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怪醫》九月登臺天橋藝術中心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只有你最懂》、《就在一瞬間》等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的歌曲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響起,這是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的主演劉令飛、鄭雲龍、徐麗東、王梓庭、張會芳在該劇進京演出前的熱身,《變身怪醫》中文版在上海首演獲得好口碑後,將於9月8日登臺天橋藝術中心,期待也能徵服北京觀眾。

    《變身怪醫》以英國著名作家羅伯特·羅伊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為藍本改編,《化身博士》百餘年來誕生120多部好萊塢電影、美劇、英劇、話劇和音樂劇,改編成功的音樂劇《變身怪醫》甚至被《英國電訊報》評價:「是一部比《哈利波特》的奇幻魔法更有《福爾摩斯》懸疑意味的音樂劇」。在心理學界「傑克與海德」已成為「雙重人格」的代名詞之一。

    《變身怪醫》的音樂是百老匯音樂劇中較難的一部,由於劇中的傑克要有雙重人格,因此,除了在舞臺上一直在表演演唱外,還要求演員有雙重人格的歌唱處理,具有較強的戲劇性;該劇要求扮演貴族艾瑪小姐的演員具有貴族氣質,不僅演員需要有一副好嗓子,更需要演員把對人物的理解融入歌唱中。這些對於中國音樂劇演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現場主演為北京的音樂劇愛好者演唱了《只有你最懂》、《有人如你》、《在他眼中》和《就在一瞬間》。

