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的「缺失」,父母莫忽視(推薦

2020-08-27 心海無憂島

原生家庭的悲劇我們無法改變,但每個人都該明白,我們的人生都得靠自己走完,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壞日子好日子都得靠自己過出來。

-----無憂小編-----

最近,無憂小編就青春期孩子的諮詢問題,一直忙並未間斷。每一個心理故事的背後總有一段與原生家庭糾纏的錯位和倒影。或許,你會覺得孩子應該是家長的附屬品,或許你會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那麼究竟在哪個時間段之間,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呢?今天跟無憂小編一起看過來吧!

NO1:3歲前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的

3歲之前,孩子處於飛速成長的階段。從牙牙學語到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在3歲之前,孩子還沒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還沒有完全的認知,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都還處於了解世界的階段。

3歲之前,父母還可以給孩子行為和思想上的幫助。3歲之前,孩子還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生活,他們不能分辨對與錯,需要父母教會他們很多的東西,開始慢慢地了解身邊的一切,對於每個事物都有初步的意識。

3歲之前,孩子對於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因為父母是自己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也是來到世界看到最多的人,孩子們對父母都會有「雛鳥情節」。

在3歲之前,這樣的「雛鳥情節」尤為嚴重,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孩子還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比較弱,自然而然地就會依賴父母。

NO2:3歲之前,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響

正是因為3歲之前,孩子們還像是一張白紙一樣,任由父母塗寫。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的行為對孩子來說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

1、語言

我們都說想要學習一門外語,一定要越早越好。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的語言就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在這個時間段裡,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語言,甚至說話的方式、語氣。有些詞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學習就對了。

正是因為如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次出口的話,也許你只是一句無心的髒話,可能就會變成孩子日後的口頭禪。

2、行為

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叫作「有樣學樣」,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這樣的。在沒有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之前,父母的行為在孩子面前就是正確的。

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舉止,而這個行為是否正確,其實他們自己並不了解,但是在這個階段父母如果不注意,那麼以後想要糾正可能就很難了。

3、生活習慣

人們常說,生活在一個環境中,會讓你不由自主地被環境同化,連已經有了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都很難躲過這樣的同化,更何況並沒有自主意識的小孩呢?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儘量改正壞習慣,不要給孩子做不好的榜樣。

4、為孩子樹立安全感

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我們觀察身邊的孩子就能很容易的感覺出來,從小具備安全感的孩子是自信大方的,相反,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大多自卑膽小。

5、最初三觀的建立

前文也說過,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任由父母塗寫,自然三觀方面也是一張白紙。正是這樣,父母才一定要重視關於孩子的教育,未來避免孩子走上歪路,在這個階段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這些重要的問題中,為孩子樹立安全感其實才是重中之重,安全感影響著孩子長大以後,對待其他人或事物的方式,而樹立安全感最好的方式則是陪伴。

NO3:缺失陪伴的孩子

陪伴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沒有得到足夠陪伴的孩子,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親緣關係淡泊

我們都知道,愛是相互的,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他們自然也會想要回報同樣的愛。

陪伴也是一樣,感受到家長的陪伴,會讓孩子覺得放心,而這种放心正是孩子長大之後,維繫親情的紐帶之一。

第二,害怕給人添麻煩

缺少陪伴的孩子都有一種「死撐」的特質,因為缺少陪伴,她們習慣自己解決身邊出現的一切問題。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害怕從別人那裡獲得幫助和關愛。

第三,害怕和牴觸與人交流

缺少陪伴的孩子,對於自己的認知不夠,會出現自卑的心理。這些孩子善於自我封閉,不願意與人交流,不善於和人分享自己的內心,長久地把一切心事都憋在心裡,對於別人表達的好意,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甚至會出現逃避心理。

第四,影響戀人關係

缺乏安全感不僅僅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對於自身的感情問題也有很大的阻礙。

這類孩子在長大之後,面對自己的感情時,一般都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接受別人的愛,害怕自己不能回報,一種是隨便一點小恩小惠就被收買,掏心掏肺,容易被騙。

NO4:孩子3歲前,對家長也極其重要

其實孩子的前三年不僅對孩子很重要,對家長來說也同樣重要。在3歲之前,孩子沒有自己的交友圈,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家長最好的教育時期,也是家長培養親子感情的最好時期。

等孩子3歲之後,開始學會自主思考了,和家長之間多少都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分歧。

大部分的家長在這種時候,都會開始回憶起孩子曾經聽話的時候,但是她們都沒有想到,孩子現在的「不聽話」,其實才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珍惜孩子3歲之前的日子,儘量將自己可以教給孩子的東西都教給孩子,不要讓自己的行為,變成影響孩子未來人生的最大問題。

NO5: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

很多的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明明乖乖巧巧的孩子,突然開始說髒話了?

