年以上,《祭侄文稿》和《自敘帖》都是限展品。而《祭侄文稿》和《自敘帖》即使在臺灣也已10年沒展出。網友看臺北故宮如此公告,紛紛哀嘆在臺灣都看不到,為何突然送到日本展出,且連個公開說明會都沒有?

臺北故宮回應網友質疑,表示這是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3年前就談定的交流展。但馮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本不知道此事,她任內絕未籤署此交流展。馮明珠指出,經她調查後,《祭侄文稿》外借一事是前任院長林正儀2018年5月籤訂的。之後,臺北故宮承認是社交媒體編輯寫錯。

此外,由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海報出現「臺北故宮博物院」方式不一,有的沒有、有的字體過小,被藍綠「立委」聯手批評。

文物外借引兩岸民眾不滿 專家稱「展一次傷一次」

隨著展期臨近,《祭侄文稿》外借日本一事,再次引發兩岸民眾的不滿。

華東師範大學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樊波成表示,《祭侄文稿》幾乎可說是唐代書法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富有感情的真跡、無法複製。《祭侄文稿》紙卷出爐近1400年,其脆弱可想而知,堪稱「展一次傷一次」。

大陸文化學者、書法家榮宏君日前表示,《祭侄文稿》分量不言而喻,有很多大陸文化人感慨,中國著名書法家的墨寶,更應先與兩岸分享。

臺灣書法家杜忠誥表示,文物本來就脆弱,能不出去展出當然是最好,如果一定要出借,則是要加倍小心,任何毀損都沒有人能承擔。

有網友稱,縱然是臺北到東京,一路鄭重無比地運輸保存,然而陽光的紫外線會讓紙本泛黃褪色發脆,塵埃蟲卵會讓紙本風化,水蒸氣更是不能沾,換言之,除非將其完全放置真空中,否則必然會受損。

臺北故宮終於作出回應 再次引起網友質疑

對於近日的爭議,臺北故宮2019年1月15日才作出回應。臺北故宮代理院長李靜慧表示,文物在外出展覽前,院內研究人員會評估文物狀態,且遵照規定,在2018年11月初發函給臺灣「文化資產局」申請審議。

李靜慧指出,經臺「文資局」邀集四位專家來院召開審議會議後,審議結論為「古物狀況穩定,適合展覽」。臺北故宮依此再報請臺灣行政機構核准外借,其過程符合專業審議與行政程序。