    《變身怪醫》導演大衛·斯萬曾表示,「我們不是做一部外來文化的譯製品,更多的是把它做成一部更原生化、本土化的,貼近中國觀眾的音樂劇」。中國執行導演周笑傲認為:「國內常常以為音樂劇入門門檻很低,好像誰能唱就能演,其實專業和行業門檻都很高,演員的專業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大量的舞臺實踐不斷累積。許多經過歐美音樂劇表演訓練的華人演員回巢也是音樂劇演員職業化的一個原因,他們身上混合中西兩種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容易被社會接受,尤其是被年輕觀眾接受。」(倫兵)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九月登陸北京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著名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的首個中文版將於9月8日至29日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變身怪醫》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羅伯特·羅伊斯·史蒂文森的小說《化身博士》,講述了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精神醫生傑克以身試驗,試圖通過醫學改造人類靈魂,棄惡揚善,但不幸實驗失敗,與自己的分裂人格海德鬥爭,不斷陷入人生絕境的故事。故事之經典,以至於小說中的人物「Jekyll and Hyde」(「傑克與海德」)已成為心理學界「雙重人格」的代名詞之一。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亮出新節目單
    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張利對外公布了2021年度即將上演的精彩劇目,其中《劇院魅影》《巴黎聖母院》《白夜行》《變身怪醫》等經典劇目的重磅回歸,以及將於2021年首演的根據作家馬伯庸作品改編的舞臺劇《兩京十五日》和根據作家梁曉聲獲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舞臺劇《人世間》,格外令人期待。五年前,天橋藝術中心的開幕大戲是被譽為「音樂劇之王」的《劇院魅影》。
  • 天橋藝術中心迎五周年慶典,劇王《歌劇魅影》2021年回歸北京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1月20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迎來五周年紀念日。屆時,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行「在藝起耀未來」五周年發布日活動。此次發布日活動將分為「初升·希望」、「成長·追夢」、「未來·綻放」三個篇章。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喜迎五周年慶典《劇院魅影》2021年重磅回歸
    五年來天橋藝術中心取得的成績 主辦方供圖據統計,五年裡,天橋藝術中心共上演各類劇目867部,演出3567場,觀演人數達189萬人次;2019年實現票房1.52億元,步入全國劇院前列;2016開始到2019年,天橋藝術中心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十大文化消費地標」。「天橋」已經從歷經百年滄桑的市井演藝之地,蛻變為中外舞臺藝術交相輝映的京城演藝新地標。
  • 《變身怪醫》發布會 阿雲嘎爆料鄭雲龍教其「偷懶」
    來源:新浪娛樂啟動儀式合照新浪娛樂訊 以全新製作和全明星陣容重磅回歸的音樂劇《變身怪醫》(Jekyll & Hyde)中文版將於2020年7月30日至8月16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並由此拉開全國九城近百場巡演大幕。
  • "美隊"有望主演《變身怪醫》
    據Deadline網站消息,埃文斯有望在獅門影業的新片《變身怪醫》(Jekyll)中飾演主角哲基爾醫生(Dr. Jekyll)。  這部《變身怪醫》是根據2007年BBC推出的同名迷你劇改編而成,故事取材於英國小說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1886年創造的膾炙人口的文學形象「化身博士」,哲基爾醫生在經過無數次實驗後,相信自己已經成功製造出可以將人性中善與惡分離的配方。當他將藥物注射到了自己的身上的時候,他本性中的善與惡果然被分離開來。
  • 暫別劇場的第70天,想Ta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如今,復工在即,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慎終如始,正以飽滿的精神和全新的面貌,迎接新起點的到來,沉寂兩個多月的劇場將逐步恢復往日活力!沒有觀眾的劇場,依舊凝聚著無聲的付出。在因疫情暫時停擺的日子裡,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並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
  • 北京天橋「八大怪」
    紛紜雜亂的各種小販吆喝聲、五行八作的民間藝人、鱗次櫛比的小攤小店……清末民初的詩人易順鼎寫下的「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是天橋最真實的寫照。在北京人眼裡,天橋還是「民間曲藝雜耍」的代名詞,這就要說起「天橋八大怪」了。他們是社會底層文化的創造者,但其創造目的卻源於維持最低限度的溫飽需要。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2021新年演出季推出18個精選演出劇目
    記者獲悉,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從2020年12月4日-2021年1月31日,將以「異彩紛呈」、「經典歸來」、「全家齊聚」和「高清放映」四個單元為主題,推出18個精選演出劇目,開啟2021新年演出季。杭蓋樂隊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供圖「異彩紛呈」單元包括12月初杭蓋樂隊帶來的搖滾與銅管音樂會《北歸》,以及由上海崑劇團帶來的崑曲《臨川四夢》,《舞蹈風暴》第一季年度總冠軍胡沈員的個人作品《流浪·NOMADIC》。《牛天賜》劇照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供圖「經典歸來」單元無疑是本次演出季的亮點,五部口碑與劇作都讓人拍手叫好的經典話劇將接連上演。
  • 承文明血脈 集八方精粹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心誠意踐行文化使命
    託尼獎音樂劇《來自遠方》、經典話劇《斷金》等大熱劇目陸續開票,明星版話劇《奮不顧身的愛情》熱演……2020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年演出季大幕徐徐拉開,17場各類優質演出,數十位國內外藝術大咖,將陸續登臺,爭奇鬥豔。不管是熱愛藝術的普通百姓還是挑剔的專業發燒友,都可以獲得最大的心靈滿足。
  • 音樂劇《變身怪醫》 雙重人格大對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改編自小說《化身博士》  音樂劇《變身怪醫》改編自英國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小說《化身博士》。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885年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這是一個科學主義與神秘主義混淆的時代,也是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弗蘭肯斯坦與吸血鬼德古拉傳奇故事盛行的時代。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藝術小站」線上指導舞蹈技巧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耿文婧)6月29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通過官方微信發布「藝術小站」最新一期的藝術培訓內容,並通過線上渠道向人們指導舞蹈技巧。公開資料顯示,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的總體變化,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自今年1月以來,相繼取消後續的演出及相關活動並組織觀眾退票。但在停演期間,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藉助線上渠道推出了多種藝術活動,「藝術小站」便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已通過該活動向人們展示音樂劇、古典舞、合唱等多種表演的技巧。
  • 天橋八大怪:清代雜耍人在天橋底下是如何討生活的?
    每逢燈市,天橋這裡遊人雲集,有些商販便會趁此機會販了花釵、胭脂等精巧的飾物來此兜賣。清朝的天橋也是許多民間藝術的發祥地,其項目繁多,包括拉弓、拉洋片、舉刀、滑稽戲、抖空竹、爬竿、硬氣功、崩鐵鏈……樣樣都有人玩兒得風生水起。據聞,當時只是在這裡賣藝、學藝、傳藝的民間藝人就有三五百人,他們甚至不需要擺攤,就地畫一個白圈就確定了自己的演出場子。
  • 音樂劇《變身怪醫》:不要用人性做試驗
    音樂劇《變身怪醫》:不要用人性做試驗 陳保平 2017-08-23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加盟《變身怪醫》:想演好角色要脫一層皮
    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加盟《變身怪醫》:想演好角色要脫一層皮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實習生 沈方舟 2020-01-14 09:38
  • 寫出《變身怪醫》的他,將百老匯拋在了身後
    當我們提到弗蘭克·懷德霍恩這個名字的時候,可能會問一句「他是誰」;當我們說到「野角」的時候,或許還是會感到陌生; 然而,當我們開始談論《變身怪醫》的時候,這個名字就不再陌生了。
  • 京味文化:天橋八大怪
    天橋「八大怪」當然產生於天橋。「怪」字在這被理解為「怪才」或「怪傑」。為什麼要用八字為名呢?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歷來有用數字來表示人、物、景的習慣。如:人物有「八仙」、「揚州八怪」、「唐宋八大家」;事物有「八旗」、「八大祥」;景物有「燕京八景」、「杭州八景」、「西安八景」。
  • 天橋藝術中心首度公開亮相 顛覆傳統劇院(圖)
    8月13日,南中軸路上的全新文化地標-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度公開亮相,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田元表示,將全面顛覆傳統劇院的經營模式,效仿網際網路+的創新模式,利用藝術的吸引力,讓觀眾的需求在劇院的空間裡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田元將這種模式形象的稱為「藝術+」。    「藝術+」重構劇場消費生態圈    田元表示,天橋藝術中心的「藝術+」模式的核心是大眾化、開放式、智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