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家庭教育嗎?看看這35條教育常識,你犯過多少錯誤呢?

2020-08-22 賦能教育觀

文||軍號先生


前段時間,我每天都會圍繞著家庭教育,進行一個專注式的思考,並總結一條教育心得。後來,有一天,我在思考的過程中,想明白這樣一個事:道理如果沒有相應的方法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就是說,教育是一種能力,而不是知識。


所以,我停止了這種思考,轉而研究更有價值的思維方法和教育方法。


但是,任何思想都是有益處的,所以,我把以往的思考結果,重新整理成了一篇教育觀彙編,分享給大家。可能,說不定哪句話就能幫你打開思維,解決現實難題。


1、成長就像滾雪球,在時間的複利下,會越滾越大,遇到挫折或坎坷,會灑落很多的雪,但是,只要我們往前滾,過往的挫折會被新的雪層包裹住!

2、學習是一種本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人類所有的行為、情緒、智慧都是學習的結果!

3、教育的本質是訓練人們的大腦,訓練大腦一個基礎動作就是重複,沒有重複就不會形成大腦的神經連接。

4、教育是有方法論的,但是對教育領域的認知,決定了你能否找到正確的方法論! 就像打魚一樣,要想掌握打魚的方法論,首先你得對打魚這件事,有深度的認知,才會知道哪些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論! 任何一個領域,通往正確的路上,都會有很多岔路口,選擇岔路口的人很多,只有對事物的深度認知,才能讓你不會迷失在岔路口,從而直達成功的彼岸!

人性最大的問題是情緒,我們總是用情緒做決策,而忽略了事物背後的規律和方法論。 家庭教育跟其他事物一樣,也有它背後的規律和方法論! 我想告訴你,孩子是可以教育出來的,只要家長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背後的方法論!

5、人生就是爬坡,為了到達更高的地方,我們需要去尋找通往高處的臺階。 不過,很多的時候是,我們找到了臺階,卻發現臺階太高,失去了攀爬的信心!

6、家長指給孩子的方向,不是家長當年沒有實現的夢想,不是精英功利主義的榜樣,更不是功名祿利的浮華,而是由內而外的篤定與堅強:做自己!

7、人類發展的底層邏輯是進化,其實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也是進化,所謂進化,就是優勝劣汰! 最終,社會只會保留下那些更科學、更合邏輯、更能解釋現在預測未來的知識體系。 教育要做的就是傳承這些文明!


8、教育是為了點燃孩子生命的燭火,但是,一定謹防我們過度關注產生的呼吸,不小心吹滅了孩子成長的火苗!

9、學習是終身的,教育也應該是終身的。可是,當我們把目光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時,卻停止了自己前行的腳步,以至於把孩子帶錯了方向!

10、教育的過程是改變人的過程,沒有改變就沒有成長,當被教育者的改變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教育就可以離開了!

11、教育首當其衝要塑造孩子的世界觀,就是教給孩子怎麼看世界,包括他自己和外部世界。 然後,價值觀會在世界觀的基礎上長出來,孩子就學會了判斷對錯。 最後,人生觀才能長出來,才會有人生的方向!


12、教育的源頭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自尊教育。孩子未來所有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全部都是自尊的外部體現。低水平的自尊,必然導致孩子對待外界事物的低能,高水平的自尊,是孩子面對生活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

13、教育首先要點燃學生的成長動力,保證外在的壓力和內在的動力在一個方向上使勁,否則教育就是逼迫和壓制,學生的內心不自洽,很容易信仰崩潰,成為教育的犧牲品!


14、用價值觀教育孩子而不是情緒!用價值觀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加理性,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用情緒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加感性,要麼恐懼父母唯唯諾諾,要麼自由放縱肆無忌憚!

15、教育就是給孩子安裝作業系統,孩子的能力只是作業系統上的應用程式而已。 優秀的作業系統安裝應用程式又快又好用,糟糕的作業系統安裝應用程式不僅慢,安裝上了也不好用。


16、教育的主體是人,人的成長屬性是自我教育,所以,最有效的教育是以人為本,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教育。

17、人有兩個基本屬性,一是競爭;二是合作。教育是培養具備合作精神的競爭能力。 缺乏合作精神的精英利己主義,最後的結果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缺乏競爭能力的合作者,只能淪為他人成功路上的馬前卒。

18、家長要做教練,不要做保姆。 教練是指導、反饋、激勵、放手,絕不上場當運動員。 保姆是幫助、代辦、看護、抓緊,擔心孩子做不好親自上手。

19、考試和分數是學習的過程,不是目標,學沒學會才是目標。 在錯誤的目標引導下,我們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20、學習分為兩個步驟:知道,做到。知道不等於做到,而且兩者之間相隔十萬八千裡! 教育不僅僅讓孩子要完成「知道」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幫他們完成「做到」過程!

