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教你如何批判思考

2021-02-19 社會學吧

太陽花學運退潮後,反動勢力隨即立馬上陣。警察局長超越憲法,永遠剝奪特定團體的集會遊行權;檢調單位還發明出「預防性羈押」的理論,可以不需要有犯罪行為,就押人人獄。還有老軍頭跳出嗆聲,「學運是政變」。學生都散場了,這些食古不化的法西斯只會那邊放馬後炮,講起來還是真是有點「小孬孬」。這股復闢逆流中,臺灣的社會學界也被掃到颱風尾。日前有立法委員特別點名,他宣稱不知道社會學在幹什麼?

學運爆發初期,國內幾所社會學系所紛紛響應罷課的訴求,讓同學可以專心投入這場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活動。還有些中南部的系所,老師掏腰包集資租遊覽車,提供同學搭乘北上。不意外地,就是這種毫不掩掩挺學運的姿態惹毛了保守派,所以才找社會學出氣。很快地,社會學會理事長王宏仁教授發表〈社會學在衝啥〉,指出社會學的使命是批判不公不義的社會。臺大醫學系學生陳亮甫也撰寫〈蘇清泉醫師,我告訴你社會學教我什麼〉,強調社會學能使人看見體制,並且尊重多元。這兩篇文章清楚地勾勒出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在致力於剖析眼下的社會問題時,每一位社會學者都有一幅良善社會的圖像,而且也希望自己所處的社會能一步步朝向那個理念邁進。

但是除了高舉公平正義的大旗,社會學的訓練本身即是具有顛覆性的,因為它帶來一套批判思考的習慣。美國社會學大師伯格(Peter Berger)曾指出,社會學所來的第一道智慧,即是「社會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這個原因在於,一般人未經思索的解答往往是錯誤,而且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點:自己習以為常的看法實際上發了具體效果,也就讓既有的秩序得以維持下去。舉例而言,不少人認為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是違逆自然,天理不容。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要如何解釋在以往各種人類文明都或多或少寬容這些現象;只有到了現代社會,我們才發明出「同性戀」這個詞彙,而且試用各種醫學、犯罪學、心理學方式加以矯治或根除?

你覺得「魯蛇」與「溫拿」的差別就只在於個人是否有努力?打拼上進是我們社會所遵奉的主流價值,如果你抱持這樣的信念,這是不足為奇的。努力的人的確是比不努力的人更有機會獲得成功,但是反過來說卻不見得如此,你真的認為,成功者的關鍵都是來自於自已的努力嗎?在這個財團壟斷、無良商人與富二代橫行的年代,也許會有較多人看清楚,許人的光鮮亮麗是來自於政商勾結、欺騙與家世。但是即使有這樣的認知,也很少人會進而去質疑「愛拼才會嬴」的信條。事實上,那些已經享有特權的人希望你會持續相信這樣的道理,依舊看不起魯蛇、崇拜溫拿,因為這樣會使得他們優勢地位更加鞏固。

順著社會學的批判思考,我們能夠注意到被表面現象所遮蔽的事物。個別人物的境遇背後都有一股強大、但隱而未現的潮流,真正能自己掌握的命運是遠比想像中少的許多。社會學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形勢比人強」的力量指認出來,加以命名並且描述,最後,如果可能的話,試圖能它們不再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困擾,不再製造各種各樣的人間苦難。因此,社會學有助於我們卸下習而不察的刻版印像,在汙名與屈辱中找到人性的尊嚴、在被噤聲的沉默中聽見良心與真理的呼聲,以及在權勢者的榮光看到被掩飾的特權。

