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句英語+一句中文翻譯≈白講英語繪本了:因為孩子的大腦是選擇性接收的

2021-02-18 安格努努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給孩子讀繪本時,講一句英語,再講一句中文翻譯,這樣做好嗎?嗯,你們也發現這樣做有問題了吧,其實我以前也提到過這個問題了,今天再詳細講講。

很多朋友覺得:講繪本的時候,同步翻譯可以促進孩子更快地去理解英語,但其實這樣做往往會事與願違,因為這是對小孩理解模式的誤解。

孩子獨特的理解模式

跟大人學習外語不一樣,小孩往往需要去理解每一個單詞是什麼意思。 他們往往只去選擇接收他們能理解的詞彙,而對於他們不理解的詞彙,他們會通過上下文、大人的肢體語言、語音、語調、眼神或面部表情、以及繪本的圖片,來「腦補」這些情節。 尤其在看繪本時,孩子可以從圖片中獲得更多的線索,以腦補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他們會自己翻繪本,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

例如故事裡有人生氣了,大人如果模仿生氣時的表情、語氣等等,小孩即使不太明白一些單詞,但他們仍然會知道故事裡的人物生氣了。然後孩子的大腦會將這些單詞跟"angry(生氣)"聯繫起來,重複多次他們就會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了。

試想孩子剛開始用母語學講話的時候,我們怎麼給他們解釋呢?答案是不斷重複這個詞,外加實物、動作、手勢、表情、語音、語調、甚至氣味等等。孩子就是靠大腦將接收的各種信息聯繫起來,最終明白大人說的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學外語也是一樣。

父母通常低估了孩子學習繪本的能力,因為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只聽而不說(關於學英語的靜默期,可以點擊這裡)。但只要父母經常重複朗讀某個他們感興趣的繪本,有時候會發現:即使父母跳過一兩個單詞甚至只是漏講了一個「No」,小孩就會立刻指出父母漏讀了。

一句英語+一句中文翻譯白讀英語


理解成人和孩子學習外語的不同模式,就能理解在給孩子讀繪本時,如果一句英語+一句中文翻譯≈白讀英語的原因了,因為大腦的惰性會讓孩子更願意選擇接收母語,而不努力去接收英語(引自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協會)。因為有了母語,孩子已經理解了故事情節,他們就沒有必要再專注於英語了。

就好比我們看帶中文字幕的英語電影,我們往往是根據中文字幕來快速理解電影中的對話,而忽略了英語對話本身。如果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英語是很難的。孩子聽繪本時也是一樣的情況。如果每次講英語繪本的時候,孩子知道了父母的套路,知道父母講一句英語接著就有中文翻譯,有可能完全放棄英語的學習了。

所以,如果壓制不住自己想翻譯的欲望,那根據British Council的意見,只翻譯次就好了,而且講述翻譯的時候要用另一種語調低聲講,讓孩子知道這是翻譯,不是正文,此後再重複講這個繪本的時候,再也不要翻譯了。孩子要是有興趣的話,會努力去理解的。

講繪本的目的不是學單詞


英語啟蒙越早越好,但早期外語教育應該以聽說為主,而不是以認單詞為主。

美國兒科教授Steven P. Shelov在他的育兒書中也建議:讓學齡前孩子調整自己學習步伐,去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不強迫他們認字母、數字或文字。相反,我們應該鼓勵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答案。讓他們翻看自己喜歡的書籍,但不要強迫他們認字。

如果過早地強調認單詞,可能會打斷他們對繪本的想像,反而不利於他們去理解整個故事。

讓孩子挑選鍾愛的繪本


孩子會拿喜歡的繪本不斷地讓大人讀給他們聽,因為他們喜歡在不斷的重複收聽中「抓取」新的詞彙,像拼圖一樣把整個故事拼起來。

所以繪本不用多,讓孩子挑他們感興趣的就可以了。例如我家老二以前喜歡一本消防車的繪本,而現在最喜歡講宇宙、植物和恐龍的繪本,每天睡前他一定要讓我們講,然後再自己看一會,可能是沉浸在他想像的世界中,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抽離。(下面就是Bill現在最愛的幾本書)

這類繪本對幼兒園的孩子會不會太難?不會,孩子能理解就行。我家老二雖然剛5歲,但對宇宙、植物和恐龍特別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英語繪本太貴怎麼破?

