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譯名迦百農是聖經中的一處地名,宣傳耶穌最開始傳道的時候就遷居於此地,發生了不少的神跡
為了讓觀眾認識的現實的殘酷,電影中男主挨打的鏡頭並非群眾演員,而是真的難民扮演的
電影中男主角贊恩不是職業演員,而是一個十二歲的敘利亞難民,被發現的時候連字都不會寫
該片的拍攝這部電影黎巴嫩本土導演拉比花三年世界走遍黎巴嫩大街小巷收集電影素材,拍攝了500個小時的素材,拍了6個月,剪輯了兩年從而製作出來。
拍攝中的演員選用有類似生活經歷但沒有專業演技的群眾演員,真實而且客觀的展現出來黎巴嫩境內難民的生活狀態。導演在搜索素材的時候發現這些邊緣化孩子沒有身份證,遭遇不公平,他們因為戰爭,衝突,政府的決定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問卷調查黎巴嫩各個艱苦的地方的孩子,「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開心嗎?」99%的孩子回答「不開心,他們甚至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不明白為什麼來到這裡 。導演在電影中的體現是,贊恩曾經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被愛的,是接受懲罰的。」
《何以為家》完成製作後,黎巴嫩政府曾百般阻撓影片的上映,
最終影片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艱難公映後,引發西方世界的強烈反響,之後還獲得了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那就是影片的男一號小演員,2004年出生在敘利亞,後來因為戰亂以難民身份在黎巴嫩首都住了8年,不過扎因的父母對他很照顧。拍攝《何以為家》期間,他12歲,也不識字。影片上映後,扎因的演技獲得廣泛認可,最終挪威政府決定接納他全家。如今15歲的贊恩,正在當地的學校接受教育。
尤納斯是小女孩,一歲半,拍完電影就被遣返了,不知道她們一家被遣返以後的生活什麼樣
除了導演自己扮演的男主角的律師之外,其他所有片中的角色均不是專業的演員,而是在黎巴嫩街上找的普通百姓,是的,所有。他們大多是真實居住在電影中俯拍的那一大片貧民窟裡的難民,甚至連審核案件的法官也都是真實的法官。對於這些非專業演員來說,電影中的一切從來都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每天都發生在身邊的真實寫照
電影中妹妹被強行帶走的那場戲,採訪中了解到「房東的兒行帶走了這個剛滿11歲的少女,贊恩哭著追出去。在原先的劇本當中,贊恩很快就停了下來,但實際拍攝時,小演員一直跟著摩託著在跑,他試圖抓住妹妹的手,直到真的再也抓不到了,他不是在演,他是真的不希望她走。那一刻我們決定跟看他跑,他跑了有足足15分鐘,我們一群人就扛著攝影機跟了15分鐘。」
如今,贊恩在哈默菲斯特的教室裡,他和幾位年輕的學生以及難民在一起學習挪威語,這對於跟.上挪威學校的學習進度至關重要。在學校,贊恩和他的電影成了全班的焦點。很快,贊恩的同學們都要去當地的電影院看電影,並且知道他們班上有一個電影明星。在採訪中,贊恩的老師表現得非常可愛,他說:這是我們班裡第一次有個電影明星,我還不是了解這個電影,但是我相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