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篔簹湖水質改善 最近發現中華鱟的頻率較高

2021-01-07 福州新聞網

  前天傍晚,一對中華鱟出現在篔簹湖畔

  中華鱟堪稱「活化石」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炳進)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4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就生活在地球上,比恐龍更早。鱟至今仍保持遠古時代的形態,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全身都是寶,它的肉、殼、尾皆可入藥。鱟的血液含有銅離子,所以顯示藍色。從這種藍色血液中提取的「鱟試劑」,可準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受細菌感染。

  有一種圓尾鱟和中華鱟外形相似,圓尾鱟全身各組織均有毒素分布,且其毒素與河豚類似。曾有市民誤食中毒險些喪命。

  前天傍晚,篔簹湖畔兩隻中華鱟依偎在一起悠閒地休息,引來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與拍照。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說法】

  篔簹湖水質改善 中華鱟在此繁衍

  前天下午5時許,市民楊先生在篔簹湖靠近郵電大廈岸邊散步,看見兩隻中華鱟趴在淺水區。「在海邊見到中華鱟不足為奇,但在篔簹湖畔見到還是第一次。」楊先生說,湖水不斷拍打著它們,兩隻小傢伙隨著湖水湧動,好像在跳雙人舞,給幽靜的篔簹湖增添了生趣。他猜測,會不會是有人在此放生中華鱟。

  昨日,記者聯繫上市篔簹湖管理中心。該中心魏主任說,楊先生在篔簹湖畔發現中華鱟並非偶然,「今年7月底,有人在12號排洪溝附近也發現了中華鱟的身影。最近一段時間,從篔簹湖裡打撈到中華鱟的頻率也很高,我都親眼見過3次了。」

  魏主任還介紹,由於篔簹湖水質改善,很多由西海域遊進篔簹湖裡的中華鱟選擇在此安家繁衍後代。

  【提醒】

  發現中華鱟最好別打擾

  魏主任說,中華鱟一般都是成雙成對,所以打撈起來基本上都是一對。

  「中華鱟屬於保護動物,希望市民不要捕撈、食用。」篔簹湖管理中心技術質量科副科長徐向偉告訴記者,目前篔簹湖的生態環境系統還相對比較脆弱,如果市民發現中華鱟,建議不要打擾它們。

  廈門人習慣稱鱟為「海怪」,不過,這種動物是福建省二級保護動物,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非法捕殺、收購、加工攜帶。