在大學主修社會學的學生,並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成為陳為廷。畢竟要成為一個魅力的學運領袖,需要膽識、勇氣等個人條件的配合。但是我相信,社會學所帶來的思考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洞悉被掩飾地來的壓迫,以及那些用來合理化的藉口。一旦這種心智能力能夠提升為普遍的公民素養,那麼這將會是社會學對於臺灣社會最重要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大學應該如何度過?一位社會學教授的思考
    現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社會學系,長期從事組織社會學和社會分層領域的研究工作,代表作有《組織社會學十講》、《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一個組織學研究》等。大學應該如何度過 我的學思之路周雪光非常高興能和大家有這個機會交流。到我這個年齡,好像慢慢地養成了一種好為人師的習慣。
  • 轉戰批判教和制度教,教育學流派到此就要徹底和大家說拜拜了
    批判教這是一個比較厲害的門派,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佔主導地位。這個時候就需要批判教育學挺身而出。3.要揭示自然事實後面的利益關係,從而打破愚昧,讓大眾變得更加的敏感。4.要讓大家學會用批判的態度去研究教育。這個學派是一個很正義的學派,剛得很!
  • 經典閱讀 | 《社會學的想像力》讀後感
    在這部書中,米爾斯運用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並結合自身在社會階層的研究經驗對美國社會界的成果和傳統學科的抽象與僵化界限進行了批判,並以此強調了社會學的想像力的重要性。對於社會學的想像力這一定義,作者在第一章伊始就做出了解釋:它「是一種特定的心智品質,這種品質能夠有助於他們運用信息,發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邊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他們又會遭遇什麼。」
  • 《社會學的想像力》
    本次我讀的書是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像力》,全書共分為十個章節內容,第一章是前景論述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對社會科學界一些普遍問題的批判,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對社會科學的前景構想
  • 社會學有所謂的「入門書」嗎?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從學術、政治立場,還是方法論與社會學核心思想上,米爾斯都融合了韋伯的志向與韋伯的研究方法以及立場取向,並以此為基點對美國社會科學界的種種潮流進行了激烈的批判,特別是他關於理性與自由及相關問題的思考離不開對韋伯思想的繼承。即使大多數人都將之視為繼承馬克思主義的左派反叛人物,但在我看來,在米爾斯的身上,韋伯思想的烙印是更為深刻的。我將以《社會學家應如何想像?
  • 《社會學的想像力》讀書報告
    畢業後曾短期任教於馬裡蘭大學,1946年後轉至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同時受聘於哥倫比亞大學社會應用研究所,從事社會學教學與研究工作。1962年3月因心臟病突發而猝然長逝,年僅46歲。米爾斯的學術特點及貢獻,深受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系的影響。首先,他通曉歐洲社會學,諳熟起源於歐洲的各種社會學經典理論。
  • 社會學研究對象及其方法論準則的再思考——以迪爾凱姆對社會學的理論探索為研究視域
    這種對社會學的模糊性印象甚至一直持續到韋伯那裡,當有人問韋伯如何看待社會學時,他指出這是一個模糊的字眼,儘管他為這一模糊的字眼進行了長期的、艱辛的探索。另一方面,源於人們總是習慣於用常識性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和從事社會學的研究。在迪爾凱姆看來,「最常用的思維方式最有可能阻礙社會現象的科學研究」。
  • 社會學理論體系化精讀*春節班
    我非常開心有這樣的同學,因為也促進我一起思考與再提升。我也曾專門寫下這門課的教學心得結課語| 社會學理論體系化精讀*暑期班第2講從馬克思的最後一本著作式文本《哥達綱領批判》出發,理解革命導師對於社會主義的初步探索,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對改良主義的不滿。這一講最後展現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當代遺產: * 「勞動」有幾重意涵?* 「國家」在未來會是什麼形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底是什麼意思?
  • 二手 臺大社會學系畢業演講:社會學是最好的公民教育
    感謝您們的支持,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世界,會因為這些社會系的畢業生而變得更美好。讓我提醒一下同學,社會學的知識訓練,培養了我們甚麼能力。第一個是集體的視野。社會學的第一課,就在告訴我們,個人生活中的困擾,我們遭遇的麻煩,是一些集體的力量所造成的。我們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要了解是哪些集體性的力量在塑造我們的人生境遇。
  • 批判教育學 (Critical Pedagogy)