21、快樂教育不是放任不管,不是隨心所欲地教育,而是比虎爸虎媽式教育更高明的教育! 快樂教育是讓孩子發現學習的快樂,快樂地學習! 快樂教育要求父母必須懂教育的規律,懂孩子的成長特點,因勢利導,讓孩子自覺的走上一條自主學習的道路!


22、教育需要老師和家長打破自我中心的思維,並幫助孩子打破自我中心的思維模式,否則,不亞於一群猩猩在教一群猴子,永遠走不出動物性的束縛!

23、教育是言傳身教的過程,言傳是用語言改造孩子的大腦,身教是用行動糾正孩子的行為! 父母的語言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認知,父母的行為決定了孩子的言行舉止!

24、父母資格證,是最應該頒發而沒有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倉促上崗,被動上崗!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果是什麼? 全世界充斥著教育的失敗品!合格產品居然是運氣好而已!

25、教育是培養孩子應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孩子過上舒適的生活。 別人給你的東西再好,也好不過自己爭取來的東西,因為,人活著,最大的一件事是: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高的人,才是生活最幸福的人!

26、教育是人類文化基因在身體之外的遺傳。 進化產生了語言,語言催生人類思維迅速智能化,思維外顯成為了文化。教育讓個體文化之間產生融合,進化出人類的整體文化。 這個過程就是人類文化的遺傳和創新。


27、教育是讓知識穿過身體,但是,關鍵不在於我們身體留下了多少知識,而是知識與我們的思維發生多少共振! 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知識,都是人類過往知識與思維共振的結果。 共振只有在主動學習的條件下,才會產生,否則,我們只不過是記憶了一些零碎的信息而已,毫無意義!

28、教育遵循的是冰山理論,決定孩子學習成績和未來成就的,是冰山之下的價值觀、動機、認知能力等等因素,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只是結果而已。 塑造孩子底層的價值觀、動機和認知能力,才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而不是學習成績!

29、教育是通過語言傳遞的,但是,跟語言一起傳遞的,還有父母的情緒和行為! 孩子更多的模仿了父母的情緒和行為,而忽視了語言的意義!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從教育自己開始!

30、讓孩子聽話不是目的,讓他們獨立才是,可是,父母總是用聽不聽話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 讓孩子獨立,對於父母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我們需要忍住心疼,需要控制情緒,還要明知故問,只為把探索世界的使命交到孩子手中!


31、教育是分階段的、連貫過程,不同的階段,孩子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教育需求同樣也不一樣! 我們可以把孩子成長期劃分為:0—3歲,3—6歲,6—12歲,12—18歲,18歲以後。 切記:下一階段是發現上一個階段錯誤的時候,同樣也是糾正上一個階段錯誤的時候!

32、孩子的教育取決於家長對教育的認知,而家長教育的認知,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社會文化造成的外部影響,就像現在的教育體制必然導致家長重視應試教育,而忽視素質教育。 二是教育規律的掌握程度。教育是有規律的,孩子成長是有規律的,家長能不能掌握這些教育規律,決定了他們受社會因素影響程度有多大。 還是那句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諸己!唯有堅持自我成長,孩子教育的問題才能解決好!

33、教育跟其他事情一樣,需要有一個終極目標,然後設定過程目標,最後是當下目標。 可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實現當下目標,偏離了終極目標的方向!

34、教育需要兩手抓,一手抓孩子的心理成長,一手抓孩子的智力發育。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心理成長是智力發育的基礎和環境,沒有輕鬆舒適的心境條件,孩子不可能學會縝密的數理思維。 同樣的,沒有一定社會和世界認知基礎,孩子也難以建立健康的心理環境。

35、父母更多的時候,是孩子生命的導遊。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多彩世界,需要告訴孩子,怎麼才能看到人生的美好!至於,孩子選擇在哪裡駐足,到哪裡留念,那是他的事! 但是,千萬不要做黑導遊,強迫他們必須參觀哪裡,必須買什麼東西,這只能讓他們的人生變得索然無味! 失去生活意義的人生,必定是悲催的和痛苦的!