相關焦點

  • 中華鱟,一個擁有藍色血液的奇特生物,它何時可不再成人類口中餐
    鱟奇葩的外形鱟,也叫做中華鱟,生活在淺海中,在中國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均有分布,而廈門作為福建省的沿海城市,自然也是鱟的主要棲息地。省重點保護動物,卻上了人類的餐桌鱟,體長可達60釐米,體重3-5千克。最讓人驚奇的是其血液呈藍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了中華鱟的急劇減少,甚至大量的中華鱟還上了人類的餐桌。
  • 吃鱟嘗鮮?可能要命!中華鱟和圓尾鱟都是保護動物
    海鱟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殼厚肉實的鱷龜、全副武裝的海鱟(hòu)……在位於中山路東段的一家漁市海鮮城,這些奇特的動物都成了「活鮮」,在生鮮池中銷售,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12月1日,幾位在中山路遊玩的遊客向本報記者反映,海鱟屬於瀕危物種,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成了商家售賣的盤中餐?當天,記者趕到中山路這家漁市海鮮城發現,生鮮池中的確放著一隻海鱟,餐館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供遊客選擇的食材。2日記者又來到現場,那隻海鱟已不知去向。餐館人員表示,食用海鱟需要「定製」,碰巧有貨才能夠嘗鮮。不過,記者了解到,食用海鱟,不僅涉嫌違規,還有可能搭上性命。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廈門篔簹湖升級「城市會客廳」之路
    他的任務是保持廈門篔簹湖湖心島一帶面積約0.75平方公裡水域內湖面的清潔。隨著天光漸亮,大片紅樹林中,成群的鷺鳥翩躚起舞,像是鑲嵌在綠色走廊上的流動珍珠,一幅「高顏值」的生態畫卷在篔簹湖上鋪陳開來。如今,作為篔簹湖保護中心水質管理員的陳清福成了篔簹湖從臭水湖變為「城市會客廳」的見證者之一。1988年3月,廈門創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堅持以「治好篔簹湖,保護西海域」為目標,多措並舉,綜合施策。
  • 在篔簹湖非法捕魚最高罰一萬
    據了解,這是《廈門經濟特區篔簹湖區保護辦法》5月1日實施以來首次立案查處的非法捕撈行為。,篔簹湖區生態環境和水質不斷改善,魚蝦增多,成為市鳥白鷺的「主餐桌」。  在市市政園林局的指導和部署下,10月29日零點,市篔簹湖保護中心、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濱北派出所決定在篔簹湖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參與的隊員先在篔簹湖保護中心集合「潛伏」,一名隊員通過多個監控探頭在篔簹湖各水域搜索可能出現的目標。
  • 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揭幕,「夫妻魚」中華鱟驚豔全場
    其中不少為珍稀魚類,有「夫妻魚」之稱的中華鱟更是驚豔全場。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廣東規模最大、參加機構最多、品種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水產種業展示盛會。珍稀中華鱟主要是用來增殖放流「這是什麼?像龜又像蟹,還長著長長的尾巴,好奇怪。」「這是中華鱟。」
  • 用生態理念打造廈門會客廳
    中國環境網記者李瑩廈門報導 「水質好不好,房價說了算,我是廈門的老市民,以前,篔簹湖死水一潭,惡臭燻天,沒有人願意在這裡住,如今,篔簹湖周邊成為廈門樓盤最貴的地段。」篔簹湖管理中心工程師傅迅毅告訴記者。
  • 廈門篔簹湖現「一湖兩色」 吸引眼球
    廈門篔簹湖現/5) "← →"翻頁 2014年7月28日,廈門篔簹湖出現一湖雙色現象
  • 貫嶺查「鱟」!
    12月5日上午 福鼎市公安局貫嶺派出所 在開展道路交通整治統一行動中 一輛從莆田開往濟南的大巴 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在對車上貨物進行檢查時 民警發現其中一個泡沫箱上
  • 廈門:白鷺歡聚地,城市會客廳
    時間退回到30多年前,彼時的廈門已經成為經濟特區,經濟發展成為廈門當時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招商、引資、建工廠……整個城市都處在熱火朝天的建設氛圍中。  由於地處城市核心區,且地勢平緩、交通便利,篔簹湖周邊集聚了數十家工廠,且有不少是汙染嚴重的化工廠。
  • 鱟是「海底鴛鴦」
    海聞 日前,廣西北海邊防支隊西場邊防派出所查獲千隻來路不明「中華鱟」,發現地點是北海市西場官井碼頭。鱟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後,民警將這些鱟放歸大海。 鱟的外形很像螃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色。現存3個屬,其中的中華鱟(三刺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湛江,廣西北海,福建長樂、平潭等沿海海域。
  • 4.5億年的中華鱟,藍色血液可做醫用,卻在餐桌上掙扎瀕臨滅絕
    由此延伸,科學家發現,鱟血液中含有特殊的細胞,能夠檢測出細菌,也能檢測出細菌產生的內毒素。 利用這個機制,科學家從藍色的血液中,提取並研製出了「鱟試劑」,一種可以快速檢測人體是否感染細菌的醫學手段。 由於鱟試劑使用更方便,更靈敏,誤差也更小,時間也更快速,因此應用非常廣泛。
