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 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翠玉白菜」玉雕一直被視為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不過,去年11月臺北故宮方面主動將這一定級為「重要古物」的玉雕和「一般古物」的翠玉小白菜雕塑,移動到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后里馬場展區展出,引發島內社會對文物安全風險及草率行事議論。

據ETtoday新聞雲7月11日報導,臺當局「監察院」11日上午通過了「監察委員」包宗和及江綺雯所提調查報告及糾正案文,將糾正臺北故宮這一「主動出借文物」行為。

報導透露,「監察委員」包宗和指出,去年6月,臺北故宮方面曾評估(「翠玉白菜」玉雕)不適合前往臺中花博園區展出,8月又定案在花蝶館展出,期間無任何公文或相關報告。經當局「監察院」調查發現,臺北故宮前院長林正儀曾「裁示」(「翠玉白菜」玉雕)前往花博展出效益很巨大,「應排除萬難展出」。對此,臺北故宮方面安全管理機構前往展出現場勘測後認為,展出在安全上有疑慮,還有專家學者認為不同意展出方案,且認為展出意義不大。

包宗和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靜慧坦承,「當然我們亦認同(臺北)故宮借展應有相關規定……如『監察院』或『立法院』的角度來看,應該要道歉。」

臺當局「監察院」方面認為,「翠玉白菜」玉雕出借臺中花博一案核定過程欠缺法令規範,展覽成效評估也難以衡量,「機關組織效能及行政管控機制均嚴重失調,有重大違失」。

另一名「監察委員」江綺雯則批評,臺北故宮與臺中市政府在沒有會議記錄、合約的情況下「一廂情願」把翠玉白菜送去了臺中,「沒有經過好好討論就去了臺中」。

針對出借展出缺乏可依據規範問題,臺當局「監察院」調查後,臺北故宮方於今年6月25日制定了相關作業須知,以完備藏品借展其他地區的安全和正當性。

包宗和及江綺雯強調,目前臺北故宮有關規定雖定有出借文物狀況審查機制,但依舊缺乏將文物等級、數量及其他條件作出審查的規範,且臺當局主管機關審查時限亦與實務進程脫節。

兩人還指出,(現有的規章下)文物展品若為有機材質則尤易產生傷損,出借展覽返回後也因為有歸庫養護限展的規定,影響民眾觀展權益,臺當局文化部門及臺北故宮應該對此問題加以檢討並研議改善措施。

相關焦點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7-11 22:38 來源: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6月中旬赴東京博物館展出,肉形石9月底赴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遷臺文物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品質一流,堪稱清代民國兩朝收藏之精粹。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館舍在臺北外雙溪興建完成,用於展示遷臺文物,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臺北故宮。有一種說法,認為北京故宮的寶物都被運到了臺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因為以館藏文物數量而言,北京故宮有一百多萬件,遠多於臺北的近七十萬件。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照片/姚仁喜提供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照片/姚仁喜提供華夏經緯網9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翠玉白菜」要暫時搬家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
  • 吳敦義打趣成龍:拍偷翠玉白菜電影營銷臺北故宮南院
    臺北故宮南院28日開館試營運,馬英九、吳敦義與毛治國齊聚一堂,國際功夫影星成龍(左一)也特地趕來前往南院,一同為故宮南院剪彩。圖片來源:臺《聯合報》記者於志旭/攝影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28日舉行開幕典禮,邀請國際巨星成龍參加,參觀「翠玉白菜」特地詢問保護的安全性,一起參觀的吳敦義認為可利用翠玉白菜拍片營銷南院,成龍就笑而不答。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鎮館之寶」。尤其是玉器中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很多海外遊客為了一睹其「風姿」,到臺北故宮一日遊的都大有人在,它甚至還在臺灣的歷史課本裡出現過。
  • 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件寶貝就是翠玉白菜,是晚清光緒皇帝其中一個妃子的陪嫁品。其實這顆白菜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至少無法與國寶級的寶貝相比。但是這顆玉白菜的雕刻手法卻非常精緻,表面上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白菜一樣。工匠在製作這顆白菜的時候,根據材質特定工藝,用白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身,再把翠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葉,而且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
  • 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免費釋出三寶翠玉白菜等圖像供商業使用
    新華社臺北7月11日電(記者 何自力 齊湘輝)臺北故宮博物院11日表示,將首次免費釋出典藏文物的圖像供商業使用。此次開放典藏的文物圖像,包括三寶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等圖像可供下載,還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懷素的自敘帖、蓮花溫碗等。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大突破性舉措。  即日起臺北故宮Open Data專區「文物查詢下載」及「精選圖像下載」中的圖像,無需申請,不限用途,不需付費,大眾可直接下載使用。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排最末,沒有「肉形石」
    ,北宋宮廷御用瓷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第十.清·翠玉白菜(一般人眼中的玉之第一名品,知名度最高) 「翠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
  •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現代很多家庭裡面都會看到一些工藝品,其中最多的是玉雕工藝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家裡面看到一個大大的玉佛,或者是玉白菜,其中翠玉白菜比較多,那麼這個其實也是有含義的
  • 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 臺鹽公司鹽雕藝術「翠玉白菜」獲大陸客青睞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赴東京展覽,讓日人驚豔;臺鹽公司的「翠玉白菜」鹽雕藝術也獲大陸青睞。
  • 臺完成新一輪人事布局 臺北故宮新院長被指「涉獨」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蘇貞昌接任「行政院長」後迅速完成「組閣」,但部分成員名單尚未敲定。13日,「內閣」完成新一輪人事布局。臺「行政院」13日證實,「海洋委員會主委」由現任代理主委兼「海巡署長」李仲威升任,臺北故宮院長則由「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出任。《聯合晚報》13日介紹稱,今年63歲的吳密察從臺大歷史系畢業後赴日本留學,專研臺灣近代史,2001年首度「入閣」擔任「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副主委」,後來任「臺灣歷史博物館」首任館長及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系主任,2016年接掌「國史館」。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首離境選日本 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翠玉白菜連同其他200多件文物將於6月24日在東京博物館借展。據悉,這是臺北故宮文物第一次外借到亞洲地區。「鎮館之寶」身世離奇 魅力可望勝蒙娜麗莎據報導,臺北故宮文物231組件文物,本月將到日本舉行特展,主題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6月24日至9月15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10月7日至11月30日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
  • 豆腐塊丨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變成了相機?
    05翠玉白菜相機有點厲害臺北故宮以鎮館珍品翠玉白菜為靈感,設計了一款「翠玉白菜相機」。這款相機由臺北故宮和臺灣相機品牌「紙可拍「聯名合作進行設計,二者將象徵著雍容華貴的金色黃銅外框作為相機基底,並在正面裝飾上綠、白兩種翠玉色調樹脂,看起來非常像鑲嵌了玉石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