其實這就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沒有注意自己言行的問題,3歲之前的孩子並不理解髒話的意義,但是他們的腦海中會留下這個記憶,等到自己能夠流利的說出口時,可能已經變成孩子的口頭禪了。

在面對孩子驟然的改變時,很多家長的選擇都是非打即罵,但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找到最後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家長還不如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家長是孩子的領路人,在孩子人生道路的最開始,是家長需要給孩子指出方向的。

如果一開始方向就錯誤了,那麼孩子日後走上歪路又怪得了誰呢?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可能還不以為然,認為自己並沒有注意這些,但是孩子還是聽話懂事的長大了。

但是我們都說人是有隱藏性格的,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父母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也是隱藏在心底的,等到一個恰當的時機,也許就會爆發出來。

正如我們總是在各種文章中看到的一樣,父母有暴力傾向,孩子也會出現暴力傾向。這其中固然有基因的問題,但是孩子幼時受到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正是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迷失方向。

父母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將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前缺失3樣東西,長大後容易養成壞習慣,父母要重視
    最明顯的就是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其實都是由於三歲前父母的教育不當造成的。,最需要這3樣東西1.陪伴三歲前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遠遠超出父母的想像,細心的父母能夠發現,所以,3歲之前的孩子往往最需要父母的陪伴,不管是孩子睡著還是醒著,只要能夠看得見家長,孩子才會覺得安全。
  • 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源於3歲前的「缺失」
    01 3歲前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的3歲之前,孩子處於飛速成長的階段從牙牙學語到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在3歲之前,孩子還沒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還沒有完全的認知,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都還處於了解世界的階段。
  • 3歲前的營養,對孩子很重要,父母如何給寶寶補充是關鍵
    相信很多的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對孩子的營養補充是非常陌生的,雖然說大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營養。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來說,三歲之前的營養補充最為關鍵,直接奠定了孩子一生智力的發展,孩子自從一歲開始,大腦便開始發育,如果把孩子十七歲時的智力設定為100,4歲時的智力為50,等到孩子八歲的時候,智力就為80了。
  • 新手父母莫忽視,寶寶出生後3個「低智娃」的表現,要儘快幹預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但是也會有一些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孩子智力低下。那麼父母如何發現,並且儘早幹預呢?文/柒月的寶貝(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智力低下#孩子,是父母的未來,也是祖國的希望。孩子出生之後,大部分的寶爸寶媽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陪伴孩子的身上。二胎的寶爸寶媽相對來說會有一些的經驗,照顧孩子方面也會比新手父母熟練要熟練的多。
  • 17歲高中女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告誡:這3類女性最危險,莫忽視
    張梅(化名)今年19歲,是一名高中生。家庭情況優越,也是家人眼中的好女孩,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好女孩,早在初中的時候,就和理髮店的小高混在一起了。小高(化名),比張梅還要大,而且成熟,因為從小沒有做過父親而被張梅深深吸引。就在小花高中期間,他們發生了親密的事情。老師發現後,專門找張梅的母親談話,張梅也答應斷絕與小高的聯繫。
  • 臨沂莫某(男,35歲)、張某(男,23歲)…被抓
    8月5日,民警將涉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張某、莫某抓獲歸案。 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將公司內所有監控破壞,給案件偵破帶來較大難度;民警在對案發前後被盜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調查的同時,及時調取案發時段公司附近區域相關監控視頻,很快獲取到涉案人員線索;之後根據嫌疑人的交往信息等進行細緻排查,最終確定了實施該起搬家式盜竊的三名犯罪嫌疑人。
  • 10歲男孩在鄰居門口撒尿留言,讓阿姨穿絲襪去找他,性教育缺失
    不得不說,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了,幾乎每一對父母都想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為此父母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和學習班。只是,其他教育跟上去了,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依然被父母所忽視。父母對孩子性教育的不上心,也使得孩子性教育缺失,做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 孩子3歲前的陪伴有多重要?!明白這些,給孩子更好的人生起點
    >這一切一切,其實在無形中已經轉化成一種情感忽視,已經可以稱之為「心靈虐待」,影響著孩子的一生。那麼,父母的陪伴對0-3歲孩子究竟有何意義?part2NO.1 3歲前的陪伴,影響孩子幸福感、安全感經歷了十月和母親的親密相處之後,嬰兒來到這個陌生世界裡,最熟悉和信任的人就是媽媽,和母親的依戀關係是一生幸福感