很多朋友說英語繪本太貴,確實如此,尤其是加拿大的書,經常十幾、二十幾加幣一本。我們家裡屯的書,都已經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了。不過對於剛開始接觸外語的孩子,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做一些簡單的繪本呢?

下面是我自己畫的幾個示範。只要想好點子,畫下來(或者把孩子平時的照片匯集起來),寫上英文句子,那就是一個繪本了。

我畫了下面這幾個圖,用來介紹表情和心情(實測3歲的Matt能看懂這些表情的含義)。

下面這個是介紹顏色的繪本,當然,換幾句話就可以用來數數了。

最後,可能有朋友問:為什麼我們發的繪本都帶中文翻譯?其實我們最早發的繪本是沒有加任何中文翻譯的,後來很多朋友提議說加中文便於大人理解。所以,中文翻譯事實上是給大人看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amazon.com/Caring-Your-Baby-Young-Child/dp/0553386301

回復"科普目錄"可以看往期內容,或回復關鍵詞:發燒、驚厥、咳嗽、鼻塞、鼻涕、霧化、近視、包皮、早教、餵飯、挑食、寄生蟲、磨牙、扁平足、性教育、鈣、手足口、疫苗、扁桃體、腺樣體、護眼、電腦、平板、麻醉、減肥、溼疹、保溼、潤膚、電動牙刷、防曬霜。