對於臺北故宮的回應,有臺灣網友質問,請問四位專家是誰?審議記錄可以公告吧?還有網友痛批,「真狠得下心。」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要把《祭侄文稿》借日本展覽 兩岸網友不幹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送去日本展覽,兩岸網友不幹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惹爭議了,日前有大陸網友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展覽。
  • 祭侄文稿被臺北故宮借展日本引爭議,為何難來大陸
    近日,關於臺北故宮將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到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一事,引起網友爭議。隨即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祭侄文稿》這樣的藝術珍品,能否來到大陸進行展示?釋疑臺北故宮擔憂司法扣押 作品目前難到大陸展覽季濤在文中提到,臺北故宮這次會把《祭侄文稿》借給日本,但目前還不會出借給大陸的博物館,「因為,臺北故宮的絕大部分文物是在上世紀30-40年代為躲避日軍佔領,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南遷』而最終運到了臺灣
  • 千年國寶竟被臺北故宮送到日本展出
    1月12日,一名網友在微博爆料,東京博物館將於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有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互辦展覽本是文化交流互鑑的一種形式,但這次《祭侄文稿》外展的消息一經傳出,兩岸網友卻紛紛表達了擔憂和質疑。
  • 看到顏真卿真跡,日本天皇夫婦分別說了句話
    針對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將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單方面借給日本展出,有可能給文物造成傷害一事,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記者今天致電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對方工作人員回應如下:1 借《祭侄文稿》來展示是為了文化交流,不僅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合作,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博物院也有合作。
  • 臺北故宮博物院至寶《祭侄文稿》要赴日本展出,網友說,不能去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和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如今都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將《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日本的博物館方面已經在其網站上做出了預告。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如此珍貴的國寶外借展出,網友們表達了擔憂的心情。
  •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已經讓臺北故宮博物院送到國外展覽兩次了
    所以臺北故宮博物院很少對外展覽,近22年,僅僅對外展出過四次。1997年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借到美國,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出,還有兩次分別是在2008年的「晉唐書法展」以及2011年的「精彩100國寶」展上進行展出,這第四次便是2019年1月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 顏真卿真跡被臺北故宮借給了日本,卻不歸還給國家,這是什麼行為
    印著「子孫保之」的《祭侄文稿》,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借給了日本。2019年1月,東京國立博物院門口張貼著一張海報:從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東京國立博物院將舉辦一場「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7-11 22:38 來源: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近幹了一件事 引發兩岸網友共怒
    近日,有媒體報導,從1月16日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出借館藏顏真卿真跡《祭侄文稿》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該舉動引發兩岸巨大爭議。 這幅國家瑰寶級文物見證了安史之亂,也經歷了上世紀海峽兩岸風雲。
  • 臺北故宮向日本借展《祭侄文稿》,臺媒怒了:不如還給北京
    這兩天有人曝光的一件事讓海峽兩岸的網友都異常憤怒——臺北博物館竟然把傳了1200多年的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偷偷摸摸借給了日本展出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一位網友在日本旅行時看到了這麼一個海報這一次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同時還長期外借了「天下第一草書」有「草聖」之譽的唐朝人懷素的《自敘帖》還有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書法大家真跡
  • 臺北博物館,量中華物力,結日本歡心?l碟報站
    其中一件展品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此次出借日本進行展覽,光線,運輸,觸碰都會對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堪稱「展一次傷一次」。在此之前,臺北故宮博物館還曾經把其他珍貴國寶,借給日本的二線博物館展覽。
  • 《祭侄文稿》日本展落幕 蔡當局「媚態」難擋兩岸文化認同
    中新網2月25日電(何路曼)當地時間24日,為期40天的「顏真卿特別展」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博)落幕。這場展覽因臺北故宮將鎮館之寶《祭侄文稿》外借而引發的爭議,不會隨著展期結束而畫上句號。蔡英文當局盡顯「媚態」和「軟獨」背後的心思昭然若揭,但阻擋不住的,卻是兩岸民眾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與歸屬。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兩道大菜」——「翠玉白菜」、「肉形石」,盛名在外。 不過,圍繞著這兩件文物的爭議也始終未消。這不,最近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又登上了媒體。 6月5日,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在《香港商報》刊登一篇題為「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的文章。文章背景是,5月29日「好事多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舉行動土儀式。
  • 這位惹怒網友的微博大V道歉了,可是這份道歉信有誠意嗎?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今天敲鐘人不來】對於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送到日本展出一事,不少中國人都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在此之際,卻也有一群人展現出異乎尋常的「理性」,認為這不就是一次正常的外借展覽嗎,為什麼要如此憤怒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行政院」回應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時資料圖)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故宮拍裸照引爭議 攝影師:沒影響他人(圖)
    網友「WANIMAL」在微博上發布對媒體的相關回應。  新京報訊 (記者凌晨)北京故宮博物院每天遊人如織,一名攝影師近日卻成功在故宮裡避開人潮,為女模特拍攝一輯三點全露裸照,尺度之大引起網友爭議。  針對網友「褻瀆文物、傷風敗俗」等質疑,攝影師通過個人微博回應稱,創作沒有影響任何人。  故宮裸照引網友爭議  近日,一組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裸體照片在網絡流傳。
  • 臺灣借「國寶」給日本引爆怒火 民眾擔心「天下第二行書」受損
    來源:環球時報臺北故宮「國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將於1月16日至2月24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消息,引爆兩岸民眾怒火。臺當局一邊「大方」用中國古物拉攏日本,一邊企圖用「新故宮計劃」搞「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的極度憤怒。
  • ...顏真卿書法 日本旅遊 日本人氣 趙星 東京國立博物館 門票 紀...
    原標題:5萬中國人去日本看顏真卿展:排隊一小時,看展五六秒  2019年開年,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顏真卿手稿《祭侄文稿》,傳出被外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一時引起軒然大波,引得兩岸人民廣泛關注。  《祭侄文稿》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最新的數據顯示,此次展覽在日本人氣火爆,還吸引數以萬計中國遊客遠赴日本看顏真卿作品展,國內一些訂票網站高峰日的門票被搶光,遊客在平臺留言說熱淚盈眶,不忍離去。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 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翠玉白菜」玉雕一直被視為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不過,去年11月臺北故宮方面主動將這一定級為「重要古物」的玉雕和「一般古物」的翠玉小白菜雕塑,移動到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后里馬場展區展出,引發島內社會對文物安全風險及草率行事議論。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