    文章來源:http://wiki.mbalib.com/wiki/Critical_pedagogy什麼是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批判教育學是指一種有意的傾向,它試圖建構一種特殊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教師和學生能批判性地思考知識(與個人、他人以及更大的世界間的特殊關系所激活的社會經驗的建構有關的知識
  • 專訪|嚴飛:如何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藉此機會,澎湃新聞記者對嚴飛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如何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社會學對於大眾有怎樣的意義,同時也請他從社會學家的角度,對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進行了解讀。澎湃新聞:這本書談到了很多社會學理論和社會現象,你在寫作中面對諸多的話題,是如何做出取捨,又是如何確定這本書的框架結構的?嚴飛:這本書的一個基本寫作構想,是將7位經典的社會學理論大師的社會學理論,和當下的社會事件相結合,以此展現出這些古典理論的現代解釋力。
  • 如何想像社會學想像力 ——略讀《新社會學想像力》有感
    對於接觸過社會學基本知識的人來講,提到社會學想像力,首先想到的便是賴特·米爾斯及其著作《社會學的想像力》,但是社會已經發展到21世紀,社會學的想像力也應該有所發展,這並不是說社會學的想像力過時了,而是說應該運用社會學的想像力對當下世界進行新的解釋。因此,《新社會學想像力》可以說是社會學想像力的運用,而不能將其理解成如何理解社會學想像力,即不能望文生義。
  • 《社會學的想像力》讀書報告
    ,批判傳統學科的抽象與僵化界限,由此強調「社會學的想像力」的重大意義。米爾斯深受德國古典社會學理論和米德的實用主義社會學的影響,在政治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內頗有建樹。米爾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會學領域佔主導地位的以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大理論」和以拉扎斯菲爾德為代表的「抽象的經驗主義」,指出當代西方社會學正面臨著深刻的理論危機。
  • 直擊前沿—考研熱點關注【專業之社會學】
    社會學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利用經驗考察12與批判分析3來研究人類社會結構與活動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利用經驗考察12與批判分析3來研究人類社會結構與活動的學科。2.指定教材版本太老,如《社會學教程》王思斌著是2003版的,但王思斌《社會學教程》2007版的都出來了,讓人很難選擇。這就有變數了,就算你現在買了書,萬一到九月,換書了你怎麼辦?人大新聞與傳播不就是突然換書了,使得多少英雄揮淚折戟……【閱讀全文】  社會學:考研院校選擇的分析與建議  那麼我們知道了對於選擇學校比較重要的條件,那麼選擇學校就比較有頭緒了。
  • 社會學是什麼? ——從社會學想像力看社會學
    首先,社會學想像力是一種視角轉換能力——從自己的視角到他人的視角,從政治學到心理學,從個人到公共議題,從家庭轉換到整個世界的經濟、政治,從當今社會到歷史,這脫離了個體視角的局限,看到整個社會的結構、歷史,從而擺脫了狹小空間。它可以讓我們理解歷史與個人的生活歷程,以及個體在其中的關係。社會學想像力建立了社會對我們的塑造與我們對社會塑造之間的聯繫。
  • 發展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
    圖片來源:CFP如何賦予發展社會學學科研究以新的理論蘊含和分析視野,更新學科的研究內容及形態,形成新的突破點,成為發展社會學學科發展和轉換的關鍵。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包括研究模式宏大、缺少經驗性、以歐美社會發展的理論和經驗為前提預設,導致發展社會學的理論體系具有較為明顯的封閉性等。因此,如何賦予發展社會學學科研究以新的理論蘊含和分析視野,更新學科的研究內容及形態,形成新的突破點,便成為發展社會學學科發展和轉換的關鍵。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圍繞發展社會學如何走出危機,獲得一種新的形態存在,展開了富有新意的探索,表現出諸多新的研究取向。
  • 一門學科,兩個時代:社會學今天終於火了嗎?
    結果下一學期,他又被調去給紡織教員當助手,「又從頭開始了解棉花如何變成線,粗線如何變成細線,變成布,梭如何飛動」。過了一年,他又被調至中國人民大學,在之後的時間裡,負責的課程又屢屢遭到撤銷,好不容易受領導指派去做一些擅長的社會調查,「把調查報告送給領導之後,連下文都沒有了」。
  • 帶著批判的思考去成長,方可走的更遠
    是的,無論學習還是工作我們不能只依賴於書本和經驗,真正的成長都是在批判的思考中不斷進步和成長。書,是帶我們開啟新知識世界大門的鑰匙,它帶領我們去探索一個又一個未知領域,探索過程我們一邊依靠書探路,另一邊我們要啟動批判的思考探索未被發現的新大陸,這樣我們方可在前人的肩膀上成長的更遠。
  • 如何擁有良好的「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
    跟著本期主題,你能獲得如何使用批判思維去發掘言語之間的漏洞,進而找到既往研究的不足,最後進行更好的研究創新。想想是不是很激動呢?快來一起看看吧。眼看你就要成為高手了,但是養成高手的好習慣你懂了嗎?記得點讚、關注、轉發哦。
  • 學霸請回答丨社會學的滋味
    我們都在讀論文,如何去學習專業理論?社會學理論脈絡極其龐大,且不斷有新的理論創見出現,所以我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時刻都在與社會學理論打交道。但是,如何將無意識中的「理論偶遇」轉換成下意識的理論學習並進一步將其轉化為學術增量,需要我們在學習和實踐中共同著手。