寫在最後


家庭教育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最重要的教育。


因為家庭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成長的生理需求,還有成長的語言環境,思想環境,行為環境,按照華生的行為理論,人就是環境的產物。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學習不好,行為不好等等問題的時候,其實,都是我們之前犯的錯。


作為家長,需要重新理解教育,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言語,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因為,這些正在影響著你孩子的未來,甚至傷害了孩子,你還不自知。


作者:軍號先生,一個碩士退役軍官,典型的唯物主義理工男,只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

相關焦點

  • 鎖芯真的不能用潤滑油!這個錯誤常識你還在犯嗎?
    鎖芯真的不能用潤滑油!這個錯誤常識你還在犯嗎?首先,不是所有的鎖部件不能用潤滑油,有些零件需要用到,為什麼需要潤滑油?因為潤滑油可以減少摩擦,減少損耗,提升使用壽命;還可以提高精細度,減少老化。反正潤滑劑的好處很明顯,這一點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麼,門鎖哪些地方需要潤滑?
  • 父母在教育中都會犯的錯誤,來看看你佔了幾條?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行為、處世方法、人生觀、價值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但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教育,都存在以下的問題:1、嘴上常掛「都是為你好」,掉進自我感動式付出的陷阱大多數中國家庭裡,家長都有兩個「強迫」:一個是強迫自己,為了孩子,他們可以不斷地做出讓步和犧牲
  • 這6條錯誤的教育理念,我打賭你至少相信過一條
    :「在家庭教育中,你是一個什麼人,比你具體對孩子怎麼操作,要重要得多。」教育從來不是父母一方無休止的施與,更多是對話、了解,共同制定規則,大家共同成長。萬維鋼介紹過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在家庭教育中,你是一個什麼人,比你具體對孩子怎麼操作,要重要得多。」父母是怎麼樣的人,他們是怎麼理解家庭、親情和教育的,比把孩子送到何種學校裡更重要。
  • 不犯錯誤的完美孩子,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我去過她家一次,孩子安靜的一個人坐在地板上玩,眼神躲閃,給人感覺就是不喜歡交流,而且特別關注他媽媽的行為,即使他的媽媽在和我說話,他也不能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你對孩子的行為,具有以下特徵:1)強調孩子要能控制自己。2)要求孩子在每個細節上都做到規範和精緻。3)你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最好。4)要求孩子不犯錯誤。
  • 視野|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近些年,「陪伴」成為了親子教育中的熱詞。學校開家長會,有位校長在講座中說到:「在學校,孩子的成績單發出來,你從後往前看,成績最差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陪伴最少的。」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不僅是因個人自覺,也因他們的父母對教育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有意義的陪伴。你對孩子陪伴了多少,孩子身上就會體現多少你教育的成果。
  • 掌握這10條常識,成功的家庭教育關鍵所在
    >學術界泰曼·詹森認為:「成功的家教產生了成功的孩子,而失敗的家教產生了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說,家庭教育是所有其他教育的基礎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須具備以下10個常識:一、歸屬規則確保兒童在健康家庭環境中成長這個看似胡說八道,哪位父母不想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但是事實上,所有的父母都這樣嗎?例如,有些父母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讓孩子任性,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有些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破碎的,長期分開的家庭更讓孩子缺乏歸屬感。
  • 越是心情煩躁,越喜歡犯的3種錯誤,你犯過嗎
    所以在工作上,當我們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最經常犯的三種錯誤。因為人之所以會煩,要麼是不知道怎麼選擇,要麼是不知道什麼方向,所以當心情煩躁的時候,胡亂決定的這個行為會導致更多錯誤的發生。無形中就把自己置身於各種麻煩之中,自己越是著急混亂,就越是在現實的幹擾中不知所措,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的發生。不知道你在工作上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你也是將錯就錯了嗎?
  • 喪偶式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大忌,父親們,你的孩子需要你
    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教育而是家庭。那麼家庭的構成分別是:成員、關係、情感、制度、責任。如今很多人都默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默認歸默認,正所謂知易行難,又有多少人會真正的塌下心研究家庭教育呢?但是如果真的去他公司來個詳細調查就會發現或許他也沒有他說的那般忙碌。說白了這些男人是從根本缺乏對家庭概念的理解,外帶無擔當、無責任感的表現。人類之所以有雌雄之分,說明這兩個性別有著天生的分工。父性代表的是創造力量,母性代表的孕育力量。所以我只聽到過蒼天之父、大地之母的說法,如果把這兩個稱謂調換一下,很快就會發現聽上去很彆扭同時還解釋不通。
  • 8個容易出現的家庭教育「硬傷」,看看你「中」了嗎
    這8個容易出現的家庭教育「硬傷」,看看你「中」了嗎?「閨女,你爸你媽後半生的幸福就指望你了!」2.「你一定好好努力,還指望你賺錢娶媳婦呢!」【點評】健康的依賴關係,是家庭和諧的基石。但如果過於依賴,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工作生活。硬傷三抱怨發洩1.
  • 買了家庭教育課程,為什麼還是不會教育孩子?如何做家庭教育?