  • 造成情感忽視的12種類型的父母(一)
    那是孩子和父母的一部分情感連結的缺失,而這些情感連結沒有發生往往來自於父母的忽視。當讀到《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仿佛在裡面看到了我們中很多人的內心。書中為我們列舉了12種情況,這也許不是全部,甚至這不是父母的錯。但是藉由此也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端倪,也許可以理解些什麼,或者做點什麼。這些父母很多是多種情況並存的,當我們仔細觀察和體會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父母(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自己的父母)兼具其中不僅一個類型的特點。
  • 兒子將來好不好找媳婦,看父母在他4歲前的表現便知,有科學依據
    這個掛在家長心頭的疑慮其實早就有解,答案便是孩子4歲前父母的表現。很吃驚吧?父母的行為竟然決定孩子將來的「桃花運」和對親密關係的把控力?其實這是真的,已經由心理學家的研究給證實了。其中包括戀愛觀教育專家常常強調早期養育的重要性,原因之一就是,三四歲前是孩子基本精神內核定型的時期。
  • 從心理學解析《傷痕俱樂部》:父母的情感忽視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因為舅舅之前一直是在外地打工,前一段時間才回來。我見他回來有些日子了還以為他不打算再去了。聊天的時候才知道一個星期之後就要走。因為說話的時候孩子們都在,但他家兩個孩子聽到自己的父母即將離開自己去外地打工時,表現出非常失落的情緒。後來他們偷偷跟我說,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他們了,不然為什麼會跑到離他們那麼遠的地方不回來。
  • 2020父母選擇獎英文動畫片推薦!3歲以上家長必收(附觀看連結)
    ,推薦給大家,記得收藏哦!【推薦理由】「direct address inviting preschoolers to play along with games and solve mini-mysteries (直接邀請學齡前兒童玩遊戲和解決小奧秘)」。
  • 喉嚨有這3種不適,咽喉炎可能已經找上你了,吸菸的人莫忽視
    喉嚨有這3種「不適」,咽喉炎可能已經找上你了,吸菸的人莫忽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如咽炎,其中最常見的是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咽炎患者一般生活壓力大、疲勞,或有許多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飲酒、熬夜、吃刺激性食物等。
  • 對孩子有一種傷害叫「情感忽視」父母這些舉動讓孩子「脆弱不堪」
    3忽視重點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有時候我們大人實在跟不上他們的思路,稍微有一點不用心就會偏離重點偏離得離譜,這時候孩子就會察覺到我們敷衍的態度,更容易胡思亂想,這種情況雖然只常發生於一小部分性格比較敏感的孩子身上,但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 每年十萬學生自殺,生命教育的缺失,讓父母悔不當初
    5月,西安一名9歲的小女孩,因為無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從15樓跳下,自殺身亡;4月26日,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歲高一男生,因學習壓力太大,跳樓自殺身亡;4月13日,江蘇無錫,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不幸身亡;4月12日,陝西商洛,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4月7日
  • 3歲定終身,孩子的壞習慣,多半是父母的「缺失」造成的
    寶寶擁有什麼樣的父母,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接受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性格的養成都來源於這些。3歲前依賴父母在三歲之前,孩子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完全依賴父母,並且父母的行為、認知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性格。
  • 3歲有鬥雞眼,父母忽視,13歲發現巨大腦腫瘤,這些症狀需警惕!
    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長。然而,有些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卻遭遇了腦腫瘤這一攔路虎。兒童腦腫瘤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被容易父母忽視,等病發時,腫瘤往往已經長得很大了。近日,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孫玉明主任團隊接診了一個這樣的病例。
  • 寶寶3歲前,父母要堅持做到這"四不要",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
    做父母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長了,寶寶3歲之前是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黃金時期,高情商的人往往人脈更加廣,在社會上也就更加&34;。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關鍵時期,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寶寶三歲前是大腦發展的好時機,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好,否則會給孩子以後帶來很多麻煩。
  • 3歲前寶寶如果有這3個特徵,可能大腦發育出現問題,家長別忽視了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不知道嬰幼兒在一定時間內有什麼特徵,但實際上反映了大腦的發育是否良好,所以今天想和各位家長共享這方面的知識,3歲前的寶寶如果有這3個特徵的話,可能會對大腦發育有問題,家長別忽視了,建議家長一旦發現自己家寶寶是如此,那就趕緊到醫院診治。
  • 7歲男孩半年長高10公分,兒科醫生: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莫忽視
    #積食#7歲多的樂樂今年上二年級,身高也已經到了130CM左右,可以說是班級裡個子最高的,這讓許多家長都很羨慕。其實,一年前樂樂的身高是班級裡最矮的,那段時間也不好好的吃飯,經常的生病,這就讓樂樂的父母非常的擔心,就怕孩子發育不好,在學校受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