或回復「英語」、「繪本」、「兒歌

相關焦點

  • 孫儷、劉濤代言的少兒英語,孩子學習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
    這些課程更多是通過老師的肢體語言、動畫、遊戲等來吸引孩子。但如果孩子對英語很反感,或孩子的中文很強勢,一般很難學的下去。另外,還要看家長培養孩子學英文的目的。如果未來打算讓孩子出國,那麼從一開始就應該給孩子全英文的環境,包括輔導班和家裡。沉浸式的學習可大大增加孩子的聽力輸入,進而幫助其輸出。
  • 貝殼繪本:四種給寶寶讀英語繪本的好方法值得收藏
    那麼要怎樣才能科學地為孩子跟讀繪本呢?貝殼繪本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中聽進腦海裡,拼字、句型、文法、時態……故事書上都有,多看英語故事繪本,自然而然就會習得十之八九。1.儘量維持繪本的原汁原味當然,英文故事書的難易度,有時不能光以內容文字的多寡來衡量,那麼要怎麼樣念不同程度的繪本給孩子聽呢?貝殼繪本的指導老師建議可以用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形式念給孩子聽。就像自己是一名英文翻譯員,有人說了一句英文,馬上將之翻譯成中文說出來,只是這兩個角色都是由自己擔任而已。
  • 給寶寶讀英文繪本,到底要不要中文翻譯?
    瓜媽說:給寶寶做英語啟蒙,英文繪本是絕對的主力「教材」。我們一讀再讀的英文書只是,在讀的過程中,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到底需不需要中文解釋,是一遍中文一遍英文還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解釋?好糾結。怎麼辦才好?
  • 英語教師媽媽談自己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一):孩子的英語成長,從不知所措走向從容不迫
    英語語言的學習分學得和習得。習得的語言比學得的語言在實際交流中更能被流暢運用。為什麼會更流暢呢?因為習得而來的語言,大腦沒有翻譯,沒有考慮語法規則,在略去這些腦力勞動之後,在表達上自然輕鬆。而學得,就會有這方面的腦力勞動,所以英語學習建議習得優於學得。如何習得?孩子母語的學習就是習得的。我認為語言的習得,就是在語言被運用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發生的。
  • 「我英文不太好,口音和中文翻譯會影響孩子英語啟蒙嗎?」
    入門書多半沒幾個生詞,兩三下就能解決,但是到了後面的階段,有些繪本如果生字太多,光是我自己讀過加上查詞典,少說也要花掉40分鐘。唉!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真的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中文:Danny 說:「我今年六歲了。」有種觀點是講英語的時候就全用英語,不要夾中文,不然會破壞孩子用英語思考的語言環境。但對於英語不太好的家長來說,這是有難度的,而且還會打擊孩子的閱讀興趣。其實,不用擔心中英文翻譯會破壞語言環境,試試看下面這種方法,也能培養「原版娃」。
  • 學習英語,從給孩子念英語故事開始
    這「啞巴式英語的模式」還要繼續在孩子身上印證嗎?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喜歡上英語並樂於開口說話呢?前些日子,在書店瞥見一本《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看完覺得收穫頗豐。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位全職媽媽有關「堅持給孩子讀英文故事」的真知灼見。
  • 孩子學英語聽不懂時,這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前幾天跟一位寶媽聊到關於與孩子學英語的事情,她還給我發了跟孩子共讀英語繪本的視頻。這位媽媽的英語發音很標準,小寶寶也聽得認真,畫面超級溫馨。但有一個問題。這位媽媽在讀繪本時,是一句英語、一句中文交替。我當時就告訴她,這種啟蒙方法是不可取的。可能家長們會說,孩子零基礎,剛開始接觸英語啟蒙時看不懂、聽不懂怎麼辦?
  • 英語名師支招家長:怎樣陪娃看英語繪本?
    因為工作的關係,嚴老師對原版繪本有著濃厚的興趣,除了將之引入英語課中,她還屯了很多的原版繪本。像很多家庭一樣,女兒出生後,一家人都會輪流每天給娃講故事。「我給她講的就是英語繪本,其他人講的就是中文繪本。」從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一直堅持到女兒一年級,足足七年時間。「我基本上是和她一起看圖,然後讀句子,並不解釋。」
  • 英語乾貨 | 原來這麼多年,你教孩子英語單詞都用錯了方法
    ,再用中文解釋來記住這個單詞,相信很多媽媽都是這樣進行英語啟蒙的,但其實這種方法效果甚微。,大腦的布羅卡斯區越靈敏,越能像母語一樣去接收外語。對於幼兒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將英語詞彙與生活中的場景聯繫起來,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所謂的英語思維,就是母語人士的思考方式,碰到事物,第一反應是英文,用英語的組織方式進行表達,跨過中英翻譯的過程。例如,孩子看到蝴蝶飛來,腦海中第一反應是butterfly,而不是蝴蝶,再把蝴蝶翻譯成英文,再表達出來。