    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分析下你看看你身邊這種人有沒有犯過一樣的問題!看了幾篇文章或者幾本書這真的不叫學會了,我遇到過這類的家長,看到很多文章都說要愛孩子,不能打罵孩子,要學會「無條件的愛」;開始轉變教育觀念,以「愛」來對孩子,過一段時間突然發現孩子開始膨脹了,有點蹬鼻子上臉,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忍無可忍最後打了一頓,又聽話了!
  • 溫水加奶粉就能直接給寶寶喝了嗎?衝奶粉的經典錯誤,你犯了沒
    導讀:溫水加奶粉就能直接給寶寶喝了嗎?衝奶粉的經典錯誤,你犯了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溫水加奶粉就能直接給寶寶喝了嗎?衝奶粉的經典錯誤,你犯了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5個新手家長常犯的育兒錯誤,看看你被說中了幾個?
    大家好,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實時分享實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方法和理念,但是你正在使用的方法,又或者一些祖傳下來的方法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到底有哪些不科學?
  • 最容易犯的10個語法錯誤,看看你踩過幾個坑?
    我們總結出了中國人最常犯的10個語法錯誤,請大家對號入座。其實,多看看常見的語法錯誤也是學習英語的好方法之一,看到了問題便會時刻鞭策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時態錯誤應該是同學們犯的最多的語法錯誤了。在你說話或寫作時,動詞時態會告訴讀者你的句子你講述的事情發生在何時,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動詞的形式必須要隨著時態的變化而變化,要保持一致,除非出於某些特殊原因要切換到其他時態。中文裡是沒有時態區分的,僅僅靠動詞後面的「了」、「著」、「過」等詞來表達時間,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要掌握時態不太容易,比如「我吃過了」,僅憑「了」我們就知道這件事發生在過去。
  •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十大「硬傷」你犯過幾條?
    這不是父母的錯誤,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第三、物質刺激,變相拜金主義的誘導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據了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鐧:考試成績全部85分以上,給孩子買 飛機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100塊錢。反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
  • 孩子容易犯重複的錯誤?孩子總是屢教不改,這一點很關鍵
    實際上,孩子容易犯同樣的錯誤,不只是他不夠聽話這麼簡單。孩子總是屢教不改,是「認同感」出了問題。一、認同感:孩子是否改正的關鍵為什麼認同感在孩子的教育中這麼重要呢?這是因為認同感的存在可以減少摩擦。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同樣需要看到個體差異性這個特徵,既然我們都不是完全一樣的人,那麼在想法等各方面自然會出現差異。這需要家長擺正心態,要知道,只有家長認同了孩子,他們才會認同家長的話,反之亦然。想想看,如果孩子做什麼家長都覺得是錯的,那麼在孩子的心裡,他又有多少信任給予父母呢?
  • 湖南家庭教育|父母親子教育絕對不能犯的錯!為什麼孩子會憎恨你
    父母正確的養育方式帶給孩子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人生態度,而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就不經意間就毀了孩子的一生!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父母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要求父母只有真正的懂孩子,才能找到最為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錯誤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晚上還給她孩子說了好多道理,也不知道他能消化多少?但是,也不難看出這位媽媽真的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同時自己還想了許多辦法想去改善孩子的行為,但是都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變得很焦慮。 我很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相信還有許多家長,特別是已經步入小學、中學的家長,都會跟這位媽媽一樣,面對孩子很多的問題行為或者挑戰產生焦慮。那今天,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錯誤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 教育孩子全靠學校?家庭教育的35個關鍵點,看看你有沒有做好
    《生活即教育——給父母的35堂課》這本書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用生活小故事拆解了家庭教育中的35個關鍵點。我將它們濃縮成給父母的35句箴言,時常讀一讀,每一句都像是老朋友善意的提醒。如果想要了解具體做法,可以在書中尋找作者給父母們提供的實用化建議。
  • 0-6歲與6-12歲的家庭教育檢核表,看看你家的教育達標了嗎?
    關注家長真實需求,提供家庭教育中教養難題的解決方案。    上周龍媽分享了一個純乾貨,速收藏!3-6歲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對照表!看看你家娃達標了嗎?大受歡迎,今天龍媽再分享一個有關家庭教育的檢核表!人這一生,會經歷兩個家庭。一個是出生和成長的家,一個是長大成人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就叫做原生家庭。
  • 你這是犯了什麼錯誤怎麼還跪下來了呢?
    長點記性吧2.孩子,你絕對是最佳表情帝……3.秒針大爺,分針大爺,時針大爺4.今天大哥過生日,就是要玩得開心!5.狗子:鏟屎的您的報紙和信我都給您拿回家了,快誇我!6.對面的男士,您就這麼想到我的船上嗎?7.這樣吸菸才夠勁兒8.你這是犯了什麼錯誤怎麼還跪下來了呢?9.這貨待遇也太好了,人不如狗10.「這裡什麼都沒有!看那邊有一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