  • 欽州有中華鱟被毒殺?系非法養螺投殺蟲劑所致-廣西新聞網
    中華鱟被毒死?非法養螺投殺蟲劑所致欽州市水產和海洋等部門已介入調查網帖中附有農藥和中華鱟放在一起的圖片。圖片來自網絡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鍾小啟2月9日,有網帖反映,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嶺腳村有人用農藥毒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hou),該帖還附有農藥和中華鱟放在一起的照片。經相關部門調查,是有外地老闆在該村臨近海域從事花蛤螺養殖並投放殺蟲劑,此舉違反了當地用海法規。
  • 鱟,這個星球上的神奇物種!
    鱟化石,真的是老古董,目前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5.05億~4.38億年前)是在加拿馬尼託加巴湖沿岸發現的。據說現實中,智利奧坎基爾查峰山區發現過藍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他們血液中缺乏鐵元素,而銅元素過多造成的。也有人覺得只是一種病理狀態,存在著很多爭議。鱟的藥用價值很高,肉、殼、尾皆可入藥。
  • 廈門人一天用掉0.4個篔簹湖!未來還將……
    小夥伴們這兩天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廣場溜娃的老太太變少了我們用篔簹湖的水來形象對比下大家就了解了↓↓記者從篔簹湖管委會了解到目前篔簹湖內的庫容量約為380萬立方米按照水的密度為1000kg/m計算我市居民一天可以「用掉」近0.4個篔簹湖
  • 鱟是唯一的藍血生物嗎?
    說起藍血動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生物是鱟。鱟作為近年來生物科普及動物保護被人們熟知。鱟(音hòu),屬節肢動物門。俗稱三刺鱟、兩公婆、海怪,因其長相既像蝦又像蟹,因此人們又稱之為「馬蹄蟹」,是一類與三葉蟲 (現在只有化石)一樣古老的動物,現僅存3屬4種。
  • 篔簹湖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白鷺:最佳觀鷺時間+攻略
    近期,當海水從篔簹湖進水口處噴湧而入,總能看到上百隻白鷺聚集捕食的壯觀場面。篔簹湖入水口有如此大規模的白鷺,近年少有。有分析指出,這是受益於近年來廈門大力開展增殖放流、對違法捕撈行為進行整治的結果。根據觀察,篔簹湖每天開閘引水的時間,大概在當天最高潮位前2小時,關閘時間在最高潮位的後2小時,白鷺只選擇白天前來。具體的最高潮位時間,可參考每天的廈門海洋預報。儘管每天開閘的時間因潮汐的變化而不同,但白鷺們似乎是天生的「海洋預報專家」,每到開閘之時,它們都會踩著點,不約而同地來到此處。
  • 廣西北海推進中國鱟保育工作 打造愛鱟護鱟的「北海樣板」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廣西海洋研究所就開始研究幼鱟的人工繁育技術。從2012年起,該研究所繁育幼鱟年產量已達300萬隻以上,實現了人工繁育幼鱟定量、可控、規模化、工廠化。相關專家表示,北部灣已成為全球中國鱟儲備量最大、繁衍最集中的海域,北海人工繁育幼鱟成效顯著。北海對鱟的保護措施和做法,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鱟專家組作為範例向世界推廣。
  • Savor、Inspire、Pleasure 篔簹湖畔的當代西餐藝術融合三重奏
    廈門是一座浪漫的城,這裡有許多餐廳讓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它的氛圍又能讓你身心愉悅。Savor 細味,食物最單純的美好。Inspire 啟發,現代飲食新風尚。Pleasure 體會相聚帶來的,愉悅。Pleasure,如此詮釋 SIP 希望為廈門的美食愛好者帶來的餐飲體驗。自2014年落戶廈門後,SIP 以尋找高品質的食材為本,搭配專家搜羅的精品葡萄酒,讓走進SIP 的顧客體會食物多元的變化,西餐不再是千遍一律。SIP 和廈門的饕客一樣,懂得尊重食材的重要性,深深相信食材的生命富有極大的可能性。
  • 廈門高校與地方共建基地 科研技術用於城市管理
    臺海網8月1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廈門市篔簹湖保護中心和廈大嘉庚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正式揭牌,將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踐的機會,同時發揮高校科研優勢,開展科研工作。廈大嘉庚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盧昌義說,篔簹湖的治理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20多年前他就帶著團隊和學生參與其中。
  • 生態花園之城建設者:內外兼修久久為功 持續打造高顏值廈門
    (本報記者 黃嶸 航拍器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海奎)  雖已入秋,地處東海之濱的廈門,依然是「一城春色半城花」。站在山海健康步道觀景平臺上,放眼望去,波光瀲灩的篔簹湖盡收眼底;步道兩旁,一株株三角梅、美人樹迎風綻放,奼紫嫣紅;公園綠地,如一顆顆珍珠般,散落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