  • 英語啟蒙到底要不要逐字翻譯?有一種聽不懂叫我媽以為我不懂
    有一位朋友,花大價錢給孩子買了一大堆英文原版繪本和分級讀物。 朋友跟孩子一起看的時候,生怕孩子看不懂。讀一句英文就要緊跟著一句中文翻譯,還要指著每一個詞給孩子解釋意思。 孩子原本對新繪本很好奇,打開書就迫不及待地往後翻;在媽媽如此「陪讀」幾次以後,孩子反而對繪本的興趣所剩無幾。
  • 英語啟蒙最沒必要的事就是「翻譯」
    這周帶著群友體驗英語啟蒙課,其中一個媽媽的問題讓我記憶深刻。「帶孩子讀單詞需要翻譯嗎?」最開始這個問題我也猶豫過,因為在我們固有的意識中,中文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語言,似乎只有翻譯成了母語,孩子才能聽得懂。所以最初講繪本時,我會一句一句的翻譯,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沒過多久包子小姐開始討價還價,強烈要求我跳過讀英文的過程,直接講中文。她這樣的算計讓我不得不重新調整策略,停止了一句一翻譯。
  • 沒有英語環境,給孩子讀原版書,需要翻譯麼?
    很多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家孩子沒有太多的英語環境,但我又希望從小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那麼,給孩子讀原版書,要不要翻譯?叫魚君覺得如果不加上很多背景條件的話,是沒有辦法來好好回答這個問題的,你的孩子多大,英語程度怎麼樣,讀的又是什麼書?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用中文親子讀英文繪本,娃一樣能說地道英語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用中文講英文繪本的經歷。為什麼要用中文講英文繪本?一般來說,有幾種:第一,爸爸媽媽英語不好,沒辦法;第二, 爸爸媽媽英語很好,但是孩子不想聽英文;第三,爸爸媽媽發現用中文還有更多的好處。下面我們就和Heidi媽媽、Frank爸爸一起回顧一下孩子們的英語啟蒙經歷,看是否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 娃娃學英語有那麼難嗎?
    重點來了,那麼讀英語繪本到底要不要翻譯中文?、「Good night, Baby」,當孩子說英語的機會增多並自然而然地說出口時,學英語就會變得輕鬆並且成為孩子生活中有趣的一部分。2、可以「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翻譯方式嗎?
  • 別再這樣給孩子英語啟蒙了, 破壞英語思維
    前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媽媽打卡分享自己和寶寶共學英語單詞的視頻。
  • 孩子學英語要不要中文翻譯?家長必須遵循兩個步驟
    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引入中文翻譯?如果可以引入,什麼時候引入比較合適,一直存在著爭論。讓孩子完全不接觸中文,恐怕理解上會有偏差;而讓孩子用中文翻譯,又害怕會影響英語思維的建立。在這一點上,最糾結的莫過於小學英語老師了。現在學校全部提倡用英語教學,但全用英語大部分孩子是聽不懂的,所以不少老師在課堂上,只能說一句英語,搭配一句中文。甚至在聽寫單詞、句子時,都要求中文翻譯,完全違背了學校「全英語教學」的初衷。
  • 一句中文七種不同的翻譯方式,看看你的英語真的融會貫通了嗎?
    句子是由單詞構成的,而且英語句子又有極強的排列規則,即我們所稱的句法結構,所以要想理解英語的句子,首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詞彙量和對句法結構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才行,而且英語單詞,應該知道的是,很多單詞不止一個意思,是很多意思,所以可以說單詞本身沒有靈魂,只有放到具體的句子和篇章背景中,
  • 【醜媽英語繪本時間】Up The Tree
    說到幼兒英語分級繪本,大家應該都聽說培生的這一系列。培生幼兒英語全系列圖書分為預備級、基礎級、提高級三個級別。其中,幼兒英語(預備級)是針對3-5歲兒童的幼兒英語啟蒙級繪本教材。   我們並不是說這一套圖書是最好的英語啟蒙教材,但是語言學習重要的在於選取適當的材料後的反覆與堅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再現。
  • 掌握5大原則,教你用繪本給寶寶做好家庭英語啟蒙
    經常有媽媽們問:買了這麼多繪本,究竟該怎麼給寶寶讀呢?我英語不地道,會不會影響寶寶啟蒙?其實,真不用擔心這麼多,啟蒙繪本上的字詞句都不複雜,相信媽媽們都能順利讀下來,只要有恆心,不斷在家創造英語環境,增加寶寶的英語輸入,家庭英語啟蒙的成效一定會顯現的。
  • 爸媽英語不好,能給孩子讀英語繪本嗎?
    對於英語繪本的看法,有的爸媽覺得孩子連中文字都還沒認識幾個,沒必要讀英語繪本。雖然知道這爸爸是故意的,但不少英語渣爸媽真的在英語上鬧了不少笑話。因此很多爸媽都不敢買英語繪本或者讀英語繪本給孩子聽,難道迫於現實大家就要放棄閱讀英文繪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